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获奖教学ppt课件
展开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了燃烧条件后,能应用到灭火的方法的探讨上,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知识迁移。
01 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02 灭火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放大镜在阳光下为什么可以让纸点燃?
消毒酒精喷雾遇到明火为什么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发生爆炸?
小面积的失火为什么可以用湿布盖灭?
易燃、易挥发,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学完本节课再回答这个问题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假设 1: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假设 2:物质燃烧需要 ,理由是 。假设 3:物质燃烧需要 ,理由是 。
实验用品:酒精灯、坩埚钳、三脚架、陶土网、小石块、火柴、细沙。
可燃物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
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1)说说你在[ 实验 3-6 ]中选择用品的理由。
火柴是可燃物,小石块不是可燃物。
通过对比两者在酒精灯火焰上的加热现象,可以明显看出可燃物与非可燃物的燃烧差异,从而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的结论。
(2)实验结论中的条件是否要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燃烧?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会怎样?请尝试用上面的实验现象证明你的观点。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会发生燃烧
火柴头A缺少“达到一定温度”的条件,不燃烧火柴头C缺少“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不燃烧;火柴头B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发生了燃烧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不会发生。
(3)影响燃烧的条件有多个,在设计实验探究其中一个时,其他几个条件需要怎样设计?
在设计实验探究其中一个时,需要控制其他几个条件保持不变
例如,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燃烧的影响,就需要确保可燃物和氧气接触的条件相同,只改变温度这一条件。
比较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①着火点有确定的数值,不可改变;
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的最低温度
1. 着火点(或燃点)
②且不同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
表3-1 常见物质的着火点(通常状况下)
通常状况下指温度为 25 ℃,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
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
这就是科学研究中常使用的方法—控制变量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火焰则是可燃气体或可燃物汽化燃烧时的现象
思考: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可采取哪些措施?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空气的流通,提高氧气的含量
反应进行较缓慢不易被察觉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
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散开,热量积累,最终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发生自动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控制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图中灭火实例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温度降至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并使其隔绝空气
从上述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是:
①隔离可燃物或清除掉可燃物
②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③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②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请你阅读图,列举在家居生活和野外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防火安全措施。
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仅要利用燃烧为人类造福,也要学习防火、灭火、失火自救等知识和方法。
几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由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小苏打粉,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灭火
喷射带水渍泡沫的二氧化碳,在燃烧物表面形成隔绝空气的水膜。
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汽化,能降温和隔绝空气。
可用于扑灭一般火灾及油、气燃火。
用于扑灭木材、棉布及可燃油的失火。
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发生的火灾。
一旦发现下列险情,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1)电线老化短路起火。(2)石油气泄漏着火。(3)家中有人不慎引燃棉被。(4)废纸篓起火。(5)在集体活动、娱乐场所中遇到火灾险情。
关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避免用水。
关闭阀门,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先拨打119,再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贴着地面行走,并寻找安全出口。
大家知道面粉厂和加油站等都挂有“严禁烟火”的警示牌,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细小的面粉或汽油蒸气等易燃物与空气接触很充分,当它被引燃时,会急速燃烧,从而在短暂的时间里聚积大量的热,在有限的空间内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发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在受到控制的条件下,也可为人类服务
爆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易爆的可燃物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遇到明火就会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
注:可燃气体用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表示。
表 易燃、易爆粉尘和气体爆炸极限
注意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
易燃和易爆物(如硫黄、白磷、酒精、汽油、煤气、炸药等)极易燃烧,甚至引发爆炸,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因此,存放、保管、运输、使用这类危险品时,都要格外小心,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确保安全。
一切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可燃性粉尘等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者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检测题1】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钻木的目的是使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
【检测题2】纸火锅正在北京悄然兴起,它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你认为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A.这是不可能的,纯粹是炒作B.纸火锅被加热时使纸的着火点升高了C.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火锅里的汤汽化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满
【检测题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乙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丙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丁中的现象可知,由金属镁燃烧造成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检测题4】不同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你认为学校图书室、档案室、财务室等场所配置的灭火器最合适的是( )A.干粉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C.水基型灭火器D.以上均可
【检测题5】下列化学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食物腐烂C.塑料老化D.钢铁生锈
【检测题6】下下列属于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燃烧引起的爆炸共同点的是( )A.反应条件相同B.都是氧化反应C.都发光D.均反应剧烈
化学1.3 物质的变化完美版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a href="/hx/tb_c405341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3 物质的变化完美版教学ppt课件</a>,文件包含13物质的变化-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科粤版2024pptx、13物质的变化-练习解析版docx、13物质的变化-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534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等奖课件ppt</a>,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探究,7失火自救措施,拓展培优爆炸的类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粤版(2024)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2024)<a href="/hx/tb_c40534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评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第1课时物质燃烧的条件pptx、第2课时灭火原理爆炸与防爆安全pptx、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doc、家庭防火mp4、灭火器使用方法视频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