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会发展为犯罪。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
【学习重难点】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如何预防犯罪
【学习过程】
一、预习问题
1.什么是刑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犯罪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刑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刑罚的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预防犯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
1.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
D.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
2.“法律如果不推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这句话表明( )
A.党员干部违法可以将功补过 B.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党员干部不可能违法犯罪 D.只有普通群众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宪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阅读教材上的案例,小组讨论本案中的犯罪分子犯了什么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
在我国,广大人民警察处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第一线,时常面临各种危险。社会生活中,有的人法律意识淡薄,或者存在“法不责众”心理,他们采用威胁恐吓、拳打脚踢,甚至驾车冲撞等方式侵袭民警,严重危及民警人身安全,严重挑战国家法律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我国刑法第277条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从重处罚。
为什么要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从重处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三:
材料一:学生刘某原来是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上网友拦路抢劫多次,最终判处有期徒刑。
问题一:刘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随堂检测
1.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
A.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主刑和附加刑 D.有期徒刑和死刑
2.未成年人是指( )
A.未读完初中的人 B.未读完高中的人
C.未读完大学的人 D.未满18岁的人
3.某小学教师陈某因学生小明没有完成作业非常恼火,便拧小明的耳朵,结果将小明的左耳朵拧掉了。对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赔偿小明医疗费2万余元。这表明我国法律( )
①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②禁止和制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
③禁止和制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 ④禁止和制裁老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党和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在生活中,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常受到各方面的侵害,当受到非法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以牙还牙进行报复
②向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忍气吞声,忍一时风平浪静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6.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公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家庭保护
7.某校一直强调不允许学生在校内追逐打闹。但小兵、小华两位同学在课间嬉闹,无意中小兵把小华推倒在地造成骨折。你认为( )
A.应由学校赔偿小华
B.应由小兵赔偿小华
C.应由小兵的监护人赔偿小华
D.小华家不应要求赔偿,因为小兵既非有意,也无经济收人
8.下列行为属于对未成年人实施学校保护的是( )
A.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
B.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辅导
C.博物馆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D.家长制止未成年子女吸烟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13221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预防犯罪导学案</a>,共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zz/tb_c13221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预防犯罪学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教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zz/tb_c13221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预防犯罪导学案</a>,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