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3.2《细菌》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3.2《细菌》教学设计01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3.2《细菌》教学设计02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3.2《细菌》教学设计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二节 细菌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二节 细菌教案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细菌》
    科目:初中生物学
    年级:七年级上册
    版本:人教版(2024)
    《细菌》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
    七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生物学,对生物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细菌有一定的耳闻,但对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了解较少,且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同时,他们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生物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新教材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微生物》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细菌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营养方式、呼吸方式、繁殖方式)以及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对细菌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呼吸方式和繁殖方式。
    列举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方面。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图片和显微镜下的细菌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尝试通过分析资料、讨论等活动,总结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与探究细菌分布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细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增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细菌的营养方式、呼吸方式和繁殖方式。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细菌的形态结构图片、细菌生活视频、细菌与人类关系的实例资料等。
    准备细菌永久涂片、显微镜、放大镜等实验器材。
    制作细菌结构模型的材料(如超轻黏土、塑料棒等),用于课堂演示和学生活动。
    设计相关的课堂练习题和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内容,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趣味问题引入
    教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生物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并猜测答案。
    当学生给出各种猜测后,教师揭示答案:“是细菌!细菌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那么细菌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细菌的神秘面纱。”
    2. 生活实例展示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与细菌有关的图片,如发霉的面包、变质的水果、伤口感染等。
    提问学生:“在这些图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都与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对细菌的探究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实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细菌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细菌的发现
    1. 教材内容讲解
    教师讲述细菌的发现历程,介绍早期人们对细菌的认识。
    重点讲解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故事,强调他通过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等微小生物,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接着讲述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向学生详细解释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展示鹅颈瓶实验的示意图,讲解巴斯德是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变量和对照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师生互动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从列文虎克和巴斯德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科学研究需要细致的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实验设计。
    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巴斯德的实验原理来解释?”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细菌的发现史,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讨论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 形态观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细菌的形态图片,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细菌的不同形态。
    同时,拿出细菌永久涂片,用显微镜向学生展示细菌的实际形态,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进一步加深对细菌形态的认识。
    讲解每种形态细菌的特点,如球菌呈球形,杆菌呈杆状,螺旋菌呈螺旋状等,并举例说明不同形态细菌在生活中的常见实例,如肺炎双球菌(球菌)、大肠杆菌(杆菌)、幽门螺旋杆菌(螺旋菌)等。
    2. 结构特点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细菌的结构。
    展示细菌结构示意图,介绍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DNA 集中的区域)。
    讲解细胞壁的功能(保护和维持细胞形状)、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的成分和功能(含有多种细胞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以及拟核的特点(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裸露)。
    对比植物细胞结构,强调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介绍细菌的特殊结构,如荚膜、鞭毛等。
    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荚膜的形态和功能(保护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等),鞭毛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帮助细菌运动)。
    让学生思考荚膜和鞭毛对细菌生存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结构模型制作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材料(超轻黏土、塑料棒等)制作细菌结构模型。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细菌形态进行制作,并在模型上标注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制作完成后,邀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细菌的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显微镜观察和结构模型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对比植物细胞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菌细胞的独特性。制作模型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细菌结构的记忆和理解。
    (四)细菌的生命活动
    1. 营养方式
    教材内容讲解
    教师讲解细菌的营养方式,包括自养和异养。
    详细介绍异养细菌的两种类型:寄生和腐生。
    举例说明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寄生在人体细胞内,从寄主细胞内获取营养物质,导致人体患病;讲解腐生细菌,如枯草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获取营养维持自身生活,同时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展示一些细菌在不同营养环境下的生活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细菌的营养方式。
    师生互动分析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腐生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腐生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从而促进了物质循环。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寄生细菌和腐生细菌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对细菌营养方式的理解。
    2. 呼吸方式
    教师讲解细菌的呼吸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解释不同呼吸方式的原理和特点,说明细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举例说明一些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如枯草杆菌在有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以及一些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菌,如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乳酸。
    知识拓展
    教师介绍细菌呼吸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泡菜等食品,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提问学生:“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密封容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繁殖方式
    教材内容讲解
    教师讲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繁殖。
    结合图片或动画,详细展示细菌分裂的过程,从一个细菌细胞逐渐分裂为两个、四个……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菌繁殖的快速性。
    强调细菌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如在适宜条件下,细菌每 20 30 分钟就能繁殖一代。
    计算与讨论
    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假如一个细菌每 30 分钟繁殖一代,那么从一个细菌开始,经过 5 个小时后,会有多少个细菌?”让学生进行计算。
    学生计算后,组织小组讨论细菌繁殖速度快对其生存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细菌繁殖速度快在自然界中的意义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如细菌感染疾病的传播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讲解、师生互动分析、知识拓展和计算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包括营养方式、呼吸方式和繁殖方式。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应用能力。通过计算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细菌繁殖的特点及其对生物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
    教材内容讲解
    教师讲解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如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制作酸奶、泡菜、醋等)、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净化环境)、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根瘤菌固氮等)以及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中的工具菌等)。
    对于每一个方面,都详细介绍相关的原理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菌在不同领域的重要作用。
    学生举例
    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知道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例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补充和评价,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细菌有益作用的认识。
    2. 有害方面
    教师介绍细菌对人类有害的方面,如引起各种疾病(如肺炎、腹泻、破伤风等)、导致食物变质等。
    展示一些细菌致病的图片或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细菌感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3. 辩证看待
    教师引导学生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总结。
    强调细菌既对人类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细菌,充分利用其有益作用,同时采取措施控制和预防其有害影响。
    提问学生:“在未来,你认为我们还可以如何更好地利用细菌为人类服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生物学未来发展的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细菌与人类关系的两个方面,让学生全面认识细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细菌感染,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后让学生对细菌的利用进行展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课堂小结
    1. 知识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菌的发现历程、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随机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细菌的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等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总结归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但生命活动多样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对人类的生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要正确认识细菌,合理利用它们的有益之处,防范其有害之处。
    3. 情感升华
    教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微生物领域的知识和研究进展,培养对生物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同时,提醒学生要尊重生命、关爱自然,认识到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七)课堂练习
    1. 选择题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叶绿体 D. 细胞质
    下列哪种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寄生?( )
    A. 枯草杆菌 B. 乳酸菌 C. 结核杆菌 D. 酵母菌
    细菌繁殖的方式是( )
    A. 孢子生殖 B. 出芽生殖 C. 分裂生殖 D. 有性生殖
    2. 填空题
    细菌的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______,只有______集中的区域。
    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因为它们能够将______分解为______。
    3. 简答题
    简述细菌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适应性。
    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益和有害各举一例)。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同时,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八)作业布置
    1. 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绘制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2. 实践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写一篇小短文。
    观察生活中细菌的存在和作用,如观察食品的保存过程中细菌的生长情况等,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书面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加深对细菌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实践作业则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七、板书设计
    细菌
    1. 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2.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3. 细菌的生命活动
    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寄生、腐生)
    呼吸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繁殖方式:分裂繁殖
    4.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食品制作、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生物技术等
    有害方面:引起疾病、导致食物变质等
    辩证看待:合理利用,防范危害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梳理知识脉络,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通过板书的呈现,能够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
    1. 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绘制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2. 实践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写一篇小短文。
    观察生活中细菌的存在和作用,如观察食品的保存过程中细菌的生长情况等,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书面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加深对细菌结构和功能的理解。通过绘制结构示意图,强化学生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实践作业则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查阅资料并撰写小短文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文字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学生对细菌的相关知识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和动画等资料,直观地呈现了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观察和模型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细菌的结构和功能时,部分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释。在讨论环节,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可能是问题设置的针对性不够强或者引导方式不够恰当。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在讲解抽象概念时,多运用比喻、类比等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将细菌的细胞壁比作城墙,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在讨论环节,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储备,设计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同时鼓励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参与度。此外,加强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生物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关教案

    初中生物第四节 病毒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a href="/sw/tb_c405099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节 病毒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综合实践项目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w/tb_c40509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综合实践项目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细菌和真菌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一 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w/tb_c40509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鱼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3.2《细菌》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