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5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114534/0-17250065210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5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114534/0-17250065211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5
展开A级·学考达标练
美国科学家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农场里,利用二氧化碳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他们发现二氧化碳在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作用最显著。在这两个时期,如果每周喷射两次二氧化碳气体,喷上4~5次后,蔬菜可增产90%,水稻增产70%,大豆增产60%,高粱甚至可以增产200%。据此完成1~2题。
1.干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特征是( )
A.约占大气总重量的0.038%
B.25 km以上的高空大气中含量更高
C.在地球不同地区分布不均匀
D.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元素
2.施用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农作物增产,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 )
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B.能吸收紫外线使植物不受到伤害
C.能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
D.直接影响地面温度,增加降水量
读地球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图,回答3~4题。
3.臭氧主要分布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外层大气
4.近几十年来,局部地区的臭氧浓度逐年下降,该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B.地面辐射减弱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D.大气逆辐射增强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行星探测的序幕。下图示意大气层垂直分层。据此完成5~6题。
5.“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上升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不变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6.图示①层大气( )
A.其厚度两极地区比赤道地区大
B.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C.易发生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D.其厚度夏季午夜最大
如图示意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7月和1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澳大利亚航空于2017年开通了全球第一条南极航线,飞机在万米高空巡游,乘客可隔着玻璃俯瞰南极大陆。有关飞机所在大气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层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B.该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汽
C.存在一定厚度电离层,利于通信
D.气温随高度升高降低,气流平稳
8.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
A.1.5 km B.8.5 km
C.12.5 km D.22.5 km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不同层次的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也各不相同,并且不同程度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1)若上图表示的大气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则该层是___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层因________________而有利于高空飞行。若上图表示的大气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则该层是________。
(2)若人类活动导致其成分增加或减少,则该层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B级·选考高分练
右图是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11.关于图中①②两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近地面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如图是北京市大气中CO2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CO2少
B.气候寒冷,降水少,CO2稀释少
C.季风受地形的阻挡,CO2扩散慢
D.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的增加
13.关于北京市大气中CO2浓度一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C.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
D.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 m)时空变化图,回答14~15题。
14.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
A.9时~17时 B.18时~次日7时
C.17时~次日9时 D.19时~次日8时
15.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A.100 m B.200 m C.400 m D.500 m
[答题区]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界线(甲乙在不同的大气垂直分层)。
(2)甲处位于大气垂直分层的________层,该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运动显著,该层天气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8: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8,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62,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3: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3,共5页。
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2: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 12,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形成该天坑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