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华东师大版2020)期末考试模拟卷四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华东师大版2020)期末考试模拟卷四,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算法表示方法的是( )
A.自然语言B.流程图C.伪代码D.数据结构
2.下列选项中,可以实现数据可视化的软件是( )
A.ExcelB.计算器C.写字板D.记事本
3.下面哪个符号表示注释?( )
A.//B./* */C.#D.-->
4.有如下Pythn程序段:
imprt pandas as pd
s2 = pd. Series ([166, 180, 178], index = ["s01", "s02", "s03"])
下列选项中输出结果为180的是( )
A.s1 = s2. srt _ values (ascending = True) print (s1[0])
B.s1 = s2. srt _ values (ascending = False) print (s1. head (1))
C.print (s2. max ())
D.print (s2. values)
5.以下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银温度表呈现的温度值是模拟信号B.电流表指针指向的电流值是数字信号
C.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D.模拟信号能更直接地反映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6.将两个二进制数 1011 和0001 相加,其结果为( )
A.1012B.1020C.1110D.1100
7.以下关于大数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高效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B.大数据的产生是与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所伴生的: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脑以及各种传感器
C.大数据已成为人们提取信息、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D.大数据没有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随意使用大数据
8.下列Pythn程序段的功能是:输入两个整数,通过计算,最终输出较大整数除以较小整数的余数。
a,b=eval(input("请输入两个整数:"))
if a=b:
print(a)
则程序段划线处应填入的语句为( )
A.a=a+bB.a=a-bC.b=a%bD.a=a∥b
9.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其主要采用的信息表达方式是( )
A.动画、文字B.文字、声音C.声音、图像D.文字、图像
10.pythn表达式519% 10 * 10+519 // 10的结果为( )
A.70B.99C.141D.51
1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扫描商品二维码获得商品信息,该过程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B.符号主义人工智能采用问题引导下的试错学习
C.知识的精确化编码是阻碍符号主义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瓶颈
D.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是跨领域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
12.使用链表结构模拟某校浏览路线,链表a中每一个节点包含三个数据,第1个为地点名称,第2个为预计停留时间(单位:分钟),第3个为指向下一个地点指针。可以从多个地点开始浏览,但只能从“南大门”离开,输出显示从各景点进入路线及预计总时间的代码如下。
a=[["校训石",15,2],["教学楼",30,2],["风雨操场",25,5],["科技楼",40,4],["新华书店",60,5],["南大门",20,-1]]
head=[0,1,3]
fr i in range(len(head)):
(1)
s=a[p][1]
while a[p][2]!=-1:
print(a[p][0],end="→")
(2)
(3)
print(a[p][0])
print("预计时间:",s,"分钟")
上述程序划线处的可选代码有:
①p=head ②p=head[i] ③s=s+a[p][1] ④p=a[p][2]
则(1)、(2)、(3)处代码依次为( )
A.①③④B.①④③C.②③④D.②④③
13.下列问题无法用算法具体描述的是( )
A.求所有自然数中5的倍数之和B.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C.百鸡百钱问题D.随机产生10个50以内的自然数并按降序排列
14.下列Pythn表达式中,值为True的是( )
A.11%4*2-3**2B."29">"3"C."h" in "Pythn"D.abs(int(-5.6))==len("123456")
15.学校需要统计高中一年级新生对冬装、夏装校服的需求量并进行订购,下列数据采集方式不恰当的是( )
A.政教处到各班级现场统计B.各班班主任班会课统计后汇总
C.学生家长填写学校发放的在线问卷D.咨询其他学校
16.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体现了信息的下列哪个特征?( )
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依附性
17.运行如图所示的Pythn程序,输出结果是( )
A.3 12B.3 13C.4 12D.4 13
18.信息社会数据保护也越来越重要,下列对数据保护理解有误的是( )
A.目前尚无绝对安全的数据保护手段
B.加密、校验都是保护数据的方法
C.数据安全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次
D.移动终端中的数据不需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19.2021年5月1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举行发布会。新闻媒体在报道该新闻时,运用 信息类型,可显著增强数据的直观可视化效果。( )
A.声音B.文本C.图形D.数字
20.定义类如下。
class Shw: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name
def shwInf(self):
print(self.name)
下面代码能正常执行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21.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包括技术难题、 和社会接受度等问题。
22.以下算法的输出结果是: 。
23.逻辑编程语言通常用于构建 系统。
24.顺序结构是按照代码的 顺序执行。
25.a=3,执行语句print (flat(a)),则输出结果为( )
26.在多媒体技术中, 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27.在《数据与计算》中,数据可视化是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图形、图像等形式直观展示数据,帮助人们理解数据内涵和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数据可视化常用的图表类型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和 图等。
28.语音录入文字的过程主要包括 和识别两个步骤。
29.大数据处理流程一般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数据挖掘和数据呈现。
30.在谓词逻辑表示法中,析取操作符表示 的关系。
31.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解决了提高生产效率、 和提高产品质量等问题。
32.解析法在算法实现中的局限性包括 。
33.不精确推理是指在已知事实不完全或不确定时进行的推理,它主要依赖于 和模糊的规则进行推理。
34.在设计算法时,常用的技术包括分治法、 、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等。
35.在计算机科学中, 是指计算机程序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等待某些事件发生而暂停执行的状态。
三、判断题
36.计算机无法解决“打印所有偶数”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解决该问题的算法违背了算法特征中的有穷性。( )
37.表达式是由常量、变量和函数通过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式子。( )
38.大数据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数据规模大。( )
39.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够通过身体感官直接与事物进行接触的途径来获取信息。( )
40.Pythn语言是高级语言,需要经过翻译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
41.要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价值,取决于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能力。( )
42.在Pythn 3中,使用内置函数input()接收用户输入时,不论用户输入什么格式的内容,一律按字符串进行返回。( )
43.在ASCII码中,大写字母的编码小于小写字母编码。( )
44.电子地图上一般用五角星图标来表示POI。( )
45.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最早出现在计算机发展的第二阶段。( )
四、简答题
46.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有哪些?
A.
h = Shw
h.shwInf()
B.
h = Shw()
h.shwInf("张三")
C.
h = Shw("张三")
h.shwInf()
D.
h = Shw('admin ')
shwInf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的表示。数据结构是算法中使用的数据的组织方式,而不是算法的表示方法。故答案为:D。
2.A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可视化。
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它内置了多种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可以轻松地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表示。用户只需选择数据区域,点击插入图表,即可快速生成所需的可视化效果。此外,Excel还支持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如排序、筛选、数据透视表等,为数据可视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和强大的支持。因此,Excel是实现数据可视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计算器主要用于数值计算。写字板、记事本是文本编辑工具。
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
3.C
【详解】本题考查Pythn注释。Pythn中,注释符号是#。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pandas数据处理。选项A,对s2中数据升序排序,存储到s1中s1[0]值为166;选项B,降序排序,但输出结果为“s02 180”;选项C,输出最大值为180;选项D,输出所有值。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相关内容。模拟信号是指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其代表信息的特征量可以是瞬时值的幅度、相位、频率等,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温度、压力、声音的声波等都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通常只取有限个特定的值,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传输等优点。ACD选项正确;B选项,电流表指针指向的电流值是模拟信号。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6.D
【详解】本题考查数制。二进制运算的结果,不可能出现2。故排除选项A、B。二进制加法运算,逢二进一,故选择D。
7.D
【详解】本题考查大数据。大数据没有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随意使用大数据: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大数据的使用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例如,大数据的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的暴露,大数据的误用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等。其它选项均正确,故正确答案为:选项D。
8.B
【详解】本题考查Pythn基础。
本题程序的功能是实现a%b的结果,其算法是让a不断地减去b,直到a3*2-9-->-3-->True。B选项,"29">"3"-->False。C选项,"h" in "Pythn"-->False。D选项,abs(int(-5.6))==len("123456")-->5==6-->False。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15.D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采集。结合选项,可知咨询其他学校不恰当,这与本校学生无关。故选D。
16.C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的特征。在“草船借箭”故事中,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功获取曹操大量的箭,这里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诸葛亮通过制造假象让曹操误判,曹操得到的是虚假信息,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让诸葛亮达到了目的,突出了信息具有真伪性这一特征。故答案为:C。
17.B
【详解】本题考查Pythn程序。外层循环执行3次,每次外层循环中,内层循环执行4次。外层循环中变量m每次加1,共加3次,最终m的值为3。内层循环中变量N每次加1,共加3×4=12次,初始值为1,最终N的值为1+12=13。所以输出结果是3 13。故答案为:B。
18.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安全。目前尚无绝对安全的数据保护手段;加密、校验都是保护数据的方法;数据安全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次;移动终端中的数据需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故本题选D选项。
19.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可视化。2021年5月1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举行发布会。新闻媒体在报道该新闻时,运用图形信息类型,可显著增强数据的直观可视化效果。故本题选C选项。
20.C
【详解】本题考查Pythn基础。
选项A不会正常执行,原因是 h 被赋值为 Shw 类本身,而不是 Shw 类的实例。选项B不会正常运行,原因是 shwInf 方法在定义时并没有设计来接受除了 self 之外的任何参数。选项D不会正常运行,原因是没有通过实例调用方法。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
21.安全问题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包括技术难题、安全问题以及社会接受度等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需要解决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确保机器人在各种环境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提高社会对智能机器人的接受度和信任度也是一个重要挑战。故正确答案为:安全问题。
22.85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流程图的执行过程。a=“5”,b=“8”,“5”>“8”,N,x=“85”。故输出的结果为85。
23.专家系统
【详解】本题考查专家系统。逻辑编程语言基于逻辑推理和规则,能够清晰地表达知识和逻辑关系,非常适合用于构建需要进行复杂逻辑推理和知识表示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和推理的智能系统,能够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编程语言为其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手段。
24.先后
【详解】本题考查程序基本结构。在顺序结构中,程序会按照代码的书写顺序逐行执行。
25.3.0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Pythn数据类型。flat() 函数用于将整数和字符串转换成浮点数,a=3,执行语句print(flat(a)),则输出结果为3.0。
26.采样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采样。在多媒体技术中,采样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通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模拟信号进行测量(采样),并将测量值用数字表示,就实现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采样的频率和精度会影响数字信号对原始模拟信号的还原程度。故答案为:采样。
27.热力图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可视化。
在《数据与计算》中,数据可视化确实是数据分析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图形、图像等形式,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数据内涵的理解,并有助于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以下是数据可视化中常用的几种图表类型:
条形图(Bar Chart):
条形图是一种使用条形长度来表示数据的图表。它可以清晰地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
条形图有三种主要类型:简单条形图、簇状条形图和堆积条形图,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适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特别是当类别标签较长或需要比较多个类别时。
折线图(Line Chart):
折线图通过连接数据点来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
折线图特别适用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如股票价格、气温变化等。
可以通过折线的斜率判断数据的变化速度,通过折线的起伏判断数据的变化趋势。
饼图(Pie Chart):
饼图以圆形为基础,将数据按照百分比的形式进行展示,各部分通过角度的大小来区分。
适用于展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如销售额中不同产品的占比。
由于人眼对角度的敏感度较低,因此饼图中展示的数据项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6个。
散点图(Scatter Plt):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来表示。
适用于展示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身高与体重、房价与面积等。
可以通过观察数据点的分布和趋势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热力图(Heatmap):
热力图是一种使用颜色深浅来表示数据大小的图表,常用于展示矩阵数据或二维数据。
适用于展示大量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或差异,如基因表达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
可以通过颜色的深浅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大小和分布,有助于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
以上五种图表类型在数据可视化中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类型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图表进行定制和优化,以提高数据可视化的效果和质量。
故正确答案为:热力图。
28.录音
【详解】本题考查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录入文字首先需要通过录音设备捕捉声音信号,然后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这些声音信号转换为文字。
29.数据存储
【详解】本题考查大数据处理流程相关内容。大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呈现。故本题答案是:数据存储。
30.逻辑或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
析取操作符"∨"在谓词逻辑中表示逻辑或的关系。
31.降低生产成本
【详解】本题考查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解决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问题。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仓储系统等技术手段,智能机器人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故答案为:降低生产成本。
32.问题依赖性
【详解】本题考查解析法的描述。解析法的局限性在于它强烈依赖于问题本身是否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或方程来描述。
33.不精确的事实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相关内容。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决策过程的人工智能系统,它集成了大量专业知识与经验,能够解决特定领域的复杂问题。专家系统中的不精确推理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方法,它允许系统在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推断,这种推理方式在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时非常有用,因为它能够模拟人类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主要依赖于不精确的事实、模糊的规则进行推理。故本题答案分别是:不精确的事实。
34.回溯法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相关内容。回溯算法实际上一个类似枚举的搜索尝试过程,主要是在搜索尝试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当发现已不满足求解条件时,就“回溯”返回,尝试别的路径。回溯法是一种选优搜索法,按选优条件向前搜索,以达到目标。但当探索到某一步时,发现原先选择并不优或达不到目标,就退回一步重新选择,这种走不通就退回再走的技术为回溯法,而满足回溯条件的某个状态的点称为“回溯点”。故本题答案是:回溯法。
35.阻塞
【详解】本题考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科学中,阻塞是指计算机程序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等待某些事件发生(如I/O操作完成、信号量获得等)而暂停执行的状态。故正确答案为:阻塞。
36.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特征相关内容。算法具有有穷性、确切性、输入项(0个或多个输入)、输出项(1个或多个输出)、可行性五个重要特征。“打印所有偶数”是无穷的,所以计算机无法解决“打印所有偶数”,是违背了“有穷性”的原则。故本题答案是:正确。
37.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表达式相关内容。表达式是一种由常量、变量、运算符和函数调用组成的式子,用于计算和生成值。表达式可以用于执行各种数学运算、逻辑判断和数据操作。故本题答案是:正确。
38.正确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大数据特征。数据规模大、数据规模类型多样、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密度高均是大数据的特征,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数据规模大,故表述正确。
39.错误
【详解】
40.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Pythn。Pythn语言是高级编程语言,它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需要通过解释器或编译器将其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机器语言后才能执行。故说法正确。
41.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是发现海量数据价值的关键能力。通过不断提升这些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故答案为正确。
42.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Pythn基础。
在Pythn 3中,使用内置函数input()接收用户输入时,不论用户输入什么格式的内容(包括数字、字符、特殊符号等),该函数一律将输入内容作为字符串(str)返回。故正确。
43.正确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符编码。大写字母“A”的ASCII码是65,小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97,故表述正确。
44.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可视化软件。电子地图上一般用气泡图标来表示POI,因此本题错误。
45.错误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机器语言是最早的语言,汇编语言是第二代计算机语言,第三类是高级语言,故表述错误。
46.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用于风险评估、欺诈检测、智能客服以及投资策略的制定等,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的应用。在金融行业中,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工智能通过对大量的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客户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市场趋势等,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潜在的风险。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贷款违约的可能性。欺诈检测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实时分析交易数据,识别异常模式和行为,快速发现欺诈活动。比如检测出异常的大额交易或频繁的异地交易。智能客服能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客户的问题并提供及时准确的回答,提高客户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在投资策略制定上,人工智能通过对历史市场数据的深度学习,预测市场走势,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和策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B
D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A
D
C
B
D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教科版2019)期末考试模拟卷一,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教科版2019)期末考试模拟卷三,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全国高一《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华东师大版2020)期末考试模拟卷一,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