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单元练习卷(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六单元练习卷(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练习卷(拔尖练习)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共18页。
六年级第六单元练习卷一.试题(共12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豪”之称。《浪淘沙》的前两句中的黄河具有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是实指,说明寺庙很多。 C.《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D.《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中国农村的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的故事。2.下列诗句中没有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不会因你的欢喜忧愁而有变化。 B.他平时基本不犯错,只是三番五次地犯些小错误。 C.在抗洪战斗中,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D.从岸边望过去,微波粼粼,点点河灯,别提有多美了。4.与词语“风雨同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木已成舟 B.日月同辉 C.同舟共济 D.顺水推舟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学完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义无反顾地投身到 事业的山野老农,他的精神“ ”,真可谓“青山不老”;还认识了 和向往 的农民三黑。(2)《浪淘沙》(其一)中的“ , ”两句诗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它挟带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江南春》中的“ , ”两句诗描绘了江南多彩的明媚春光。《书湖阴先生壁》中的“ , ”两句诗写出了庭院之内清洁幽雅的静态之美。(3)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庄稼的丰收,这里的“五谷”具体指 、 、 、 、 。(4)《书湖阴先生壁》的后两句运用 、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5)除了《书湖阴先生壁》,我还学过诗人 的其他作品,其中“ , ”描写了我国春节贴春联的习俗。6.在下列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这位山野老人用了十五载(zǎi zài) 的时间,让这条山沟发生奇迹般的变化。县志记载(zǎi zài) 的险恶环境,已经改天换日,山腰的杨树、柳树,劲(jìn jìng) 挺在山洼、山腰,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老人干劲(jìn jìng) 十足,对未来有着宏伟设想。7.下面这副对联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得很妙。请你补出对联中的缺字。青山原不老,为 白头绿水本无忧,因 皱面。8.古诗应用题:(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的诗句。9.想一想自己可以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然后拟一份《我的节约和环保行动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10.课外阅读。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汪永晨秋天的长白山,被称为金色的殿堂。可有人问当地一位老人,今天的长白山和过去有什么区别吗?老人反问道:现在的秋天,在长白山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自然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跨越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混交林和岳桦林三个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当时有一种观点,说是一百多万立方米的木材,在风倒区不捡出来它要着火,着火谁负责?自那以后长白山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马达轰鸣,那片风倒木一根也不剩地被捡走了。大山里的野生动物也有它们的生活习性。面对噪音污染,它们用无言和离去表达了抗议。在人们把风倒木捡出大山的几年中,拖拉机、推土机和几千个伐木工人全进去了,土壤结构、幼树幼苗、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大片林子光秃秃地再也没有长出一棵树。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后来被旅游景点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森林里修了栈道,马鹿在林中迁徙的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从2000年到2005年,曾经有6年的时间里,打松子成了长白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棵棵高大的红松被个人承包。森林里,不但有树,也有松鼠和其他很多动物,松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如果这些动物的粮食都被我们人类吃了、打了,野生动物靠什么生存?松子也是松树的孩子,松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粪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可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拖拉机、推土机都进了林子。地上捡不够,树上打还不够,为了彻底和快捷,树连枝带头被砍了下来。以往每年9月马鹿生产的时候,它们的动静热闹极了。可当人、车在松子成熟的季节也走进林子后,小马鹿的啼哭听不见了。大山里的老人说,现在的长白山还有很多大山。但已经没有了森林,有的只是林子。林子里只有树,森林里却还应该有很多动物的叫声。(1)本文标题发人深省,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意味着什么。(2)本文列举了三种破坏长白山生态系统的行为,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松鼠承担的“重要的角色”指的是什么?(4)请针对文中所述的破坏行为,提出相应的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建议。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风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它们都是风, 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地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2)有“∥”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3)抄写两个拟人句。 。12.请你以一只生活在小河里的青蛙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呼吁人类减少污染,保护河流。要求:①注意建议书的格式;②把建议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写清楚;③不少于500字。六年级第六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2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豪”之称。《浪淘沙》的前两句中的黄河具有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是实指,说明寺庙很多。 C.《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D.《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中国农村的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的故事。【考点】诗歌情感主旨;课文理解.【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思想感情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解答】A、C、D正确。B选项有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这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是虚指,说明寺庙很多。故选:B。【点评】积累古诗词就是通过事、景、物等来创造意境,表情达意。而这就要靠读者细细揣摩,慢慢体会。2.下列诗句中没有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考点】修辞手法.【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对修辞手法的了解完成。【解答】“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将水与山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同时没有将所描写的事物直接说出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A.本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手法。B.本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同时将天低及江水清的程度进行了夸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C.本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将竹和莲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D.本句一语双关,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故选:D。【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与阅读中,我们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辨析与应用。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不会因你的欢喜忧愁而有变化。 B.他平时基本不犯错,只是三番五次地犯些小错误。 C.在抗洪战斗中,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D.从岸边望过去,微波粼粼,点点河灯,别提有多美了。【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解答】A.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符合语境。B.三番五次:指反复多次。不符合语境。C.风雨同舟: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比喻共同经历患难。符合语境。D.微波粼粼:形容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符合语境。故选:B。【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4.与词语“风雨同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木已成舟 B.日月同辉 C.同舟共济 D.顺水推舟【考点】近义词.【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作答时要理解题干中词语和选项中词语的意思,进而准确找出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考查近义词的理解。先理解题干中所有词语的意思,再做选择。“风雨同舟”本意是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A.不相近。“木已成舟”指树木已经做成小舟,比喻事情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B.不相近。“日月同辉”本意是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一般为表扬某人或某物极有价值。C.相近。“同舟共济”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D.不相近。“顺水推舟”本意是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故选:C。【点评】作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学生平时的积累与练习,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每个词进行分析、比较后进行选择。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学完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义无反顾地投身到 植树造林 事业的山野老农,他的精神“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真可谓“青山不老”;还认识了 热爱土地 和向往 美好生活 的农民三黑。(2)《浪淘沙》(其一)中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两句诗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它挟带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江南春》中的“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两句诗描绘了江南多彩的明媚春光。《书湖阴先生壁》中的“ 茅檐长扫净无苔 ,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句诗写出了庭院之内清洁幽雅的静态之美。(3)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庄稼的丰收,这里的“五谷”具体指 稻 、 麦 、 黍 、 菽 、 稷 。(4)《书湖阴先生壁》的后两句运用 拟人 、 对偶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退居山林的恬淡心境 。(5)除了《书湖阴先生壁》,我还学过诗人 王安石 的其他作品,其中“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了我国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考点】课文理解;诗歌情感主旨;修辞手法;传统文化;古诗文默写.【答案】(1)植树造林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热爱土地 美好生活;(2)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3)稻 麦 黍 菽 稷;(4)拟人 对偶 退居山林的恬淡心境;(5)王安石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分析】考查课文理解、修辞手法、传统文化、古诗文默写、诗歌情感主旨。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1)考查课文理解。《青山不老》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三黑与土地》通过描述三黑如何对待土地,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在重新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2)考查古诗文默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全诗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诗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全诗为: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3)考查传统文化。“五谷”指的是五种谷物:稻、麦、黍、菽、稷,“稻”指水稻,“麦”指小麦,“黍”指黄米,“菽”是豆类的总称,“稷”指谷子(有的认为指高粱或不黏的黍)。现在“五谷”泛指粮食作物,如五谷杂粮、五谷丰登。(4)考查修辞手法、诗歌情感主旨。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护田”和“排闼”赋予青山以人的情趣,营造了清幽的生活气氛,表现了诗人爱好山水的意趣。同时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一水”与“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语言凝练,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退居山林的恬淡心境。(5)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全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故答案为:(1)植树造林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热爱土地 美好生活;(2)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3)稻 麦 黍 菽 稷;(4)拟人 对偶 退居山林的恬淡心境;(5)王安石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6.在下列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这位山野老人用了十五载(zǎi zài) zǎi 的时间,让这条山沟发生奇迹般的变化。县志记载(zǎi zài) zǎi 的险恶环境,已经改天换日,山腰的杨树、柳树,劲(jìn jìng) jìng 挺在山洼、山腰,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老人干劲(jìn jìng) jìn 十足,对未来有着宏伟设想。【考点】多音字.【答案】zǎi zǎi jìng jìn【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解答】“载”为多音字。读“zǎi”时,意为年,刊登;读“zài”时,意为乘坐。故“十五载”的“载”读作“zǎi”,“记载”的“载”读作“zǎi”。“劲”为多音字。读“jìn”时,意为力气,精神;读“jìng”时,意为强健有力。故“劲挺”的“劲”读作“jìng”,“干劲”的“劲”读作“jìn”。故答案为:zǎi zǎi jìng jìn【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7.下面这副对联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得很妙。请你补出对联中的缺字。青山原不老,为 雪 白头绿水本无忧,因 风 皱面。【考点】对联.【答案】雪 风【分析】考查了对联,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解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意思是青山和绿水本来是不会有逝去的青春和忧愁的,只是因为白雪和微风的缘故才会像是上了年纪一样白了头像是满心忧伤而皱了面容。故答案为:雪 风【点评】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8.古诗应用题:(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诗句。【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积累,做此题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熟读熟记中,感受道理,受到教育.【解答】(1)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思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2)汉乐府《长歌行》,意思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3)悯农 (唐)李绅,意思谁知道我们盘中的粮食,它们粒粒都凝聚着农民的辛苦.(4)宋•苏轼《题西林壁》,意思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5)出自孟郊的《游子吟,意思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6)(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8)《望庐山瀑布》李白,意思庐山瀑布的水流从高高的山流下来的时候,好像有三千尺那么高,故答案为:(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点评】引导学生鉴赏体验古诗文所描写的意境,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积累古诗词就是通过事、景、物等来创造意境,表情达意.而这就要靠读者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诗歌的意境9.想一想自己可以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些什么。然后拟一份《我的节约和环保行动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我的节约和环保行动计划尊敬的校长和老师:最近,我发现校园里的垃圾越来越多,有的时候垃圾桶边上及附近路上都是垃圾,再加上有的同学平时就不注意卫生,废纸、破袋随手一扔了事。因此整个校园看上去很不整洁,垃圾桶旁边垃圾成堆,一群群苍蝇在附近嗡嗡乱飞,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一景象对我们整个校园的整体形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1)在学校的路边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垃圾桶,最好是分类垃圾桶。因为我发现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在学生中确立节省资源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整洁!(2)学校学生人数多,孩子们在课间活动量大,蹦蹦跳跳的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有树木才能把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净化空气,所以要多多植树。这样我们的校园环境才能更美好!尊敬的校长,请采取我的建议,快让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变得更美丽吧! 【考点】建议书、倡议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倡议书,倡议书的格式包括:标题、写倡议书必要性的分析(可以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两个部分进行把握),以及具体的倡议内容、结束语、落款五个部分,其中重点是倡议书的内容。【解答】根据题目要求,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拟定自己的节约和环保行动计划,并倡导大家一起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故答案为:我的节约和环保行动计划尊敬的校长和老师:最近,我发现校园里的垃圾越来越多,有的时候垃圾桶边上及附近路上都是垃圾,再加上有的同学平时就不注意卫生,废纸、破袋随手一扔了事。因此整个校园看上去很不整洁,垃圾桶旁边垃圾成堆,一群群苍蝇在附近嗡嗡乱飞,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一景象对我们整个校园的整体形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1)在学校的路边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垃圾桶,最好是分类垃圾桶。因为我发现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在学生中确立节省资源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整洁!(2)学校学生人数多,孩子们在课间活动量大,蹦蹦跳跳的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有树木才能把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净化空气,所以要多多植树。这样我们的校园环境才能更美好!尊敬的校长,请采取我的建议,快让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变得更美丽吧!【点评】能够按照倡议书的格式,结合题目要求,提出具体详实的节约计划,语句通顺,观点明确。10.课外阅读。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汪永晨秋天的长白山,被称为金色的殿堂。可有人问当地一位老人,今天的长白山和过去有什么区别吗?老人反问道:现在的秋天,在长白山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自然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跨越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混交林和岳桦林三个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当时有一种观点,说是一百多万立方米的木材,在风倒区不捡出来它要着火,着火谁负责?自那以后长白山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马达轰鸣,那片风倒木一根也不剩地被捡走了。大山里的野生动物也有它们的生活习性。面对噪音污染,它们用无言和离去表达了抗议。在人们把风倒木捡出大山的几年中,拖拉机、推土机和几千个伐木工人全进去了,土壤结构、幼树幼苗、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大片林子光秃秃地再也没有长出一棵树。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后来被旅游景点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森林里修了栈道,马鹿在林中迁徙的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从2000年到2005年,曾经有6年的时间里,打松子成了长白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棵棵高大的红松被个人承包。森林里,不但有树,也有松鼠和其他很多动物,松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如果这些动物的粮食都被我们人类吃了、打了,野生动物靠什么生存?松子也是松树的孩子,松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粪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可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拖拉机、推土机都进了林子。地上捡不够,树上打还不够,为了彻底和快捷,树连枝带头被砍了下来。以往每年9月马鹿生产的时候,它们的动静热闹极了。可当人、车在松子成熟的季节也走进林子后,小马鹿的啼哭听不见了。大山里的老人说,现在的长白山还有很多大山。但已经没有了森林,有的只是林子。林子里只有树,森林里却还应该有很多动物的叫声。(1)本文标题发人深省,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意味着什么。(2)本文列举了三种破坏长白山生态系统的行为,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松鼠承担的“重要的角色”指的是什么?(4)请针对文中所述的破坏行为,提出相应的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建议。【考点】说明文.【答案】(1)意味着林子里只有树,再也看不到野生动物,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2)三种破坏行为:捡风倒木、修栈道、打松子;(3)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粪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4)旅游开发应定点、定线、定时。定点,就是需要保护的地方、动植物生存濒危的地方不开发;定线,就是旅游路线要经过专家的环境评估方能通行;定时,按照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季节安排旅游活动,让动物的作息时间也能得到我们人类的尊重。【分析】这篇文章介绍了人们破坏长白山生态系统的多种行为﹣﹣捡风倒木、修栈道、打松子。也说明了松鼠对森林成长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保护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解答】(1)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标题发人深省,由文章内容知道,由于人类在长白山的所作所为,如:捡风倒木、修栈道、打松子,没有遵从动植物的生活和活动习性,致使许多动物离开或减少,在人们把风倒木捡出大山的几年中,拖拉机、推土机和几千个伐木工人全进去了,土壤结构、幼树幼苗、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大片林子光秃秃地再也没有长出一棵树。所以“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意味着林子里只有树,再也看不到野生动物,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2)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细读短文第二到第七自然段可知,本文列举了三种破坏长白山生态系统的行为,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为:捡风倒木、修栈道、打松子。(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句子“松子也是松树的孩子,松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粪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知道松鼠承担的“重要的角色”指的是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粪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4)考查认识及表达能力,仔细读文,针对文中所述的破坏行为,我提出的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建议如:旅游开发应定点、定线、定时。定点,就是需要保护的地方、动植物生存濒危的地方不开发;定线,就是旅游路线要经过专家的环境评估方能通行;定时,按照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季节安排旅游活动,让动物的作息时间也能得到我们人类的尊重。故答案为:(1)意味着林子里只有树,再也看不到野生动物,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2)三种破坏行为:捡风倒木、修栈道、打松子;(3)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粪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4)旅游开发应定点、定线、定时。定点,就是需要保护的地方、动植物生存濒危的地方不开发;定线,就是旅游路线要经过专家的环境评估方能通行;定时,按照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季节安排旅游活动,让动物的作息时间也能得到我们人类的尊重。【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风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虽然 它们都是风, 但是 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地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因为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2)有“∥”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一年四季的风脾性不同。第二段(2﹣5自然段)四季的风特点各不 相同。第三段(6自然段)我愿长大让四季风都为人类造福。 (3)抄写两个拟人句。 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 风都和我们捉迷藏 。【考点】记叙文.【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记叙文的阅读,短文写了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写出了各个季节的风的不同特点。阅读时注意体会这种特点。【解答】(1)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结合句子间的关系,结合句子:它们都是风,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前半句和后半句说法不一致,表示转折关系,可用“虽然..但是..”,结合句子: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表示原因,是因果关系,故为“因为”。(2)考查了分段概括段意,一个意思为一段,注意结合短文分析有几个意思可分为几段,结合课文内容看写了三个意思,写一年四季的风脾性不同,为第一段(1自然段);写四季的风特点各不相同,为第二段(2﹣5自然段);写我愿长大让四季风都为人类造福,为第三段(6自然段)。(3)考查了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说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结合句子: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风都和我们捉迷藏。“悄悄地露出头”“探望”“捉迷藏”具有人的特点,故为拟人句。故答案为:(1)虽然;但是;因为(2 )第一段(1自然段)一年四季的风脾性不同。第二段(2﹣5自然段)四季的风特点各不相同。第三段(6自然段)我愿长大让四季风都为人类造福。(3)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风都和我们捉迷藏。【点评】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结合句子间的关系;分段概括段意,一个意思为一段,注意结合短文分析有几个意思可分为几段;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说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12.请你以一只生活在小河里的青蛙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呼吁人类减少污染,保护河流。要求:①注意建议书的格式;②把建议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写清楚;③不少于500字。【考点】建议书、倡议书.【答案】建议书亲爱的人类朋友:我是你们的朋友﹣﹣青蛙,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河边到田野,到处都有我的身影,我的跳跃能力极强,一年几乎可以吃掉上万条害虫,那么成千上万只青蛙的工作量,不仅可以代替农药,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为人类提供了绿色的食品来源。你们为什么要保护青蛙?时代变迁,环境污染。我们虽然学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却不曾看到这种场景,那皎洁的月光,清爽的凉风,蝉儿的鸣叫,蛙声的共鸣,多么和谐的画面啊!但是由于人为的破坏,如:工厂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溪流;到处是随手乱丢的垃圾;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你们一定要保护青蛙,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请大家努力保护我们,我提出如下建议:1.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再排到溪流中;2.珍爱水资源,杜绝浪费,地质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的滥采;3.禁止打捞、贩卖青蛙;4.出去游玩的时候,不要再河边乱丢垃圾;相信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青蛙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善。我们生活的家园也会越来越美丽。建议人:青蛙2020年10月13日【分析】写作背景及原因:现代化生产及人类生活给青蛙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写作对象:人类。写作目的及主题:指出人类的错误并针对问题在保护青蛙方面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写作文体:建议书。【解答】建议书亲爱的人类朋友:我是你们的朋友﹣﹣青蛙,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河边到田野,到处都有我的身影。我的跳跃能力极强,一年几乎可以吃掉上万条害虫,那么成千上万只青蛙的工作量,不仅可以代替农药,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为人类提供了绿色的食品来源。你们为什么要保护青蛙?时代变迁,环境污染。我们虽然学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却不曾看到这种场景,那皎洁的月光,清爽的凉风,蝉儿的鸣叫,蛙声的共鸣,多么和谐的画面啊!但是由于人为的破坏,如:工厂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溪流;到处是随手乱丢的垃圾;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你们一定要保护青蛙,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请大家努力保护我们,我提出如下建议:1.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再排到溪流中;2.珍爱水资源,杜绝浪费,地质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的滥采;3.禁止打捞、贩卖青蛙;4.出去游玩的时候,不要再河边乱丢垃圾;相信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青蛙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善。我们生活的家园也会越来越美丽。建议人:青蛙2020年10月13日【点评】建议书的格式和一般书信大体相同;1.在第一行正中写“建议书”三个字。2.谢接受建议放的称呼。3.(1)建议的原因或出发点,便于对方考虑。(2)建议的具体事项。4.表达建议者的愿望。5.结尾下上祝福的话。6.写上建议者的名称和写建议书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