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精品课后练习题
展开海洋空间资源概述
1.概念
海洋空间资源是指海洋水体所占据的空间,也称海域,主要由水体、礁石、海岛、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潮间滩涂等构成。
2.用途
海洋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其用途十分广泛。作为生产场所,可用于海水养殖、海上发电等;作为仓储场所,可用于建设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作为交通运输场所,可用于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作为生活场所,可用于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作为军事场所,可用于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3.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优势与难度
(1)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优势
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资源在利用方面有很多优势。
空间范围广阔;
不与农争地,无须移民搬迁;
可以开展水面一水体一海底立体化综合利用;
水下环境相对稳定,适于仓储等。
(2)海洋空间资源利用难度
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也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
海上活动要抵御多变的海水运动和海洋气象状况;
深海活动要应对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等问题。
此外,海水的腐蚀性、海洋生物的附着性、海冰的破坏性等,对工程设施结构和材料提出严格要求,并导致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技术复杂、造价高、风险大。
4.我国的海洋空间资源
(1)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广阔,渤海、琼州海峡等是我国的内水,黄海、东海、南海部分海域、台湾以东太平洋沿岸海域和部分岛屿周围海域是我国的领海,我国拥有完全主权。
(2)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对领海以外的海域,虽然不拥有主权,但拥有毗连区的某些管制权,同时依法拥有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等海域的相关权益。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方式
目前,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主要限于沿岸和近岸海域,开发方式主要有耕海牧渔、填海造地、海岛开发、港口及交通运输线建设等。
2.耕海牧渔
(1)耕海牧渔的内容
综合利用人工鱼礁、深水网箱、深水养殖船、海上平台等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实现对海洋空间资源、渔业资源及海洋生物资源的集约式立体开发利用;并通过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等方法,建立海洋牧场,用于栽培海带、紫菜等海藻,养殖鱼、虾、蟹和贝类,这种类似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管理方式,被形象地称为耕海牧渔。
(2)耕海牧渔的作用
在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下,耕海牧渔将传统的掠夺式海洋捕捞业转型为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管理,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对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保护并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海洋运输线
(1)海洋运输线的内容
①海洋为船舶的航行提供了载体和动力;
②海洋运输线主要由海上航道和海港等构成;
③海洋运输以货运为主;
④海洋运输线已经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方式有海底隧道、海底管道和跨海大桥等。
(2)海洋运输线的作用
①海洋是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与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
②一些海峡是海上航道的“咽喉”,在世界海洋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海港是海洋运输线上的枢纽,也是海运物资的集散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④海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开放以来,依托沿海港口,我国先后设立了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崛起。
⑤海洋运输线的畅通以及海港的吞吐能力,对我国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都很重要
4.填海造地
(1)填海造地的内容
是指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转变为陆地的开发利用方式。
(2)填海造地的作用
可以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空间资源的需求;也可以为军事设施建设提供土地,对维护国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填海造地的危害
导致滨海湿地(包括滩涂、河口、浅海、红树林等)消失、自然岸线减少;改变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物、鸟类的栖息繁殖和迁徙,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对国家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5.海岛开发
(1)海岛开发的内容
①一些面积较大、距离大陆较近且有淡水供应的海岛,能够供人类长久居住,也可依托海岛发展海洋渔业、开发矿产资源、实施海岛旅游。
②多数面积较小、无居民海岛,因为缺乏淡水,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单一,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因而不适合大规模开发。
(2)海岛开发的作用
①海岛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洋空间的重要依托。
③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④是划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对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有深刻影响。
三、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安全
1.维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权益
(1)措施:
①我国政府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的界限。”
②保障海洋运输通道安全至关重要;
③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确保国家对所属海域的控制和使用,让国家海洋权益得到广泛认同和充分保障;
④需要与世界沿海国家寻求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积极发展与沿海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原因:
①我国管辖海域的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国与全部8个海上邻国均存在海洋权益争议,部分岛屿的主权归属、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划界等主张存在重叠和冲突。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前提;
②我国大部分进出口商品,包括石油、铁矿石等重要战略物资的进口,均需途经我国领海以外的国际海上通道运输,这些海上通道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③为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④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2.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1)存在问题
①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近岸过度开发与深远海开发不足问题突出。
②海岸侵蚀、海洋灾害、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措施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健全海洋保护区网络,对传统海洋渔场、海洋保护区等涉及海洋生态安全的敏感区域进行保护。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海洋空间资源集中开发活动和对海洋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沿岸开发活动。
开展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增加人造沙质岸 线,恢复自然岸线、海岸原生风貌景观,开展补偿性环境整治和人工湿地建设。
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由礁坪环绕着潟湖组成,适合建造人工岛。2015年4月,我国在永暑礁局部完成吹沙填岛作业,建立了2.8平方千米的人工岛,简称永暑岛。下图为环礁局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环礁中最不适合建造人工岛的部位是( )
A.向海坡B.外礁坪C.内礁坪D.瀉湖盆
2.永暑礁变永暑岛对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增加南海生物多样性②促进南海海域资源开发③拓展了陆地发展空间④加强对南海的有效管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A 2.D
【分析】1.读图可知,向海坡面向海洋,海水侵蚀强度大,且海域深度大,填海成本最高,最不适合建造人工岛,A符合题意;与向海坡相比,外礁坪深度较小,适合填海建造人工岛,B与题意不符;内礁坪和潟湖盆在环礁内侧,有空间可以填海造陆,且深度相对较小,适合建造人工岛,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2.永暑礁变永暑岛对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强化南沙群岛主权,加强对南海的有效管控,促进南海海域资源开发,②④正确;永暑礁变永暑岛,拓展了陆地发展空间,③正确;增加南海生物多样性不属于对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①错。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三沙市的建立有利于履行我国行政管辖,有利于整顿南海秩序,加强海洋国土管理;也有利于组织渔业生产,开度发旅游业,开采油气等资源;通过生产开发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南海享有的主权,加强我国在南海区域的控制力。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2016—2020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分布特点是( )
A.分布不均,东南、东北海域多B.淤泥质海岸多,基岩海岸少
C.山东半岛海域多,东南海域少D.三角洲地带多,海湾地带少
4.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是( )
A.维护生态安全B.缓解耕地压力C.禁止过度养殖D.减轻环境污染
【答案】3.A 4.B
【解析】3.由图可知,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空间分布不均,渤海、黄海北部、南海以及东海南部分布较多,集中在我国东北海域和东南海域,选项A正确;我国北方沿海多淤泥质海岸,南方沿海多基岩海岸,图中显示,我国海洋牧场并不是北方海岸多,南方海岸少,B错误;读图山东半岛和东南海域均较多,C错误;图示三角洲和海湾地带均分布较多,D错误,故选A。
4.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减少对粮食的消耗,进而缓解耕地压力,B正确;海水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加剧海洋环境污染,A错误;大力发展海洋牧场不能禁止过度养殖,C错误;海产品多元化,海洋环境污染会相应增加,D错误。故选B。
5.距陆地5千米以外、水深2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因其独特性质而备受关注,已被广泛开发利用。下图为深层海水部分应用领域示意图。深层海水深受水产、食品等产业青睐是因其( )
①氧气充足②清洁少菌③矿物营养多④光合作用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详解】深层海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污染较少,所含有的细菌较少,②正确;深层海水很难见到阳光,光合作用无法进行,矿物质元素大都能够保存下来,氧气含量较低,①错误,③正确,④错误。所以选B。
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发电量更大B.适用范围广C.安装便利D.无海洋污染
7.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A.市场B.技术C.海域面积D.灾害
【答案】6.B 7.D
【解析】6.传统风电机组通常固定在近海海床,而漂浮式机组不固定,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安装较复杂,两者发电量大小与风电机组有关,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装机容量相对较小,A、C错;全球海上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更深的远洋海域,对固定式风电具有巨大挑战。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适合于深远海,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地区,同时也适合于地质较差的浅海区。因此适用范围更广是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较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的优势所在,B对;漂浮式海上风电站同样会对海洋鱼类的产生噪音和电磁场,D错。故选B。
7.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较为广阔,A错;技术是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B错;同时我国濒临的海域面积广阔,C错;西北太平洋台风多发,相对于挪威、英国,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台风等海上气象灾害,D对。故选D。
【点睛】浮动式海上风电致力于收集更高处的海上风。因为高度越高,风速就更强,风力也就更稳定。使用浮动式风电设备,开发人员可以对更广阔的区域加以利用,以避免附近的风力涡轮机或其他风力发电场的相互干扰。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渔业生产、渔业碳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渔业、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十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1)指出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
(2)说明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4)从第三产业发展角度,提出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经济建设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夏季水温高,冬季海冰破坏。
(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3)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4)发展海洋牧场文化科普教育产业;丰富休闲渔业(垂钓)/打造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业;建立现代仓储物流网络,构建物联网电商营销体系。
【分析】本大题以莱州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风电场选址的区位条件、风力发电机底座的影响、能源资源开发的意义、海洋牧场经济建设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莱州湾海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结冰会对风电场建设产生影响;项目在海洋上施工,海水盐度大,对建筑材料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对建筑材料要求高;海洋上风浪大,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进度。
(2)风力发电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可从改善生态、渔业、海洋空间利用等方面分析。人类建设风力发电机破坏海洋生态,鱼礁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起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人工鱼礁构建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加渔业产量;实现风力发电与海洋牧场的融合,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的利用率。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可以从风电(能源)和牧场(渔业)两方面阐述;风电是清洁能源,海上风电一方面可以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海洋牧场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场所,扩展渔业空间范围,从而提高渔业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保障渔业产品供应安全。
(4)由材料“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可知,现代化海洋牧场可以发展海洋牧场文化科普教育产业;由材料“休闲渔业、景观再造”可知,可以丰富休闲渔业(垂钓),打造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业;由材料“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可知,可以增加渔获量,建立现代仓储物流网络,构建物联网电商营销体系
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北端江厦港的潮汐发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发电站,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某学校地理社团前去研学之后画出了该发电站的平面图和水库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关于四个时段水闸开关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①时段关闸增加水库流出水量B.②时段开闸减缓海水流入水库
C.③时段关闸减少水库流出水量D.④时段开闸加快海水流入水库
10.人类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海上冲浪②候潮进港③潮汐发电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9.C 10.D
【分析】9.①时段为涨潮,应打开水闸增加水库进水量,A错误;②时段为落潮,应关闭水闸,防止水库海水外泄,增加水库蓄水量,B错误;③④时段水库水位高,外侧海水水位低,应关闭水闸,减少水库流出水量,C正确,D错误。故选C。
10.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而海上冲浪是利用波浪(海浪)的力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滩涂养殖是海洋水产业之一,指利用位于海边潮间带的软泥或砂泥地带加以平整,筑堤、建坝等进行海水养殖。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图)开辟了大规模直接利用海水制氢的全新路径。该技术可将风电以氢能形式加以存储,解决了海上风电不易存储的难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近海相比,远海采用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
A.建设成本低B.设备腐蚀慢C.储电效率高D.风能总量大
12.与单一的“海上风电”相比,采用该开发方式( )
A.耗费淡水多B.投资成本低C.能源供应稳D.生态风险大
13.大力发展“海水制氢”对国家安全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
A.提高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B.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紧张状况
C.挖掘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潜力D.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答案】11.D 12.C 13.A
【解析】11.远海离陆地更远,管线长,海水更深,建设成本更高,A错误;远海海水含盐量更高,对设备腐蚀更快;B错误;储电效率只与设备和工艺技术相关,而与离陆远近无关,C错误;近海面积较小,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一些近海不宜布局风力发电站,远海面积广阔,受人类干预小,风能资源更丰富,风速更稳定,风能总量大,D正确。故选D。
12.据图所示,与单一的“海上风电”相比,采用该开发方式是直接利用海水制氢,不耗费淡水,A错误;因工艺技术更加复杂,生产线变长,故投资成本更高,B错误;该技术可将风电以氢能形式加以存储,解决了海上风电不易存储的难题,能源供应稳,C正确;因新的开发方式是利用氢能,氢能是清洁能源,故两种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无差异,D错误。故选C。
13.海洋风能是海洋能源资源的一种形式,“海水制氢”是对海洋风电的一种高效存储形式,从而提高了海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A正确;“海水制氢”虽是直接利用海水制氢,开拓了大规模直接利用海水的新路径,但并不能有效缓解我国陆上淡水资源紧张状况,B错误;海上风能是海洋表面大气运动产生的动能,而近海面大气层并不属于海洋空间资源范畴,C错误;“海水制氢”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D错误。故选A。
【点睛】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可高效清洁地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比常规热机更为先进的转化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动力的变革带来重大契机,而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后化石能源时代主要的车用动力能源。与电能一样,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可以通过各种一次能源的转化获取,成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从碳的低排放向碳的零排放的桥梁。
海洋蓝碳(又称“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岸带蓝碳涵盖盐召湿地、红树林、海草床、渔业碳汇和微生物碳汇等5类海岸带碳汇。下图示意2019年我国沿海各省份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我国沿海省份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固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树林的年固碳量比海草床少B.南方各省份均以红树林固碳为主
C.沿海省份以盐沼固碳方式为主D.盐沼湿地的固碳速率比红树林快
15.影响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因素有( )
①土地利用方式②海洋经济发展③全球气候变化④人类碳排放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14.C 15.A
【解析】14.由图中数据可知,2019年广东、广西等、海南等沿海省份红树林固碳总量比海草床固碳量明显较多,A错误;浙江、福建等南方省份以盐沼固碳为主,B错误;从沿海省份生态固碳量来看,盐沼固碳方式占比最大,以盐沼固碳方式为主,C正确;图中只是固碳量的比较,并不能得出固碳速率的快慢,D错误。故选C。
15.由材料可知,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所以全球变暖、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海洋经济的发展,如填海造陆、珊瑚白化、滩涂围垦等都会造成海岸带植被的变化,从而影响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①②③正确;人类碳排放量只会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但是不会影响海洋的固碳能力,④错误。故选A。
【点睛】海洋是固定碳、储存碳的一座大宝库。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为是3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研究表明,大型海藻、贝类乃至微型生物也能高效固定并储存碳。
圩田方式围海造陆是先建设明显高于海平面的防波堤,把一个地方围起来,再将防波堤后方的海水排出,以建造低于海平面的陆地。新加坡地狭人稠,一直采用填海造陆的方式增加国土面积。近年来,受沙石来源的限制,该国计划通过圩田方式围海造陆扩大国土面积。下图为新加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新加坡“圩田方式”围海造陆可以( )
A.有效减轻台风危害B.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促进排水设施建设D.增加农业生产用地
17.据图推测,未来围海造陆潜力最大的海域可能位于新加坡的( )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答案】16.C 17.B
【解析】16.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不易形成台风,A答案错误;围海造陆,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B答案错误;新加坡是花园岛国,填海造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农业用地,另外,圩田方式填海造陆,地面高度低于海平面,海水影响大,盐碱化严重,不适合农业生产,D错误;圩田方式填海造陆,土地低于海平面,易积水,需要加强排水设施建设,C正确,故选C。
17.依据等深线数值可以看出,新加坡西南方向等深线稀疏,海水较浅,海域面积较大,是未来围海造陆潜力最大的海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交通运输:海洋运输、海底隧道、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海上电站、海上石油开发、海上牧场(海水养殖)等。储存空间:海底仓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化娱乐设施:海洋公园、海滨浴场等。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永兴岛为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是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岛上建有机场、港口、军事基地等,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机场跑道长2500米,部分伸入海洋。永兴岛在扩建时,遵循对海岛自然形态和海洋环境损坏最小化原则,经过多年填海造陆,目前陆地面积达2.6平方千米。图1为永兴岛未开发前的轮廓,图2示意永兴岛机场跑道景观(局部)。
材料二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
材料三海上油气平台设计寿命一般为20年。到2040年我国将有约80个海上油气田进入停产退役阶段,涉及164座海上油气平台。目前,我国对退役平台的处置办法以异地弃置为主,即将平台整体或部分拆除后移走。但专家建议将退役油气平台简单改建为人工鱼礁。
(1)简述永兴岛建设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2)试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
(3)说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图中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并解释小黄鱼沿该线路产卵洄游的理由。
(4)试分析将退役油气平台改建为人工鱼礁建设的原因。
18.【答案】(1)增加海洋国土面积,拓展我国生存空间;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维护国家领土安全。
(2)丁海域受陆地影响较小,冬季水温较高;近海受沿岸寒流,水温较低,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3)路线:丁→丙→乙→甲。
解释: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逐渐符合要求。
(4)就地改建,减少对退役海上油气平台拆除运移的费用;避免拆除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废弃平台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分析】本题永兴岛未开发前的轮廓图以及永兴岛机场跑道景观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海洋权益、海水温度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对国家安全而言,海洋开发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和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由此得出永兴岛建设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在于增加海洋国土面积,拓展我国生存空间,便于开发探索海洋资源,为国家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岛上建有机场、港口、军事基地等,有助于维护国家领土安全。
(2)读图可知,丁海域位于东海,离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较小,因此冬季水温较高;同时由图中洋流分布可知,近海受沿岸寒流,水温较低,不利于小黄鱼越冬,而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因此成为小黄鱼越冬场。
(3)由材料可知,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适合小黄鱼产卵;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升温,逐渐符合小黄鱼产卵要求,因此产卵洄游线路应为丁→丙→乙→甲。
(4)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国对退役平台的处置办法以异地弃置为主,即将平台整体或部分拆除后移走,但专家建议将退役油气平台简单改建为人工鱼礁。就地改建,不需要拆除及移走,可以减少对退役海上油气平台拆除运移的费用;同时可以避免拆除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破坏,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废弃平台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改建的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利用平台发展海洋牧场,恢复渔业资源,恢复海域生态环境,稳定海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
高中地理第三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a href="/dl/tb_c400908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复习练习题</a>,共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448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综合训练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精练: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主要是,A 8,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正确叙述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