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中素养测评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期中素养测评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第1页
    期中素养测评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第2页
    期中素养测评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素养测评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素养测评试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课内填空,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造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涉及下列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研制高强度的新型钢材B.安装大数据识别和处理系统
    C.施工机械所用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D.寻找开凿海底隧道使用的坚硬钻头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B.氯酸钾C.液态空气D.高锰酸钾
    3.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运用三维动画展示数字“烟花”B.主火炬用“绿色零碳”甲醇点燃
    C.敲击“水玉琮”以激昂鼓声迎宾D.国风男子挥毫作画绘就山水画卷
    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C.铁丝燃烧D.动植物的呼吸
    5.中国硒砂瓜之乡——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中含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如图是元素周期中硒的有关信息和硒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x=8时,该示意图表示Se2+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D.硒原子和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7.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及水分子间间隔变化的结果
    B.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硅元素:SiB.氯化铁FeCl2C.2个镁离子:2Mg+2D.60个碳原子:C60
    9.“推理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B.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等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CO2不可燃,一般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 CO2
    D.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1.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12.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B.BC.CD.D
    二、课内填空
    13.实验是化学学科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①和②两个变化中最本质的区别是 。
    (2)实验②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写化学符号),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刚同学利用此改进实验③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实验中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
    他在滤纸条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酚酞试液,脱脂棉上滴加的物质是 ;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小伟同学将浑浊的渠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采用下图④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Ⅰ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其作用是 。
    Ⅱ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
    Ⅲ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若要得到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14.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已经圆满收官,“探、登、驻”三大阶段已在路上。在月球上,岩石基本都是岩浆岩,以硅铝矿物(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和铁镁矿物(氧化亚铁和氧化镁)为主。氧化铝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三、综合应用题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序号)。
    ③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6.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84消毒液、过氧乙酸、75%的消毒酒精等医用消毒剂走进了百姓家。
    资料一: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ClO2,是常用含氯消毒剂。
    资料二:酒精易挥发、易燃,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使用75%的酒精消毒时一定要注意防火!
    资料三: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消毒剂。
    回答下列问题:
    ①NaClO属于 (填字母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②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③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以选用 (从C、D、E装置中选择)装置。
    ②用B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某氢气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欲使用F装置除去少量的水蒸气,则气体从 端进入(用端口字母表示)。
    四、科学探究题
    17.利用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2如下操作:分别用两支胶头滴管吸入约1mL浓氨水,立刻用单孔橡皮塞固定,如图将橡胶塞塞入试管中,并将B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几分钟。
    ①实验2的实验现象为 ;实验2得出关于分子的结论是 。
    ②请举生活实例,验证实验2得出的结论 。
    18.84 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某实验小组对此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NaClO 中的阴离子为 。
    【实验 1】
    (2)取少量 84 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 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 (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 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3)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 与 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类似分解 H2O2溶液制氧气时 MnO2的作用。
    【实验 2】
    向锥形瓶中加入 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 30mL 3%H2O2溶液。
    将注射器中的 H2O2溶液平均分 6 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 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4)表中的数据x= 。
    (5)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 。
    【分析讨论】
    (6)NaClO 与 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拓展反思】
    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 84 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 75%酉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7)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 84 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 75%酉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 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通入O2,点燃
    B
    鉴别H2O和H2O2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除去KCl中混有的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D
    鉴别MnO2和Fe3O4
    观察颜色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实验
    ①老年人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症
    ②缺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③用铁锅烹饪食物可以预防贫血
    ①可用肥皂水检验盐池花马湖的水样是否为硬水
    ②只要添加催化剂,就可以将水转化成汽油以节约石油资源
    ③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药品红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安全
    ①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②自制净水剂中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
    ③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①工业用盐中毒由氯化钠引起,所以少吃腌渍食品
    ②浓硫酸稀释将水加入酸中,操作时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③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使用燃料要使其在充足氧气中燃烧
    实验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量筒内气体总体积(mL)
    103
    206
    257
    262
    267
    X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研制高强度的新型钢材,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安装大数据识别和处理系统,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C、施工机械所用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D、寻找开凿海底隧道使用的坚硬钻头,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二氧化锰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含有氧气,错误;
    B、氯酸钾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含有氧气,错误;
    C、液态空气是混合物,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所以含有氧气,正确;
    D、高锰酸钾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含有氧气,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运用三维动画展示数字“烟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主火炬用“绿色零碳”甲醇点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敲击“水玉琮”以激昂鼓声迎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国风男子挥毫作画绘就山水画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牛奶变酸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B、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C、铁丝燃烧属于燃烧,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符合题意;
    D、动植物的呼吸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硒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
    B、图示中,质子数=34,当x=8时,核外电子数=2+8+18+8=36,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硒离子,表示为Se2-,故B说法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故C说法正确;
    D、若图示表示硒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34=2+8+18+x,x=6,硒原子和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6,故硒原子和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6.B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实验操作错误;
    B、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液体中是否有气泡,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H2O,故实验操作正确;
    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实验操作错误;
    D、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
    7.C
    【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及水分子间间隔变化的结果,选项解释正确;
    B、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选项解释正确;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氧气分子间间隔变小了,选项解释错误;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氧气和液氧都是氧气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8.A
    【详解】A、元素符号书写时一大二小,硅元素符号为Si,该选项正确;
    B、氯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该选项不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则镁离子符号为Mg2+,该选项不正确;
    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60个碳原子符号为60C,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9.B
    【详解】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该选项推理不合理;
    B、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等变化,则化学变化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该选项推理合理;
    C、二氧化碳、氮气均不可燃也不助燃,则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为二氧化碳,该选项推理不合理;
    D、元素是指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该选项推理不合理。
    故选B。
    10.B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在空气中不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图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不是原子,错误;
    B、③图表示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C、①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①②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①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正确;
    ②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错误;
    ③缺铁会导致贫血,用铁锅烹饪食物,铁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正确。
    不符合题意;
    B、①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正确;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不含碳元素,水不能转化为汽油,错误;
    ③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
    不符合题意;
    C、①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正确;
    ②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
    ③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正确。
    符合题意;
    D、①工业用盐中毒由亚硝酸钠引起,不是氯化钠,错误;
    ②浓硫酸稀释,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操作时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将酸反应掉,错误;
    ③氧气不足时,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使用燃料要使其在充足氧气中燃烧,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1)①中分子种类不变;③中分子种类改变
    (2) 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3) 胶头滴管 浓氨水 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从右往左依次变红
    (4) 玻璃棒 引流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蒸馏
    【详解】(1)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①水蒸发过程水分子种类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②中水电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2)实验②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O2);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酚酞试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利用实验③探究得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需用胶头滴管往滤纸条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酚酞试液,脱脂棉上滴加的物质是浓氨水;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可观察到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从右往左依次变红,由此说明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Ⅰ、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要用到玻璃棒引流,既能保护滤纸又能防止液体溅出,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Ⅱ、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Ⅲ、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时的水中含有可燃性杂质,仍然属于混合物,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得到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若要得到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水方法为蒸馏。
    14.
    【详解】氧化铝的化学式是,其中铝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故填:;
    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标在化学式该元素正上方,正负在左,数字在右,故填:。
    15.(1) 4
    C E 三/3
    (2)
    【详解】(1)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B、C、D、E粒子的质子数分别是:17、11、16、11、35,B和D粒子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图中粒子的共表示4种元素;A粒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B粒子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C粒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

    相关试卷

    宁夏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素养测评卷:

    这是一份宁夏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素养测评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课内填空,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精品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主预科填空,知识清单,要点讲解,例题赏析,考点集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测试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文件包含期中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