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毫米、分米的认识(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12610/0-17278709280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毫米、分米的认识(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12610/0-17278709282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巩固练习
展开1.如图,桶中水的高度是15厘米,从水面到桶口的高度是45厘米,这个桶高 分米.
2.看一看,填一填.
铅笔①长 mm,铅笔②长 mm.
3.小丽高1.5米,爸爸高17分米,爸爸比小丽高 分米。
4.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 ,用字母表示是 .1厘米= 毫米.
5.如图是三个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的示意图,这样连在一起拉紧后长 毫米.(铁环相连处的空隙忽略不计)
二.判断题(共5小题)
6.(2024春•海阳市期中)李明身高132分米. .(判断对错)
7.(2023春•嘉禾县期末)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判断对错)
8.(2022秋•清苑区期末)把1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判断对错)
9.(2022春•鲁山县期末)写字时,眼睛离桌面30毫米比较合适. (判断对错)
10.(2022春•万柏林区期中)测量较小物体时可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dm”表示。 (判断对错)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3.1毫米、分米的认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桶中水的高度是15厘米,从水面到桶口的高度是45厘米,这个桶高 6 分米.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数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桶中水的高度加水面到桶口的高度就是桶的高度,再把计算结果厘米数除以进率10化成分米数.
【解答】解:15+45=60(厘米)
60厘米=6分米
答:这个桶高6分米.
故答案为:6.
【点评】单位相同的名数加法计算,只把数值相加,单位不变;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分米除以进率10.
2.看一看,填一填.
铅笔①长 63 mm,铅笔②长 55 mm.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看铅笔①的左边对齐的是0刻度处,再看铅笔①右边是63毫米刻度处,用右端刻度减左端刻度就是铅笔①的长度;
先看铅笔②的左端对齐的是25毫米刻度处,再看铅笔②右端对齐的是80毫米刻度处,用右端刻度减左端刻度就是铅笔②的长度.
【解答】解:63毫米﹣0毫米=63(毫米)
80毫米﹣25毫米=55(毫米)
答:铅笔①长63mm,铅笔②长55mm.
故答案为:63,5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正确测量方法.
3.小丽高1.5米,爸爸高17分米,爸爸比小丽高 2 分米。
【专题】文字题;应用意识.
【答案】2。
【分析】先统一单位,依据减法意义以及减法计算方法,用爸爸身高减小丽身高即可解答.
【解答】解:1.5米=15分米
17﹣15=2(分米)
答:爸爸比小丽高2分米。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属于比较简单应用题,只要依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4.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 毫米 ,用字母表示是 mm .1厘米= 10 毫米.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几何直观.
【答案】故答案为:毫米,mm,10.
【分析】根据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分成10格,每格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
【解答】解: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1厘米=10毫米.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的是长度单位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5.如图是三个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的示意图,这样连在一起拉紧后长 100 毫米.(铁环相连处的空隙忽略不计)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3个连在一起,重叠了4个铁环的厚度;先求出3个铁环的长度,然后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就是铁环连在一起的长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4厘米=40毫米
40×3﹣4×5
=120﹣20
=100(毫米)
答:铁环的总长度是100毫米.
故答案为:100.
【点评】本题要考虑实际情况,关键在于求出重叠的4个铁环的厚度是多少毫米,然后用3个铁环的长度减去重叠的部分,解决问题.
二.判断题(共5小题)
6.(2024春•海阳市期中)李明身高132分米. × .(判断对错)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答案】×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李明身高用“厘米”作单位.
【解答】解:李明身高132厘米;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7.(2023春•嘉禾县期末)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因为1厘米=10毫米,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
10÷10=1(毫米),
所以每段长1毫米.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厘米和毫米的进率:1厘米=10毫米.
8.(2022秋•清苑区期末)把1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 (判断对错)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即可解答。
【解答】解:把1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1厘米=10毫米。
9.(2022春•鲁山县期末)写字时,眼睛离桌面30毫米比较合适. × (判断对错)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数感.
【答案】×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写字时,眼睛离桌面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写字时,眼睛离桌面30厘米比较合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计量一些物体要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单位.
10.(2022春•万柏林区期中)测量较小物体时可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dm”表示。 × (判断对错)
【专题】常见的量.
【答案】×
【分析】测量较小物体时可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mm”表示,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测量较小物体时可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mm”表示。
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熟悉长度单位的表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10 总复习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683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0 总复习课后测评</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米= 分米,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字编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sx/tb_c10682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数字编码巩固练习</a>,共6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减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44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减法课后练习题</a>,共5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