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演练[综合训练+能力提升+知识导学+教学设计+基础训练]同步练习(5-6章)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5页。
A.小于10 cmB.大于10 cm小于20 cm
C.大于20 cmD.等于10 c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A.B.C.D.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现要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应将( )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光屏靠近、蜡烛远离透镜D.光屏远离、蜡烛靠近透镜
4.如图所示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广告图标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适当增大镜头到投影片距离
B.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适当减小镜头到投影片距离
C.减小投影灯离地距离,适当增大镜头到投影片距离
D.减小投影灯离地距离,适当减小镜头到投影片距离
5.张老师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这时有一个小虫子正好落在凸透镜片上。下列选项中,关于小虫子对光屏上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乎无影响B.光屏上有小虫子的影子
C.光屏上有小虫的像,但不清晰D.像变得模糊
6.如图所示,物体MN放在凸透镜前,0 cm处为凸透镜光心,M点发出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
(1)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物距是______cm。
(2)画出光线b经过光心后的光线。
(3)物体MN经凸透镜成的像M′N′相对于物是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乙同学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那么放大镜与甲同学眼睛的距离小于10 cm,故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人眼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且根据光路图可知,虚像在物体的外侧,只有C选项的图中所示情况符合这个规律。
3.【答案】C
【解析】由题意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题中u = v = 2f。想要模拟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使物距u>2f,同时像距变为f<v<2f,故应使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光屏靠近透镜,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广告投影灯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要得到更大的像,需要减小镜头到投影片距离,此时像距随之变大,需要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小虫子落在凸透镜上,会挡住部分光,但其他部位仍能够折射光线,由于光线少了一点,像会稍微变暗,故A正确,B错误;要成实像,物距须大于一倍焦距,所以落在凸透镜上的虫子不会在光屏上成实像,故C错误;小虫子落在凸透镜上,不会使像距发生变化,所以光屏上仍是清晰的像,故D错误。
6.(1)【答案】3.0 5.0
【解析】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则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点,光心到这一点的距离为焦距,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0 cm。由图中信息可知,物距为5.0 cm。
(2)【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据此画出光线b经光心后的光线。
(3)【答案】放大 倒立
【解析】物距u = 5.0 cm,焦距f = 3.0 cm,则2f >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有哪些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