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6.1质量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193881/0-1727335384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6.1质量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193881/0-17273353850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6.1质量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193881/0-17273353850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1 质量教学设计
展开一、课标分析
认识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性质,掌握质量的测量,学习天平的使用。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讲述质量的概念、单位、性质和测量,学习使用天平的操作方法,是整章的起始和基础。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有“重量”的概念,所以首先要区别重量和质量,让学生有科学的概念,然后循序渐进,慢慢梳理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能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了解测量质量的常见工具。
2.通过观察和比较,形成对质量的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
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关物体形状、位置、状态改变而质量不变的实验,明白科学探究是获取真理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核心素养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对质量的概念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难点: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并能正确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质量的多少不同。谁来说一说下面甲、乙两人所说的“质量”的含义是否相同?
甲:这袋米的质量是多少?
乙:这种米的质量如何?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场景,回答老师的问题:甲说的质量是指这袋米所含米这种物质的量有多少;乙说的质量是指这种米是否有杂质、是否变质等。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
环节二:认识质量
1.物体与物质
教师:我们首先来搞清楚物体与物质的区别,请同学们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它们谁是物体,谁是物质?
学生回答: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是物体;木材是物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二:认识质量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的观察,再举些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对质量这个物理量的理解。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下面三个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①出示课本,把课本卷成筒状。
②把课本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
③出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情况下,课本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2)书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3)假如把书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4)当把这瓶水放入冰箱里面冻成冰时,它的状态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简称“四不变”。
3.质量的单位
教师:一杯水我们喝了一口后,杯中水的质量减少了,那到底减少了多少呢?如何准确表示水的质量呢?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质量的单位。不同的国家质量的单位不同,如我国过去一直用的质量的单位有斤、两、钱,现在用的单位有千克(公斤)、克、毫克、吨;英、美国用磅、盎司。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合作,统一了质量的国际单位为千克,符号是kg。
归纳总结:
质量的单位:千克,符号是kg。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103 kg,1 kg=103 g,1 g=103 mg。
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
学生1: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不一样。
学生2: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不一样。
学生观察、交流、分析、讨论,然后回答:
(1)不改变。
(2)不改变。
(3)不改变。
(4)不改变。
学生观察、交流、分析、讨论,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学生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体会生活的细节,增加个人体验,培养学科素养。
通过有关活动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质量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物质属性的思考。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测量质量
教师:我们到商店、超市去买米、水果之类的东西时,售货员用什么工具称量货物的质量?
教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除了电子秤可以测量质量外,我们还见到过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教师:在我们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物理天平也叫学生天平)两种。
一、托盘天平的结构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结构”,然后拿起托盘天平实物,逐一介绍天平各个部件的构造和作用。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让大家思考为何天平要这样设计,有何作用?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1.如何利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2.如何利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3.如何利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和液体?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上面这些问题。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的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调节天平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下列问题:
1.将游码移到标尺上的零刻度线处时,是游码左边还是右边与零刻度线对齐?
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3.若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如果是右边高左边低,又该如何调?
总结:调节天平平衡时,哪端高就将平衡螺母往哪端调。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加砝码时,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教师可将“从大到
学生回答:电子秤。
学生回答:测体重用磅秤;到菜场买菜看到用杆秤;称量汽车的质量用地磅……
学生观看课件“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学生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底座水平。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直至平衡。
通过有关活动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托盘天平的认识。
通过动手操作,学会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总结天平的使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测量质量
小”和“从小到大”的两种加砝码情况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观察哪种便于较快进行测量)
三、托盘天平的读数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托盘天平的刻度线和砝码,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观察砝码盒里有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砝码?
2.请你说说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标尺上最右端表示多少克?
3.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
4.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先读小砝码?
5.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
注意:计算物体的质量时单位应统一,且计算结果必须附上单位。
四、用托盘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师:我们要称量30 g左右的盐和要称量20 g左右水,应该如何测量?
学生:测量粉末状的物体或化学药品时可以将它们放在纸上进行称量。(不过,为了称量准确应先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再调节天平平衡)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请大家思考,如何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例如,称取22.5 g的水。
教师将这个称量22.5 g水的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提醒学生当天平接近平衡时,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吸取或添加少量的水。
(4)称量结果=砝码的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
学生回答:
1.左边。
2.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左边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边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砝码更加便于测量。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表看法:首先称量出容器的质量m1,然后称量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m2,二者之差即为水的质量m=m2-m1。
通过回答问题,熟练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
通过回答问题熟练掌握天平的读数方法。
通过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标准的实验操作习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
环节四: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称量固体的质量”“称量液体的质量”“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称量一定质量的液体”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板书设计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认识质量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质量,用字母m表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 温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简称“四不变”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换算关系:1t=103kg,1kg=103g,1g=103mg测量质量工具:天平、电子秤、杆秤等天平的使用调节:底座水平、横梁平衡测量:左物右码读数:砝码质量数和游码对应示数的总和注意事项保持干燥清洁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七彩作业》第6章第1节。
2.自我评价第1~4题。
八年级上册(2024)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 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4951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 物质的密度教案设计</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教科版(2024)3 测量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教科版(2024)<a href="/wl/tb_c40495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测量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质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质量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物体质量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