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后作业题
展开【例题展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问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兄子:兄长的儿子。差:大体。拟:相比。
【参考答案】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考点解说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将所提供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它是以全面准确的理解句子含义为基础的。考纲要求以“直译为主”,也就是要求“字字落实”。要做到“字字落实”,就要准确判断每一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一词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等,并作出准确解释。“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就是要把握句式、修辞、习惯用法等特点,在翻译时要结合语境,对句子做适当的调整,同时要求能够翻译出句子的语气。
知识解读
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古汉语一般指的是文言,因其词汇、语法上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内容也涉及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初中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本文将结合相关例证,简单总结初中课外文言文进行句子翻译的一些简单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有所帮助。
一、结合文章语境,整体理解句意
文言文的本质还是文章,想要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离不开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很多学生对课外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细读文章而直接开始做题,往往会漏掉文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很容易出现错误。例如“何可一日无此君”,其中“君”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君主,也引申为统治,君临;二是对人的敬称。这时必须结合语境来分析: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
王子猷的感叹是由竹而发,“君”在这里不是指人,而是指竹子。因此,此句最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怎么可以一天没有竹子呢”。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语言现象,因此在进行句子翻译的时候必须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选择最适合的义项,平时要扩大阅读面,积极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物事件、思想情感,领略语言文字之美。
二、落实重点词汇,精准对应翻译
想要做好文言文的句子翻译,首先需要做好词汇的积累,具体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为原则。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变。“意译”是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面对课外文言文时也要有字字落实的意识,不能直译时再采取意译的方式调整译文,以某年中考试题为例: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黄生借书说》)
“可惜”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对事物的惋惜、遗憾、爱惜等,但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可”表示“值得”,“惜”表示“珍惜”,这样的用法在《爱莲说》“可爱者甚蕃”一句中出现过。
想要让译文尽善尽美,同学们在做句子翻译题时要有得分意识,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平时则要注意积累和迁移。
三、辨析文言句式,厘清语法难点在初中阶段,需要重点掌握的是省略句式、判断句式、简单的倒装句及被动句式。
同学们应从课内文言文抓起,循序渐进,理解掌握文言文语法上的特点,以课内带动课外,逐渐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
1.省略句
例如:解衣欲睡。(《记承天寺夜游》)
翻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2.判断句(标志词:“者”“也”“……者,……也”等。)
例如: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翻译: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
3.倒装句
例如: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翻译:(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4.被动句(标志词:“为……所……”“为所”“于”等。)
例如: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翻译: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标志词“为”翻译为“被”。)
语法知识虽然难度较大,但因其递归性和重复性,也是做好课外文言文翻译的基础。细心将课内文言文中的同类型句子整理在一起,归纳总结,定期巩固回顾,才能更好地应对课外文言文。
四、活用翻译技巧,力争通顺译文
翻译文言句子的原则是“信”(要忠实于原文)、“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雅”(翻译语言要优美,能表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翻译文言句子时,要求按照“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进行翻译,即以原文为本,逐字翻译,难以用直译表述的部分,可以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留
方法解读
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例句呈现
①《齐谐》者,志怪者也。(《北冥有鱼》)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替
方法解读
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例句呈现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吾:我;汝:你,你们。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求:探求。
调
方法解读
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句呈现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定语后置,是“千里之马者”的倒装。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宾语前置,是“有何陋”的倒装。
③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状语后置,是“尝于家圃射”的倒装。
④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谓语前置,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
补
方法解读
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例句呈现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省略句,“见渔人”省略主语“桃花源中人”,“问”省略宾语“渔人”,“具答之”省略主语“渔人”,翻译时要补出。
②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表被动的省略句,“感”后面省略“于”(被),翻译时要补出。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剃论战》)
省略句,“再”“三”后省略谓语“鼓”,翻译时要补出。
删
方法解读
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例句呈现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②“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爱莲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之”为结构助词时,通常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③公将鼓之。(《曹剃论战》)
“之”充当音节助词,用以补足音节,不译。
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不译。
(2024·湖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谢公①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②。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丙】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③,便唱④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⑤,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⑥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谢公:指谢安,死后追赠为大傅。②局:这里指棋局。③遽(jù):惶恐。④唱:叫喊。⑤王(wàng),通“旺”,指兴致高。⑥承响:应声附和。
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短文【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借助知识卡片中“去”和“说”的释义,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句的意境和情感。注意关键词:
以:连词,因为。“说”通“悦”,喜悦,高兴。去:前往、向前。
夯 实 基 础
(23-24七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奕作剡①令②,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④曰:“阿兄,老翁可念⑤,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⑥曰:“阿奴⑦欲放去邪?”遂遣去。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剡:shàn地名。②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③醇酒:高度酒。④谏:规劝。⑤念:怜悯;同情。⑥容:面容;脸上的神色。⑦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1.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2024·四川广元·三模)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3-24七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而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③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战!”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战国策》)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节选)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
【注】①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官,③焉:哪里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024·山东聊城·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舆:手推的小车。④凶:不吉利。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汝何以收此凶具?
能 力 提 升
(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①,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①诺:答应,可译为“好的”。②俟(sì):等待。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3-24七年级上·河南周口·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傅子》①曰:“言出于口,结②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则君臣之道益睦;子以信孝其父,则父子之情更隆。夫仁者不妄为,知③者不妄动。择是④而为之,计⑤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没而名足称也。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⑦,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
(选自《臣轨·诚信章》,有删改)
【注】①《傅子》:西晋傅玄所著政论著作。②结:牢记。③知:同“智”。④是:正确。⑤计:考虑,谋划。⑥恃:依赖。⑦殒:死。
6.翻译下列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3-24七年级上·广西北海·阶段练习)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道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②方至造门③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①因:于是,就。②(宿):一宿,一晚。③造门:登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3-24七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理解并翻译句子。
1、理解古文的特点,强化重点实词、虚词的积累,培养文言语感。
2、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要点与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相关方法准确翻译文言句子。
3、理解文言句子常用句式与习惯用法,体悟文言文独特的音韵美。
说:1.shuō①解释,说明②主张,学说;2.shuì劝说,说服;3.yuè通“悦”,喜悦,高兴
去:①离开②距,距离③前往④过去的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综合训练题</a>,文件包含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教材中的考点词语赏析原卷版docx、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教材中的考点词语赏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金色花/泰戈尔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金色花/泰戈尔同步测试题</a>,文件包含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材中的考点象征手法原卷版docx、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材中的考点象征手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6 散步/莫怀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6 散步/莫怀威达标测试</a>,文件包含第6课散步教材中的考点环境描写原卷版docx、第6课散步教材中的考点环境描写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