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1.齐齐哈尔的四季分明,下列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
A. 草叶上的霜B. 叶片上的露珠
C. 漫天飞舞的雪D. 雾凇
2.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一组是( )
A. 熔化、汽化、液化B. 凝固、液化、凝华C. 升华、凝固、凝华D. 汽化、熔化、升华
3.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 )
A. B. C. D.
4.生活中小明发现同样的一杯热水,冬天室温低时冷却得快,夏天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小明同学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其中属于针对此现象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
B.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质量有关吗
C.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环境的温差有关吗
D.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温度有关吗
5.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6.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 16℃B. 30℃C. 47℃D. 70℃
7.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B. 该物质熔化用了10min
C. 该物质在BC段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
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
B. 铜有固定的熔点,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
C. 海波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
D. 某物质从100℃开始熔化,直到150℃还未熔化完,则该物质是晶体
9.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水在不同节气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吸热或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立春之日风解冻,冰熔化成水要放热
B. 立秋五日白露降,水蒸气液化成露水要放热
C. 霜降节气寒霜降,水蒸气凝华成霜要吸热
D. 立冬之日水始冰,水结成冰要吸热
10.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由水的凝固形成的是( )
A. 草叶上的露珠B. 屋檐下的冰凌
C. 树叶上的白霜D. 旷野上的白雾
11.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吸水性好的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关于简易冰箱制冷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纱布有较好的吸水性,可以增大水的蒸发面积;
②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③水蒸发时吸热,可以使食物的温度较低;
④提高水的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12.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发生物态变化(图中序号表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固态,①是凝华过程B. 乙为液态,②是汽化过程
C. 丙为气态,③是液化过程D. 丙为液态,②是熔化过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3.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______;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豆腐里的冰______热量,熔化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
1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段是熔化过程,该过程中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
15.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过程。
16.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7.《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著名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人翻译为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从物态变化角度分析,翻译中一处不科学的地方是__________,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
18.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所示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____;在读温度计示数时,图乙中的__________(选填“A”“B”或“C”)方法是正确的;请读出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
19.在横线上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春天,大风把潮湿的土地吹干。________
(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附近有时会出现大量的“白气”。________
(3)秋天,出现在枯草上的霜。________
(4)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________
20.图中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制冷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量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1.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海波的凝固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点处于__________态,在G点处于__________态。(均选填“固”或“液”)
22.如图甲所示,小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________水。
(2)水沸腾时停止加热,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_。
(3)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 ℃;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小亮猜想沸腾的水也能将图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实验时,用烧杯中沸水给试管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到图丙所示的值后不再变化,其读数为________ ℃,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________(选填“快”或“慢”),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
23.在探究“汽化、液化中的吸放热”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给左边试管中的水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内的冷水中。请问:
(1)将水加热至沸腾时,左管中温度计示数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管中温度计示数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4.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结合晾衣服的生活经验,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的表面积
b.液体的温度
c.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①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__________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的__________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③保持酒精的__________和酒精__________相同。
④一段时间后,两块玻璃板上剩余的酒精明显不同。
(4)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
(2)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边移动;
(3)若将瓶放到温度为0℃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的两点,则A处的温度是__________ ℃;B处的温度是__________ ℃;C处的温度是__________ ℃;
(4)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与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解答】
A.草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B.叶片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C.雪花,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冰粒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所以ACD是凝华现象,B是液化现象。
故选择B。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几种物态变化,以及吸热还是放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是放热.
【解答】
A、熔化和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升华是吸热现象,凝固和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汽化、熔化、升华都是吸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解析】【分析】
温度计使用时要注意三点:
(1)玻璃泡要全部浸没于被测液体中,不能触及容器底和容器壁;
(2)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3)示数稳定后在读数,可根据该要点选择答案。
在温度计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玻璃泡全部浸没于液体,不能触及器底容和容器壁,视线与刻度垂直。
【解答】
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没有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故A正确。
B.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及容器底,故B错误;
CD、读数时视线与刻度不垂直,故C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解析】解:此题现象是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
所以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吗?”
故选:C。
解决此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提出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题意联系物理中的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提出问题。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解答】
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是38℃;
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
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解: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说明该合金的熔点t:34℃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晶体熔化是固定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
本题考查晶体熔点,是简单的基础题。
7.【答案】A
【解析】解: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故在t时=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故A正确。
B、该物质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熔化结束,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故B错误。
C、在BC段,该物质熔化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5℃,凝固点为45℃,故D错误。
故选:A。
(1)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
(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
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8.【答案】B
【解析】解: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
B、铜是晶体,玻璃是非晶体,所以铜有固定的熔点,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正确;
C、海波是晶体,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C错误;
D、某物质从100℃开始熔化,直到150℃还未熔化完,说明该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不是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本题考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分析】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A.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屋檐下的冰凌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先熔化后凝固,故B正确;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出现的现象,故D错误。
11.【答案】C
【解析】解: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
①纱布有较好的吸水性,可以增大水的蒸发面积,故①正确;
②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故②正确;
③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水蒸发时吸热,可以使食物的温度较低,故③正确;
④提高水的温度,虽然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同时也提高了饭菜的温度,容易变质,故④错误;
故选:C。
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
掌握蒸发吸热致冷的原理,以及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可做出解释。
12.【答案】C
【解析】【分析】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存在状态,并且知道物态变化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解答】
由图象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变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①是凝固,乙到丙②是升华,丙到甲③是液化。
故选:C。
13.【答案】凝固;变大;吸收
【解析】解:
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水受冷就会凝固成冰,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要吸收热量而熔化成水,体积减小,所以冻豆腐上有很多小孔.
故答案为:凝固;变大;吸收.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4.【答案】吸;不变;吸;升高;80;BC;固液共存
【解析】解: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都是要吸热的,只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一边吸热、一边升温、一边熔化;
图象中变化曲线呈水平方向的BC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它对应的纵坐标的值80℃,就是晶体的熔点,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故答案为:吸,不变,吸,升高;80,BC,固液共存。
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表现在图象上,晶体熔化有一段图象是水平的,而非晶体是一直上升的。
明确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的根本区别,抓住图象中的关键特征,就能顺利解决此题。
15.【答案】吸;液化
【解析】【分析】
本图是大自然的水循环示意图。(1)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吸收热量。
(2)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一个是气态→液态,物态变化为液化,另一个是气态→固态→液态,物态变化是先凝华再熔化。
大自然中水的循环方式:水→水蒸气,物态变化是汽化。水蒸气→水,一者是气态→液态,物态变化为液化,另一者是气态→固态→液态,物态变化是先凝华再熔化。
【解答】
解:由图可知①处是地面上的水变为水蒸气升入空中,物态变化是汽化,汽化是吸热的。
②处是空中的水蒸气经过“物态变化”重新回到地面,一者是气态→液态,物态变化为液化,液化是放热的。另一者是气态→固态→液态,气态→固态时物态变化是凝华,凝华过程是放热的。
故答案为:吸;液化。
16.【答案】液化;熔化
【解析】【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物态变化的分析,抓住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1)温泉水上面笼罩着一层白雾,是温泉内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2)雪花落入池水中不见踪影,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17.【答案】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是露水形成的
【解析】解: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是不科学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是露水形成的。
故答案为: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是露水形成的。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8.【答案】低;B;20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原理及使用方法,是对基础考查。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3)读数前,先判断是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再读数。
【解答】
(1)该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把他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液体的体积会变小,细管中液面会下降,所以液面的位置会变低;
(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故B正确;
(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与20℃相平,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0℃。
19.【答案】(1)蒸发;(2)液化;(3)凝华;(4)升华
【解析】【分析】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1)春天,大风把潮湿的土地吹干了,是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蒸发)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门时,有时会出现大量的“白气”,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3)秋天,出现在枯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4)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20.【答案】汽化;吸热;液化
【解析】【分析】
冰箱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冰箱内部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起到制冷的目的。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来分析冰箱制冷的原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
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
21.【答案】(1)BC;吸; EF ;放 ;(2)液; 固
【解析】【分析】
此题是探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考查了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图象题是初中物理实验题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读取图象的能力也是初中物理中最重要的实验技能之一。
(1)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
(2)对于晶体物质,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
【解答】
(1)BC段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晶体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EF段是海波的凝固过程,此过程中海波放热。
(2)由图象可知,CD段表示晶体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液态物质凝固过程,所以在G点物质处于固态。
22.【答案】(1)热;(2)吸热;(3)99;温度不变,持续吸热;(4)97;不沸腾;快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得出水沸腾的特点,其中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一定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及读数,同时还考查了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
(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需要给烧杯加盖或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2)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
(3)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根据温度不变判断物质的沸点是多少;
(4)根据温度计分度值读数;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快。
【解答】
(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热水。
(2)水沸腾时要吸热,因此,停止加热,水就不能继续沸腾了;
(3)根据水沸腾的特点,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由图丙可知,沸点为99℃;
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温度不变,持续吸热;
(4)如图乙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读数是97℃;
试管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不沸腾。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快,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
23.【答案】(1)不变;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升高;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解析】解:(1)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左管中温度计示数不变。
(2)左边试管中出现的水蒸气,经过导管进入右边的试管,水蒸气遇冷的水之后液化,液化时放出热量,所以右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
故答案为:(1)不变;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升高;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1)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
本题考查了汽化和液化过程,以及汽化和液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情况。
24.【答案】(3)②质量;表面积;③温度;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4)有关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难度一般。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当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只改变研究的因素,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
【解答】
(3)②当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在玻璃板上所滴的酒精质量应相同,两滴酒精的表面积大小不同。
③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4)分析与结论:
玻璃板上的酒精在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表面积不同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故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有关。
25.【答案】(1)热胀冷缩;
(2)左;
(3)0;−2;2;
(4)弯管再细一点、瓶子再大一些、气体再多一些等
【解析】【分析】
此题属于创新题型,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制作了一个气体温度计,让同学们进一步完成制作并说明原理,是中考的一个方向。
(1)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气体温度计,主要是考瓶内的空气来感受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时,瓶内空气就会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瓶内气体压强变大,挤压上方的液柱,液柱向左运动,从而显示出示数;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2℃;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2℃;
(4)为了提高气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液体膨胀体积变化一定的情况下,管径越细,截面积越小,那么高(长)度变化就越大,温度计灵敏度就增大了.或增大烧瓶的体积。
【解答】
解:(1)气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测温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2)当温度升高时,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挤压上方的液柱,液柱就会向左运动;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A处的温度为0℃;瓶内气体推动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上升,故在C处的温度为2℃;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下降,故在B处的温度为−2℃;
(4)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因此建议换用弯管再细一点、瓶子再大一些、气体再多一些等。现象
初始状态
末状态
物态变化
吸放热
立春之日风解冻
固态
液态
熔化
吸热
立秋五日白露降
气态
液态
液化
放热
霜降节气寒霜降
气态
固态
凝华
放热
立冬之日水始冰
液态
固态
凝固
放热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当堂检测题</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