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生物][期末]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两个营养级,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B.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
C. 分解者也可将非生物环境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
D. 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答案】B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食物链、食物网,A错误;
B、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B正确;
C、分解者不能将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可以将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进入非生物环境中,C错误;
D、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错误。
故选B。
2. 流经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是( )
A. 该保护区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B. 该保护区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 照射到该保护区中的全部太阳能
D. 该保护区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流经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流经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人为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例如饲料、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详解】A、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都要通过呼吸作用散失部分能量,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全部能量要小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A错误;
B、流经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对太阳能的辐射固定,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同化太阳能,照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要远大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C错误;
D、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而不只是生产者体内的全部能量,D错误。
故选B。
3. 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如图为泰山的部分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有六条食物链,山猫占据第三、四两个营养级
B.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 昆虫、鼠、松鼠在该食物网中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D. 若鼠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狼的数量也会减少
【答案】C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我们称之为食物网,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彼此联系起来,当某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时,其他生物就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详解】A、图中共有六条食物链,但山猫只占第三营养级,A错误;
B、题干信息“如图为泰山的部分食物网”,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其他自养型生物,B错误;
C、昆虫、鼠、松鼠都以绿色植物为食,且之间无捕食关系,在该食物网中属于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
D、若鼠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狼会以其他生物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数量基本不变,D错误。
故选C。
4. 研究者对某自然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单位:104kJ/(m2·a)],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各营养级产生的粪便和尸体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2×107kJ/(m2·a)
C.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3%
D. 表中第三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为4.17×105kJ/(m2·a)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详解】A、表中甲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各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同化量不包括其产生的粪便,A错误;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34+1466+128+605)×104≈2.6×107kJ/(m2·a),B错误;
C、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434÷(434+1466+128+605)×100%≈16.5%,C错误;
D、第三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为(62-10-2.3-8)×104=4.17×105kJ/(m2·a),D正确。
故选D。
5.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物质循环的过程
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 在物质循环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可以将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在一起
【答案】A
【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往复循环;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详解】A、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物质循环的过程,A错误;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
C、在物质循环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实际上是指元素)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正确;
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可以将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在一起,D正确。
故选A。
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植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生物物种多样性B. 生态环境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遗传(基因)多样性
【答案】D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详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D正确,
故选D。
7.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是保护野生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 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低碳出行等措施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
C. 鸟类繁殖季节实施封闭管理,可通过提高出生率增加基因多样性
D. 降低土壤污染物、改善生物生存环境,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生
【答案】A
【详解】A、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属于易地保护,易地保护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
B、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低碳出行等措施可以减少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缩小生态足迹,B正确;
C、在鸟类繁殖季节实施封闭管理,可减少人类对鸟类繁殖的影响,通过提高出生率增加基因多样性,使不同鸟类的繁殖数量均增加,C正确;
D、降低土壤污染物,改善生物生存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生,D正确。
故选A。
8.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这是唐代诗人李贺对枣酒的赞赏,枣酒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人们以红枣为原料酿成的枣酒汁稠粘手、香甜醇美,酿造技术流传至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鲜的枣采摘下来后需蒸熟才能酿酒
B. 酿酒过程中容器中需装满枣并压实
C. 枣酒发酵的菌种来源于枣表面的野生酵母菌
D. 酿酒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
【答案】C
【分析】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详解】A、新鲜的枣采摘下来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蒸熟会杀死附着在枣表面的菌种,A错误;
B、酿酒过程中容器中需留有约1/3的空间,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B错误;
C、枣酒发酵的菌种来源于枣表面的野生酵母菌,C正确;
D、酿酒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实验室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接种室、超净工作台可以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B.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物消毒法
C.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灭菌处理后再丢弃
D. 金属接种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层灼烧灭菌
【答案】D
【分析】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的过程称为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
【详解】A、接种室、超净工作台可以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或用化学药物进行消毒,A正确;
B、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餐具)、巴氏消毒法(牛奶、啤酒等)和化学药物(双手)消毒法,B正确;
C、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灭菌处理后再丢弃,以防止对周围环境和生物造成污染,C正确;
D、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可以更有效地杀灭微生物,内焰部分的温度相对较低,可能无法彻底灭菌,因此金属接种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灼烧灭菌,D错误。
故选D。
10. 如图为酵母菌纯培养的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步骤的完成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
B. ②步骤中用接种环蘸取一环菌液后应立即将试管直接塞上棉塞
C. 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4次,而且1区和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
D. 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入28℃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倒平板,②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③④是进行平板划线。
【详解】A、①是倒平板,②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③是进行平板划线,为防止杂菌污染,①②③步骤的完成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A正确;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还需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
C、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所以完成步骤④中5次划线操作前都要灼烧灭菌,接种结束后还需灼烧灭菌1次,防止造成污染,由此可见,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6次,C错误;
D、培养酵母菌时,将接种后的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的培养箱内中培养24~48h,D错误。
故选A。
11. 植物组织培养包含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分化是指使植物细胞失去分化能力的过程
B. 再分化指已分化的细胞直接分化为其他细胞的过程
C. 脱分化不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再分化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D. 脱分化的结果是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能形成胚状体
【答案】D
【分析】脱分化是指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为未分化的细胞。
【详解】A、脱分化是指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为未分化的细胞,但未失去分化能力,A错误;
B、再分化指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脱分化后重新分化为芽、根等器官的过程,B错误;
C、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都需要添加植物激素,C错误;
D、脱分化的结果是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能形成胚状体,D正确。
故选D。
12. 研究人员以白菜(2n=20)和甘蓝(2n=18)为材料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杂种植物,并对两种亲本和某个融合植株(待检测植株)进行体细胞DNA含量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未进行细胞分裂的白菜体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约为60
B. 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生成新的细胞壁
C. 待检测植株是由白菜—白菜细胞融合发育而来
D. 白菜—甘蓝融合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为38条
【答案】C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酶解法去壁获取原生质体→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出新细胞壁,标志着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通过组织培养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详解】A、据图分析,白菜植株DNA分子相对含量为60左右和120左右,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需要进行DNA的复制,故未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约为60,A正确;
B、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杂种细胞生成新的细胞壁,B正确;
C、据图可知,没有复制之前白菜DNA相对含量约为60,甘蓝DNA相对含量约为80,待检测植株DNA含量约为150,不可能为融合的白菜—白菜植株,C错误;
D、白菜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甘蓝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融合后的植株含有全部的白菜和甘蓝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故白菜—甘蓝融合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为38条,D正确。
故选C。
13. 细胞培养肉已经获准进入某些国家市场。在细胞水平上,培养肉的成分与动物肉基本相同。通过从幼年动物或受精卵中采集组织样本、分离细胞、在反应器中培养,可获得细胞培养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可以用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
B. 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的动物细胞都会出现细胞贴壁现象
C. 在反应器中培养细胞时,添加适量的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
D. 细胞培养肉的优点是不需要对动物进行大规模饲养和屠宰
【答案】B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可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A正确;
B、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的动物细胞不都会出现细胞贴壁现象,如已经癌变的细胞,B错误;
C、在反应器中培养细胞时,添加适量的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C正确;
D、细胞培养肉的优点是不需要对动物进行大规模饲养和屠宰,且生长快速、可控,D正确。
故选B。
14. 科学家以SARS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了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可以诊断是否感染SARS病毒
B. 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 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D. 将纯化的核衣壳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答案】A
【详解】A、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A正确;
B、单个效应B细胞有产生抗体的能力,但没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此在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不可能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B错误;
C、将等量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都是杂交瘤细胞,还有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等,C错误;
D、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使其产生免疫反应,以获得相应的B细胞,从小鼠血清中分离的抗体数量少,不是单克隆抗体,D错误。
故选A。
15. 将外源DNA与精子在吡啶核苷酸辅酶剂中一起孵育,精子可捕获外源DNA.并通过受精过程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该方法为精子载体法,能大大简化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过程。如图表示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部分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增殖为早期胚胎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
B. 过程③为胚胎移植,代孕母鼠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 获得的转基因小鼠含有卵细胞,精子和代孕母鼠的全部基因
D. 若转基因鼠细胞内存在外源基因,则外源基因一定能表达出蛋白质
【答案】B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示为转基因鼠的制备过程,①过程是体外受精,②过程为早期胚胎培养,③过程为胚胎移植。
【详解】A、受精卵增殖为早期胚胎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二分裂是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A错误;
B、③过程为胚胎移植,代孕母鼠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其处于与供体相同的生理状态,B正确;
C、获得的转基因小鼠含有卵细胞和精子(细胞核中)的基因,但不含代孕母鼠基因,C错误;
D、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若转基因鼠细胞内存在外源基因,只能表明目的基因导入成功,但不一定能表达出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16. DNA重组技术可以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主要是从病毒中分离纯化而来
B. 真核细胞中任意一个DNA片段都能被限制酶切割
C. 被Sma I酶切割后的DNA可以用T4DNA连接酶连接
D. DNA连接酶可以将游离的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双链结构
【答案】C
【分析】基因工程中的操作工具酶及其作用:
①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②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E·cli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详解】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A错误;
B、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需要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切割,任意一个DNA片段不一定能被限制酶进行切割,B错误;
C、被Sam I酶切割后的DNA片段为平末端,T4DNA连接酶可以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C正确;
D、DNA连接酶可以将DNA片段连接成双链结构,对游离的单个脱氧核苷酸进行连接的是DNA聚合酶,D错误。
故选C。
17.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储藏条件对棉花叶片DNA纯度及提取率(提取率越高,获得的DNA越多)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能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处理棉花叶片提取DNA
B. 通过粗提取获得的DNA中可能仍然含有核蛋白、多糖等杂质
C. 用二苯胺进行鉴定时,相同体积下可通过比较试管蓝色深浅判断DNA含量
D. 进行DNA粗提取实验前最佳的处理方式为将棉花叶片冷冻处理3天
【答案】A
【分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②DNA不溶于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③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
【详解】A、DNA不溶于酒精,A错误;
B、通过粗提取获得的DNA中可能仍然含有某些不溶于酒精,易溶于 2 ml/L的NaCl溶液的核蛋白、多糖等杂质,B正确;
C、用二苯胺进行鉴定时,相同体积下可通过比较试管蓝 色深浅判断DNA含量,蓝色越深说明DNA纯度越高,C正确;
D、分析图可知,棉花叶片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其 DNA的纯度和提取率都有影响,在冷冻3天的处理下,提取率和纯度均较高,D正确。
故选A。
18. 利用PCR既可以快速扩增特定基因,也可以检测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PCR用的DNA聚合酶是一种耐高温的酶
B. 变性过程中,双链DNA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
C.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延伸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应该在55℃左右
【答案】D
【详解】A、PCR用的DNA聚合酶是一种耐高温酶,用于体外DNA扩增,A正确;
B、变性过程中,双链DNA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该过程通过高温使DNA双链间的氢键断裂,B正确;
C、复性过程中,引物与模板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D、延伸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应该在72℃左右,D错误。
故选D。
19. 蛋白质工程是在深入了解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 )
A. 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B. 研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C. 获取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信息
D. 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新的蛋白质,满足人类的需求
【答案】D
【分析】蛋白质工程是中心法则的逆推。其设计过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进而实现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蛋白质的目的,即蛋白质工程能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因为是对现有蛋白质的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所以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实现。
【详解】A、分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是蛋白质工程的准备工作,与题意不符,A错误;
B、研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是为了设计或改造相关基因,这不是蛋白质工程的最终目的,B错误;
C、获取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信息实现了对基因的修饰或合成过程,但不是蛋白质工程的最终目的,C错误;
D、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实现对蛋白质的定向改造,这是蛋白质工程的最终目标,D正确。
故选D。
20. 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原因不包括( )
A. 人体不会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
B. 它们可能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C. 它们可能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D. 人类从没接触过它们,这可能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答案】A
【详解】A、新型致病菌,对人体来说是抗原,人体可以对它们产生免疫反应,A错误;
B、由于基因重组,集中在一种病菌体内可能导致致其病能力和传染性超强,危害性更大,B正确;
C、由于对该致病菌进行基因修改,它可能侵染的寄主有所改变,它们可能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C正确;
D、人类从没接触过它们,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也没有特效药,加之它们可能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这可能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 草原鼠害的发生不仅会引发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的生态发展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图1是某草原上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2是鼠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D代表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鹰属于第_____营养级,蛇属于_____消费者,若蛇的数量减少,鹰的数量变化为_____。
(2)图2中能量A属于_____,用于鼠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散失的能量来源于鼠的_____(填生理过程)。
(3)鹰在空中盘旋寻觅猎物时,老鼠发现鹰煽动的翅膀后会快速窜逃,以躲避猎捕,此现象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
(4)防治鼠害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放养天敌的方法属于_____,这些方法最终都是为了降低草原上鼠的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工牧场控制鼠害的意义是:_____。
【答案】(1)①. 三、四、五 ②. 次级、三级 ③. 基本不变
(2)①. 草(或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②. C ③. 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3)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4)①. 生物防治 ②. 环境容纳量(K值)③. 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小问1详解】
在草鼠(兔)鹰这条食物链上,有3个营养级,鹰属于第三营养级;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上,有4个营养级,鹰属于第四营养级,蛇属于次级消费者;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上,有5个营养级,鹰属于第五营养级,蛇属于三级消费者。当蛇的数量减少时,鹰还可以从鼠、兔等个体获取能量,故鹰的数量基本不变。
【小问2详解】
A表示鼠的粪便,其能量属于草(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B表示鼠的同化量,C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图示中散失的能量来源于鼠的细胞呼吸。
【小问3详解】
该现象“鹰在空中盘旋寻觅猎物时,老鼠发现鹰煽动的翅膀后会快速窜逃,以躲避猎捕”,反映了信息传递在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影响,故此现象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小问4详解】
放养天敌的方法,来防治鼠害属于生物防治,这些方法最终都是为了降低草原上鼠的环境容纳量,或者K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通过人工牧场控制鼠害可以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2. 永城日月湖景区碧水荡漾,鸟儿嬉戏。然而,这里多年前还是一片因采煤而形成的沉陷区,地表塌陷,道路断裂,房屋倒塌,沼泽遍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相关部门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探索出了集采煤沉陷区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
(1)采煤形成的沉陷区常年积水,成为湖泊,水塘和湿地,采煤和洗煤过程中的排放物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Cd,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检测发现沉陷区水域捕捞的肉食性鱼类体内Cd含量显著高于水草、浮游动物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多年的煤矿开采使得原有植被很难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是有限的。废弃矿区修复的关键在于植被的恢复,以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_____(填“种群”或“群落”)的重建。在矿区恢复工程中,植被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矿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来确定,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3)修复后日月湖景区的植物分布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为鸟类和小动物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使得修复后的矿区生物种类大大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
【答案】(1)生物体内不含降解重金属Cd的酶,塘泥和水体中的Cd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生物富集现象
(2)①. 自我调节能力 ②. 群落 ③. 协调
(3)①. 垂直 ②.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③. 抵抗力
【小问1详解】
在沉陷区中,水草和浮游动物的营养级较低,含有Cd较少,捕捞的肉食性鱼类体内Cd含量显著高于水草、浮游动物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d属于重金属,生物体内不含降解重金属Cd的酶,塘泥和水体中的Cd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生物富集现象。
【小问2详解】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多年的煤矿开采使得原有植被很难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多样,废弃矿区修复的关键在于植被的恢复,以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矿区恢复工程中,植被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矿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来确定,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小问3详解】
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修复后日月湖景区的植物分布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为鸟类和小动物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使得修复后的矿区生物种类大大增加,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23.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只有40%~60%能被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利用,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这样的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就不能发生这种反应,而是在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科研人员想从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中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用于分解农作物秸秆,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样→②选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⑤挑选菌落
(1)步骤②中的选择培养基该如何设置才能发挥筛选作用____。
(2)选择培养后若要进行计数,除了本实验的方法外还有____,该方法统计的菌数往往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
(3)步骤③梯度稀释时,每个稀释梯度下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统计三个平板上菌落平均数,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个梯度下还需要设置一个____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做空白对照。
(4)与步骤②所用的选择培养基相比,步骤④的鉴别培养基中应额外加入的物质有____,步骤⑤应选择____的菌落即为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1)设置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2)①.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②. 偏大 ③. 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的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
(3)①. 遵循平行重复原则,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②. 已灭菌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4)①. 琼脂和刚果红 ②. 周围出现透明圈
【小问1详解】
科研人员想从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中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用于分解农作物秸秆,因此步骤②中的选择培养基应设置设置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用于筛选。
【小问2详解】
选择培养后若要进行计数,常用的计数方法有活菌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的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因此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菌数往往偏大。
【小问3详解】
梯度稀释时,每个稀释梯度下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统计三个平板上菌落平均数,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个梯度下还需要设置一个已灭菌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做空白对照。
【小问4详解】
④的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且后续需要挑取单菌落,因此该培养基还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刚果红与纤维素可产生红色复合物,培养基中额外还需加入刚果红。步骤⑤挑取的单菌落,应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纤维素水解之后的产物与刚果红不发生反应,因此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即为纤维素分解菌。
24. 如图表示用草木樨状黄芪和霸王鞭培育抗盐新品种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不能在低渗溶液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若想要获得抗盐新品种,应将融合植株置于________条件下进行生长。
(3)植物体细胞杂交属于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繁殖,植物体细胞杂交与自然杂交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②. 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③. 失去细胞壁的保护,原生质体在低渗溶液会吸水涨破
(2)①. 植物组织培养 ②. 高盐
(3)①. 无性 ②. 能够打破生殖隔离的界限,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①过程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②过程是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③过程是融合细胞再生出细胞壁,④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小问1详解】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过程①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以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失去细胞壁的保护,在低渗溶液中会吸水涨破,所以需要在等渗溶液中进行,以防止原生质体吸水涨破或失去活性。
【小问2详解】
过程④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若想要获得抗盐新品种,应将融合植株置于高盐条件下生长。
【小问3详解】
植物体细胞杂交属于无性繁殖,与传统的杂交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优点在于能够打破生殖隔离的界限,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
25. 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Ipp20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并进行扩大培养。如图所示为部分过程,图2中为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通常采用影印法(使用无菌的毡布压在培养基A的菌落上,带出少许菌种,平移并压在培养基B上,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Ipp20基因终止子序列位于图1的_________(填“非编码区1”“编码区”或“非编码区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质粒载体的目的基因上游通常需要有__________碱基序列,是识别位点,能驱动_________。
(2)将构建好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时,通常需要用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能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目的基因进入其体内。
(3)已知在构建载体时,目的基因插入到了庆大霉素抗性基因序列中,但未改变质粒上青霉素抗性基因序列,则培养基A、B分别添加了_________,以便于对大肠杆菌进行筛选,图中菌落_________中含有目的基因。
【答案】(1)①. 非编码区2 ②. 启动子 ③. 基因转录出mRNA
(2)①. Ca2+ ②. 吸收周围环境中DNA 分子
(3)①. 青霉素、庆大霉素 ②. 3、5
【小问1详解】
在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一段特殊的DNA序列,分别起始和终止转录过程,属于基因的非编码区,分别位于编码区的上游和下游,所以终止子位于非编码区2,基因上游需要启动子碱基序列,紧挨转录的起始位点,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表达出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小问2详解】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其中以大肠杆菌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人员一般先用Ca2+ 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然后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小问3详解】
为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大肠杆菌(因为该大肠杆菌带有青霉素的抗性基因,庆大霉素的抗性基因丢失),故培养基A中添加青霉素,筛选出成功导入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培养基B中添加庆大霉素,在经过培养基A筛选过后的基础上,从含有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破坏了庆大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具有抗青霉素抗性,不具有抗庆大霉素的抗性,B培养基添加了庆大霉素,在经过A培养基筛选后的基础上,不能在B培养基存活的菌落没有抗庆大霉素抗性,即菌落3和菌落5符合要求。
营养级/能量值/能量类型
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未被利用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605
128
1466
434
第二营养级
96
24
252
62
第三营养级
10
2.3
?
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共4页。
这是一份24,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