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习作:____即景》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二课时(例文赏析)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1.上节课,我们针对《 即景》上了一节习作指导课,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习作。这节课我们将围绕习作要求,赏评同学的习作,在赏评过程中,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中,随时修改自己的习作。
各小组推荐一个同学,交流分享,其他学生评议:
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提出什么建议。
2.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同学们可以对照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作文。
评价指标
评价星级
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
☆ ☆ ☆ ☆
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
☆ ☆ ☆ ☆
语言生动,画面鲜活
☆ ☆ ☆ ☆
习作优点:
修改建议:
要点:学生阅读评价表,老师解释评价表如何评价使用,然后学生自主对照,检查修改。
佳作欣赏,师生共同评议
1.例文一:晨雾即景
(1)师生共读,引导学生阅读例文中重点语句,读后交流:
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交流、讨论,适时出示旁批,学习例文的写法。
①第1自然段,开篇交代描写对象。
②第2自然段“天地间仿佛笼罩着一幅无比宽大的雾帘,远处的花草树木、教学楼在雾中若隐若现。”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大雾弥漫的情形。
③第3自然段,描写生动写出了雾形态变化上的不同特点。
④第3自然段,手抓雾的情景尽显童趣。“溜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雾的顽皮。
⑤第4自然段,赋予雾以人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雾的变化。
⑥自然结尾,雾消失了。
教师总结:
这篇习作,小作者观察细致,想象丰富,按时间顺序描写出了晨雾的动态变化,并且多处运用修辞手法,把雾中景物的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是一篇写景佳作。
2.例文二:雨中即景
指明学生轮读,读后小组先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
预设:(1)第2自然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小雨轻柔、细密的特点。
(2)第3自然段,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点儿的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声音和形态等方面对雨景和教室里的花伞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3)第4自然段,运用拟人修辞 写出了雨的调皮和可爱。
(4)第4自然段,按照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中校园的美丽。
教师总结:
小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描写了路上、学校两个场景的雨中景物,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角度写出了雨的不同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3.例文三:日落即景
这篇文章有哪些吸引我们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交流。
预设:(1)文章开篇即写景,快速入题。
(2)第2自然段,运用拟人修辞写出了太阳的颜色变幻无穷。
(3)第3自然段,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时分朵朵云儿绚丽多姿的美丽景象。
(4)第5自然段动静结合。前文写太阳的各种颜色,属静态美;此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落山的过程,属动态美。
(5)结尾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令人陶醉。
教师总结:这是一篇描写日落的文章。小作者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的变化过程,做到了动静结合。“橘子红”“鸭蛋黄红”“金鱼红”“苹果红”,不同的红色既是日落过程的体现,又是小作者细心观察的证明。
(设计意图:欣赏优秀例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掌握写作的方法,写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三、小组合作,评议修改
习作原文:迷雾即景
1.小组内自由读习作原文,然后依据评价表,给出意见。
重点从是否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语言是否生动,画面是否鲜活等方面评改。
2.要点:阅读评价表,小组内共同修改习作。
作文新貌
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学生对比阅读体会。
(设计意图:依据评价表修改,针对性更强。)
四、欣赏名家作品
三 峡 之 秋
教师诵读,学生欣赏,小组交流。
这篇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怎样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的特点?
教师总结: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从早到晚、富有动态变化的不同景象。三峡在作者眼中仿佛一幅幅山水画,或热烈、平静,或朦胧、明丽,让人心生向往之情。文章语言优美清丽,善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是一篇写景佳作。
五、继续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学生在小组里一起读作文,一篇一篇读。读完一篇,大家就对照写作评价标准,进行评议,给出星级评价;针对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2.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指导学生结合上节课的写作重点和评价标准,组织小组讨论,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是否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语言是否生动,画面是否鲜活等。
3.小组讨论,完善习作内容。根据组内同学的修改建议,自己完成习作修改、誊抄,最终形成学生自己满意的作文。小组推选优秀习作。
六、分享、展示习作
将修改后的习作誊抄下来,各小组推荐最佳习作2—3篇,举行最佳习作评选活动。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先通过交流自己的发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写作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进行写作,从而消除他们在写作上的畏难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探究精神,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点评习作,修改誊写,课堂回顾,交流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第二课时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再次激励,激发习作热情,交流习作,评议修改,教师巡视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引出主题,明确要求,选择内容,回顾课文,学习技法,精选素材,完成初稿,点评习作,修改誊写,课堂回顾,交流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