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夏季是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这两种疾病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病毒属于个体层次
B. 病毒与支原体的共同点是都有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等
C. 病毒合成蛋白质依赖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D. 多种多样的病毒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 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法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支原体也没有细胞壁,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合成蛋白质依赖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体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D错误。
故选C。
2. 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一般不宜长期保存。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将干扰素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转变成丝氨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且疗效相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干扰素与改造前的空间结构相同
B. 干扰素分子中C元素质量分数高于N元素
C. 人体细胞内的干扰素、干扰素基因、几丁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D. 细胞中的氨基酸仅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即可直接形成干扰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详解】A、根据题意,改造后的干扰素和改造前的干扰素结构中,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A错误;
B、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中,C元素的数量和质量均高于N元素,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丢掉的是H和O元素,因此干扰素分子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N元素,B正确;
C、几丁质是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但几丁质不属于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C错误;
D、干扰素是分泌蛋白,还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才能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B。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3. 生命科学领域中各种科研成果的形成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细胞的发现及细胞膜结构的探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B.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并大胆推测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
C. 若从神经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神经细胞表面积的2倍
D. 科学家们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此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们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过程:1859年欧文顿对膜通透性进行研究推测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成分分析得出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推测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35年英国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施莱登、施旺等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从结构层面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A正确;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并大胆推测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静态模型,B正确;
C、由于神经细胞内还有细胞器膜、核膜等膜结构,若从神经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的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神经细胞表面积的2倍,C错误;
D、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他们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一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于人们已经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因此丹尼利和戴维森推测细胞膜中可能还附有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4. 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实验小组利用植物叶片进行了细胞器的分离实验,并对其中的3种细胞器进行成分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细胞器时将破碎的细胞放在清水中再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
B. 推测②是核糖体,成分中的核酸分子既含有核糖也含有脱氧核糖
C. 若①中还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则根尖细胞中含有该种细胞器
D. 仅从成分上分析,③可能是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在内膜内有类囊体薄膜,分布着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3、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4、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合成有关。
5、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
6、液泡是植物细胞之中的泡状结构,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保持一定渗透压。
7、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8、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
【详解】A、破碎的细胞,细胞壁已经被破坏,细胞里有许多具膜细胞器,需要维持一定的渗透压,所以不能放在清水中,A错误;
B、推测②是核糖体,其中的核酸分子为RNA,含有核糖,不含有脱氧核糖,B错误;
C、若①中还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则该细胞器为叶绿体,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C错误;
D、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含有膜结构,因此仅从成分上分析,③可能是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D。
5. 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在不同时间分别观察到同一细胞的a、b两种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细胞放在两种溶液中分别观察到a→b及b→a的变化,稳定时两种溶液中的细胞液浓度均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B. 若将细胞放在某一外界溶液中先后观察到细胞由a→b→a的过程,该过程中两种a状态下的细胞液浓度不同
C. 将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一定都能发生a→b的变化过程
D.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除了利用上述实验材料外,还可以选用黑藻的叶或者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来进行实验
【答案】A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将细胞放入溶液中稳定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A错误;
B、若将细胞放在某一外界溶液中先后观察到细胞由a→b→a的过程,则说明植物细胞能够吸收外界溶液的溶质,因此该过程中两种a状态下的细胞液浓度不同,B正确;
C、由于植物的不同部位,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不尽相同,所以将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一定都能发生a→b的变化过程,C正确;
D、黑藻的叶或者菠菜叶富含叶绿体,可以帮助识别原生质层的位置,因此也可以用于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D正确。
故选A。
6. 图1、图2表示某植物细胞中关于H+、蔗糖的跨膜运输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分析推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1和图2的信息进行分析可得出该细胞细胞质基质的pH小于细胞外环境的pH
B. H+-ATP酶能催化ATP水解,水解后释放的磷酸基团挟能量可与H+-ATP酶相结合导致它的磷酸化及空间结构的不可逆改变
C. H+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是影响图1中H+-ATP酶与转运蛋白X运输H+速率的重要因素
D. 根据图2信息推测蔗糖和H+进入细胞虽然都是通过蔗糖-H+共转运体实现的,但是二者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利用质子泵,消耗ATP,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把细胞内的H+泵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高于细胞内,形成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能够依靠这种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
【详解】A、图1和图2中,细胞主动运输溶质或蔗糖的动力来自H+的浓度差,可知细胞外H+浓度大于细胞内,即细胞质基质的pH大于细胞外环境的pH,A错误;
B、H+-ATP酶作为运输H+的载体蛋白,在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中,其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可逆的,B错误;
C、细胞通过转运蛋白X主动运输H+的动力来自H+的浓度差,因此H+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是影响图1转运蛋白X运输H+速率的重要因素,但H+-ATP酶运输H+由ATP水解供能,与H+浓度差无关,C错误;
D、图2中蔗糖通过蔗糖-H+共转运体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H+通过蔗糖-H+共转运体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D正确。
故选D。
7.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无机盐离子对α-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后绘制出图1曲线,图2是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绘制的某种物质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据图1分析,Cl-可以促进该酶的活性,Cu2+对该酶起抑制作用
B. 据图2分析,适当增加底物的浓度就可以解除“某种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
C. 酶的活性除了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D. 据图2分析,“某种物质”可能会导致酶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酶+Cl-组的反应速率高于酶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同理可以说明Cu2+抑制该酶的活性。
【详解】A、根据图1分析可知,酶+Cl-组的反应速率高于只有酶的组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酶+Cu2+组的反应速率低于只有酶的组,可以说明Cu2+抑制该酶的活性,A正确;
B、据图2分析,“某种物质”能够跟酶结合,从而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得底物无法与酶结合,因此适当增加底物的浓度无法解除“某种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
C、根据图1可知,酶的活性除了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Cl-、Cu2+,C正确;
D、据图2分析,“某种物质”与酶结合后,酶的结合位点改变,因此“某种物质”可能会导致酶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D正确。
故选B。
8. 某同学探究O2浓度对苹果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并将结果用图甲表示,结合图乙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氧气浓度为a时,对应图乙中的③④,④发生在该生理过程的第二阶段
B. 图甲中氧气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5倍
C. 图甲中氧气浓度为c时,对应图乙中的①③④,③过程有NADH的积累
D. 据图中信息推测,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速率会一直增加,因此低氧条件适合果实的储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图甲中氧气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图乙中的③④,④发生在该生理过程的第一阶段,A错误;
B、图甲中氧气浓度为b时,释放的CO2总量为8,无氧呼吸为5,有氧呼吸为3,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5,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5,刚好是5倍,B正确;
C、图甲中氧气浓度为c时,对应图乙中的①③④,③过程不会有NADH的积累,C错误;
D、据图中信息推测,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速率不会一直增加,因为会受到酶的数量等因素的限制,D错误。
故选B。
9. 生物会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最后到死亡的生命历程,活细胞也一样。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生物的细胞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B. 细胞分化导致了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C. 细胞中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答案】A
【解析】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分析】1、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3、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原核生物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有些相同,有些不同,故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B正确;
C、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中产生的自由基若不能及时消除,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C正确;
D、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使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对生物体是有利的,D正确。
故选A。
10. 下列有关教材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行DNA鉴定时将丝状物或沉淀物溶于蒸馏水中并加入二苯胺试剂进行沸水浴加热
B.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桶中的小球总数量与乙桶中的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
D. 建立果蝇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需要用4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4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进行DNA鉴定时,将丝状物或沉淀物溶于2ml/L氯化钠溶液中并加入二苯胺试剂进行沸水浴加热,可以观察到溶液变蓝,从而证明DNA的存在。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详解】A、进行DNA鉴定时将丝状物或沉淀物溶于2ml/L氯化钠溶液中并加入二苯胺试剂进行沸水浴加热,A错误;
B、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
C、每个桶中不同颜色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这样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但甲内小球总数量和乙桶内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C正确;
D、建立果蝇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不需要用4种颜色的橡皮泥,只需要2种颜色区别同源染色体,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可以通过大小、形态进行区分,D错误。
故选C。
11. 醪糟是一种风味食品,具有健脾开胃、活血化瘀等功效。家庭制作时,糯米经过浸泡、蒸煮、降温、加入甜酒曲(含有糖化菌及酵母制剂)等步骤,就可以得到酒香味浓的醪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作过程中,糯米蒸煮后要先降温再加入甜酒曲,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菌种
B. 发酵过程中,糯米饭中间通常会挖个洞增加氧气,同时便于观察发酵进程
C. 与发酵工程相比,家庭制作醪糟具有易受杂菌污染,发酵条件不易受控制等缺点
D. 传统发酵中所用的菌种一般是混合菌种,而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都是单一菌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酿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A、糟制作过程中将米煮熟的目的是为了杀灭其他杂菌,防止杂菌污染,降温再加入甜酒曲,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菌种,A正确;
B、发酵过程中,糯米饭中间通常会挖个洞增加氧气便于酵母菌增殖,同时便于观察发酵的进程,B正确;
C、与发酵工程相比,家庭制作醪糟具有易受杂菌污染,发酵条件不易受控制等缺点,C正确;
D、传统发酵中所用的菌种一般是混合菌种,这种方法利用了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而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并不一定都是单一菌种,现代发酵工程有时也会使用混合菌种以达到更好的发酵效果,D错误;
故选D。
12. 勤洗手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A、B、C三款洗手液杀菌的效果进行了实验比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据图可知,杀菌效果最好的是C款洗手液
B. 对细菌进行计数时常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C. 该实验中制备的培养基可采用湿热灭菌法灭菌
D. 进行该实验时不需要设置空白培养基作对照
【答案】C
【解析】
【分析】灭菌法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灭菌方法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污染状况、被污染物品的性质与状态,对不同灭菌法可单独或合并使用。
【详解】A、据图可知,灭菌效果最好的是A款洗手液,其活细胞减少量最多,A错误;
B、对细菌进行计数时常用细菌计数板计数,B错误;
C、该实验室中制备的培养基可采用湿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灭菌,C正确;
D、进行该实验时需要设置空白培养基作对照来证明培养基未受杂菌污染,D错误;
故选C。
13. 有甲、乙两种牧草,饲喂甲时易造成家畜膨胀,但营养价值高;乙由于富含缩合单宁,单独饲喂其鲜草或直接放牧不会引起膨胀病发生。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兼有甲、乙优良性状的植物丙,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可利用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B. 过程②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过程③→⑤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 过程④一般需要进行光照处理,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D. 过程④和过程⑤所用的培养基中具有比例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经筛选后获得杂种细胞,生出新的细胞壁意味着杂交成功,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原理: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A、过程①可利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A错误;
B、过程②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过程③→⑤由一个细胞培养出完整植物,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
C、过程④形成愈伤组织一般不需要进行光照处理,C错误;
D、过程④脱分化和过程⑤再分化所用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同,D错误。
故选B。
14. 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药物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下图是构建ADC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①可采用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非灭活病毒诱导法
B. 步骤②、③分别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及抗体检测才能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
C. 得到的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D. 图中制备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中a是抗体,b是药物
【答案】A
【解析】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分析】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链接而成,兼具传统小分子化疗的强大杀伤效应及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ADC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负责选择性识别癌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负责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有效载荷,以及连接抗体和有效载荷的连接子。
【详解】A、步骤①为动物细胞融合,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A错误;
B、步骤②为杂交瘤细胞的筛选,步骤③为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可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及抗体检测才能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B正确;
C、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C正确;
D、图中的步骤④是获得的a克隆抗体和b特异性的抗原-抗体这两部分,通过接头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ADC,D正确;
故选A。
15. 2023年1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种业创新团队培育的“克隆奶牛”顺利出生。下图是获得该克隆奶牛的大致流程图,其中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集的卵母细胞“去核”指去除中心体一染色体的复合物
B. 可以采用电融合法使成纤维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
C. 可采用电刺激、Ca2+、TSA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的进程
D. 进行胚胎移植时用母羊代替图中的代孕母牛C,可以提高移植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一般步骤:①采集卵母细胞,体外培育到MII期,并通过显微操作去核;②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③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④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电刺激、Ca2+载体、乙醇和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⑤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母动物)体内,并发育成与供体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个体。
【详解】A、采集的卵母细胞“去核”指的是去除纺锤体—染色体的复合物,A错误;
B、可以采用电融合法使成纤维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获得重构胚,B正确;
C、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电刺激、Ca2+载体、TSA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的进程,C错误;
D、进行胚胎移植时只能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D错误。
故选B。
16.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科技工程,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如图是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思路,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从蛋白质的预期功能推测的分子a是某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b是mRNA
B. 要将图中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要用到的工具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
C. 蛋白质工程需要改变蛋白质分子的所有氨基酸序列
D. 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后可以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其核心是基因工程。
【详解】A、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因此图中从蛋白质的预期功能推测的分子a是某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b是mRNA,A正确;
B、通过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这些工具的使用,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形成基因表达载体,进而通过适当的方法将这一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中,B正确;
C、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改造基因来影响蛋白质的特定部分,而不是对整个蛋白质分子的所有氨基酸序列进行全面改变,C错误;
D、PCR技术复制特定的DNA片段,而琼脂糖凝胶电泳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验证这些复制的DNA片段是否符合预期,从而确保目的基因的成功获取和扩增,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如图是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示意图。其中PSⅠ和PSⅡ分别是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能吸收利用光能进行光合电子的传递。其中PQ、Cytbf、PC是传递电子的蛋白质,PQ在传递电子的同时能将H+运输到类囊体腔中,图中实线为电子的传递过程,虚线为H+的运输过程,ATP合成酶由CF0和CF1两部分组成。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逆境因素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膜蛋白的功能有____。
(2)据图推测,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腔中溶液的pH会____,理由是____。
(3)高温胁迫会抑制光反应,部分原因如下:
①高温胁迫下,由于膜的流动性增强,PSⅡ捕光复合体很容易从膜上脱落,影响____,导致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
②高温胁迫还会引发活性氧ROS(如自由基、H2O2等)的积累,攻击____等物质(答出两点),进一步抑制光反应的发生;
③ATP合成酶的活性易受高温胁迫抑制。
请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知识,提出一个缓解原因③导致的高温胁迫对光反应抑制的方案:____。
【答案】(1)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催化
(2) ①. 降低 ②. 类囊体膜内侧水的光解产生H+及PQ将H+运输到类囊体腔中,二者的H+量多于ATP合成酶运出类囊体腔的H+量,进而造成类囊体腔的溶液pH降低
(3) ①. 光合电子传递(或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②. 磷脂、(PQ、Cytbf、PC、ATP合成酶)等蛋白质、叶绿体DNA ③. 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提高ATP合成酶的热稳定性
【解析】
【分析】光系统涉及两个反应中心: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Ⅰ)。PSⅡ光解水,PSI还原NADP+。光系统II的色素吸收光能以后,能产生高能电子,并将高能电子传送到电子传递体PQ,传递到PQ上的高能电子就好像接力赛跑中的接力棒一样,依次传递给细胞色素Cytbf和PC。光系统I吸收光能后,通过PC传递的电子与H+、NADP+在类囊体薄膜上结合形成NADPH。
【小问1详解】
膜蛋白如PSⅠ和PSⅡ等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PQ和CF0能运输H+,CF1能催化ATP合成,因此图中膜蛋白有能量转换、物质运输、催化的功能。
【小问2详解】
据图推测,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膜内侧水的光解产生H+及PQ将H+运输到类囊体腔中,二者的H+量多于ATP合成酶运出类囊体腔的H+量,进而造成类囊体腔的溶液pH降低。
【小问3详解】
高温胁迫会抑制光反应部分原因:①高温胁迫下,由于膜的流动性增强,PSⅡ捕光复合体很容易从膜上脱落,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导致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②高温胁迫还会引发活性氧ROS(如自由基、H2O2等)的积累,攻击磷脂、(PQ、Cytbf、PC、ATP合成酶等)蛋白质、叶绿体DNA等物质,影响叶绿体的功能,进一步抑制光反应的发生;③ATP合成酶的活性易受高温胁迫抑制。可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提高ATP合成酶的热稳定性进而缓解原因③导致的高温胁迫对光反应的抑制。
18. 下图1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为该器官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细胞内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量的柱状图,图3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不考虑除图示外的其他变异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可能有_________。
(2)图2中a、b、c分别代表____;图1中____细胞与图2中Ⅲ时期相对应,该时期细胞含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3中BC段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填“一定”或“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
(4)图1中能导致遗传多样性的行为是____。
【答案】(1) ①. 次级精母细胞 ②.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 ①. 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②. 甲 ③. 0
(3)不一定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细胞甲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着丝点)分裂,可推知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乙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丙有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可推知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图2中b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图3中AB表示DNA复制,代表有丝分裂前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C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CE表示有丝分裂后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末期。
【小问1详解】
图1中由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推知这是一个雄性动物,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同时具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器官为雄性生殖器官,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若为精原细胞,则可继续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小问2详解】
图2中b的数量在某些时期为0,可确定为染色单体,当染色单体数量不为0时,其数量与核DNA数相等,因此c代表核DNA,a代表染色体;图2中Ⅲ时期不具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为4,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末期,图1中甲细胞与之相对应,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已经分离,故甲细胞中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
【小问3详解】
图3中BC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核DNA,可包含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为8或4,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因此二者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等。
【小问4详解】
图1中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能导致遗传多样性的行为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19. 某二倍体植物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将一批基因型相同的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理由是____。
(2)在子代高茎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
(3)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出现以上比例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配子致死;请利用以上亲本与子代植物设计实验探究是上述何种原因(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
【答案】(1) ①. 自由组合(或分离与自由组合) ②. 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中出现了四种表型,且比例为5∶3∶3∶1
(2)0 (3) ①. AB的雌或雄 ②. 分别以高茎红花亲本植株为父本与矮茎白花植株为母本(正交)、高茎红花亲本植株为母本与矮茎白花植株为父本(反交)进行测交,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③. 若正交结果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1,反交结果为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则为AB雌配子致死;若正交结果为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反交结果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1,则为AB雄配子致死(或结果相反,则为AB雄配子致死)
【解析】
【分析】两对或多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比例,题中的5:3:3:1,说明子代中双显性个体中有4份不存在,需要根据假说分别设计实验探究。
【小问1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中出现了四种表型,且比例为5∶3∶3∶1,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子代高茎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_B_,比例应占9,但只有5,说明含有AB的雌或雄配子致死,因此子代不会出现纯合子AABB,概率为0。
小问3详解】
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出现以上比例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雌或雄配子致死。分别以高茎红花亲本植株为父本与矮茎白花植株为母本(正交)、高茎红花亲本植株为母本与矮茎白花aabb植株为父本(反交)进行测交,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可探究具体原因。若正交结果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1,反交结果为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则为AB雌配子致死;若正交结果为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反交结果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1∶1∶1∶1,则为AB雄配子致死。
20. 反刍动物如牛、羊,具有特殊的器官——瘤胃,瘤胃中恒定的温度和厌氧的环境为多种瘤胃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图示是从瘤胃中分离果胶分解菌(果胶分解菌能产生果胶酶将难溶于水的高分子果胶分解成易溶于水的半乳糖醛酸)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滚管培养法:用注射器吸取一定体积的菌液注入盛有50℃左右液体状态的培养基的试管中,振荡均匀,而后将其平放于盛有冰块的盘中迅速滚动,这样带菌培养基在试管内壁立即凝固成一薄层,经培养后可在培养基内或表面长出肉眼可见的菌落。)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的基本营养成分有____,在该实验中选择培养时所用培养基在成分上的特点是____;请写出一个制造无氧培养环境的措施:____。
(2)滚管培养法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计数细菌;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写出需要知道的数据:____。
(3)根据菌落特征如形状、大小和颜色等,能初步鉴定菌种的原因是____。
(4)最终获得的纯净培养物只是初步筛选出的果胶分解菌,对分离得到的菌种还需要借助生物化学方法进一步鉴定,具体方法是____。
【答案】(1) ①. 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②. 以果胶为唯一碳源 ③. 在培养基表面铺一层石蜡油以隔绝空气
(2) ①. 能 ②. 菌落数、注射器吸取的菌液体积和稀释度
(3)不同微生物可在培养基上形成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
(4)将分离得到的适量菌种与一定量的果胶溶液混合,在适宜的环境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由浑浊变得澄清即可鉴定
【解析】
【分析】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和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小问1详解】
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的基本营养成分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在选择培养时所用培养基在成分上的特点是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在培养基表面铺一层石蜡油隔绝空气能制造无氧培养环境。
【小问2详解】
滚管培养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计数原理相似,在知道菌落数、注射器吸取的菌液体积和稀释度后能计算出细菌数。
小问3详解】
因为不同微生物可在培养基上形成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所以根据菌落特征如形状、大小和颜色等,能初步鉴定菌种。
【小问4详解】
将分离得到的适量菌种与一定量的果胶溶液混合,在适宜的环境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由浑浊变得澄清即可鉴定最终获得的纯净培养物是否有果胶分解菌。
21. 如图为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某载体示意图、部分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操作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有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____等,其中目的基因应位于____之间;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选择图中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并用____(填“E.c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连接载体和目的基因。
(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批量生产药物时,应将药用蛋白基因与动物____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通过____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____中,培养成转基因动物后,在其泌乳期从乳汁中收集药物。
(3)基因工程常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引物设计是PCR成功的关键。引物的作用是____,其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引物序列过长会导致复性温度过高,不利于____酶的作用;扩增循环n次共消耗引物____种。
【答案】(1) ①. 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 ②. 启动子和终止子 ③. T4DNA连接酶 ④. PvitⅡ和EcRⅠ
(2) ①. 乳腺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 ②. 显微注射 ③. 受精卵
(3) ①.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②. (Taq)DNA聚合 ③. 2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小问1详解】
基因工程的核心操作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必须具有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五个要素,其中目的基因应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据图可知,目的基因应该插入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图中BamHⅠ会破坏标记基因,HindⅢ会破坏启动子,PstⅠ会破坏终止子,KpnⅠ在质粒上不止一个酶切位点,会将终止子切割掉,而Pvit2和EcRⅠ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因此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时用Pvit2和EcRⅠ,因限制酶PvitⅡ切割出的是平末端,因此只能用T4 DNA连接酶连接载体和目的基因
【小问2详解】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批量生产药物时,应将药用蛋白基因与动物乳腺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培养成转基因动物后,在其泌乳期从乳汁中收集药物
【小问3详解】
基因工程常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引物设计是PCR成功的关键,引物是一小段单链 DNA 或 RNA,能与待扩增的 DNA 片段两端的序列互补结合,为 DNA 聚合酶提供起始结合位点,从而启动 DNA 的合成,因此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其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引物序列过长会导致复性温度过高,不利于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因为过高的温度可能会使 DNA 聚合酶失活,影响 DNA 的合成;扩增循环n次共消耗引物2种引物。细胞器
成分
功能
①
蛋白质+核酸+脂质
④
②
蛋白质+核酸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③
蛋白质+脂质
⑤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10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8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