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5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6247006/0-17288053896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5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6247006/0-17288053896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5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6247006/0-17288053896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效备课】部编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
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15课 我们不乱扔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15课 我们不乱扔优秀教案,共12页。
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非常重要,这是讲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本单元的《我们不乱扔》重在强化学生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解决维护公共卫生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本节课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我喜欢哪个地方”“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此外还穿插了小故事《不只是为了干净》。“我喜欢哪个地方”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的环境,知道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感受良好的公共环境卫生给人带来的舒适和愉悦;“这样可不行”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知道哪些行为破坏了公共环境卫生,并在思考中学习用行动维护公共卫生:“我能做到的……”让学生回归生活及学习场景,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文明小妙招等方式,学会用行动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小故事《不只是为了干净》让学生在判断两种行为正误的过程中,逐渐明白维护公共卫生是一种习惯和责任,并引出垃圾分类的知识。
本节课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明理——守则——践行”的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产生共鸣,加深维护公共环境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初步了解垃圾分类,学习更多文明行为。
教学活动准备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对比不同环境,感受干净的公共环境带来的舒适和愉悦,知道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通过分享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及改进建议,能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的相关要求。
3.初步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
4.通过分享讲文明讲卫生的行为,学习更多文明卫生的行为,激发学生愿意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分享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及改进建议,能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的相关要求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
2.难点:通过分享讲文明讲卫生的行为,学习更多文明卫生的行为,激发学生愿意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共1课时)
[创设情境]
出示干净、美丽的校园环境图片。
[学习活动]
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出这是哪里了吗?
2.学生回答预设:我们的校园。
3.提问: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为什么?
4.学生回答:
预设1:因为校园里有老师和同学们。
预设2:因为我们的校园就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预设3:因为我们的校园干净又整洁。
5.总结:我们的校园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让学生感受干净整洁的环境能给人们带来舒适感。
[过程实施]
活动一 明道理——干净整洁大家爱
[创设情境]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想请同学们来看一看。
[问题导入]
提问: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地方,你们喜欢哪里呢?
1.你喜欢哪个地方?
设计意图
从熟悉的环境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
[学习活动]
1.学生观察图片,教师点名请学生回答。
2.学生回答。
预设1:我喜欢环境优美的公园。
预设2:我喜欢环境整洁的小区。
预设3:我喜欢明亮整洁的图书馆。
预设4:我喜欢干净整洁的体育馆。
3.过渡:刚刚同学们非常快地就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请你们思考下,大家喜欢和不喜欢的
地方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整洁、优质的环境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
4.学生回答。
预设1:我们都喜欢干净整洁的地方。这种环境让我觉得很舒服,待在这种环境里,我们会感到很开心。
预设2:我们都不喜欢那些脏乱、垃圾很多的地方。脏乱的环境让人很不舒服,有的地方味道也不好,待在这种环境里很难受。
5.过渡:干净整洁的环境。
6.提问:你能说说自己还喜欢身边的哪些公共场所吗?为什么?
7.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1:我喜欢我们的教室,又干净又漂亮,我每天一走进来就心情愉悦。
预设2:我喜欢我家所在社区的图书馆,它的装修很漂亮,书的种类也很多。
预设3:我喜欢我家附近的大公园,又大又美丽,有草坪、小湖,还可以划船。
8.提问:是谁让这些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呢?
9.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1:很多公共场所都是由保洁叔叔和保洁阿姨们负责打扫的,他们让环境变得干净整洁。
预设2:我觉得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还要靠每个人来维护。
10.总结:干净整洁的环境不仅是负责保洁的叔叔和阿姨来打扫,还需要每个人共同维护。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追问,加深学生的体会,让学生描述不同环境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感受整洁的公共环境带来的舒适和愉悦。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环境的整洁。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是谁让这些环境保持整洁。
[课堂评价]
本环节从学生是否认真聆听发言声音是否洪亮语句表达是否清晰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二 守规则——文明行为要自觉
[创设情境]
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主人公王明,参加他们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
[问题导入]
各位同学就是小老师,请你们在他们研学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判断故事中人物做法的正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不乱扔垃圾的认识。
1.出示本课教材故事(不只是为了干净)中的图①,并播放图中对话录音。
2.提问:各位“小老师”,你们觉得王明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
3.学生回答预设:他的行为正确,我们应该提前带上垃圾袋,及时收好随时产生的垃圾。
4.出示(不只是为了干净)中的图②,并播放图中对话的录音。
5.提问:小老师们觉得王明和王军两人谁的做法正确?
6.学生回答预设:王明的做法正确,我们应该把垃圾放在垃圾袋里。王军的做法是错的,乱扔垃圾会破坏公共环境。
7.出示(不只是为了干净)中的图③和图④,并播放图中的对话录音。
8.学生回答预设:我发现王军的做法不对他们吃完饭和玩完纸飞机后产生的垃圾应该带走,可是他却直接离开了,这些垃圾会影响别人的。
9.出示《不只是为了干净》中的图⑤,并播放图中的对话录音。
10.学生回答预设:虽然王明的同学都走了,但他还是默地把垃圾捡起来,他的做法非常正确。
11.提问:王明在同学们都走了的情况下,仍然默默地收拾好垃圾,你从这里能感受到王明是什么样的人呢?
12.学生思考、回答:王明同学素质高.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13.出示《不只是为了干净》中的图⑥,并播放图中的录音。
14.学生回答预设:王明和他同学的做法正确.我们在扔垃圾的时候应该进行垃圾分类,这也是环保的一种体现。
设计意图
进一步带领学生分析王明的做法。让学生知道不乱扔垃圾并非一时的行为,而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习惯,是高素质的体现。
15.提问:同学们能帮我找一找,图中都有哪些分类垃圾桶吗?
16.学生回答预设:可回收垃圾桶、厨余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
17.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王明中午的这些垃圾都按类型应该放到哪类垃圾桶中吗?
18.学生回答。
预设1:纸飞机、塑料瓶和纸箱应该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预设2:苹果核应该扔进厨余垃圾桶。
19.过渡:这里有一个垃圾分类的小口诀想送给大家,帮助大家以后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
20.学生齐读垃圾分类小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保护环境很重要;
你拍二,我拍二,垃圾分类我先行。
你拍三,我拍三,残羹剩饭瓜果皮;
你拍四,我拍四,菜叶内脏绿桶进。
你拍五,我拍五,玻璃金属可乐瓶;
你拍六,我拍六,纸金塑料蓝桶进。
你拍七,我拍七,电池药品杀虫剂:
你拍八,我拍八,日化用品红桶进。
你拍九,我拍九,尿片瓷片香烟蒂;
你拍十,我拍十,快餐用品黄桶进。
21.总结:各位小老师很准确地评价了图片中同学的行为。你作为一名“小老师”,有什么想对王军同学说的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
22.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1:王军同学,我们应该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带走,否则这些垃圾会影响后面来这里的人。
预设2:王军同学,这个草坪是大家的公共场所,所以我们要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垃圾应该随手带走。
23.总结:感谢各位小老师的建议,也希望大家能向王明学习,自觉地维护公共卫生,进行垃
圾分类。
设计意图
通过小儿歌,扩充学生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
[课堂评价]
本环节从学生是否认真聆听发言声音是否洪亮语句表达是否清晰几个方面进行课堂评价:从学生回答的观点中,评价学生能否正确判断行为的正误。
活动三 守规则——破坏环境不可行
[情境创设]
学生观察学习单上的图片。
情境图
[问题导入]
提问:老师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行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说一说以下行为对于维护公共环境而言,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请你在图片下面用“√”“×”表示。
[学习活动]
1.学生小组讨论并完成学习单。
2.学生回答。
预设1:第一幅图中的小朋友随地乱扔垃圾,这样做破坏环境,是不对的。
预设2:第二幅图中的小朋友随地吐痰,这样也会破坏环境,是不对的。
预设3:第三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墙上乱写乱画,破坏了公共环境,是不对的。
预设4:第四幅图中的小朋友在破坏秋千。秋千是公共设施.被破坏了别人就不能用了,这样做是不对的。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进行行为正误的判断,明确哪些属于不文明行为。
3.提问:你们的判断非常正确。对于他们的做法,你们有什么建议想对图片中的小朋友说吗?
4.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1:我想对图①中的小朋友说:你这样做不对,公共环境是大家的,不能随意破坏,垃圾应该扔到垃圾桶里.虽然保洁阿姨会打扫,但是我们也应该主动维护环境。
预设2:我想对图②的小朋友说:口水中含有很多细菌,吐到地面上不仅会破坏环境而且非常不卫生,你可以先吐到纸上,再将纸扔进垃圾箱。
预设3:我想对图③的小朋友说:公共环境是大家的,个人不能乱写乱画,画画可以画在纸上,不能面在公共的墙上和地上。
预设4:我想对图④的小朋友说:秋千是大家的,应该正常使用,不能破坏,如果你弄坏了秋千,别人就不能玩了,你可以好好玩,但不能搞破坏。
设计意图
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说出行为错误的原因及个人建议,进行自我教育。5.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并填写下面的表格吧。
6.出示学习单。
7.学生完成学习单,并发言。
预设1:上周我和爸爸妈妈出去玩的时候,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一辆车中的人往外面扔垃圾。爸爸告诉我,这种行为不仅破坏环境,而且非常危险。我建议他可以在车里放一个垃圾袋,行驶过程中的垃圾可以先放到垃圾袋中收集起来,下车再扔进垃圾桶。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单,反思自己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不文明行为的认识。
预设2:我前两天在学校上厕所的时候,发现一个班的同学在洗毛笔他们洗完毛笔之后甩了一下,结果把黑墨点甩得到处都是,弄得洗手池非常脏。我建议他们将洗完的毛笔放在小桶里,拿回教室晾干,千万不要在厕所或楼道中甩干。
预设3:上个月我们一家人去公园玩,发现很多人在公园露营结果我看到有一个家庭露营结束后,把垃圾弄得到处都是,只带走了自己的东西把垃圾留在了草坪上。当时我觉得特别不舒服,大家也都躲着垃圾走。我建议,在露营时一定要带上垃圾袋,随手把垃圾带走,为大家创设一个优美、干净的游玩环境。
8.过渡:同学们通过观察、分享,找到了很多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还给出了自己特别好的建议。其实在《中小学生守则》中,也有这方面的要求,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中小学生守则》。
9.学生齐读《中小学生守则》第4条: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10.总结:希望同学们能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设计意图
将行为与规则相联系,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规则教育。通过活动,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维护公共卫生的行为。
[课堂评价]
观察学生小组讨论时能否声音适中、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在学生进行发言时,对学生的站姿、音量表述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四 践行动——文明行动我能行
[情境创设]
根据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把这朵文明之花填满。
文明之花
[问题导入]
在公共场所中维护公共卫生,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学习活动]
1.学生填写自己的文明之花,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学生进行分享交流文明之花。
3.学生发言预设。
预设1:我可以做到不乱扔垃圾。
预设2:我可以做到爱护公共设施。
预设3:我可以做到不随地吐痰。
预设4:我可以做到不乱写乱画。
预设5:我可以做到主动拾起班级地面的纸张。
4.过渡:听了同学们的分享,老师感觉文明之花已经在大家的心中悄然绽放了。现在请你拿出彩笔,在你确定能做到的文明行为中涂上颜色,让这朵文明之花盛开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认真思考后给文明之花涂上颜色,再一次强化学生愿意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意愿。
5.学生涂色。
[课堂评价]
根据学生所绘制的文明之花,评价学生本节课对于文明行为的了解情况,以及学生自愿保持环境卫生的意愿。
课堂小结
总结:同学们,今天你们通过学习让自己的文明之花绽放。那我们就要遵守约定,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维护公共卫生。到了期末,看看谁的文明之花依旧绚丽多彩。
板书设计
垃圾不乱扔
本课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1.判断以下行为,对的画“√”,错的画“×”。
我的观察记录
时间: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的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你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请将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填入文明之花。
在公共场所,我可以做到
【拓展性作业】
4.请你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说一说在班级内如何维护公共卫生?
5.请你结合自己身边所产生的垃圾,分别说出三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6.美好的环境靠大家,请你找一找自己身边维护公共卫生环境的榜样,并说一说他为维护公共卫生环境做了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1.×、×、×、×
2.提示: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填写。时间:上个月;地点:学校卫生间;不文明行为:学生在洗完毛笔之后,将笔甩干,导致卫生间水池上、地上都是墨点;我建议:将毛笔带回教室晾干,不要甩干。
3.提示:学生将维护公共卫生环境的行为填入花瓣。例如:我可以做到不乱扔垃圾。我可以做到爱护公共设施。我可以做到不随地吐痰。我可以不乱写乱画。
4.提示:学生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说出能维护班级公共卫生的行为。例如:主动捡起地面的纸;维护好自己桌椅周围的卫生;值日生按时完成卫生任务。
5.可回收垃圾:图书、塑料牙刷、衣服;厨余垃圾:果皮、剩菜、剩饭;有害垃圾:电池、灯泡、温度计;其他垃圾:大棒骨、卫生间废纸、尘土。
6.提示: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观察到的榜样,说一说他所做的贡献。例如:社区志愿者、班级卫生委员等。
我的观察记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我们不乱扔教案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我们不乱扔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废物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第15课 我们不乱扔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