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解析版)(江苏专用苏科版)
展开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解析版)(江苏专用苏科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苏科版第15章全部内容。
5.难度系数:0.8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切脉”的“脉”是指(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肺静脉
【答案】A
【分析】(1)血管的种类:①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②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③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2)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脉搏是动脉的波动。
【详解】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医生可以根据脉搏诊断疾病。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分寸、关、尺三部按察,掌后高骨处定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切脉必须在病人安静后才进行,病人手臂平放,手掌向上,医生用食、中、无名指的指尖分别平按在寸、关、尺三个部位,用力则由轻到重,用浮取、中取、沉取三种手法,体会脉象的情况,来诊断病情。可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在医院输液扎针之前,护士用止血带扎紧就医者前臂,目的是( )
A.防止血液倒流
B.使血液流动缓慢
C.阻止血液回流心脏,使血管膨胀
D.使组织充血,便于输液
【答案】C
【分析】在医院输液时,从静脉输入,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详解】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因此当一患者需要输液时,护士往往是用止血带扎紧患者前臂,目的是阻止血液回流心脏,使血管膨胀,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是三种不同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甲中有瓣膜B.乙中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C.血液流经丙时,血流速度最快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甲→丙→乙
【答案】D
【分析】题图中:甲是动脉(主干→分支),乙是静脉(分支→主干),丁是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详解】A.甲是动脉,动脉中没有瓣膜,只有四肢静脉中有瓣膜,A错误。
B.乙是静脉,但静脉中不一定都是静脉血,如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
C.丙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最慢,C错误。
D.甲是动脉,乙是静脉,丁是毛细血管,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所以正确的血液流动方向是动脉(甲)→毛细血管(丙)→静脉(乙),D正确。
故选D。
4.心脏瓣膜损害会导致心慌、气短、疲乏和倦怠等症状,如果损害严重会导致呼吸困难,需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心脏瓣膜的作用是( )
A.为心脏提供营养B.避免大量出血
C.防止血液倒流D.促进血液阻塞血管
【答案】C
【分析】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心脏瓣膜位于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确保血液在心脏内之间的单向流动。具体来说,心脏的主要瓣膜是二尖瓣、三尖瓣,每个瓣膜在心脏的左右两边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详解】A.心脏的营养供应主要依靠冠状动脉系统,而不是心脏瓣膜,A错误。
B.避免大量出血主要依靠血液凝固机制和血管壁的完整性,而不是心脏瓣膜,B错误。
C.心脏瓣膜通过开闭来确保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心脏瓣膜的功能不是促进血液阻塞血管,而是确保血液顺畅地流动,D错误。
故选C。
5.下图是张爷爷的血压数据表,请你分析,他可能患( )
A.贫血B.低血压C.炎症D.高血压
【答案】D
【分析】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室舒张时引起动脉管壁的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时动脉因血液充盈而产生的压力。
【详解】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 ~ 18.7 kPa(90 ~ 140 mmHg),舒张压一般为8 ~ 12 kPa(60 ~ 90 mmHg)。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多次超过18.7 kPa(140 mmHg)或舒张压多次超过12 kPa(90 mmHg),就是高血压;如果收缩压多次低于12 kPa(90 mmHg)或舒张压多次低于8 kPa(60 mmHg),就是低血压。血压过高或过低是心血管疾病的表现之一。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张爷爷的收缩压是19,超过正常人收缩压12~18.7的范围,他可能患高血压,故D正确。
故选D。
6.人体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可能出现的是( )
A.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的含量减少
D.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答案】B
【分析】(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详解】A.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与肺泡中的气体进行交换,这个过程称为肺部气体交换。具体来说,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到肺泡中,而肺泡中的氧气则进入血液中。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因此,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是与氧气结合的,不是分离,A错误。
B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肺部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然后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同时,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到血液中,使得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因此,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减少,而氧气含量会增加,B正确,C错误。
D.在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肺泡中,同时氧气从肺泡中进入血液。这个过程使得血液从富含二氧化碳的静脉血转变为富含氧气的动脉血,D错误。
故选B。
7.人的血液由多种成分组成,其中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血细胞作用的成分是( )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答案】A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A.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A符合题意。
B.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功能,B不符合题意。
C.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血小板可以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小明不小心被订书针扎了一下手指,并慢慢流出一点血,但不一会儿流出的血就在伤口处凝固了,下列与止血和凝血有关的血液成分是( )
A.血小板B.血红蛋白C.红细胞D.白细胞
【答案】A
【分析】红细胞的特点呈双凸形:这种形状有助于红细胞在血液中的流动和变形,以及更好地在毛细血管中通过狭窄的部位,进一步保证氧气的输送。
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和分泌:能够吞噬病原体和其他异物,并分泌物质来调节免疫反应。
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维护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的功能。
【详解】A.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会迅速粘附在破损处,形成血小板栓子,阻止血液外流。同时,血小板还会释放一些物质,促进血液凝固,进一步加强止血效果,故A正确。
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与止血和凝血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
C.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样与止血和凝血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
D.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抵御感染,与止血和凝血的功能不直接相关,故D错误。
故选A。
9.某同学皮肤受伤,感染发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最可能高于正常值的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浆
【答案】A
【分析】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特性是容易与氧结合和分离,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
【详解】A.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白细胞就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的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后吞噬,体内白细胞的总数增多,可吞噬病菌,可见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A符合题意。
B.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C不符合题意。
D.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成分输血指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性地输入某一血液成分,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也避免了大量血液的浪费。如对于严重贫血者,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答案】C
【分析】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也就是“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成分输血。
【详解】A.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能够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B不符合题意。
C.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题干中的病人患的是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符合题意。
D.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具有促进凝血的功能B.②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C.③在体内有炎症时数量会增加D.④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答案】C
【分析】观图可知:①红细胞、②血小板、③白细胞、④血浆。
【详解】A.①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主要起运输氧气的作用,A错误。
B.②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错误。
C.③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发炎时,白细胞会穿透毛细血管壁,聚集在伤口处吞噬病菌。因此,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C正确。
D.①是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④血浆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D错误。
故选C。
12.下列与血液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B.大面积烧伤患者可输入血浆进行治疗
C.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少量缓慢输入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C
【分析】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7%~8%,正常的血量,是人体正常代谢活动的基础,失血超过30%,即超过1200~1500毫升,由于血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压,会危及生命;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即400毫升,人体将储备血液动员出来参加循环,其丧失的成分,也会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恢复正常。我国实行义务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详解】A.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其体重的7%-8%,A正确。
B.大面积烧伤会导致患者体液大量流失,包括血浆。输入血浆可以补充患者失去的体液和血浆蛋白,B正确。
C.在输血时,必须遵循血型匹配的原则。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意味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但并不意味着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AB型血。实际上,除了同型输血外,只有在紧急且无法找到同型血源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异型输血,并且需要严格控制输血量和速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C错误。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占其血液总量的很小一部分,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和造血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D正确。
故选C。
13.下列有关血型及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型血的人可以将血液大量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B.可给严重贫血患者输入红细胞
C.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大量输入异型血红细胞容易发生凝集
【答案】A
【分析】(1)ABO血型是人类最常见的,也是最早被发现的血型系统,是由红细胞上所带的凝集原种类决定的,包括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O型血。
【详解】A.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供血者”,因为他们的血液中没有A型和B型血的抗原,所以理论上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O型血可以无限制地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需要遵循严格的输血原则,包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安全性和兼容性,A错误。
B.严重贫血是指患者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的情况。对于严重贫血患者,输入浓缩红细胞悬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而且更为经济,B正确。
C.安全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失血性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基本原则是输同型血。这一原则基于避免不同血型之间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C正确。
D.在输血过程中,如果将异型血输入体内,尤其是大量输入时,很容易引发凝集反应。这是因为异型红细胞进入人体后,会被视作外来物质,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会与异型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红细胞凝集,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反应,D正确。
故选A。
14.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样可输给A型血患者
B.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C.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D.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答案】D
【分析】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体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A.输血需遵循输同型血原则,否则会引起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生命危险。依据电子献血证可知,该献血者为AB型血,不可输给A型血患者,A错误。
B.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不是动脉,B错误。
C.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白细胞的作用是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C错误。
D.献全血是指抽取献血者体内血液的全部成分,即包括血细胞和血浆,D正确。
故选D。
15.我国自1998年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对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献血( ),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A.800~1000毫升B.1200~1500毫升
C.600~800毫升D.200~400毫升
【答案】D
【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详解】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因此,对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由此可见,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6.如图是人体心脏四个腔及其所连血管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③④是动脉,流动着动脉血
B.心脏四个腔中,Ⅲ的壁最厚
C.I、II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
D.体循环的途径是III→③→①→I
【答案】B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下腔静脉,②是肺静脉,③是肺动脉,④是主动脉,Ⅰ右心房、Ⅱ右心室、Ⅲ左心室、Ⅳ左心房,据此解答。
【详解】 A.③④是动脉,④主动脉里流动着动脉血,③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
B.四个腔室中,Ⅲ左心室的壁最厚,它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路程长,因此,左心室壁最厚,B正确。
C.Ⅰ右心房和Ⅱ右心室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C错误。
D.体循环的途径是Ⅲ左心室→④主动脉→全身各个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Ⅰ右心房,D错误。
故选B。
17.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
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
【答案】B
【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某人煤气中毒”,由肺吸入的一氧化碳经过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所以由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8.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室
C.左心室中流静脉血D.右心室连接肺静脉
【答案】A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详解】A.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具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具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即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A正确。
B.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心肌收缩与舒张的结果;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等四个腔,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B错误。
C.左心室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而不是静脉血,C错误。
D.右心室连接的是肺动脉,而不是肺静脉,D错误。
故选A。
19.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低龄化。下列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生活方式是( )
A.高盐高糖,烧烤不断B.吸烟喝酒,熬夜工作
C.锻炼身体,心态平和D.精神紧张,经常焦虑
【答案】C
【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详解】高盐高糖,烧烤不断、吸烟喝酒,熬夜工作、精神紧张,经常焦虑,这些都会使人们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增加,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应该锻炼身体,保持心态平和,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废物之一。需要通过排尿将其排出体外。能够产生尿液的器官是( )
A.尿道B.输尿管C.膀胱D.肾脏
【答案】D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
【详解】A.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而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A不符合题意。
B.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B不符合题意。
C.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D符合题意。
故选D。
21.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⑤是尿道
B.④用来暂时贮存尿液
C.③是输尿管,用来输送尿液
D.②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答案】D
【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图中①是血管,②是肾脏,③是输尿管,④是膀胱,⑤是尿道。
【详解】A.⑤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A正确。
B.④膀胱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B正确。
C.③是输尿管,可输送尿液,C正确。
D.人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②肾脏不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除了肾脏之外,还有肺和皮肤等器官也可以排出废物,D错误。
故选D。
22.题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C.③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⑤可以把葡萄糖重新吸收回④
【答案】B
【分析】分析图: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管外毛细血管,⑤肾小管。
【详解】A.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A正确。
B.①入球小动脉和②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故B错误。
C.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而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故C正确。
D.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进入④肾小管外毛细血管,故D正确。
故选B。
23.长期高盐饮食容易诱发高血压型肾病,导致尿液量比正常人增大数倍,可初步判断是肾脏中的______发生病变。( )
A.肾动脉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
【答案】D
【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详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导致病人的尿液比正常人量多而且稀薄,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4.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这些物质在体内积聚多了,会对人体有害。因此,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可以保持人体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代谢废物的是( )
A.排汗B.排尿C.排食物残渣D.呼气
【答案】C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详解】ABD.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排汗、排尿、呼气都属于人体排泄代谢废物, ABD正确。
C.人体通过消化系统排出食物残渣叫排遗,不属于人体排泄代谢废物,C错误。
故选C。
25.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提取囊内液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为研究肾单位功能,科学家进行了微穿刺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个肾单位由①③⑤组成
B.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C.③发生病变时,⑥内液体有可能含血细胞
D.④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含量减少
【答案】C
【分析】肾脏是血液体循环流经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题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囊。
【详解】A.一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囊,A错误。
B.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B错误。
C.③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滤过作用出现问题,肾小囊腔内的液体(原尿)中有可能含血细胞,C正确。
D.因为肾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绝大多数的水,所以④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尿液,与③肾小球中的血液相比,尿素的浓度变高,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4分)小明同学因感冒拖延引发持续咳嗽,去医院治疗护士为其抽血检查,经医生诊断为肺炎并伴有心肌炎。下图为有关图片,请据图作答:([ ]内填图中序号或字母)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分层现象,图中a是 ,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2)小明从外界吸入的氧会经图乙中 [ ] 运输,对应图甲中的 [ ]。
(3)图丙中的ABC代表血管,护士为小明输液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丙图中的 [ ],经过血液循环,药物会通过图丁中血管⑤下腔静脉最先到达腔室 [ ] 。
(4)若图丙中E是乐乐的小肠绒毛壁,经过D(代表生理过程)过程,在B处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增加,则D表示 过程。
(5)小明因为肺炎拖延时间较长,并发了轻度心肌炎,在恢复期间,医生强调其不能长时间剧烈运动,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6)心脏、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都是相适应的。请再举出一项人体内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实例: 。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1分)
(1)血浆 血细胞
(2)① 红细胞 c
(3)C A 右心房
(4)吸收
(5)剧烈运动会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加强、负担加重,不利于心肌的修复(2分)
(6)肺部的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很多(肺泡总面积很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管径很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3分)
【分析】图甲中:加入抗凝剂的新鲜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a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b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c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 图乙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 图丙中: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血管,D是吸收,E是小肠绒毛。图丁中:①上腔静脉,②主动脉,③肺动脉,④肺静脉,⑤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
【详解】(1)图甲中,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a是血浆,血浆呈现淡黄色、半透明,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
(2)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结合题图可知,小明从外界吸入的氧会经图乙中①红细胞运输,对应图甲中的[c]红细胞。
(3)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图丙中的ABC代表血管,护士为小明输液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丙图中的[C]静脉血管。药物进入血液后,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处。可见,药物会通过图丁中血管⑤下腔静脉最先到达腔室A右心房。
(4)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小肠既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可见,若图丙中E是乐乐的小肠绒毛壁,经过D过程,在[B]小肠处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增加,则D表示吸收过程。
(5)乐乐因为肺炎拖延时间较长,并发了轻度心肌炎,因为剧烈运动会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加强、负担加重,不利于心肌的修复,所以在恢复期间,医生强调其不能长时间剧烈运动。
(6)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举出人体内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可以是:①小肠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此相适应,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②肺部的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很多、肺泡总面积很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管径很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
27.(10分)如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①~⑤表示四个腔所连接的血管。请据图分析:(“【 】”内填序号或字母,“ ”上填名称)
(1)静脉血由【C】 流出,到达【E】 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 。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 循环。
(2)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
(3)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心脏壁最厚的腔是【D】 ,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心脏内有 ,保证血液不会倒流。
(4)图2中血管③和④的名称分别是③ 、④ 。
【答案】(每空1分)
(1)右心室 肺 左心房 肺
(2)A
(3)肌肉 左心室 瓣膜
(4)主动脉 肺动脉
【分析】图1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E肺部毛细血管网、F组织器官内毛细血管网。
图2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主动脉、④肺动脉、⑤肺静脉。
【详解】(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由C右心室流出,到达[E]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增多,血液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左心房。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由下腔静脉流回A右心房。
(3)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4)图2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主动脉、④肺动脉、⑤肺静脉。
28.(8分)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③肾小球、④ 、⑥ 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A 作用和B 作用,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为 ,通过B过程形成的液体为 。
(3)在B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它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4)原尿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含 。
【答案】(1)肾小囊 肾小管
(2)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 原尿 尿液
(3)葡萄糖
(4)大分子蛋白质
【分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外毛细血管、⑥肾小管、⑦肾小静脉。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中结构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⑥肾小管构成一个肾单位。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为原尿通过B过程形成的液体为尿液。
(3)在B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它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4)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原尿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29.(8分)如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血液由C流入D,D中的血液不会再流回C,是因为C、D之间存在 。
(2)图甲中b血管的名称是 。
(3)图乙中在②③⑤⑥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 (填序号)。脑部细胞的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会最先到达心脏的 。
(4)图乙中血液从B出发回到C的循环途径称为 。
(5)如果某人不慎受伤需要静脉输液,药物需要经过心脏 次才能到达受伤部位。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1分)
(1)主动脉 房室瓣
(2)肺动脉
(3)③⑤(2分) 右心房
(4)体循环
(5)2/两
【分析】图甲中,A是左心房,B是左心室,C是右心房,D是右心室,a是主动脉,b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图乙中,A是左心房,B是左心室,C是右心房,D是右心室,①是全身组织处毛细血管,②是上、下腔静脉,③是肺静脉,④是肺部毛细血管,⑤是主动脉,⑥是肺动脉。
【详解】(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由四个腔构成,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内流动脉血,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内流动脉血,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图甲中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血液由C右心房流入D右心室,D右心室中的血液不会再流回C右心房,是因为C右心房、D右心室之间存在房室瓣。
(2)通过(1)分析可知,图甲中b血管的名称是肺动脉,其内静脉血。
(3)通过(1)分析可知,图乙中在②上下腔静脉,③肺静脉,⑤主动脉,⑥肺动脉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③肺静脉,⑤主动脉。脑部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心脏的路线是:脑部细胞→脑部细胞外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4)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图乙中血液从B左心室出发回到C右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5)血液循环途径所示:药物静脉输液进入患病部位的途径是: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颈动脉→扁桃体,可见药物首先到达右心房,药物到达受伤部至少2次经过心脏。
30.(10分)人体蕴藏无穷的奥秘等待同学们去探索。如图为人体血液的部分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图中A、B、C、D代表心脏四腔,其中壁最厚的是[ ] ,它可以将血液从① 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在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 交换。
(3)图中血管①、③、④、⑤、⑥中血液成分的共同特点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肺泡壁和肾小球壁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4)体内的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经过 作用和 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5)某人患有肾炎,医生建议注射青霉素治疗。在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做皮试,将少量药物注入皮肤,过程中会有少量的出血,能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 。
【答案】(1)肺泡
(2)D 左心室 主动脉 物质
(3)动脉血 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5)血小板
【分析】图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入球小动脉、⑤出球小动脉、⑥肾小球、⑦肾小囊、⑧肾小管;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
【详解】(1)肺位于人体胸腔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支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可见,肺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D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左心室可以将血液从①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在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心脏左侧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连③肺静脉,左心室连①主动脉,都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内都流静脉血,如③肺静脉(及其分支血管)内流的是内流动脉血;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只起过滤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血液经过肾小球后,氧气含量不变,因此⑥肾小球和④入球小动脉、⑤出球小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可见,图中血管①、③、④、⑤、⑥中血液成分的共同特点是动脉血。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缠绕而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滤过。可见,肺泡壁和肾小球壁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4)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的形成有利于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5) 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可见,能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kpa
收缩压
舒张压
张爷爷
19
14
正常人
12-17
8-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解析版)(陕西专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如图,取两只活的蝗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解析版)(湖南专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下列都属于腔肠动物的是,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解析版)(深圳专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