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达标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达标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达标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声现象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声现象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将敲响的音叉用手握住,音叉的声音会立即消失,这是因为( )
    A. 声音的传播停止了B.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C. 声音传到人体中去D. 声音变化为次声波了
    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
    A. 图甲玻璃罩抽出空气后听不到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图乙中,敲击的力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大
    C. 图丙所示的音叉实验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图丁中人耳贴紧桌面可听到敲击桌面的声音,说明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3.“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B. 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C. 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D. 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4.乐理中,音名、唱名、频率的关系如表格所示,则( )
    A. 相比D音,发G音时,音调更低
    B. 唱名为Mi的音,每分钟振动320次
    C. 音名为B的音,频率最高,响度最大
    D. 相比C音,发A音时,声源每秒振动次数更多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纵轴数值的单位相同,横轴中1 ms=10−3 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甲乙

    A. 乙比甲的响度大B. 甲和丙的音调相同
    C. 甲比丙的频率小D. 甲、乙、丙的音色相同
    6.如图是人和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小慧家购买的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槽的部分发出4×104 Hz的声波用于清洗碗筷等物品。关于这种声波,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
    B. 这种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C. 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传递信息的性质
    D. 这种声波人耳是听不见的,但是狗狗听了会很烦躁
    7.最近学校举行了科技节,国伟同学带来了自制的留声机,如图所示,当他一边大声说话一边摇动手柄时,会引起纸杯底部的钢针振动,从而在锡纸上留下一条深浅不同的刻痕,再一次回转手柄就可以放出刚刚录制好的声音。关于这个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国伟说话时引起钢针振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 国伟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 此留声机在月球上可以录音
    D. 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8.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 登雪山时高声讲话可能引起雪崩
    B. 超声波清洗钟表
    C. 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 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9.“双减”后,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更加活跃。如图是学生课后乐器表演的场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同学们掌声越大,掌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 优美的乐声一定不属于噪声
    10.如图的四个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B.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C. 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道路两旁的墙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11.(3分)如图所示,将敲击的音叉插入水中时激起了水花,这种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接着将发声音叉的叉柄贴在前额,听到声音更明显,说明____可以传声;用左手握住U形叉股,声音就停止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图
    12.(6分)
    (1) 如图所示为户外大型乐器——“鸣响树”,它是一种由不同长度和方向的钢管制成的。它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由于钢管的长度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周围的人们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风向和等级,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
    第12题图
    (2) 刀郎创作的歌曲火爆全网,网络上也有网友模仿刀郎,声音十分相像,这主要是模仿刀郎声音的 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某同学在教室内大声唱歌引发喧闹,对正在学习的同学来说这歌声就是 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纪律委员马上让同学们小声点,这是改变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3.(每空2分,共6分)地震伴随产生的次声波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震时同时产生纵波与横波,在地壳中纵波传播速度约为6 km/s,破坏性较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 km/s,破坏性较强;如图所示,某次地震震源距监测点60 km,距受灾点90 km,监测点在__s后能接收到纵波信号,立即发出预警信息;监测点发出预警信息后,经过__s横波到达受灾点,这个时间差让受灾点群众获得应急准备时间。
    14.(6分)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 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__________(选填“规则的”或“无规则的”)。
    (a)(b)
    (2) 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________控制噪声。为了避免舞曲声影响工作,爸爸把门窗都关上了,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睡觉的小明戴上耳罩,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5.(每空2分,共14分)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 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选填“高”或“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_有关。
    (2) 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选填“大”或“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__(选填“强”或“弱”)。
    (3) 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____,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振幅,听到声音的强弱还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6.(6分)小提琴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振动而发声的,如图甲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一块厚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木板O点,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得越紧。轻轻拨动AB间的琴弦,用仪器测出发声的频率。
    甲乙
    (1)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____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 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实验研究的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____和琴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 当第3次实验中长度L为____m时,可用第2、3两次实验来研究琴弦的音调和琴弦的__________的关系。
    (4) 分析第1和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5) 在上述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如果再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8 m的涤纶琴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则实验中可悬挂重物____个。
    17.(9分)今年国庆期间,小明一家自驾去海丰莲花山度假村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开车正匀速靠近一座高山,鸣笛4 s后听到回声,若当时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15 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求:
    (1) 从鸣笛到4 s后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少米?
    (2) 从鸣笛到4 s后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米?
    (3) 车鸣笛的位置到高山的距离为多少米?
    18.(每空2分,共10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聚酯棉、实木、泡沫、海绵)的隔音性能。他将合适的声源放入密闭的大盒子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1) 实验室提供有“能受遥控自动敲击一次的音叉”“稳定发声的闹钟”。而在实验中不能用音叉作为声源的原因是______。
    A.音叉的频率在变化 B.音叉的振幅在变化
    C.音叉的音调太高 D.音叉的响度太大
    (2) 小明让声源发声,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______(选填字母代号,下同)。
    方案二: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______。
    A.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B.所听见声音的音色
    C.所听见声音的音调 D.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3) 通过上面某一方案实验得到如上表所示的数据,四种材料中最适合做隔音墙装修材料的是________。这段时间开发区政府出资贴补鼓励市民在老小区改造中有一项做保温层的惠民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在楼房的外层贴上上述材料,所以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保温层不仅保温,还有一定的隔音作用,这是在_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中减弱噪声。
    第二章《声现象》达标测试卷·教师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9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将敲响的音叉用手握住,音叉的声音会立即消失,这是因为( )
    A. 声音的传播停止了B.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C. 声音传到人体中去D. 声音变化为次声波了
    【答案】B
    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
    A. 图甲玻璃罩抽出空气后听不到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图乙中,敲击的力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大
    C. 图丙所示的音叉实验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图丁中人耳贴紧桌面可听到敲击桌面的声音,说明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答案】A
    3.“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B. 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C. 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D. 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C
    4.乐理中,音名、唱名、频率的关系如表格所示,则( )
    A. 相比D音,发G音时,音调更低
    B. 唱名为Mi的音,每分钟振动320次
    C. 音名为B的音,频率最高,响度最大
    D. 相比C音,发A音时,声源每秒振动次数更多
    【答案】D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纵轴数值的单位相同,横轴中1 ms=10−3 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甲乙

    A. 乙比甲的响度大B. 甲和丙的音调相同
    C. 甲比丙的频率小D. 甲、乙、丙的音色相同
    【答案】B
    6.如图是人和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小慧家购买的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槽的部分发出4×104 Hz的声波用于清洗碗筷等物品。关于这种声波,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
    B. 这种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C. 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传递信息的性质
    D. 这种声波人耳是听不见的,但是狗狗听了会很烦躁
    【答案】C
    7.最近学校举行了科技节,国伟同学带来了自制的留声机,如图所示,当他一边大声说话一边摇动手柄时,会引起纸杯底部的钢针振动,从而在锡纸上留下一条深浅不同的刻痕,再一次回转手柄就可以放出刚刚录制好的声音。关于这个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国伟说话时引起钢针振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 国伟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 此留声机在月球上可以录音
    D. 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C
    8.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 登雪山时高声讲话可能引起雪崩
    B. 超声波清洗钟表
    C. 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 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答案】C
    9.“双减”后,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更加活跃。如图是学生课后乐器表演的场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同学们掌声越大,掌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 优美的乐声一定不属于噪声
    【答案】B
    10.如图的四个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B. 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C. 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道路两旁的墙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11.(3分)如图所示,将敲击的音叉插入水中时激起了水花,这种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接着将发声音叉的叉柄贴在前额,听到声音更明显,说明____可以传声;用左手握住U形叉股,声音就停止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图
    【答案】振动; 固体; 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12.(6分)
    (1) 如图所示为户外大型乐器——“鸣响树”,它是一种由不同长度和方向的钢管制成的。它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由于钢管的长度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周围的人们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风向和等级,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
    第12题图
    (2) 刀郎创作的歌曲火爆全网,网络上也有网友模仿刀郎,声音十分相像,这主要是模仿刀郎声音的 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某同学在教室内大声唱歌引发喧闹,对正在学习的同学来说这歌声就是 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纪律委员马上让同学们小声点,这是改变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答案】(1) 空气柱;音调;信息
    (2) 音色;噪声;响度
    13.(每空2分,共6分)地震伴随产生的次声波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震时同时产生纵波与横波,在地壳中纵波传播速度约为6 km/s,破坏性较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 km/s,破坏性较强;如图所示,某次地震震源距监测点60 km,距受灾点90 km,监测点在__s后能接收到纵波信号,立即发出预警信息;监测点发出预警信息后,经过__s横波到达受灾点,这个时间差让受灾点群众获得应急准备时间。
    【答案】不能; 10; 20
    14.(6分)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 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__________(选填“规则的”或“无规则的”)。
    (a)(b)
    (2) 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________控制噪声。为了避免舞曲声影响工作,爸爸把门窗都关上了,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睡觉的小明戴上耳罩,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答案】(1) (b);无规则的
    (2) 噪声;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15.(每空2分,共14分)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 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选填“高”或“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_有关。
    (2) 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选填“大”或“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__(选填“强”或“弱”)。
    (3) 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____,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振幅,听到声音的强弱还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1) 快;高;振动的快慢
    (2) 小;弱
    (3) 频率;距发声体的远近
    16.(6分)小提琴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振动而发声的,如图甲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一块厚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木板O点,另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得越紧。轻轻拨动AB间的琴弦,用仪器测出发声的频率。
    甲乙
    (1)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____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 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实验研究的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____和琴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3) 当第3次实验中长度L为____m时,可用第2、3两次实验来研究琴弦的音调和琴弦的__________的关系。
    (4) 分析第1和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5) 在上述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如果再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8 m的涤纶琴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则实验中可悬挂重物____个。
    【答案】(1) 1
    (2) 长度
    (3) 0.8;松紧程度
    (4) 越长
    (5) 2
    17.(9分)今年国庆期间,小明一家自驾去海丰莲花山度假村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开车正匀速靠近一座高山,鸣笛4 s后听到回声,若当时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15 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求:
    (1) 从鸣笛到4 s后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少米?
    (2) 从鸣笛到4 s后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米?
    (3) 车鸣笛的位置到高山的距离为多少米?
    【答案】(1) 解:s车=v车t=15 m/s×4 s=60 m。
    (2) s声=v声t=340 m/s×4 s=1 360 m。
    (3) d=12×(s车+s声)=12×(60 m+1 360 m)=710 m。
    18.(每空2分,共10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聚酯棉、实木、泡沫、海绵)的隔音性能。他将合适的声源放入密闭的大盒子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1) 实验室提供有“能受遥控自动敲击一次的音叉”“稳定发声的闹钟”。而在实验中不能用音叉作为声源的原因是______。
    A.音叉的频率在变化 B.音叉的振幅在变化
    C.音叉的音调太高 D.音叉的响度太大
    (2) 小明让声源发声,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______(选填字母代号,下同)。
    方案二: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______。
    A.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B.所听见声音的音色
    C.所听见声音的音调 D.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3) 通过上面某一方案实验得到如上表所示的数据,四种材料中最适合做隔音墙装修材料的是________。这段时间开发区政府出资贴补鼓励市民在老小区改造中有一项做保温层的惠民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在楼房的外层贴上上述材料,所以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保温层不仅保温,还有一定的隔音作用,这是在_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中减弱噪声。
    【答案】(1) B
    (2) D;A
    (3) 聚酯棉;传播过程中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
    Re
    Mi
    Fa
    Sl
    La
    Si
    频率/Hz
    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
    实验次序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4
    265
    材料种类
    聚酯棉
    实木
    泡沫
    海绵
    距离/m
    0.2
    1.8
    0.5
    1.2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
    Re
    Mi
    Fa
    Sl
    La
    Si
    频率/Hz
    256
    288
    320
    341.3
    384
    426.7
    480
    实验次序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4
    265
    材料种类
    聚酯棉
    实木
    泡沫
    海绵
    距离/m
    0.2
    1.8
    0.5
    1.2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