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文课件ppt
展开400$,相当于今天的5900 $
事件:兴登堡号飞艇爆炸
时间:1937年5月6日
旅客:工业巨头、成功商人和社会名流
起因:发动机放出的静电或火花点燃了降落时放掉放掉的氢气所致
后果:97个人61生还,36人死亡
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兴登堡号飞艇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放出 。
不纯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采取什么措施?
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锐的爆鸣声,_________________ ;声音很小,_________________。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将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水
①两极上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负极产生的气体可燃,火焰为淡蓝色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氢气 + 氧气
请同学们,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
氧气的吸附性大于氢气,吸附了一部分在电极上;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也大于氢气,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比氢气多;所以,实际得到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
【例1】水是生命之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C.b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D.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
水分子分裂为 和 ,氢原子结合为 ,氧原子结合为 。
【例1】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发出淡蓝色火焰B. 放出大量的热C. 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D. 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例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C. 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水 氢气 + 氧气
例如:氧气、磷、铜等 O2 P Cu
例如:水、高锰酸钾等 H2O KMnO4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化合物区别:
下列物质H2O、KMnO4、P2O5、O2、H2、N2、CO2、Al 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单质?哪些是氧化物?
辨别物质的类别时,一定要知道每一类物质的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混合物——“多物”,纯净物——“一物”,单质——“一物一(元)素”,化合物——“一物多(元)素”,氧化物——“一物两(元)素一氧”
重水,每毫升的价格大概是几十元。重水会影响人体内的代谢,所以最好也别喝,尤其是不要喝很多,否则可能是致命的
超重水,是一种提取难度很高的“水”,只能通过人工来进行提炼,每克超重水的价格高达三千万元,堪称世界上最贵的水
1.物质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常用于制作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酒精(C2H5OH)B.二氧化氯(ClO2)C.过氧乙酸(C2H4O3)D.高锰酸钾(KMnO4)
【详解】A、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氯含有氯、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C、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D、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氧化物里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详解】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但发生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不正确;B、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C正确;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微粒,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离子,故D错误;故选C。
3.“化学观念”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通直流电,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CO是保持一氧化碳性质的最小粒子
【详解】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不断运动,A正确;B、水通直流电后水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发生改变,B错误;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不发生变化,C错误;D、CO是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错误。故选A。
4.电解水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 B.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实验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D.产生的O2与H2的质量比为1:2
【详解】A、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则试管2中得到 ,故A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则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故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实验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故C正确;D、电解水的关系式为 ,则产生的O2与H2的质量比为 ,故D不正确。故选D。
5.超轻水,又称“低氘水”,它是采纳高科技制造技术,降低自然界水中的氘含量而生产的高端饮用水,日前超轻水在很多国家已经宽泛地用于癌症防治、保健养生、美容护理等领域。以下对于超轻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超轻水属于氧化物B.超轻水和一般水的化学性质不同C.超轻水中水分子不断运动D.饮用超轻水对身体有益
【详解】A、超轻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超轻水和一般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所有的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所以超轻水中水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超轻水用于癌症防治、保健养生、美容护理等领域,因此饮用超轻水对身体有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5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备课课件ppt</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碳13,碳14,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变,氢气氨等,汞金刚石等,氯化钠等,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768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课内容课件ppt</a>,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原子的质量不同,原子的质量很小,相对原子质量发展历程,某原子的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说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我又来了,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