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218627/0-17280815611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218627/0-17280815611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218627/0-17280815612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218627/0-172808156122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218627/0-172808156124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218627/0-172808156128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218627/0-172808156130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218627/0-172808156133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提升测评卷(一)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提升测评卷(二)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点题组测评卷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达标)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提升)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课件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常与海葵生活在一起。海葵属于(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虫动物D.环节动物
2.如图为涡虫,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涡虫( ) A.属于扁形动物B.身体呈辐射对称C.具有口和肛门D.寄生在动物体内【解析】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3.炒花蛤是我们常见的一道菜,其中的主要材料花蛤,从动物分类上来讲属于( )A.线虫动物B.环节动物C.软体动物D.扁形动物【解析】花蛤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贝壳。
4.“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蝉脱掉的“壳”具有的重要作用为( )A.支持身体、使身体长大B.减少水分的散失C.有利于飞行D.以上三项都是【解析】蝉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①章鱼 ②带鱼 ③鱿鱼 ④鲸 ⑤泥鳅 ⑥鲍鱼 ⑦娃娃鱼 ⑧海马A.②③⑦ B.④⑤⑧C.②⑤⑧D.①⑥⑦【解析】①章鱼、③鱿鱼、⑥鲍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都属于软体动物;⑦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②带鱼、⑤泥鳅、⑧海马,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因此都属于鱼类;④鲸,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6.下列关于鱼鳃的结构和鱼的呼吸,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图中②是鳃盖,①是鳃丝,鳃丝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B.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水→口→血液→鳃C.若鱼的鳃丝鲜红,说明鱼比较新鲜D.流出鱼鳃的水和流入鱼鳃的水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解析】由题图可知①是鳃丝,②是鳃盖,鳃丝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A正确;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由此可见,水中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水→口→鳃→血液,B错误;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为动脉血,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C正确;流出鱼鳃的水和流入鱼鳃的水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D正确。
7.如图是一名摄影师抓拍到的“大胆”蜻蜓停在青蛙头部休息的精彩瞬间。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B.所有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C.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成体用肺呼吸,可水陆两栖,皮肤辅助呼吸D.指水陆两栖的动物,该类动物可通过体内受精来繁殖【解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
8.下表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解析】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由于两栖动物的肺不发达,需要利用裸露且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因此成体的两栖动物生活在潮湿的地带。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皮肤干燥,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卵外面有坚硬的卵壳,无变态发育过程,因此其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9.鸟类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与能量供应无直接关系的是( )A.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强B.用肺呼吸,以气囊辅助呼吸C.心脏四腔,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强D.直肠很短,随时排出粪便以减轻体重【解析】本题考查与鸟类能量供应的相应特征。鸟的食量非常大,消化能力强,可为鸟类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与提供能量有关,A不符合题意。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能够为飞行提供足够的氧气,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大量的能量,与提供能量有关,B不符合题意。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心脏占身体体重的比重较大,循环能力强,为鸟类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与提供能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直肠短,随时排出粪便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与能量供应无关,D符合题意。
10.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是肺,用于进行气体交换B.③和④都能进行气体交换C.④是气囊,可辅助肺呼吸D.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②→④→③【解析】题图中①是喙,②是气管,③是肺,④是气囊。家鸽的体内有许多④气囊,这些气囊与③肺相通,可辅助呼吸。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关于该诗句中所述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们都具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结构B.尾鳍能控制鱼的前进方向C.鹰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D.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 【解析】鹰的气囊只能暂时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12.空中飞行的蝙蝠、水中生活的海豚、陆地生活的鼠,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但都是哺乳动物。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的是( )①胎生 ②发达的肌肉 ③哺乳 ④都具有气囊辅助呼吸 ⑤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④⑤【解析】发达的肌肉不属于哺乳动物的特征,鸟类有气囊辅助呼吸,哺乳动物没有气囊。
13.图中的三个圆圈分别表示三类生物的主要特征,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①可以表示胎生、哺乳B.②可以表示有喙无齿C.③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D.④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解析】哺乳类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是卵生,所以①不能表示胎生、哺乳,A错误;鸟类有喙无齿,爬行动物有牙齿,所以②不可以表示有喙无齿,B错误;哺乳类和鸟类都是体温恒定的,属于恒温动物,所以③不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C错误;哺乳类、爬行动物和鸟类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④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D正确。
14.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你吃饭夹着菜往嘴里送时,②肱二头肌收缩,①肱三头肌舒张B.①和②跨越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C.肘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及关节腔组成的D.人的伸肘和屈肘运动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解析】当你吃饭夹着菜往嘴里送时,是一个屈肘动作,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
15.引体向上是常见的健身运动。下列对完成该动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需要多系统的配合 B.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C.需要多组骨骼肌参与 D.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16.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③是学习行为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鸟的育雏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1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 )A.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B.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C.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解析】乌贼释放墨汁是防御敌害,不是群体内信息交流。
18.如表为“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的结果,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动物“绕道取食”的本领是生来就有的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的行为都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D.三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应是丙【解析】动物的绕道取食是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错误;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错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行为,C错误;动物越高等,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越少,因此,三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应是丙,D正确。
19.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黑猩猩B.老鼠C.大山雀D.蚯蚓【解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蚯蚓是环节动物、大山雀是鸟类、老鼠和黑猩猩都是哺乳动物,其中黑猩猩最高等,大脑最发达,因此,学习能力最强的是黑猩猩。
20.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包括( )A.将腐烂植物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B.摄取有机物,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C.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也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D.尸体和粪便分解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解析】动物通常不能分解腐烂植物体和尸体、粪便,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1.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此作用( )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B.动物可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动物的粪便、遗体会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解析】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却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2.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B.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D.蜜蜂采集花粉,有利于植物传粉【解析】分解者指的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进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4小题,共23分)23.读图理解(6分)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图中动物大小不是同一比例绘制的)。
(1)A动物尾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D动物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具有_____、_____等生殖发育特点。(3)图中C属于昆虫,用_____呼吸,它比其他节肢动物活动范围更广,原因之一是它特有___这一结构。(4)图中B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解析】(1)A鱼类用鳍游泳,其中尾鳍能保持身体前进的方向,胸鳍、腹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其他鳍起到协调作用。(2)D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其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体内有膈,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牙齿分化等。(3)C蝗虫属于昆虫,用气管呼吸,有三对足、两对翅,有翅能飞行,分布很广。(4)B海葵属于腔肠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体内有消化腔。
24.资料分析(5分)资料一 黑猩猩“佳库”刚引进时,饲养员发现它有抽烟的嗜好。现在它已经会使用打火机,调皮的它也能按照饲养员和游客的指令还回打火机,后又在游客的“唆使”下学会了喝啤酒,它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资料二 刚出生的小袋鼠非常小,大约只有1粒花生米那么大。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前肢和灵敏的嗅觉,小袋鼠沿着妈妈给它舐出的道路爬进育儿袋,叼着袋里的乳头发育成长。资料三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鱼类、虾等动物为食,通常栖息于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每年春天,江豚开始进入繁殖期,10月生产,每胎产1崽。江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崽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西鄱阳湖的草洲浅滩,成了江豚抚育幼崽的重要场所。
阅读以上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黑猩猩“佳库”学会了抽烟,甚至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这种行为属于_____行为。(2)刚出生的小袋鼠依靠本能爬进育儿袋中,这属于_______行为,受到体内_________的控制。(3)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和袋鼠常常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这说明它们还有______行为。(4)根据“10月生产,每胎产1崽”,可判断长江江豚在动物类群中属于_____动物。
25.实验探究(6分)三刺鱼是一种小型鱼类,适合在玻璃缸中饲养。到了繁殖季节,雄性三刺鱼的腹部会由银色变为红色,而雌性三刺鱼的腹部依然是银色且较圆鼓。雄性三刺鱼会对领域内的其他雄性个体进行攻击和驱赶,而对雌性三刺鱼则会表现出靠近、跳舞等“求爱”行为。同学们想要探究雄性三刺鱼的行为,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玻璃缸里有一条雄性三刺鱼。同学们用金属线将3种不同颜色的雄性三刺鱼蜡质模型分别吊进玻璃缸中,记录雄性三刺鱼对3种蜡制模型的攻击次数,结果见图1。
实验2:同学们将图2所示的3种雌性三刺鱼蜡质模型吊进玻璃缸中,记录雄性三刺鱼对模型的“求爱”次数,结果见图2。
(1)实验1研究了雄性三刺鱼的__行为,实验2研究的是__行为。A.繁殖B.取食C.攻击D.防御
(2)据图1实验结果表明,入侵者身体红色越深,受到攻击的次数越___。据图2实验结果表明,雄性三刺鱼对___________的雌性三刺鱼“求爱”次数最多。为进一步验证实验2的结果,某同学在图2实验中加入图3所示的模型,请根据你对实验的理解,推测雄性三刺鱼对该模型的“求爱”次数与图2中的__(填“A”“B”或“C”)柱状图最相似。(3)某同学将实验1所用的蜡制模型做了改变,图1中3条鱼的上半部分(背部)都涂银色,下半部分(腹部)分别涂成银色、红色和深红色,所得到的结果与原实验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知,无论是对同性的攻击还是对异性的“求爱”,雄性三刺鱼都是根据_____的颜色来进行判断的。
【解析】(1)实验1是探究什么颜色引起雄性三刺鱼最强烈的攻击行为;实验2是探究雄性三刺鱼的求偶行为(繁殖行为)。(2)据图1柱状图可见:入侵者身体红色越深,受到攻击的次数越多。据图2柱状图可见:雄性三刺鱼对腹部是银色的雌性三刺鱼“求爱”次数最多。图3的腹部是银色的,雄性三刺鱼对该模型的“求爱”次数与图2中的A柱状图最相似。(3)下半部分(腹部)涂成银色的蜡制模型受到三刺鱼攻击的次数最少,而被“求爱”的次数最多,所以无论是对同性的攻击还是对异性的“求爱”,雄性三刺鱼都是根据腹部的颜色来进行判断。
26.综合应用(6分)请分析回答有关动物类群特征和动物运动的问题。(1)动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成具有一定作用的体表结构。如蛔虫体表有_______,能防止人体消化液的侵蚀;蜥蜴体表有_________,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河蚌的贝壳由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起保护作用。(2)在动物类群中,有口无肛门的两个类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能保持恒定的两个类群是_____________。(3)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A相应的骨受到牵引;B骨绕关节活动;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D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提升卷)(第一、二单元)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提升卷)(第一、二单元)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粗准焦螺旋,转换器,生理盐水,盖盖玻片,门纲目,蕨类植物,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肺和皮肤,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食醋浓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达标卷)(第一、二单元)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达标卷)(第一、二单元)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受精卵,叶绿体,DNA,蛋白质,遗传物质,生理盐水,转换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第一单元)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第一单元)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反光镜,平面镜,线粒体,叶绿体,生命现象,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ACDB,右上方,细准焦螺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