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素养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问题。(物质的变化与转化)
2.从微观角度认识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没有增减。(物质的变化与转化)
知识概览
基础主干落实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后 的质量总和,等于 的质量总和。
(2)应用:①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②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③推断某物质的化学式;④求某物质的质量或某些物质的质量比。
特别提醒 (1)“化学反应”:规定了研究范围,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2)“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内。
(3)“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1)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是分子分裂为 , 重新组合成 的过程。
(2)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均保持不变(原子三不变)。
(3)从宏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均不变。(元素两不变)
生活应用
煤燃烧后产生的灰烬质量比原来煤块的质量减轻,该过程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提示:遵守,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灰烬质量比原来煤块的质量要小。
漫画助学
草酸(H2C2O4)受热分解,跑出三个小家伙,请你把它们找回来吧。
答案:
默写训练,请使用“基础默写回顾手册”P24
重点项目探究
【探究主题】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同学们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并依据实验进行了拓展研究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任务一: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
1.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上述实验 ,实验1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实验3中会因为 ,而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2.实验3中锥形瓶底部铺细沙的作用是 。
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用 容器。
任务二:探究气球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影响
1.
若对实验1进行如图所示改进,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请你分析原因。
。
2.对实验3进行如图改进
图1中气球的作用是 ,实验中会看到气球先 后 ,原因是 。图2相对于图1具有的优点是 。
课堂达标反馈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5 g冰受热融化成5 g水,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新型月球制氧机可利用太阳光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而释放出氧气,由此可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分子 B.氧元素 C.高锰酸钾 D.双氧水
3.[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与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
5.[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已知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是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2.[核心素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2023·吉林中考改编)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试剂的总质量为m1,保持装置密闭。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试剂的总质量为m2,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 m2;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瓶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试剂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试剂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
。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3.[新情境·文学著作](2023·河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 )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
C.一定含有和D.一定含有、和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易错题](2023·济南莱芜月考)现取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D.一定含有C、O元素,可能含H元素
5.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 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 )
A.5 g B.6 g C.7 g D.4 g
6.碳在密封的容器(内有空气)里燃烧,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的图是( )
7.[核心素养·化学观念]“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在A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 。
(3)B图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 (填物质分类)。
(4)对比A图和B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 (填字母)。
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 C.一定不变
B层 提能力
8.“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一定条件下,CO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
A.甲醛(CH2O) B.甲醇(CH4O)
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 g
B.N为单质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2023·泰安中考改编)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化合物
C.x=0.4 gD.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11.一段蜡烛燃烧前为m g,燃烧一阵后,质量变为n g,同时生成了a g CO2和b g H2O,则生成物的总质量为 g,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C层 拓思维
12.[新题型·创新实验]已知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化学社团的同学利用电加热使镁燃烧来验证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锥形瓶内充满空气,天平未画出)。
【分析】
(1)加入试剂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
(2)镁燃烧时气球膨胀(如图B),其原因是 ,当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气球却比开始时更瘪(如图C),其原因是 。
【实验现象】实验测得图中A、C的质量相等,由此可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拓展】实验结束切断电源后,小明将C装置倒置于盛有足量水的容器中,在水中将气球取下,观察到水进入锥形瓶中,进入锥形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锥形瓶容积的60%。
【讨论】
(1)小明分析后认为在点燃条件下,镁可与氮气反应。小明的依据是 。
(2)虽然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较氧气大,但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氧化镁,其原因是 。查阅资料得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中氮元素显-3价,请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期中素养评估(第一~三单元) 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这是一份期中素养评估(第一~三单元) 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文件包含期中素养评估第一三单元试卷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docx、期中素养评估第一三单元试卷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素养评估(第一~六单元) 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这是一份期末素养评估(第一~六单元) 试卷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文件包含期末素养评估第一六单元试卷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docx、期末素养评估第一六单元试卷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鲁教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docx、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鲁教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