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从哪里来?”这是你孩提时代就会问爸爸妈妈的问题。现在你长大了,通过学习,你了解了生殖和发育的奥秘。“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悠远,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为此勾画出日益清晰的轮廓。回答下面小题。
1. 从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后发展的是( )
A. 直立行走B. 使用语言C. 学会使用火D. 使用工具
2. 试管婴儿是一种由人工从人体内取出卵细胞与精子,在体外受精,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完成受孕的技术。人工取卵细胞和胚胎植入的场所分别是( )
A. 输卵管、子宫B. 卵巢、输卵管C. 卵巢、子宫D. 子宫、胎盘
3. 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少年的行为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同学间相互帮助,与异性建立真诚的友谊
B. 遇到心理矛盾,应该独立处理,不需要与家长和老师交流
C. 进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D. 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分析】(1)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
(2)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3)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题详解】
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 →语言的产生。由此可见,从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后发展的是使用语言,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题详解】
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负责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是输送卵细胞和完成受精的场所;子宫是一个肌肉丰富的器官,如果卵细胞受精,它将在子宫内膜着床并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由此可见,人工取卵细胞和胚胎植入的场所分别是卵巢、子宫,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A.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正常的交往,相互帮助,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B符合题意。
C.不抽烟、不喝酒,进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C不符合题意。
D.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何伟是滨河中学七年级学生。开学之后他发现,经过一个寒假,有很多同学个子长高了,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近段时间,他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和体育锻炼。回答下面小题。
4. 学校食堂的主食,以米饭、馒头为主,这些主食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
A. 脂肪B. 糖类C. 维生素D. 蛋白质
5. 中午吃的饭菜,不是立即进入消化的主要场所,而是做了短暂的存储。如图为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其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器官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6. 经常以方便面一类的速食品替代正餐,不符合营养的基本要求。当人缺乏某些营养成分时,会表现出一些症状。下列针对特定人群的饮食方案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贫血患者多吃含碘的食物
B. 佝偻病患者多喝高钙奶
C. 胃肠疾病患者吃易消化的食物
D. 伤病员适量补充蛋白质
【答案】4. B 5. B 6. A
【解析】
【分析】(1)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各不相同。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等器官,可以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如图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3)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无机盐和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
【4题详解】
A.脂肪是备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A不符合题意。
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麦芽糖、淀粉都属于糖类,我们平时所吃的米饭、馒头、甘薯和马铃薯中,含量最多的就是糖类,B符合题意。
C.维生素是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在不同的食物中含量一般都很少,水果蔬菜中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题详解】
AC.①是肝脏、③是胰腺,都属于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胰液帮助消化食物,都不能贮存食物,AC不符合题意。
B.②是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能暂时贮存食物,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B符合题意。
D.④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并被吸收进入血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题详解】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会患贫血症,应该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A错误。
B.钙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佝偻病患者应多喝高钙奶,B正确。
C.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胃肠疾病患者消化能力下降,应吃易消化的食物,C正确。
D.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伤病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有利于伤口愈合,D正确。
故选A。
7. 如图为人体吞咽的情况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吞咽时,①内壁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
B. 在正常吞咽时,②只允许食物通过,不允许空气通过
C. ③在正常呼吸时保持关闭状态,这样可以使呼吸顺畅
D. 若吞咽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答案】D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①鼻腔、②咽、③会厌软骨。
【详解】A.①鼻腔黏膜分布有丰富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不能对食物加热,故A错误。
B.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②咽在正常吞咽时,既允许空气通过,又允许食物通过,故B错误。
C.③会厌软骨在正常呼吸时保持张开状态,这样可以使呼吸顺畅,故C错误。
D.若吞咽时大声说笑,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故D正确。
故选D。
8. 学校开展体质健康检测时,常用肺活量来反映肺功能的强弱。测定肺活量过程中先要尽力吸气,再完全呼气,把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测得的体积,就是你的肺活量。在吸气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胸廓扩大
B. 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
C.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胸廓缩小
D. 胸骨和肋骨上升,膈顶上升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动力来自呼吸肌的收缩。
【详解】A.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完成呼气,A错误。
BD.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胸骨和肋骨上升;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B正确、D错误。
C.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胸廓扩大,C错误。
故选B。
9. 如图是人体血液和血细胞组成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④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
B. 血液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③和④
C. 血细胞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具有吞噬作用的是①
D. ③的结构只能运输氧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血小板,③是红细胞,④是血浆,⑤是血细胞。
【详解】A.④是血浆,为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约90%是水,其余是溶解在血浆中的各种物质,故A正确。
B.③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④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血液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③红细胞和④血浆,故B正确。
C.当病菌侵入人体时,①白细胞能通过做变形运动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侵入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故C正确。
D.③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D。
10. 在学习中,经常利用简图来描述生物学里的相关结构。用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简图中能表示静脉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2)四肢较大的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液流动方向和瓣膜的开口方向一致。
【详解】A.图示血管内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但瓣膜的开口方向与血流方向不一致,不能表示静脉,A错误。
BD.图示血管由主干流向分支,应该是动脉;但动脉内不应该有瓣膜,BD错误。
C.图示血管内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且瓣膜的开口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能表示静脉血管,C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1. 牛奶主要成分有水、脂肪、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喝牛奶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图甲是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牛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变化过程。请回答:
(1)乳糖是牛奶中的一种糖类,据图推测,消化乳糖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填序号),请写出该器官适合消化的结构特点______(写两点)。
(2)牛奶中蛋白质在______(填器官名称)开始消化,进入小肠后会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为物质d______。整个过程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_。
(3)小肠中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由______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牛奶中的脂肪最终被分解为______。
(4)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①为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
②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会变蓝吗?______。(填会或者不会)
③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试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答案】(1) ①. ⑦ ②. 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2) ①. 胃 ②. 氨基酸 ③. 胃液、肠液、胰液
(3) ①. 肝脏 ②. 甘油和脂肪酸
(4) ①. 2ml清水 ②. 不会 ③.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吗?
【解析】
【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小问1详解】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小问2详解】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最终分解产物是氨基酸;整个过程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
【小问3详解】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小问4详解】
①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要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2ml清水。
②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加入碘液后溶液不会变蓝。
③1、3、4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结合表格中的实验设置可知,所探究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吗?
12. 小虎同学参加了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实践活动,博物馆里有丰富的标本和模型,十分吸引人。同学们一起参观了《走进人体》主题展览,在“人体呼吸”的展区,小虎看到了以下内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字母,___填名称)。
(1)图一中,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数量非常多且壁很薄,仅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______。
(2)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2000多次,需要吸入10~15立方米,约13.6公斤的新鲜空气,是一个人一天所需食物重量的10倍。在图二曲线中,表示人体呼气过程的区段为______段。曲线中b点表示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图三为“海姆立克急救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若呼吸道被异物阻塞,会使气体无法进入肺,首先影响______的气体交换过程,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救助,对儿童和成年人进行急救时,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______部,挤压会使被救者______(从下方ABC三个选项中进行选择)。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异物被排出。施救时,应注意对不同人群挤压的部位不同,并且尽量不造成二次伤害。
A.膈肌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B.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C.膈肌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答案】(1) ①. ⑥肺 ②. 肺泡 ③. 气体交换
(2) ①. bcd ②. 等于
(3) ①. 肺与外界 ②. 腹 ③. A
【解析】
【分析】(1)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2)图一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小问1详解】
图一中,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6肺,肺位于人体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肺泡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小问2详解】
在图二曲线中,bcd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运动状态分别是舒张、舒张,胸廓的容积减小。曲线中b点是两曲线的交点,因此b点表示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相等。
【小问3详解】
若呼吸道被异物阻塞,会使气体无法进入肺,首先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救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是施救者用力压迫被救者腹部,迫使被救者迅速呼气,用呼气形成的气流将呼吸道堵塞物冲击而出。因此,当施救者用力时,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呼出将异物冲出。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小明同学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感到很困惑,请据图给他解惑([ ]填字母,___填名称):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 ]___,细胞A和细胞B结合的场所是在图2中的[2]___。
(2)图2中,[1]___能够产生细胞A,该器官还能分泌雌性激素,从而调节人体的第二性征。
(3)胎儿生活在图3所示的半透明的液体环境[e]___中,并通过脐带和[b]___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答案】(1) ①. C受精卵 ②. 输卵管
(2)卵巢 (3) ①. 羊水 ②. 胎盘
【解析】
【分析】(1)图1表示人的生殖过程,A表示卵细胞、B表示精子、C表示受精卵、D表示胚泡、E表示胚胎。
(2)图2女性生殖系统结构有:1卵巢、2输卵管、3子宫、4阴道、5子宫内膜。
(3)图3中的结构有:a子宫、b胎盘、c脐带、d胎儿、e羊水。
【小问1详解】
人的生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人体受精的过程:睾丸产生的B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A卵细胞相遇并结合形成C受精卵。故图1中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C受精卵,细胞A精子和细胞B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在图2中的2输卵管。
【小问2详解】
根据图1可知,细胞A是卵细胞,是由图2中1卵巢产生的。卵巢属于人体的内分泌腺,能分泌雌性激素,从而调节人体的第二性征。
【小问3详解】
e羊水能为胎儿提供较大的活动范围,使胎儿在宫腔内做适当的呼吸运动和肢体活动,防止关节固定、肢体畸形和胎儿肢体粘连,有利于胎儿的发育。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了b胎盘,胎盘与婴儿的脐带相连。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故胎儿生活在图3所示的半透明的液体环境e羊水中,并通过脐带和b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14.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并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理化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1)小强最近总是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是由于红细胞的缺乏使得机体运输_____的能力下降,机体通过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能量不足导致的。下列表格中的食物,最适合辅助小强治疗的是_____。
(2)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采取成分输血的方式改善贫血,此时输入的血液成分主要是_____。
(3)一般不会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_____(选填字母)。
A.极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
B.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
C.心跳减慢
D.面色苍白
(4)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请你写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建议:_____。
【答案】 ①. 氧 ②. 呼吸 ③. 猪肝 ④. 红细胞 ⑤. C ⑥. 适当多吃肝肾肉类等
【解析】
【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所以他应该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详解】(1)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所以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致使组织细胞因氧气含量不足影响能量的释放,因为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贫血患者应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据表中数据可见:猪肝中富含蛋白质和铁,所以建议贫血患者适当多吃猪肝。因此,小强最近总是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是由于红细胞的缺乏使得机体运输氧的能力下降,机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能量不足导致的。表格中的食物,最适合辅助小强治疗的是猪肝。
(2)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因此,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采取成分输血的方式改善贫血,此时输入的血液成分主要是红细胞。
(3)国际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重、轻型,我国相应的分型是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面色苍白、出血及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极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一般没有心跳减慢的现象。故选C。
(4)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建议加强营养,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中肝肾肉类较多。所以建议适当多吃肝肾肉类等。
【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贫血的概念及类型,输血的基本知识,结合资料进行分析。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食物名称
食物成分
豆腐
菠菜
苹果
猪肝
糖类/(克/100克)
3.8
2.8
12.3
5.0
蛋白质/(克/100克)
8.1
2.6
0.2
19.3
铁/(毫克/100克)
1.9
2.9
0.6
22.6
钙/(毫克/100克)
164
66
4
6
维生素B1/(毫克/100克)
0.04
0.04
0.06
0.21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