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及反思
展开(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秦统一中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
3.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运用图表、地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2.体会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意义。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教学难点
1.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2.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最终,秦国顺应历史潮流,完成了统一大业。那么,秦国是如何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统一中国》。”
(二)新课讲授
1.秦统一中国的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
①教师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政治上,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发展;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②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的原因,如分封制的瓦解、井田制的破坏等。
(2)秦国的崛起
①介绍秦国的历史发展,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②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崛起的重要作用,如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奖励耕织和军功等,使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
③讲述秦国在秦孝公之后的历代君主的扩张政策,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秦统一中国的过程
(1)秦灭六国
①教师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过程。可以结合地图,展示秦国的军事进攻路线和各国灭亡的时间。
②分析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如秦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③组织学生讨论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拓展疆域
①教师介绍秦朝统一后的疆域范围,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②讲述秦始皇为巩固边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凿灵渠等。
③展示秦朝疆域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秦朝疆域的辽阔,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方面
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 皇帝制度
教师讲解皇帝制度的内容,秦始皇自称 “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b. 中央官制
介绍秦朝中央设立的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九卿则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讲解三公九卿制的职责和权力分工,以及这种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c. 地方行政制度
推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教师讲解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以及郡县制的优点,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②加强中央集权的其他措施
a. 统一车轨和文字
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隶书。教师展示小篆和隶书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文字的演变,理解统一文字对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
b.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讲解秦朝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和度量衡的原因和意义。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
c. 修筑驰道和直道
介绍秦始皇修筑驰道和直道的目的和作用。驰道和直道的修建加强了全国各地的交通联系,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2)经济方面
①重农抑商政策
教师讲解秦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表现。秦朝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规定土地归私人所有,并征收赋税。同时,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②发展农业生产
介绍秦朝在农业生产方面采取的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如都江堰的进一步修缮和郑国渠的维护,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农业的丰收。
(3)文化方面
①统一思想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 “焚书坑儒”。教师讲解 “焚书坑儒” 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焚书坑儒”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思想统一,但也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②兴办教育
秦朝设立了一些官学,培养政府官员和文化人才。教师介绍秦朝官学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官学对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作用。
(4)军事方面
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教师讲述秦朝北击匈奴的原因和经过。秦始皇派蒙恬率领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理解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②南征百越,开凿灵渠
介绍秦朝南征百越的情况,秦始皇派军队征服了南方的百越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等郡。为了运输军粮和物资,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教师讲解灵渠的工程结构和历史意义,灵渠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秦朝的统一。
4.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1)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①教师再次详细讲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强调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通过三公九卿制管理国家事务,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②组织学生绘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对秦朝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的积极影响,如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等。同时,也指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如皇帝的专制统治容易导致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②对后世的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等。
5.对秦始皇的评价
(1)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总结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他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组织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2)秦始皇的暴政
①教师讲解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暴政表现,如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残酷的刑罚,以及 “焚书坑儒” 等。
②分析秦始皇暴政对秦朝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以及它与秦朝灭亡的关系。
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又有严重的暴政。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评价秦始皇,既要肯定他的历史贡献,也要认识到他的错误和不足。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秦统一中国的背景、过程、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以及对秦始皇的评价。强调秦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
A. 公元前 230 年 B. 公元前 221 年 C. 公元前 207 年 D. 公元前 202 年
(2)秦朝中央政府中掌管军事的官职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3)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全国通用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2)这些措施对秦朝的统治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1.让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的历史故事或传说,下节课进行分享。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秦统一中国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秦始皇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
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较为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金戈铁马,一统天下,过渡,大国疆域,今非昔比,开创世纪,评说统一,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