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4.1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杭州亚运会围绕“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使用了多种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铝合金炬身B. 碳纤维器材C. 麦秸秆衣架D. 可降解塑料餐具
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 C. D.
3.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OH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A. 黄色B. 绿色C. 红色D. 紫色
4. 下列物质与Cl2反应,能发出苍白色火焰的是
A. H2B. NaC. FeD. Cu
5.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胶体B. 蔗糖溶液C. 溶液D. 溶液
6. 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 B. C. D.
7.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A. HB. CC. OD. Si
8.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 B. C. D.
9. 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
10. 下列物质不能与反应的是
A B. C. 盐酸D.
11. 下列关于物质类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酸B. 氯水属于纯净物
C. 属于有机化合物D. 属于盐
12. 下列粒子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 B. C. D.
13. 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B. 制备有毒气体时,在通风橱内进行
C. 点燃前,先进行验纯操作
D. 金属不慎着火时,用水浇灭
14. 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15.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变质的是
A. B. C. D.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H4的摩尔质量是16g/ml
B. 常温常压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为1ml
C. 1mlN2约含有6.02×1023个氮分子
D. 1L1ml/LNaOH溶液中含有1mlNa+
17. 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H2O的电子式:
B. 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 KOH的电离方程式:KOH=K++OH-
D. 用电子式表示HCl形成过程:
18. 铟()是一种主族元素,电子产品的屏幕常使用含铟的导电玻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的原子核内有49个质子B. 的中子数为113
C. 互为同位素D.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3价
19.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
C. 、、、D. 、、、
2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用FeCl3溶液腐蚀覆Cu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B. 向含Br-的浓缩海水中通入Cl2制Br2:
C. Al(OH)3治疗胃酸过多:
D.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
21.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22. 钠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Ⅰ中钠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应放热和钠的熔点低
B. Ⅰ中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 Ⅱ中有肥皂泡产生说明有H2生成
D. Ⅱ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Cl、K2CO3、Ba(NO3)2、CuSO4和Na2SO4,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此悬浊液中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③取无色滤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依据实验现象,下列关于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可能含K2CO3和CuSO4
B. 可能含KCl,一定含Ba(NO3)2和Na2SO4
C. 一定含KCl、Ba(NO3)2和Na2SO4
D. 一定含Ba(NO3)2、Na2SO4和K2CO3
24. 用强光照射氯水,通过传感器获得如下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图1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逸出
C. 结合图1、图2和图3推测发生了反应:
D. 光照较长时间后,溶液的漂白性会减弱
25. 用含有和少量的铝灰制备,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
Ⅲ.调节溶液的约为3,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至紫红色消失,过滤、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已知:
①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②一定条件下,可与反应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Ⅰ中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和
B. Ⅱ的目的是将氧化为
C. Ⅲ中棕色沉淀含有和
D. Ⅳ中发生了反应: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9题,共50分。
26. 将物质及其用途连线。A-____ B-____ C-_____
27. 化工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是否漏气,利用的反应如下:
(1)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
(2)若每消耗,则生成的体积是______(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28. 实验室用固体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如下。
(1)配制溶液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______。
(2)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所配制的溶液中是______。
(4)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序号)。
a.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
b.操作3中烧杯洗涤液未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29. 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性质。
(1)探究溶解性。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1g 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加入5mL水,充分振荡后,一支试管中固体有剩余,剩余的固体是______。
(2)探究稳定性。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能够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的证据是______。
②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探究与酸的反应。
(4)该小组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时,运用的化学思想方法有______(填序号)。
a.比较 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0.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并回答问题。
钪是一种稀土金属元素。天然稳定同位素为,化合物常见价态为+3价。钪非常活泼,室温时表面被氧化形成薄膜。溶于酸生成,溶于过量浓溶液生成。在氮气保护下,将和金属在高温下反应,再分离熔渣,可制得纯度约为的金属钪。
钪的熔点比铝的高倍,而密度相近,适用于航空、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钪是有效的合金元素,加入镁或钛中形成合金,可使合金有较好的机械、电学和稳定性能。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具有一定两性氧化物特征。______
(2)与制备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______
(3)制备采用氮气保护可以防止和被空气氧化。______
(4)钪加入镁中形成合金后,合金的性能与纯金属有差异。______
31. 宋代《千里江山图》所用矿物颜料绿松石中含有。
(1)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中共价键的类型是______(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3)下列比较Mg、Al金属性强弱的方案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比较Mg、Al分别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b.比较Mg、Al的密度
c.向MgCl2溶液、AlCl3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比较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
(4)P与N、As是同主族元素。
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H3 b.PH3 c.AsH3
②非金属性:P>______(填“N”或“As”),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
32. 某小组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
(1)Ⅰ中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证明Ⅰ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的实验证据是______。
(3)针对Ⅲ中“振荡后溶液红色褪去”提出假设:
已知:ⅰ.酚酞溶液遇浓NaOH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加水后恢复红色
ⅱ.一定条件下,酚酞易被强氧化剂氧化
假设1:溶液中NaOH浓度过大,使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假设2:______。
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将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33. 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的氧化性强弱(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遇淀粉溶液变蓝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和,通入一段时间,再将导管插入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然后夹紧;
Ⅱ.打开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盐酸后关闭活塞,给加热;
Ⅲ.当中的溶液变为黄色时,停止加热,夹紧;
Ⅳ.打开活塞,将少量中溶液滴入中,关闭活塞。
(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浸有溶液的棉花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中溶液变黄说明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为探究和的氧化性强弱,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并检测中黄色溶液和中混合溶液中的部分微粒,结果如表所示(忽略空气中的影响)。
①检验中黄色溶液中含有的试剂是______。
②进一步检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③能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氧化性的有______(填“甲”“乙”或“丙”)。不能证明的请说明理由:______。
34. 硫酸亚铁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
Ⅰ.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
用焙烧铁矿石产生的红渣(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等)为原料生产硫酸亚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红渣和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硫酸浸取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3)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其作用是______。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物质有______、。
(5)若用含滤液3制备,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和______。
(6)产品纯度测定
已知:
取硫酸亚铁晶体产品,用稀和新煮沸过的蒸馏水溶解后,立即滴入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的摩尔质量是)。
Ⅱ.用制备颜料铵铁蓝.
(7)用稀溶解后,加入溶液和溶液,加热,产生白色沉淀。酸性条件下再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得到铵铁蓝。补全离子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氯水中加入镁粉,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氯水中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物质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Ⅰ.钠与水反应
Ⅱ.铁与水蒸气反应
开始沉淀时
完全沉淀时
物质
用途
A.Fe2O3
a.红色颜料
B.Na2O2
b.消毒剂
C.NaClO
c.供氧剂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①______
②______
向盛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向Ⅲ中溶液加入______(填试剂)
溶液不变红
假设1不成立
②
分别向Ⅲ和Ⅳ中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
Ⅲ中______;Ⅳ中溶液变红不褪色
假设2成立
中部分微粒
中部分微粒
甲
既有又有
有
乙
有无
有
丙
有无
有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下列家庭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