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二轮热点题型题型07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发生事故。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或说法错误的是
①若不慎将浓盐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清洗 ②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③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没设计尾气吸收装置 ④做金属钠的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⑤NaOH浓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硫酸清洗
A.①③⑤B.②④C.①④⑤D.③④
2.下列实验操作中选用仪器正确的是
A.AB.BC.CD.D
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4.使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制备并收集纯净的B.装置乙:灼烧固体
C.装置丙:测量的体积D.装置丁:制备胶体
5.关于实验安全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立即用小苏打溶液冲洗
B.用试管加热液体,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
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
D.用反应釜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时,反应结束后立即打开反应釜盖
6.下列有关化学药品的配制和保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盛有与乙醇的试剂瓶保存于同一个药品橱中
B.配制溶液时加入少量防止水解
C.纯碱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白磷浸泡在冷水中,用广口试剂瓶贮存
7.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8.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9.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的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②③⑦⑧D.①⑤⑥⑧
10.下列气体除杂(括号里为杂质)操作所选用的试剂合理的是
A.:饱和溶液
B.:碱石灰
C.:酸性溶液
D.:
11.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测定醋酸浓度B.图乙测定中和热
C.图丙稀释浓硫酸D.图丁萃取分离碘水中的碘
12.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不匹配的是
A.AB.BC.CD.D
13.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AB.BC.CD.D
1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5.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不合理的是
A.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①②③B.蒸馏法分离CH2Cl2和CCl4:③⑤⑥
C.浓硫酸催化乙醇制备乙烯:③⑤D.酸碱滴定法测定NaOH溶液浓度:④⑥
16.下列由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17.利用下列试剂和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气体并除去其中的非水杂质,能达到目的的是(必要时可加热,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略去)
A.AB.BC.CD.D
18.实验室用化学沉淀法除去粗盐中的Ca2+、Mg2+、获得精制盐。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杂质离子除去顺序可确定为:SO、Mg2+、Ca2+
B.加入试剂顺序可依次为:NaOH、Na2CO3、BaCl2、盐酸四种溶液
C.杂质离子沉淀完后,采取的分离操作用到的仪器是a、b、c、d
D.沉淀分离完成后,调整溶液pH时用到的全部仪器为a、c、e、f
19.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和操作,叙述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20.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AB.BC.CD.D
21.依据下列实验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22.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2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24.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AB.BC.CD.D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溶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C.图③操作俯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D.图④装置盐桥中阳离子向溶液中迁移
26.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B.实验室收集C.验证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D.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27.探究醋酸浓度与电离度关系的步骤如下,与相关步骤对应的操作或叙述正确的
A.AB.BC.CD.D
28.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AB.BC.CD.D
29.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
B.铝热反应非常剧烈,操作时要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
C.利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
D.蒸发浓缩硫酸铵和硫酸亚铁(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至出现晶膜,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
31.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的硼酸溶液冲洗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
32.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3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34.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和。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
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溶液有沉淀生成。
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A.B.C.D.
35.下列鉴别或检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
B.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
C.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
D.加热条件下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
36.从苯甲醛和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分离出苯甲醇和苯甲酸的过程如下:
已知甲基叔丁基醚的密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萃取”过程需振荡、放气、静置分层
B.“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操作X”为蒸馏,“试剂Y”可选用盐酸
D.“洗涤”苯甲酸,用乙醇的效果比用蒸馏水好
37.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A.AB.BC.CD.D
38.超细银粉在光学、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含银废催化剂制备超细银粉的过程如下:
资料:①含银废催化剂成分:主要含、及少量、、、等。
②为载体,且不溶于硝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I中,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B.过程Ⅱ中,检验沉淀表面的已洗涤干净的试剂可以用KSCN溶液
C.过程Ⅳ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过程Ⅴ可以利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去实现
39.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40.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4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B.BC.CD.D
用量筒量取10.00mL盐酸
用瓷坩埚加热熔化NaOH固体
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异戊酯和水的混合物
配制一定温度的NaCl饱和溶液,用温度计测温并搅拌
A
B
C
D
A.用排水法收集NO
B.分离胶体
C.验证酸性:
D.加热 制取无水
由海水制取蒸馏水
萃取碘水中的碘
分离粗盐中的不溶物
由制取无水固体
A
B
C
D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得到沉淀,且生成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Na2S2O3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
B
将Zn(OH)2固体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Zn(OH)2既体现碱性又体现酸性
C
将TiCl4液体和FeCl3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只有前者会冒“白烟”
水解性:TiCl4>FeCl3
D
将红色固体CrO3加热,得到绿色固体Cr2O3,且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热稳定性:CrO3<Cr2O3
A.碱式滴定管排气泡
B.溶液加热
C.试剂存放
D.溶液滴加
A
B
C
D
制取
转移溶液
保护铁件
收集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适量蔗糖与稀硫酸反应,加热后加碱中和,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
证明蔗糖完全水解
B
向2 mL0.1 ml·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 mL等浓度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等浓度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AgCl)>Ksp(Ag2S)
C
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D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选项
气体
试剂I
试剂II
试剂Ⅲ
A
Cl2
浓盐酸
MnO2
NaOH溶液
B
CO2
稀盐酸
CaCO3
饱和NaHCO3溶液
C
SO2
浓硝酸
Na2SO3(s)
饱和NaHSO3溶液
D
C2H4
浓硫酸
C2H5OH(1)
KMnO4酸性溶液
选项
A
B
C
D
名称
制氢氧化亚铁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酸式滴定管
制备氨水
实验装置
用途与使用操作
将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观察液面差是否有变化
可用于量取溶液
通入氨气,广口瓶中得到氨水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或方案
实验目的
石油分馏时接收馏出物
酸式滴定管排气操作
制取氨气
证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点燃无色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
为
B
25℃时,向无色的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溶液仍为无色
溶液的
C
在淀粉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已知:、分别与卤素单质、卤素离子性质相似]
溶液仍为蓝色
氧化性:
D
在稀中加入少量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
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取乙醇,加入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B
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
取少量样品,加入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溶液
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
C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蒸馏水
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
D
探究固体样品是否变质
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对比现象
C
判断反应后是否沉淀完全
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加1滴溶液
D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通入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氧化性:
B
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C
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
D
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变红
氨水显碱性
步骤
操作或叙述
A
Ⅰ.用标准溶液标定醋酸溶液浓度
滴定时应始终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B
Ⅱ.用标定后的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应使用干燥的容量瓶
C
Ⅲ.测定步骤Ⅱ中所得溶液的
应在相同温度下测定
D
Ⅳ.计算不同浓度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
计算式为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溶液中是否含有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是否有还原性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是否水解
向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能否催化分解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溶液中加入片
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
的氧化能力比弱
B
往溶液中滴加溶液,再加入少量固体
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
与的反应不可逆
C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溶液
溶液呈浅绿色
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价铁
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
先水解得再聚集成沉淀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和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浓度均为的和溶液的,后者大于前者
B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
向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
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D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浓盐酸
盛的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
氧化性:
B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出现黑色沉淀(CuS)
酸性:
C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D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发生了水解反应
A
B
C
D
制备
分离乙醇和乙酸
验证酸性
测量体积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溶液滴加浓盐酸
溶液颜色加深
氢离子抑制了的水解
B
乙酰水杨酸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除去过量的硫酸,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
溶液显紫色
说明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酚羟基
C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先产生沉淀后逐渐溶解
先聚集为沉淀,后与应
D
向溶液中加入少许铁粉,静置一段时间
有蓝色沉淀生成
具有氧化性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硫酸厂周边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
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气,慢慢注入盛有酸性KMnO4稀溶液的同一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硫
B
鉴定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化合物
取涂改液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
C
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甘油
将适量牙膏样品与蒸馏水混合,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加入新制的Cu(OH)2,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出现绛蓝色,说明牙膏中含有甘油
D
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
各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分别滴加含淀粉的KI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变蓝色的为亚硝酸钠;溶液不变蓝的为食盐
选项
A
B
C
D
目的
检验1-氯丁烷中氯元素
检验是否沉淀完全
制备检验醛基用的
制备晶体
操作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浓盐酸沾到皮肤上,可以用NaHCO3溶液清洗,不能用腐蚀性强的浓NaOH溶液清洗,①错误;
②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带来的危险;④做金属钠的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②错误;
③氯气有毒,不进行尾气处理,会污染环境且易使人中毒,③错误;
④做金属钠的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④正确;
⑤NaOH浓溶液溅到皮肤上,若立即用稀硫酸清洗,酸碱中和放热,会加重对皮肤的损伤,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1%的硼酸,⑤正确;
故存在安全隐患或说法错误的是①③⑤。
故选A。
2.C
【详解】A.筒量精确度为0.1mL,取10.00mL盐酸只能用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
B.瓷坩埚与熔化NaOH会反应,因此用铁坩埚加热熔化NaOH固体,故B错误;
C.乙酸异戊酯和水是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因此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异戊酯和水的混合物,故C正确;
D.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溶液,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A
【详解】
A.NO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故可以排水法收集,故A符合题意;
B.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过滤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
C.挥发的盐酸也会和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干扰了实验,C不符合题意;
D.加热促进亚铁离子水解,且生成HCl易挥发,最终二价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三价铁,得不到无水氯化亚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需要用向下排气法,导管应伸到小试管的底部,A错误;
B.在瓷坩埚中,碳酸钠高温下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与二氧化碳,不能用瓷坩埚灼烧碳酸钠固体,B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通过页面的高度差确认氧气的体积,C正确;
D.制备胶体需要用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进沸腾的蒸馏水中,不能直接滴加进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实验中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水冲洗,A错误;
B.用试管加热液体,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错误;
C.滴定管读数正确实验步骤:手拿滴定管上端无溶液处使滴定管自然下垂,并将滴定管下端悬挂的液滴除去后,眼睛与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读数,要求读准至小数点后两位,C正确;
D.用反应釜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时,反应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反应釜盖,要完全冷却后再打开反应釜盖,D错误;
6.D
【详解】A.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和乙醇反应,不能将盛有与乙醇的试剂瓶保存于同一个药品橱中,A错误;
B.溶液水解显碱性,配制溶液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防止水解,B错误;
C.纯碱溶液水解显碱性,会和玻璃反应,不能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错误;
D.白磷燃点低,在空气中易燃,应该浸泡在冷水中,用广口试剂瓶贮存,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实验室用海水制取蒸馏水用蒸馏的方法制备,蒸馏时用到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仪器,注意温度计水银球应处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A正确;
B.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很大,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存在于下层,B正确;
C.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将粗盐溶与水形成溶液,用过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C正确;
D.直接加热会促进水解,生成的HCl易挥发,得到氢氧化铁,继续加热会使氢氧化铁分解产生氧化铁,得不到固体,D错误;
故选D。
8.C
【详解】A.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避光保存,A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B正确;
C.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易挥发,且能够溶解塑料,故其不能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应该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错误;
D.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后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广口瓶中、阴冷处密封保存,D正确;
故答案为:C。
9.D
【详解】实验室将粗盐提纯时,需要将其溶于一定量的水中,然后将其中的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依次用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该过程中有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将所得滤液加适量盐酸酸化后蒸发结晶得到较纯的食盐,该过程要用到蒸发皿和酒精灯;用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有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需要用到天平、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综上所述,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⑤容量瓶、⑥烧杯、⑧酒精灯,因此本题选D。
10.B
【详解】A.二氧化碳、氯化氢均会和碳酸钠溶液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氨气和碱石灰不反应,水和碱石灰反应,合理,B符合题意;
C.酸性高锰酸钾会把乙炔氧化,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不反应,不能除去二氧化硫,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因此需装于碱式滴定管,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滴定过程中选择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故A选;
B.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温度计用于测定溶液温度,因此不能与烧杯内壁接触,并且大烧杯内空隙需用硬纸板填充和大小烧杯口部平齐,防止热量散失,故B不选;
C.容量瓶为定容仪器,不能用于稀释操作,故C不选;
D.分液过程中长颈漏斗下方放液端的长斜面需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流下时飞溅,故D不选;
综上所述,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项,故答案为A。
12.B
【详解】A.将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生成S单质和SO2,S元素化合价既上升又下降,Na2S2O3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故A正确;
B.将Zn(OH)2固体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无色溶液,说明Zn(OH)2能够和碱反应,体现酸性,不能得出其具有碱性的结论,故B错误;
C.将TiCl4液体和FeCl3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只有前者会冒“白烟”,说明TiCl4+3H2O═H2TiO3+4HCl,产生大量HCl,说明水解性:TiCl4>FeCl3,故C正确;
D.将红色固体CrO3加热,得到绿色固体Cr2O3,且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则CrO3不稳定,故D正确;
故选B。
13.A
【详解】A.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轻轻挤压玻璃珠附近的橡皮管可以使溶液从尖嘴涌出,气泡即可随之排出,A符合规范;
B.用试管加热溶液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处,B不符合规范;
C.实验室中,盐酸和NaOH要分开存放,有机物和无机物要分开存放,C不符合规范;
D.用滴管滴加溶液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应悬空滴加,D不符合规范;
故选A。
14.B
【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两者遇冷又会生成氯化铵,不适合制取氨气,A不符合题意;
B.转移溶液时玻璃棒应该伸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正确,B符合题意;
C.保护铁件应该连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使得铁被保护,而不是连接惰性电极石墨,C不符合题意;
D.NO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适合排空气法收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15.A
【详解】A.粗苯甲酸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需要利用重结晶来提纯苯甲酸,具体操作为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和冷却结晶,此时利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A选项装置选择不合理;
B.蒸馏法需要用到温度计以测量蒸汽温度、蒸馏烧瓶用来盛装混合溶液、锥形瓶用于盛装收集到的馏分,B选项装置选择合理;
C.浓硫酸催化制乙烯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为170℃,需要利用温度计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C选项装置选择合理;
D.酸碱滴定法测定NaOH溶液浓度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液,酸液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D选项装置选择合理;
故答案选A。
16.D
【详解】A.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下加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果糖,然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硫酸,使溶液显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红色沉淀生成,只能证明蔗糖发生了水解反应产生了葡萄糖,但不能证明蔗糖完全水解,A错误;
B.根据反应方程式AgNO3+NaCl=AgCl↓+NaNO3中二者反应关系,结合加入的二者相对量可知:AgNO3过量,再向其中加入几滴等浓度的Na2S溶液时,过量的AgNO3与Na2S反应产生Ag2S黑色沉淀,不能证明溶度积常数Ksp(AgCl)>Ksp(Ag2S),B错误;
C.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是CO2,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也可能含有,C错误;
D.CCl4是无色液体,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大。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Cl4起到了萃取作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7.B
【详解】A.实验室中制备的Cl2中含有HCl,除去Cl2中的HCl应该用饱和食盐水,而不是NaOH溶液,A不合题意;
B.实验室用稀盐酸和CaCO3制备CO2,此时CO2中含有少量的杂质HCl,可用饱和NaHCO3溶液来除去CO2中的HCl,B符合题意;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2SO3氧化为Na2SO4,故不能用浓硝酸和Na2SO3来制备SO2,而应该用70%H2SO4和Na2SO3来制备SO2,B不合题意;
D.实验室可以将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迅速加热到170℃来制备乙烯,这样制得的乙烯中含有SO2、CO2和乙醇蒸气等杂质,由于乙烯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杂,应该用NaOH溶液来除杂,D不合题意;
答案选B。
18.B
【详解】A.要确保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杂质离子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依次除去SO、Mg2+、Ca2+,A正确;
B.加入试剂顺序不可以依次为NaOH、Na2CO3、BaCl2、盐酸四种溶液,过量的BaCl2未被除去,应确保BaCl2在Na2CO3之前,B错误;
C.沉淀后进行过滤,所涉及的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铁架台,C正确;
D.沉淀分离完成后,调整溶液pH时用到的全部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pH试纸,D正确。
故选B。
19.B
【详解】A.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为防氧化,应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伸到液面下滴加,故A错误;
B.按如图装置进行操作,若液面差没有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
C.玻璃中含二氧化硅,会与氢氟酸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玻璃仪器量取氢氟酸溶液,故C错误;
D.极易溶于水会倒吸,不能得到氨水,故D错误;
答案选B。
20.D
【详解】A.石油分馏时,接受馏出物的锥形瓶不能塞橡胶塞,否则会因气体体积膨胀导致气体压强增大而发生意外事故,故A错误;
B.带橡胶胶管的滴定管不是酸式滴定管,而是碱式滴定管,故B错误;
C.制取氨气应该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氯化铵加热会分解成氯化氢和氨气,氯化氢和氨气在导管处又化合成氯化铵堵塞导管,故C错误;
D.2NO2(g)N2O4(g)是放热反应,NO2是红棕色,升高温度平衡左移,颜色加深,冷水中温度降低,平衡右移,颜色变浅,故D正确;
答案选D。
21.D
【详解】A.无色气体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也会先浑浊后澄清,则无色气体X不一定为一氧化碳,故A错误;
B.若无色Y溶液的pH在7—8之间,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溶液也为无色,则溶液仍为无色不能判断得到溶液pH小于7,故B错误;
C.若向淀粉和碘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不足量的硫氰化钾溶液,碘未完全反应,溶液也呈蓝色,则溶液仍为蓝色不能判断硫氰气和碘的氧化性强弱,故C错误;
D.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氧化亚铜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氧化亚铜在稀硫酸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则反应中氧化亚铜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D。
22.D
【详解】A.乙醇在140℃,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子间脱水,而不发生消去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乙酰水杨酸中没有酚羟基,水杨酸中酚羟基,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显紫色,但是生成络合物,所以不会有沉淀,B项不符合题意;
C.如果金属钠没有完全燃烧,剩余的金属钠与水反应也可以生成氢气,C项不符合题意;
D.加入稀盐酸,亚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加入氯化钡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可以说明样品已经变质,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3.C
【详解】A.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热量损失较多,不能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A错误;
B.和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根据现象进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B错误;
C.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1滴溶液,若有浑浊产生,则说明没有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C正确;
D.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应检验是否有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存在,可选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碘水是用来检验淀粉的试剂,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易忽略实验探究过程中,反应应具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如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或有明显的颜色变化,一般条件下会加入显色剂辅助观察实验现象,如酸碱中和滴定时加入酚酞溶液或甲基橙,从而易于观察滴定终点。
24.C
【详解】A.试纸变蓝是因为Cl2和KI反应生成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氧化性Cl2>I2,A正确;
B.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苯酚微溶物,,B正确;
C.SO2通入品红溶液,生成无色物质,不属于因氧化性褪色,C错误;
D.NH3与水反应,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D正确;
故答案为:C。
25.C
【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直接加热氯化铵无法制得氨气,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故A错误;
B.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所以高锰酸钾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在,不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故B错误;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C正确;
D.由图可知,锌铜原电池中,锌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盐桥中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故D错误;
故选C。
26.D
【详解】A.MnO2固体加热条件下将HCl氧化为Cl2,固液加热的反应该装置可用于制备Cl2,A项正确;
B.C2H4不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收集,B项正确;
C.挤压胶头滴管,水进入烧瓶将NH3溶解,烧瓶中气体大量减少压强急剧降低打开活塞水迅速被压入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红色喷泉证明NH3与水形成碱性物质,C项正确;
D.Na2CO3与HCl、CO2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应该选用饱和NaHCO3溶液,D项错误;
故选D。
27.C
【详解】A.中和滴定时眼睛应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A错误;
B.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时,容量瓶不需要干燥,B错误;
C.温度影响醋酸的电离平衡,因此测定步骤Ⅰ中所得溶液的时应在相同温度下测定,C正确;
D.电离度是指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因此醋酸的电离度计算式为,D错误;
答案选C。
28.B
【详解】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应直接向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向待测液中滴加氯水会将氧化为干扰实验,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若观察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有还原性,B正确;
C.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酸性,应向溶液中滴加2~3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错误;
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若产生气泡有可能是的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
29.D
【详解】A.锌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当锌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时,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锌膜,因此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但一段时间后两者可以发生反应:,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由方程式可知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强,A错误;
B.溶液变成血红色的原因,,与和K+无关,B错误;
C.铁离子可能先与单质铁生成亚铁离子,则溶液呈绿色,C错误;
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Fe(OH)3胶体,继续加热则胶体因聚沉变为沉淀,D正确;
故答案为:D。
30.A
【详解】A.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要将整个滴定管内壁进行润洗,因此,应将润洗液的一部分从滴定管上口倒出,另一部分从滴定管下口放出,A说法不正确;
B.铝热反应非常剧烈,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火星飞溅出来,因此,在操作时要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以保护手和眼睛,B说法正确;
C.有机物中的基团在红外光谱中会呈现出其特征谱线,因此,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法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C说法正确;
D.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蒸发浓缩硫酸铵和硫酸亚铁(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至出现晶膜,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静置冷却后,由于在该温度下的混合体系中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最小,因此,析出的晶体是硫酸亚铁铵晶体,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31.A
【详解】A.眼睛溅进酸液,直接用大量水冲洗,故A错误;
B.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可能减少碱对皮肤的伤害,再用2%的硼酸中和残余的碱,故B正确;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正确;
D.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所以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故D正确;
答案为A。
32.C
【详解】A.CH3COONH4中水解,,会消耗CH3COO-水解生成的OH-,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不能说明Kh(CH3COO-)<Kh(),A错误;
B.浓盐酸也能与KMnO4发生反应,使溶液紫色褪去,B错误;
C.K2CrO4中存在平衡2(黄色)+2H+(橙红色)+H2O,缓慢滴加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黄色变成橙红色,C正确;
D.乙醇和水均会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D错误;
答案选C。
33.A
【详解】A.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盛的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将氯离子氧化为氯气,而氢氧化铁不行,故氧化性:,A正确;
B.出现黑色沉淀(CuS),是因为硫化铜的溶解度较小,不能说明酸性,B错误;
C.浓硫酸被乙醇还原生成SO2,SO2能与溴单质反应使得溴水褪色,不能说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C错误;
D.出现黄色沉淀,说明电离出了磷酸根离子,D错误;
故选A。
【点睛】
34.A
【详解】由题意可知,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溶于水且相互之间能共存,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存在Na2S2O3,发生反应S2O+2H+=S↓+H2O+SO2↑,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沉淀为BaSO4,说明固体中存在Na2SO4,不能确定是否有Na2SO3和Na2CO3,Na2S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Na2C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这些现象可以被Na2S2O3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现象覆盖掉,综上分析,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Na2SO4、Na2S2O3,
答案选A。
35.A
【详解】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Ca(OH)2能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二者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A错误;
B.Fe2+变质后会生成Fe3+,可以利用KSCN溶液鉴别,现象为溶液变成血红色,可以达到检验的目的,B正确;
C.Na2SO3被氧化后会变成Na2SO4,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来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C正确;
D.含有醛基的物质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可以用来检验乙醇中混有的乙醛,D正确;
故答案选A。
36.D
【分析】苯甲醛和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主要是生成的苯甲醇和苯甲酸钾,加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分液后,苯甲醇留在有机层中,加水洗涤、加硫酸镁干燥、过滤,再用蒸馏的方法将苯甲醇分离出来;而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主要是苯甲酸钾,要加酸将其转化为苯甲酸,然后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苯甲酸。
【详解】A.“萃取”过程需振荡、放气、静置分层,故A正确;
B.甲基叔丁基醚的密度为,密度比水小,所以要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B正确;
C.“操作X”是将苯甲醇从有机物中分离出来,可以利用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试剂Y”的作用是将苯甲酸钾转化为苯甲酸,所以可选用盐酸,故C正确;
D.苯甲酸在乙醇中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溶解度,“洗涤”苯甲酸,用蒸馏水的效果比用乙醇好,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37.D
【详解】A.Na2CO3固体比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所以不能采用加热碳酸钠的方式制备二氧化碳,A错误;
B.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能采用分液的方式分离,应采用蒸馏来分离,B错误;
C.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验证其漂白性,不能验证酸性,C错误;
D.测量氧气体积时,装置选择量气管,测量时要恢复到室温,量气管和水准管两边液面高度相等时,氧气排开水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相等,即可用如图装置测量氧气的体积,D正确;
故选D。
38.C
【分析】
含银废催化剂经磨碎、加热,用稀硝酸溶解,过滤所得的滤渣为及,滤液中有Ag+、Mg2+、K+、Fe3+,加入NaCl可形成AgCl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用氨水溶解可得氯化二氨合银溶液,反应方程式为AgCl+2NH3•H2O=Ag(NH3)2C1+2H2O,向其中加入N2H4•H2O,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粗银和氮气,最后利用电解法精炼粗银可得超细银粉。
【详解】
A.过程I中,只有和不溶于稀硝酸,故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不符合题意;
B.遇KSCN,溶液会变红,故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沉淀表面的已洗涤干净,B不符合题意;
C.过程Ⅳ中,反应的氧化剂为Ag(NH3)2C1,其中银元素由+1价被还原为0价,变化一个价态,还原剂为N2H4•H2O,其中氮元素由-2价被氧化为0价,共变化四个价态,故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C符合题意;
D.过程Ⅴ可以利用电解精炼粗银制得超细银,这一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9.A
【详解】A.FeCl3溶液时加入HCl抑制了水解,氢氧化铁浓度降低,溶液颜色变浅,A错误;
B.乙酰水杨酸水解得到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酚羟基遇三价铁离子显紫色,B正确;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先产生沉淀发生聚沉,后沉淀与反应逐渐溶解,C正确;
D.与Fe2+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具有氧化性和铁粉反应生成了Fe2+,D正确;
故答案为:A。
40.D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酸性KMnO4稀溶液具有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Mn2+,若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硫,A正确;
B.涂改液与KOH溶液混合加热可得KCl于溶液中,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氯元素存在,B正确;
C.甘油能够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绛蓝色溶液,所以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甘油,C正确;
D.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滴加含淀粉的酸性KI溶液,生成了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I-+4H+═2NO+I2+2H2O,该实验没有酸化,D错误;
故选:D。
41.A
【详解】A.检验1-氯丁烷中氯元素,向1-氯丁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条件下水解,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氯元素,故A错误;
B.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经沉淀完全,故B正确;
C.向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5滴5%的硫酸铜溶液,制得新制氢氧化铜,且氢氧化钠过量,检验醛基时产生砖红色沉淀,故C正确;
D.硫酸四氨合铜在乙醇溶液中溶解度小,加入乙醇,析出硫酸四氨合铜晶体,故D正确。
答案为:A。
【点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C
D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B
A
D
B
B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C
C
D
C
B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C
A
A
A
D
D
C
A
D
题号
41
答案
A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二轮热点题型题型0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传统文化化学用语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二轮热点题型题型0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传统文化化学用语含解析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题型07 化学实验基础(选择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题型07 化学实验基础(选择题)(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题型07化学实验基础选择题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题型07化学实验基础选择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热点试题热点07常见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热点试题热点07常见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含解析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装置能用于相应实验的是,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