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体液调节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210884/0-17277953845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体液调节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210884/0-17277953846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体液调节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210884/0-17277953846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体温调节示意图,质量分数超过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作用途径相同
B.反应速度相同
C.作用范围相同
D.作用时间不同
答案:D
解析: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A项错误。神经调节反应迅速,而体液调节反应缓慢,B项错误。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而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广泛,C项错误。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D项正确。
2.人体摄入的食物过咸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肾上腺和下丘脑
答案:A
3.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是形成热觉的部位
B.剧烈运动时,肝和脑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C.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是效应器
D.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答案:C
解析: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形成热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项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B项错误。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肾上腺,所以肾上腺是效应器,C项正确。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产热加强,散热减弱,进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D项错误。
4.下图为体温调节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表示大脑体温调节中枢
B.Y可表示肾上腺
C.Z可表示骨骼肌
D.W表示效应器
答案:D
解析:题图中X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Y可表示骨骼肌,Z可表示肾上腺,W代表效应器。
5.质量分数超过0.9%的NaCl溶液称为高渗盐水,广泛应用于生理学实验和临床医学。如果向一只实验动物的颈动脉内分别灌注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分别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血浆渗透压不变,尿量不变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不变,尿量增加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血浆渗透压不变,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不变,尿量不变
答案:B
解析:向实验动物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向实验动物的颈动脉内灌注生理盐水,血浆渗透压不变,尿量增加,B项符合题意。
6.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假如人的体温调定点是37 ℃,当体温高于或低于37 ℃时,机体能通过相关调节使体温恢复到37 ℃左右。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并非一成不变,如病菌、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会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热。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热,下图是他的体温测量记录,结合调定点学说回答下列问题。
(1)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2)AB段病人常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并常伴有“害冷”的感觉,结合资料分析其原因是 。
(3)图中BC段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量。
答案:(1)代谢产热 下丘脑
(2)病毒感染产生的致热源(EP)使人体体温调定点升高至40 ℃左右,低于调定点的体温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传至下丘脑再经传出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和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使体温迅速升高
(3)基本等于
能力提升
1.失温是指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大脑、心、肺等核心脏器)温度降低,并产生寒战、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的病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失温初期,机体通过体液调节,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
B.失温会导致人体细胞中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导致细胞呼吸速率减慢,产热减少
C.户外运动时机体汗腺分泌汗液增加,若运动人员衣着单薄,遇到环境温度骤降,更容易发生失温
D.马拉松比赛过程中遭遇极端温度变化,如不能及时救治,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可能会遭到破坏
答案:A
解析:失温初期,机体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A项错误。失温会使体温降低,从而导致人体细胞中酶的活性下降,进一步导致细胞呼吸速率减慢,产热减少,B项正确。户外运动时机体汗腺分泌汗液增加,若运动人员衣着单薄,遇到环境温度骤降,散热大于产热,更容易发生失温,C项正确。马拉松比赛过程中遭遇极端温度变化,如不能及时救治,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可能会遭到破坏,甚至出现生命危险,D项正确。
2.下图表示机体由T1环境进入T2环境的过程中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T1
B.曲线1表示产热量,曲线2表示散热量
C.A~B过程中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等方式增加散热
D.T2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均高于T1环境,机体表现为体温升高
答案:B
解析:由题图曲线可知,机体由温度为T1的环境进入温度为T2的环境后,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说明是由高温环境到低温环境,T2a2,b1a2,b1>b2,B项错误。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都增加,以增加产热,但代谢活动加快,代谢产生的水增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C项正确。人体在低温环境中起鸡皮疙瘩属于非条件反射,D项正确。
5.恒温动物能通过自身的产热来调节体温,如人、北极熊等。下图是某恒温动物的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恒温动物是人,当环境温度高于T3时,机体主要通过 和皮肤血管的舒张来散出热量。若环境温度由T2逐渐向T1转变,耗氧量会增加,主要是甲状腺分泌活动增强的缘故,该过程中,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直接受 激素调控。
(2)当环境温度为T2~T3时,恒温动物的耗氧量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该温度范围称为“热中性区”。在室内养殖家畜时,往往将室内温度保持在“热中性区”,这样做的道理是 。
(3)若恒温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长期偏离“热中性区”,它们在许多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适应。如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是为了 (填“增大单位体重的产热量”或“减少单位体重的散热量”)。
答案:(1)汗液的蒸发 促甲状腺
(2)热中性区的耗氧量最低,有机物的消耗最少,有利于家畜的有机物积累
(3)减少单位体重的散热量
解析:(1)若该恒温动物是人,当环境温度高于T3时,机体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血管的舒张来散出热量。若环境温度由T2逐渐向T1转变,随着温度的降低,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增强,机体代谢增强,导致耗氧量增加;该过程中,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直接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调控。
(2)“热中性区”的耗氧量最低,有机物的消耗最少,有利于家畜的有机物积累,所以在室内养殖家畜时,往往将室内温度保持在“热中性区”。
(3)若恒温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长期偏离“热中性区”,它们在许多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适应。如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是为了减少单位体重的散热量。
6.某研究小组以某种哺乳动物(动物甲)为对象研究水盐平衡调节,发现动物甲失水达到一定程度时,尿量明显减少并出现主动饮水行为;而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 。动物甲失水后水盐平衡调节的方式有 。
(2)动物甲大量失水后,其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会 ,这一信息被机体内的某种感受器感受后,动物甲便会产生一种感觉即 ,进而主动饮水。
(3)请从水盐平衡调节的角度分析,动物甲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的原因是 。
答案:(1)下丘脑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增多 渴感
(3)大量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通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解析:(1)哺乳动物的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动物甲失水后出现主动饮水行为(神经调节),由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尿量明显减少(体液调节),进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恒定。(2)动物甲大量失水后,导致其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中的水平衡调节中枢,该调节中枢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3)动物甲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章 体液调节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33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33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时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