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华东师大版2020)期末考试模拟卷五
展开一、选择题
1.关于计算机的指令、程序和软件的概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给计算机发出一条指令就是运行一个程序
B.为解决某一问题组织起来的有序的指令集合称为程序
C.能解决某一问题的计算机程序就是软件
D.软件由程序和指令组合而成
2.在汉字的点阵字库中,每个汉字都是由一个矩形的点阵组成,每个点用0或1标注,假设0代表白色,1代表有黑色,将0和1分别涂色,就形成了一个汉字,那么一个1616点阵的字模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 )
A.8字节B.16字节C.32字节D.64字节
3.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下列哪个选项?( )
A.流程图B.伪代码C.高级语言D.Pythn 程序设计语言
4.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相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占用内存空间较大,执行速度较慢
B.高级语言更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易学易记
C.采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强,修改方便
D.采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用性弱,不易移植
5.下列关于算法的基本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A.顺序结构每一个步骤按先后次序被执行
B.循环结构不能嵌套选择(分支)结构
C.对于选择(分支)结构来说,当有一个选择(分支)被执行时,其它选择(分支)则被忽略
D.算法的基本结构分顺序结构、选择(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DFS是一个容错性较低的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
B.MapReduce是一种聚合式的并行编程模型
C.常见的中文分词算法有基于词典的分词、基于统计的分词和基于规则的分词
D.标签云通过给特征词赋予权重进行统计分析
7.同学们要到河边采集流水的声音,下列选项中,较合适的工具是( )
A.摄像头B.录音笔C.显示器D.音箱
8.在语音识别中,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模型。下列哪项不属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 )
A.状态B.观测值C.转移概率D.输出概率
9.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来诊断病情,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依附性和共享性B.时效性和传递性C.依附性和可处理性D.共享性和真伪性
10.以下哪个不是数据分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A.数据缺失B.数据不一致C.数据过时D.数据过多
11.小明同学玩“转硬币游戏”,居然10次都是正面朝上。通过数据建模小明预测第11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接近100%。但是爸爸根据统计学知识强调概率为50%。结果第11次测试仍然正面朝上。根据以上描述,属于智慧的是( )
A.10、正面朝上、100%、50%
B.小明同学玩了10次,10次都是正面朝上
C.根据统计学知识,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
D.通过数据建模预测第11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接近100%
12.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计算机才能进行数据处理B.手工处理数据时不会产生新的数据
C.同一信息可以依附在不同的载体上D.信息加工处理后一定能提高信息的价值
13.下列Pythn表达式中,值为True的是( )
A.6%3**2==0B."110">"12"
C.abs(-8)>=len("2023年11月")D.rund(4.6)==5 and "he"in"Chinese"
14.下列有关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知识的精确化编码是阻碍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B.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可能威胁人类安全
C.ChatGPT 是经过大量文本数据训练的,是属于行为主义人工智能方法
D.淘宝由机器客服与人工客服合作回答顾客问题是跨领域人工智能应用
15.ASCII码表中,英文字母“C”的编码为01000011,则“E”为( )
A.01000101B.01000110C.01001011D.01000111
16.在《数据与计算》中提到,数据是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描述,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符号。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根据这个定义,以下哪项不是数据的一种形式( )
A.文本文件B.图像C.音频D.物理设备
1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n的值为25,则输出a、b的值分别是( )
A.15,14B.10,14C.10,7D.15,7
18.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下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2次循环结束时,x的值为1B.第2次循环结束时,y的值为20
C.循环结束后,输出的y值为30D.循环结束后,满足x!=0循环部分共执行了4次
19.天气预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体现的信息特征是( )
A.传递性B.共享性C.时效性D.依附性
20.下列有关数字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码照相机拍照片的过程是模数转换的过程
B.录音时,说话者的声音越大,得到的音频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越大
C.量化位数越大,说明采集到的声音质量越差
D.一张图像的位深度为8,说明这张图像最多可以呈现255种不同的颜色
二、填空题
21.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中, 是用户与程序交互的主要方式。
22.若输入 16 和 12,输出结果是 。
23.编写程序时,我们主要使用 来编写代码。
24.在Java中,用于创建线程的类是 。
25.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 的总称。
26.下面程序若用于计算s=1!+2!+3!+4!+5!+6!+7!+8!+9!+10!,则程序中画线处的表达式应为 。
s=0
t=1
fr i in range(1,11):
s=s+t
print(s)
27.在Java中,用于定义一个类的基本单位是 。
28.数据加密的基本目的是 。
29.用计算机处理声音时,需通过采样、( )和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30. 语句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分支。
31.在解析法中, 法是一种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有效方法。
32.在评估程序性能时,我们通常关注时间复杂度和 两个指标。
3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概念是封装、继承和 。
34.有如下Pythn程序段:
dali={'风': '下关风','花': '上关花','雪': '苍山雪','月':'秦时月','月': '洱海月'}
print(dali['月'])
执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35.在Pythn中,使用 运算符可以实现两个条件的与操作。
三、判断题
36.数据价值密度高是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之一。( )
37.数据分析方法只有对比分析法和平均分析法两种。( )
38.利用数据校验算法判断下载的文件是否完整,这也属于数据保护的一种。( )
39.数据加密是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保护的较为可靠的办法。( )
40.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表达的过程。( )
41.ASCII码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汉字编码标准。( )
42.创建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时,必须在元素后面加一个逗号,例如(3,)。( )
43.折线图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
44.云计算允许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数据,这完全依赖于本地计算机。 ( )
45.在Pythn中abs(x)是绝对值函数。( )
四、简答题
46.简述Pythn中的变量和常量。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计算机程序相关内容。指令是指挥计算机执行基本操作的命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其指挥计算机做某项事情。程序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的一系列有序指令的集合。软件是由程序组成,还包括与程序相关的各种文档资料。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2.C
【详解】本题考查编码相关内容。16*16点阵汉字共16*16=256位(bit),一个字节(B)=8位(bit),则一个16*16点阵的字模需要的存储空间换算为字节是:16*16/8=32字节(B)。故本题答案是:C。
3.B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相关内容。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可视化地表示算法的执行流程。伪代码是一种非正式的,类似于英语结构的,用于描述模块结构图的语言,是介于自然语言和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人工语言描述。高级语言是一种独立于机器,面向过程或对象的语言。Pythn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高级语言。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4.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计算机程序语言。采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占用内存空间较大,执行速度较慢;高级语言更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易学易记;采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强,修改方便;采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用性强,易移植,故本题选D选项。
5.B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基本结构的描述。循环结构能嵌套选择(分支)结构。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可视化表达相关内容。HDFS是一个高度容错性的系统,适合部署在廉价的机器上;MapReduce是一种分布式的并行编程模型;标签云用词频表现文本特征,文本情感分析通过给特征词赋予权重进行统计分析。常见的中文分词算法有基于词典的分词、基于统计的分词和基于规则的分词。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7.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采集工具。摄像头主要采集图像和视频,录音笔主要采集音频,显示器、音箱是输出设备。故本题应选B。
8.D
【详解】本题考查语音识别。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状态、观测值和转移概率等,而输出概率不是HMM的组成部分,但在某些情况下,输出概率可以与转移概率相关联。故答案为:D。
9.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依附性和可处理性:各种信息必须依附在一定的图像、文字、声音等符号才能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并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信息经过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来诊断病情,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故本题应选C。
10.D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中,数据缺失会导致信息不完整,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不一致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矛盾和错误;数据过时则不能反映当前的真实情况,使分析结果失去时效性和参考价值。而数据过多一般不是问题,通过合理的筛选、处理和分析方法,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故答案为:D。
11.D
【详解】本题考查智慧相关内容。(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2)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形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3)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 (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对事实、信息的描述以及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4)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播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看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智慧体现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A选项属于数据。B选项属于信息。C选项属于知识。D选项,通过数据建模预测第11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接近100%,属于智慧。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12.C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与信息。A选项不正确。数据处理并不限于计算机,人工也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只是计算机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 B选项不正确。手工处理数据时,可能会通过整理、分类等方式产生新的数据,例如手工绘制图表、整理表格等。 C选项正确。信息可以存在于不同的载体上,例如可以以文字、图形、声音等形式表达,这些形式就是信息的不同载体。 D选项不正确。信息加工处理后,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信息的价值,处理方法和目的不同可能导致信息价值的提高或降低。故答案为:C。
13.C
【详解】本题考查Pythn运算符与表达式相关内容。A选项,6%3**2=6%9=6,错误;B选项,"110">"12",不成立,错误;C选项,abs(-8)>=len("2023年11月"),结果为:8>=8,正确;D选项,rund函数作用是四舍五入取整,rund(4.6)结果为5,"he" in "Chinese"结果为False,两者不相等,错误。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14.A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内容。A选项,知识的精确化编码是阻碍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说法正确。B选项,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也可能威胁人类安全,选项错误。C选项,ChatGPT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它的训练过程基于大量的人类语言文本样本,并采用了深度学习技术,属于符号主义人工智能方法,选项错误。D选项,有人和机器的认知模型同时参与,属于混合增强人工智能,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15.A
【详解】本题考查编码。ASCII码表中,英文字母“C”的编码为01000011,其中最高位表示字符类型,为0表示大写字母,因此剩余的7位编码为字符“C”的编码。根据ASCII码表,英文字母“E”的编码为01000101。故答案为:A。
16.D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根据《数据与计算》中的定义,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基于这个定义,我们来分析给出的选项:
文本文件:这是数据的一种形式,因为它包含可以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字符或文本信息。
图像:同样是数据的一种形式,图像是由像素组成的,这些像素的信息可以被计算机程序读取、处理和显示。
音频:音频数据是声音的数字化表示,它包含可以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声音波形信息。
物理设备:物理设备,如硬盘、显示器、键盘等,不是数据本身,而是用来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工具或媒介。它们本身不含有可以被计算机程序直接处理的数据符号。
故正确答案为选项D。
17.B
【详解】本题考查流程图分析能力。根据流程图显示,变量a,b,n经过以下过程:
a=0,b=0,n=25
a=5,b=0,n=20
a=5,b=7,n=13
a=10,b=7,n=8
a=10,b=14,n=1
故选项B正确。
18.D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相关内容。如图所示,初始化x=125,y=0。算法执行过程如下:
(1)x=125,y=0时,x!=0成立,执行:y=y+10=10,x=x//10=12;
(2)x=12,y=10时,x!=0成立,执行:y=y+10=20,x=x//10=1;
(3)x=1,y=20时,x!=0成立,执行:y=y+10=30,x=x//10=0;
(4)x=0,y=30时,x!=0不成立,结束循环,输出y的值30。
根据程序执行过程可知,第2次循环结束时,x的值为1;第2次循环结束时,y的值为20;循环结束后,输出的y值为30;循环结束后,满足x!=0循环部分共执行了3次。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19.C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的特征。天气预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故选C。
20.A
【详解】本题考查数字化相关内容。A选项,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光电转换和模数转换的过程,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声音文件的大小是由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和声音长度决定的,与声音大小无关,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采样频率越高量化位数越高,声音质量越好,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大,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一张图像的位深度为8,说明这张图像可以呈现28=256种不同的颜色,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21.图形控件(如按钮、文本框等)
【详解】本题考查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相关内容。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 GUI,又称图形用户接口)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用户界面。GUI界面是一种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方式,它通过图形化控件(如按钮、文本框、下拉菜单等)和图像来呈现数据和信息,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操作。故本题答案是:图形控件(如按钮、文本框等)。
22.4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流程图识读。阅读流程图可知,这是采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16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4。
23.计算机语言
【详解】本题考查计算机语言。如Pythn、Java、C++等,它们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集。故答案为:计算机语言。
24.Thread
【详解】本题考查Java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在Java中,线程(Thread)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元,它允许程序在同一时间执行多个任务。Java中的线程可以由Thread类创建,故本题答案是:Thread。
25.符号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数据包括各种形式的符号,如数字、字母、图像、音频等,只要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都可以称为数据。
26.t=t * i
【详解】本题考查Pyth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分析程序段,其功能是计算1!+2!+3!+4!+5!+6!+7!+8!+9!+10!的值,若当前加数为第i项,则该加数为i的阶乘,即1--i的乘积,在fr i in range(1,11)循环内,可由t=t * i表示,故本题答案是:t=t * i。
27.class
【详解】本题考查Java语言。
在Java中,所有的类都是基于class关键字来定义的。通过定义类,我们可以创建对象,这些对象具有类所定义的属性和方法。类的属性代表了对象的特征,而类的方法则定义了对象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lass。
28.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
【详解】本题考重数据加密。数据加密的基本目的是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通过加密,可以将明文数据转换为密文,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或系统能够访问和理解其中的内容。加密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算法和密钥,将数据转换为非易读的形式,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或恶意程序获取、修改或篡改数据。故答案为: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
29.量化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模拟信号数字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需要经历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30.if
【详解】本题考查程序结构。if语句是最基本的条件控制语句,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分支。故答案为:if。
31.牛顿迭代法
【详解】本题考查解析法的描述。牛顿迭代法是一种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有效方法,它通过迭代改进来逼近方程的根。
32.空间复杂度
【详解】本题考查程序性能的描述。在评估程序性能时,通常关注两个主要指标: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衡量程序运行所需的时间,空间复杂度衡量程序运行所需的内存。
33.多态
【详解】本题考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概念是封装、继承和多态。封装是指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类;继承是指一个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从而实现代码的重用;多态是指同一个方法在不同对象中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34.洱海月
【详解】本题考查Pythn字典相关内容。字典是Pythn中的一种无序、可变、有键的数据结构。它是一个键-值对的集合,每个键都唯一且不可变,与每个键关联的值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包括整数、字符串、列表、甚至其他字典)。字典使用大括号“{}”来创建,每个键值对用冒号“:”分隔,键和值之间用逗号“,”分隔。字典中键必须是唯一的,若创建时同一个键被赋值多次,则记录其最后一个值。则执行程序后,输出的结果为:洱海月。故本题答案是:洱海月。
35.and
【详解】本题考查Pythn逻辑运算符。在Pythn中,and 运算符用于实现两个条件的与操作。只有当两个条件都为真时,and 运算符的结果才为真。
36.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大数据特征。大数据具有的特征是:数据体量巨大、速度快、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故表述错误。
37.错误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平均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等,故表述错误。
38.正确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保护。利用数据校验算法判断下载的文件是否完整,这也属于数据保护的一种,表述正确。
39.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安全。数据加密是计算机系统对数据进行保护的较为可靠的办法。说法正确。
40.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确实包括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表达的过程。故正确答案为正确。
41.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编码。ASCII码是国际通用的西文字符编码标准,不是汉字编码标准。故正确答案为错误。
42.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Pythn基础。
在Pythn中,要创建一个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确实需要在该元素后面加上一个逗号。这是因为在Pythn中,圆括号()通常用于定义元组(tuple)或者作为函数调用的一部分,但如果没有逗号来明确指示这是一个元组,Pythn解释器可能会将圆括号内的内容解释为表达式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值,而不是元组。故正确。
43.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可视化。折线图主要用于描述数据随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它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波动和变化过程,而不是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比例分配关系通常用饼图、条形图或堆积柱状图来表示,这些图表能够直观地显示各部分相对于整体的比例。因此,折线图不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故说法错误。
44.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云计算。云计算允许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数据,但这并不完全依赖于本地计算机。实际上,云计算的核心概念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从传统的本地计算机或数据中心转移到远程的大型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
当用户需要访问或处理数据时,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然后使用云上提供的计算资源进行操作。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用户不再需要依赖强大的本地计算机来运行大型应用程序或处理大量数据,因为所有的计算工作都在远程的数据中心进行。
因此,虽然用户可能需要一台能够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来访问云计算服务,但云计算本身并不依赖于本地计算机的性能。相反,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负责管理和维护远程的数据中心,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计算资源。
故正确答案为错误。
45.正确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Pythn标准函数。在Pythn中,返回x的绝对值的函数是abs(x)。故表述正确。
46.变量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其值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改变;常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会改变的量。
【详解】本题考查Pythn变量和常量。变量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其值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改变;常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会改变的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B
C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A
A
D
B
D
C
A
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教科版2019)期末考试模拟卷一: 这是一份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教科版2019)期末考试模拟卷一,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教科版2019)期末考试模拟卷三: 这是一份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教科版2019)期末考试模拟卷三,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华东师大版2020)期末考试模拟卷一: 这是一份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华东师大版2020)期末考试模拟卷一,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