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生物一轮分层复习检测案18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含解析)
展开1.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型的比例为( )
A.3种、3∶1
B.3种、1∶2∶1
C.9种、9∶3∶3∶1
D.9种、1∶4∶6∶4∶1
2.[2024·日照模拟]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病(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F1全为抗病高茎植株,F1自交获得的F2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A、a与B、b的遗传既遵循分离定律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2中的抗病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和随机交配,后代中抗病基因频率均不变
C.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5∶5∶5∶1
D.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7∶9∶9∶1
3.某种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时才不患病,经遗传咨询可知5号和6号生育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B.3号与4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C.7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
D.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为3/7
4.蜜蜂中的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而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 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 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5.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
A.9/16 B.3/4
C.6/7 D.9/14
6.[2024·湖北襄阳五中高三模拟]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性状不都是受一对基因控制,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让褐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他颜色个体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C.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多有27种
D.褐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子一代可能有黄色∶褐色∶黑色=2∶3∶3
7.[2024·广东省佛山市模拟]某植物花瓣的大小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有a1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有a2基因且无a1基因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只含a3基因植株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和Bb的花瓣是红色,bb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1a3Bb和a2a3Bb的个体杂交产生的子代 ( )
A.全为杂合子
B.共有6种表型
C.红花所占的比例为3/4
D.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4
8.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9.[2024·临沂一模](不定项)黄瓜植株有雌株(仅花的雌蕊发育)、雄株(仅花的雄蕊发育)与两性植株(花的雌雄蕊均发育)之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B均是花芽分化过程中乙烯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对黄瓜的性别决定有重要作用。基因A和B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B基因的表达与乙烯的产生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雄花黄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
C.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雌蕊能发育的植株比例为1/2
D.对两性植株外源施加乙烯,可以使其转化为雌株
10.(不定项)果蝇的卷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正常翅灰身雌果蝇和纯合正常翅黑身雄果蝇交配,所得F1中有390只正常翅灰身果蝇,同时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1只卷翅灰身雌果蝇和1只卷翅灰身雄果蝇。让F1中的卷翅灰身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卷翅灰身∶正常翅灰身∶卷翅黑身∶正常翅黑身=6∶3∶2∶1,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aabb
B.F1的基因突变是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的
C.F1的卷翅灰身果蝇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时,基因A纯合致死
11.(不定项)将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和胡萝卜脱氢酶基因(ZDS)导入水稻细胞,培育而成的转基因植株“黄金水稻”具有类胡萝卜素超合成能力,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一个PSY和一个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3∶1
B.若一个PSY和一个ZDS分别插入到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亮色大米∶橙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9∶3∶4
C.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1∶14∶1时,则不可能有PSY、ZDS插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的比例为1∶15,则一定有PSY、ZDS插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12.[2024·青岛线上一模](不定项)某种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黄色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灰色色素的合成,当两种色素都不存在时,该动物毛色表现为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该动物的毛色表现为褐色,但当配子中同时存在基因A、B时,配子致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动物的基因型共有6种,不存在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个体
B.某黄色个体与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中四种体色均可能出现
C.该动物的所有个体中,配子的致死率最高为25%
D.褐色个体间杂交后代中褐毛∶黄毛∶灰毛∶白毛=4∶3∶3∶1
[大题冲关练]
13.蓝粒小麦是小麦(2n=42)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均带有蓝色素基因E)代换了小麦的一对4号染色体。小麦5号染色体上的h基因纯合后,可诱导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互换。某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离的小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P雄性不育小麦(HH) ×小麦(hh)
↓
F1中的不育株×蓝粒小麦(HH)
↓
F2中的蓝粒不育株×小麦(hh)
↓
F3中的蓝粒不育株×小麦(HH)
↓
F4中的蓝粒不育株×小麦(HH)
(1)亲本不育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F1中可育株和不育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
(2)F2与小麦(hh)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蓝粒不育株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_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如果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随机分配,最终能产生________种配子(仅考虑T/t、E基因)。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是________。
(4)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变异。
(5)F4蓝粒不育株和小麦(HH)杂交后单株留种形成一个株系。若株系中出现:
①蓝粒可育∶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非蓝粒不育=1∶1∶1∶1。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合育种要求的是______(填“①”或“②”)。
14.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 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 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 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2)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F1 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则以上所得 F1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______________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一个H基因,在不喷施NAM的情况下,利用植株甲及非转基因植株通过一次杂交即可选育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请写出选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所以F1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有9种;后代中r1r1r2r2占1/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6/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占1/16,所以不同表型的比例为1∶4∶6∶4∶1。
答案:D
2.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由F2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可推知等位基因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推知,F2中的抗病植株基因型为AA(1/3)、Aa(2/3),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当F2中的抗病植株自交时,后代为AA(1/3+1/4×2/3=1/2)、Aa(1/2×2/3=1/3)、aa(1/4×2/3=1/6),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2/3;当F2中的抗病植株随机交配时,后代为AA(2/3×2/3=4/9)、Aa(2×2/3×1/3=4/9)、aa(1/3×1/3=1/9),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2/3,B正确;F2中抗病植株为AA(1/3)、Aa(2/3),自交后代为AA(1/3+1/4×2/3=1/2)、Aa(1/2×2/3=1/3)、aa(1/4×2/3=1/6),抗病∶易感病=5∶1,同理可推出,F2中高茎植株自交后代高茎∶矮茎=5∶1,故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5∶5∶5∶1,C正确;F2中抗病植株为AA(1/3)、Aa(2/3),随机交配后代为AA(2/3×2/3=4/9)、Aa(2×2/3×1/3=4/9)、aa(1/3×1/3=1/9),抗病∶易感病=8∶1,同理可推出,F2中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高茎∶矮茎=8∶1,故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64∶8∶8∶1,D错误。
答案:D
3.解析:假设与该病相关的基因为A/a和B/b,由题意可知只有A_B_的个体才不患病,5号和6号都没有病且他们的后代患病的概率是7/16,说明他们两个的基因型都是AaBb。因为该遗传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疾病,所以在人群中男女患病概率相等,A错误;3号和4号是患者,而其子代6号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3号和4号基因型是A_bb和aaB_或aaB_和A_bb,B错误;7号个体不患病,其基因型是A_B_,基因型有4种,C错误;8号患病,基因型分别为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因此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7,D正确。
答案:D
4.解析:由题意可知: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说明F1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进而推知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F2中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而F1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所以F1雄蜂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b,即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综上分析,可进一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B,A正确,B、C、D均错误。
答案:A
5.解析:理论上F2表型及比例为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B_+aabb)=9∶3∶4,由于黄色中有50%的个体死亡,则后代个体表型比例为:青色∶灰色∶黄色=9∶3∶2,所以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9/14。
答案:D
6.解析:图示过程中该哺乳动物的毛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正确;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b,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有ddAAbb、ddAabb、ddaabb,表现为褐色、褐色、黄色,出现黄色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a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_ _ _ _ _、ddaa_ _,要使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最多,则该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aBb,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3×3=27种,C正确;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b,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A_B_,当两者基因型分别为ddAabb、ddAaBb时,相互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色(D_ _ _ _ _、ddaa_ _)∶褐色(ddA_bb)∶黑色(ddA_B_)=(1/4)∶(3/4×1/2)∶(3/4×1/2)=2∶3∶3,D正确。
答案:B
7.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控制花瓣大小的基因和控制颜色的基因自由组合,且二者组合情况对应的表型如下表:
无花瓣基因型为a1a3Bb和a2a3Bb的个体杂交结果用棋盘法表示如下:
根据表格的内容可知,存在a3a3 BB和a3a3 bb的纯合子,A错误;从表格中看出,只有5种表型,B错误;红花所占的比例为9/16,C错误;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1/2+1/4×1/2=1/4,D正确。
答案:D
8.解析: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说明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黄色个体是aa_ _ _ _、A_ _ _D_;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F2中黑色个体占比=9/(52+3+9)=9/64,褐色个体占比=3/(52+3+9)=3/64,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要出现9/64的比例,可拆分为3/4×3/4×1/4;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要出现3/64的比例,可拆分为3/4×1/4×1/4。而符合F2黑色个体和褐色个体的比例的F1基因型只能为AaBbDd,则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9.解析:分析题意和图示可知,黄瓜的花受到基因型和乙烯的共同影响,A基因存在时会合成乙烯,促进雌蕊的发育,同时激活B基因,B基因的表达会进一步促进乙烯合成而抑制雄蕊的发育,故可推知,A_B_的植株开雌花,A_bb的植株开两性花,aaB_和aabb的植株开雄花。B基因的表达会促进乙烯的产生,乙烯的产生又会促进B基因的表达,即二者之间存在正反馈,造成乙烯持续积累,进而抑制雄蕊发育,A错误;据上述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的植株开雄花,B正确;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黄瓜植株杂交,F1中A_B_=1/2×3/4=3/8的植株开雌花,A_bb=1/2×1/4=1/8的植株开两性花,雌蕊均能发育,则开雌花的植株比例为3/8+1/8=1/2,C正确;较高浓度的乙烯会抑制雄蕊的发育,出现雌花,但不能将雄花转化为雌花,D错误。
答案:AD
10.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果蝇的卷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则亲本中的纯合正常翅灰身雌果蝇和纯合正常翅黑身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正确;F1的基因突变若是在受精过程中发生,则不可能出现1只卷翅灰身雌果蝇和1只卷翅灰身雄果蝇,B错误;F1的卷翅灰身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C错误;根据F2中卷翅灰身∶正常翅灰身∶卷翅黑身∶正常翅黑身=6∶3∶2∶1可知,卷翅基因A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D正确。
答案:BC
11.解析:一个PSY和一个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产生两种配子一种含有PSY、ZDS基因,一种配子两种基因都不含,自交后代中含有PSY、ZDS基因的占3/4,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3∶1,A正确;一个PSY和一个ZDS分别插入到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假定转入PSY基因的用A表示,没有转入PSY基因的用a表示,转入ZDS基因的用B表示,没有转入ZDS基因的用b表示,转基因水稻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A_B_含有两种转基因,表现为亮红色,A_bb只含有PSY基因,表现为橙色,aaB_、aabb为白色,B正确;由于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上,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1∶14∶1时,可能有PSY、ZDS插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错误;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的比例为1∶15,不一定有PSY、ZDS插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如,D错误。
答案:AB
12.解析:由题意知,A(a)与B(b)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A_bb为黄色,aaB_为灰色,A_B_为褐色、aabb为白色。由于AB配子致死,雌雄配子均只有Ab、aB、ab三种,故群体中不存在AABB、AABb、AaBB基因型的个体,该动物种群中只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基因型,A正确;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中四种体色均可能出现,B正确;6种基因型的个体中,只有褐毛AaBb的个体会产生致死配子AB,致死率为25%,C正确;褐色(AaBb)个体只能产生Ab、aB、ab三种配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表型及其比例为褐毛∶黄毛∶灰毛∶白毛=2∶3∶3∶1,D错误。
答案:ABC
13.解析:(1)分析题意,亲本雄性不育小麦(HH)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所以其基因型为TtHH,亲本小麦(hh)的基因型为tthh,故F1中可育株(TtHh)∶不育株(ttHh)=1∶1。(2)F2中的蓝粒不育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TEHH、1/2TEHh,其中T基因和E基因分别来自小麦的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而h基因纯合后,可诱导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互换,使得T和E基因可以位于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从而获得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离的个体。(3)分析题意,蓝粒小麦的染色体条数是42,而F2中的蓝粒不育株的4号染色体一条来自小麦,一条来自长穗偃麦草,其余染色体(42-1-1=40)均来自小麦,为同源染色体,故其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20个正常的四分体;不同来源的4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随机分配,仅考虑T/t、E基因,若两条4号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同时产生基因型为TE和O(两基因均没有)的两种配子,若两条4号染色体移向两极,则产生基因型为T和E的两种配子,则F2中的蓝粒不育株共产生4种配子;F3中的蓝粒不育株产生TE配子的概率为1/4,产生h配子的概率是1/4,则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是1/4×1/4=1/16。(4)由F2中的蓝粒不育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可以确定形成F3中的蓝粒不育株的卵细胞中应含有两条4号染色体,且小麦染色体组成为2n=42,故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43条染色体,多了一条4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5)F3中的蓝粒不育株基因型为TEtHh和TEthh,含hh基因的个体可形成T和E交换到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卵细胞,与小麦(ttHH)杂交,F4中的蓝粒不育株基因型为TEtHh,其中T基因和E基因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t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与小麦(ttHH)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即F4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的T基因和E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F3中关于h的基因型为Hh的个体与小麦(ttHH)杂交产生的F4中的蓝粒不育株含3个4号染色体,分别携带T基因、E基因及t基因,与小麦(ttHH)杂交,母本在减数分裂Ⅰ前期联会时,携带T基因的染色体和携带t基因的染色体联会,携带E基因的染色体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一极,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T∶TE∶t∶tE=1∶1∶1∶1,与小麦(ttHH)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蓝粒可育∶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非蓝粒不育=1∶1∶1∶1,即F4蓝粒不育植株体细胞中的T基因和E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本实验要培育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离的小麦,故②符合育种要求。
答案:(1)TtHH 1∶1 (2)获得h基因纯合(hh)的蓝粒不育株,诱导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互换,从而使T基因与E基因交换到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以获得蓝粒和不育性状不分离的小麦 (3)20 4 1/16 (4)43 染色体数目 (5)F4蓝色不育株体细胞中T基因和E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F4蓝色不育株体细胞中T基因和E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②
14.解析:(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MM∶Mm∶mm=1∶2∶1,其中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故只有1/3MM和2/3Mm能够自交,则F2中雄性不育植株mm所占的比例为2/3×1/4=1/6。雄性不育植株mm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Mm)晚熟红果(Rr)杂交种的基因型为MmRr,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即自由交配,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有MR、Mr、mR、mr,比例为1∶1∶1∶1,则F1中有9种基因型,分别为1MMRR、2MMRr、1MMrr、2MmRR、4MmRr、2Mmrr、1mmRR、2mmRr、1mmrr,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R∶Mr∶mR∶mr=1∶1∶1∶1,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R∶Mr∶mR∶mr=2∶2∶1∶1,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基因型为M__Rr)所占比例为1/4×3/6+1/4×3/6+1/4×2/6+1/4×2/6=10/24,即5/12。(2)已知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则H基因的可能位置有: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插入了2号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上,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mm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则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mm,说明含有M基因的雄配子死亡,即有H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以上所得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说明F1的体细胞中含有0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即H与M基因连锁。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必须有1个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1/2n。(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一个H基因,且H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在不喷施NAM的情况下,以雄性不育植株mm为母本、植株甲HMm为父本进行杂交,雌配子种类为m,雄配子为HM、m,则子代中大花植株(基因型为HMm)即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或:利用雄性不育株与植株甲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
答案:(1)1/6 MmRr 5/12 (2)0 M基因 必须有1个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 1/2n (3)以雄性不育植株为母本、植体甲为父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或:利用雄性不育株与植株甲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
2025届高中生物一轮分层复习检测案32 植物的激素调节(二)(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生物一轮分层复习检测案32 植物的激素调节(二)(含解析),共9页。
2025届高中生物一轮分层复习检测案28 神经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生物一轮分层复习检测案28 神经调节(含解析),共8页。
2025届高中生物一轮分层复习检测案26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生物一轮分层复习检测案26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