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山居秋暝唐王维,山水诗,《月光曲》,讲故事,古诗朗读,古诗解读,赏析诗意,松清泉,归动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开元九年(721年)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合称为“王孟”,他又有“诗佛”之称。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的意思。“山居”是“山中居所”的意思,“秋暝”是指“秋天的傍晚”。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喧:喧哗。2.浣女:洗衣物的女子。3.随意:任凭。4.春芳:春天的花草。5.歇:尽。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的首联点明题意,这样使人一看就知道作者所描写的是初秋时节山中雨后的晚景。
“空山”表明山的空旷寂静,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又适逢“新雨”过后,青山经过山雨的洗涤,愈显苍翠;秋天的傍晚,天气是那样清新怡人。这两句出笔自然,总写了山中雨后的特定环境,笼罩全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雨后的明月,高悬碧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在地上,清清的山泉从山石上潺潺流过,映着月光,清澈,闪亮。明月、松林是静止的,泉水是流动的,淙淙的泉水更衬托出四周的宁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归浣女”与“下渔舟”是倒装。而“喧”与“动”,既打破了山中的寂静,又具有一种生活气息。诗人着力刻画勤劳人民的淳朴生活,正是诗人向往这种生活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反衬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以动衬静,收到了艺术上相反相成的效果。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尽管春花凋谢,秋景还是如此美好,我自己完全可以留在山中,长住不走。
《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王维在这里反用其意,觉得“山中”比“朝中”更好,山里洁净淳朴,于是决心留下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的向往。这虽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但这种洁身自好的孤高情怀,却表现出封建士大夫遭冷遇后对统治集团的一种反抗精神。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也是当时负有盛名的山水画家。那天他散步回到住处,即兴为这首诗配了一幅画。他画的会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读读古诗,然后猜一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词三首,任务跟着古人去赏景,整理行装准备出发,生字我会写,书写指导,通过词义叠加的方式,雨后初晴图,静态场景,动态场景,静态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解读诗题,初读古诗感知大意,学习提示,再读古诗想象诗境,给人清新如洗的感觉,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景一静一动,人以动衬静,走近作者体会诗情,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案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山居秋暝+枫桥夜泊精品课件pptx、教学方案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精品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