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免费教学设计
展开(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积累“憔悴、诀别、絮絮叨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珍惜亲情的情感。
3、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好好儿活”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母爱。
(二)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结尾处对菊花的描写的深刻含义。
2、领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文本。
3.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四、教学过程
任务一: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学生活动:
析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灵魂。《秋天的怀念》触发了你的哪些思考?学生自由汇报。
2、近作者:预习提示中说史铁生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特殊在哪里?
师生互动:
3、知背景:1972年,21岁,史铁生双腿瘫痪。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却瞒着儿子,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于1981年,写下此文。
学生活动:
4、夯基础:抽3个同学上台听写,其余在下面听写,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重点词语:瘫痪、憔悴、诀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体会“我”的绝望
学生活动: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勾画出原句回答。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探究细节,感受“她”对儿子的爱
情景再现:史铁生的痛苦可以砸玻璃、摔东西、而母亲内心是怎样的?身体如何?母亲是如何做的呢?现在请大家开展小组活动,共同深入探究。
1.请你们圈画描写母亲的词句,选择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理解。
按句式回答:________(句子),______________(结合描写方法、词语等分析),我读出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性格特征、精神品质、心情)。
2.史铁生母亲临终前最想对史铁生说的话是什么呢?请补写出来。
3、小组讨论:母亲为什么一直希望要带“我”去看菊
学习任务四:转换视角,发现“我”的成长
学生活动:用课文原句,说一说“我”又是如何“回报”母亲的呢?结合课后第四题的3个句子体会“我”情感。
预设: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只关注自己)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痛苦和悔恨)
(3)“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对母亲的病不了解,对母亲的离开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4)“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对母亲缺少关心的追悔莫及)
学习任务五:探究主旨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结尾处描写菊花有什么深意?
学习任务六:作业布置
按照提示写一篇短文:又是一个________(季节),______________(景色描写),________(怀念之人),我怀念您(你)!我忘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往事细节)。________(抒情)。
初中人教部编版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928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新课, 读文拟题, 添加剧本, 拓展延伸, 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928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秋天的怀念教案</a>,共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