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评课课件ppt
展开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世称岑嘉州。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行军,行营、军营。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原诗注:“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年(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人来送酒助兴。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我)在远方怜惜故乡长安的菊花,(这时它们)应在战场旁边盛开。
本诗通过描写诗人重阳节勉强想去登高而又无人送酒的感慨和对故园菊花的思念,流露出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1.这首诗写了中国的哪一传统节日?从本诗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重阳节。“九日”“高”“酒”“菊” 等。
2.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首句为何要说“强欲?
“强欲”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这里流露出诗人浓郁的思乡情绪。
3.“无人送酒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
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这里反用其意,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4.“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两方面加以简析。
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七年级上册(202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0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示范课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知识链接边塞诗,知识链接边塞诗人,“高岑边塞诗派”,初读文本把握节奏,初读文本重点字词,初读文本梳理诗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0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教案配套ppt课件</a>,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