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教案
展开“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即陈涉起义后的第四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刘弱项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曲折斗争,终于脱险逃归营地。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脱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首尾呼应。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是一个动人的完整的故事。
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语就能突出地刻画出人物个性,这是学习的重点。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学习的难点。
eq \b\lc\ \rc\ (\a\vs4\al\c1(教学目标及切入点))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深入而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
(2)使学生提高从网络中提取大量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分析、整合的能力。
(3)从不同的人格魅力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所蕴含的崇高美。
2.切入点
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其命运迥异。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教学时从探究刘邦成大事的原因以及项羽的人格魅力切入。
eq \b\lc\ \rc\ (\a\vs4\al\c1(教学过程))
1.蚁穴溃堤——导入
幻灯展示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
师:请大家朗诵这两首诗,要读出《大风歌》踌躇满志、慷慨悲壮的情感以及《垓下歌》慷慨悲凉的意味。同时思考两首诗表达的不同情感。
分析: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踌躇满志又担忧江山不稳的复杂心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项羽逃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力竭自刎身亡。《垓下歌》即为一代霸王之绝唱。
2.深水养鱼——探究
首先为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与资源: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同时提供多媒体教室,介绍百度百科、百度项羽贴吧、百度刘邦贴吧等。
要求:(1)请同学们按照日常学习小组的划分分成六组。前三组同学探究第一个问题,后三组同学探究第二个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2)立足课文,搜索网络资源,筛选出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特别是第一个问题,要注意在对比中得出结论。把有用的材料存放在硬盘的文件夹中。
(3)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对各自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小组主要观点,推举发言人,其余同学做PPT、Flash等展示课件,最后选出代表,汇报小组探究成果。
问题一: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其命运迥异。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立足文本,结合从网络中找到的信息,试从用人、处事、性格等方面对二人进行对比。
师:刘邦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分析:刘邦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比如,鸿门宴前,张良对刘邦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可以说,刘邦集团在鸿门宴中变被动为主动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谋士贤才在刘邦这里有充分挥洒的自由天地,而刘邦也正因为能够从善如流,才化险为夷。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刘邦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师:项羽是如何对待手下的谋臣志士的呢?
分析:项羽相反,他的刚愎自用造成了最终的悲剧。鸿门宴之前,忠诚智慧的范增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敏锐地洞察到了他的真正目的,提出“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玦,项羽不应。鸿门宴后,刘邦逃脱,范增失望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由此可知项羽不听忠言,刚愎自用,他的悲剧结局在情理之中。
总结:(幻灯展示)《史记·高祖本纪》中写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写道:“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由以上材料也可以看出,刘邦赢于“用人”,而项羽输于“自大”。
师:在处事方面,刘邦有什么长处?
分析: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在生死攸关的选择面前,作为一个与刘邦没有血缘关系的谋士,张良却说出“亡去不义”的惊人感人之语,除了共图大业,利益相关,刘邦任人唯贤之外,恐怕与张良对刘邦本人魅力与能力的认可不无关系。
还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佐证。如:
刘邦到达霸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的苛刻法律全部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也为他后来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师:项羽在处事方面哪里不及刘邦?
分析:项羽心胸狭隘,残暴成性,不得人心。在课文中,与张良忠于刘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甚至得不到亲叔叔的诚心。项伯不顾全侄儿大业,而以个人情义为重,向刘邦告密,这侧面暗示了项羽终将走向灭亡。
还有其他史料可以证明。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韩生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衣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烹杀了说这话的人。
项羽心胸狭隘而又不得人心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幻灯展示)刘邦为人宽容,深得民心;项羽心胸狭隘,不得人心。
师:刘邦在军事战争中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分析:刘邦重“智”。刘邦在军事战略方面有过人之处。他善用计谋。善观人心,攻心为上。鸿门宴之前,他巧妙利用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麻痹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保护。鸿门宴上,刘邦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卑躬屈节。并且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紧紧抓住项羽重“义”的弱点,大做文章。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却牢记在心,回营后,“立诛杀曹无伤”。如此种种,皆体现了刘邦善用心机。
其他史料也可以证明。比如用陈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项羽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再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再比如垓下之战时,下令在楚营周围唱起悲歌,哀音重重,使楚军无心恋战。
师:相比较而言,项羽的性格怎样?
分析:项羽重“勇”,但缺少谋略。刘邦与项羽非凡的军事才能铸就了他们辉煌的人生,但重智慧与重勇力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总结:刘邦从一介平民,击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成为开国皇帝,过人之处自当不少。容人之量与用人之宽应为最重要的一点。他不怪罪怂恿韩信反叛的蒯通,证明了他对人的宽容;能于逃卒中提拔韩信为大将军,证明了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胆识。
刘邦的功绩是使自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足以证明他的伟大。
问题二:项羽虽然失败了,但太史公司马迁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并把他列入帝王才能进入的“本纪”里面。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何在?
分析1:项羽的魅力在于他重“义”重情。
项羽心中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就是“义”。鸿门宴前,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对叔父私见张良一事,项羽因其重义,不但不追究,还“许诺”。杀刘邦之心已有动摇。之后说出告密者曹无伤,恐怕也有嫌曹不忠不义之心。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护主,义字当前。本性残暴的项羽便对他宽容有加,称之为“壮士”,面对樊哙的慷慨陈词竟“未有以应”。
但是,项羽的魅力也是他的弱点,最终断送了他的前程。
分析2:项羽的魅力在于他具有中国古典英雄的勇武之美。他是真正的征战天才,是秦汉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
他也是有实力的。他对战争的把握,恐怕十个刘邦也敌不过。谁说项羽有勇无谋?《史记》中有记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鼓舞士气,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胜宁死的大无畏精神。这里就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大无畏的决断力。“破釜沉舟”一战,可以看出他领兵的才能和为将的自信。这一战确立了他的英雄形象,也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项羽在垓下之围中,在残部受到重创的情况下又带余下的28骑杀出,瞋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真是顶天立地、一往无前的盖世英雄。
分析3:项羽的魅力在于他不过乌江,保全气节。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所以全诗都洋溢着对项羽的赞美和敬仰。一个“不肯”,就是一种“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而项羽向天长叹:“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悲壮,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髓。(设计学生配乐朗诵《夏日绝句》,并播放京剧片段《霸王别姬》音乐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使学生更透彻地感受项羽万古长存的英雄魅力)
总结: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截然不同的选择,我们很难评说孰优孰劣,我们只能说他们各具风采,各有归宿。比如司马迁对项羽就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幻灯展示)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最终“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3.饮水思源——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肯定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谁来和同学们交流分享一下?
分析1:在评价文学人物或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片面地看到他英雄的一面,因为人都是多面的。缺点、弱点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每个人,但往往有了缺点、弱点,“人”的味道才更重,作品才更真实和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只有拥有了缺点和弱点,才能真正拥有价值和魅力。
分析2:与其说事业成就人,不如说人成就事业。事业成败不是偶然,而是与一个人的性格、信仰、人生选择有种种必然联系。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把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一切挑战。
4.更上层楼——拓展
师:网络资源丰富,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并没有展示出来。对张良、樊哙、范增等人物形象还没能细细品味。请立足文本,结合史料,对其中的某一位加以分析,写一篇600字的短文“走近秦汉英雄人物——________”。
eq \b\lc\ \rc\ (\a\vs4\al\c1(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本节课从深入挖掘文本、开发与整合网络资源入手,开阔学生视野,重视对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有的放矢,有效而深入地学习。
从文字之美到精神之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是囿于课本,对人物的认识未免过于片面,只有充分借助网络,从中提炼、分析能展现人物魅力的资料,才能走进人物,走进文学,走进壮美的人格。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带领学生迎来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让学生动手制作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文字的结论辅以生动的画面和悲壮的戏曲音乐,增强了古典意味和悲剧力量,在“赏”和“析”中突出了“情”,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与交流欲望,使历史不再遥远,让语文贴近生活。
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教案: 这是一份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3* 鸿门宴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知识点介绍,背景介绍,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集中正音,讲解一,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鸿门宴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数,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鸿门宴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宴 前项羽坐失良机,宴 中)项羽再失良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