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表格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期
(秋季)
课题
《阿长与》
教学目标
1.品读细节描写,分析阿长形象,抓住反复出现的语句,体悟文章意蕴。
2.理解双重视角表达的丰富内涵。
3联读前后文,体会阿长平凡言行中闪现的人性光辉,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从不同角度梳理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抓关键词句熟读精思,感受文章意蕴。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梳理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抓关键词句熟读精思,感受文章意蕴。
教学过程
预学展示,把握内容。
【任务一】采撷“朝花”,初解“魂灵”
活动1:朗读,体会情感
课文末段切入:你觉得应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究竟有一颗怎样的“魂灵”?结合预学所读的内容,用几个词语来简要说一说。
活动2:品味,初解“魂灵”
鲁迅是怎样写出阿长的美好“魂灵”的?阅读课文19——31段,圈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语句,选取关键词,品一品,说一说。
活动3:梳理,体会心理
(1)圈画出具体体现“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的句子。
(呈现句子)
品味,分享:①“连……也……”②“三哼经”③“高兴”“给你”
④“伟大的神力”
活动3: 理解,体会心理
(25段)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26段)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活动4:链接,关注“渴慕”
(1)梳理,品读:“‘我’与《山海经》”的反复句
(2)链接《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我们那时有什么(书)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二十四孝图》
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五猖会》
【任务二】 感悟“夕拾”,深解“魂灵”
活动1:比读,深解“魂灵”
从你课前所梳理的事情中,选取一件,从“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两个不同视角体会作者的态度和情感,按下列句式写一段话。
对于阿长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事,小时候,“我”觉得她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我”_________________(态度)她;而成年经历世事多了,回头想想,“我”发现她其实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我”真的很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她,“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双重视角:
童年的眼光呈现阿长:有诸多缺点,平凡普通,平实真切
成年的情感观照阿长: 有朴素的爱,单纯的善,种种直抵内心的感动
鲁迅对阿长的情感在“朝花”与“夕拾”之间交错转换——
呈现句子:
(2段)……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30段)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吧。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活动2 关联,理解写法
鲁迅写作本文是运用双重视角来展现阿长的,既有童年的眼光看阿长,又有成年的情感观照阿长。双重视角的写作有什么好处呢?
【任务三】 拓展,再读《朝花夕拾》
课后作业:
《阿长与》中作者深情回忆的是儿时保姆阿长的好“魂灵”。《朝花夕拾》中,鲁迅还回忆了自己青年时的老师和挚友。再读《藤野先生》《范爱农 》 ,选择其中一个人,结合内容写下你对他的好“魂灵”的感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0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0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