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2)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复习课件(2),共45页。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及其特点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迁移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政治、政策、战争、宗教、婚姻家庭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政府政策、历史、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消费水平、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因素知识体系考点链接考点一: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密度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经济发展水平2.该区域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有( )A.居住条件差 B.就业困难C.饥饿贫困 D.劳动力短缺读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对点题组一: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分析:1.图示地区为北美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从图中看河流影响较小,选择B。2.该区域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达不存在饥饿贫困,选择C。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 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4.该国最可能位于( )A.北美 B.西亚C.西欧 D.南美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3~4题。对点题组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第3题,由图可知,0~4岁、5~9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相当,说明人口性别比失衡几乎不受生育观念影响。青壮年年龄段,男性人口比例大大超过女性人口比例,主要是受产业结构影响,该国需要的男性人口劳动力较多。政局动荡和自然灾害对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第4题,由图可知,青壮年年龄段,男性人口比例大大超过女性人口比例。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北美、西欧属于发达地区,人口性别比较均衡。南美属于欠发达地区,人口以迁出为主。因此,该国最可能位于西亚。考点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考点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三、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5. 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D.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对点题组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第5题,读图,横坐标代表迁入人口比重,纵坐标代表迁出人口比重,迁出、迁入人口总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广东、四川在我国人口总数大,贵州相对较少,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少于四川,故A错;同理,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少于广东,故B错;题干中信息没有体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故C错;浙江与江苏迁出人口比重相当,而迁入人口比重浙江明显高于江苏,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正确。6.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对点题组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第6题,皖、赣、黔等省的人口迁出比重较大,迁出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加剧老龄化水平,故A错;沪、京、津的迁入人口比重较大,迁入大量青壮年,缓解了人口老龄化,故B正确;皖、赣、黔等省的人口迁出主要是农村人口,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相对提高,故C错;沪、京、津的迁入人口比重较大,人口主要进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D错,故选B。考点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7.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完成7~8题。对点题组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分析:第7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完成7~8题。对点题组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分析:第8题,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的增长是受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影响的,而目前来说全球大部分的地区人口增长主要是受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知识拓展二、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增长模式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完成1~2题。1.下列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符合甲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老年人口比重小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人口增长快跟踪训练三、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4、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5、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3. 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4. 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6.以上四国中( )A.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B.乙国可接纳海外移民,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C.计划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D.丁国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2).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1、曲线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判读(3).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4).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左右,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1、曲线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如下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4%,65岁及以上为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图: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读书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Ⅰ处的虚线。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过渡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三低”模式。 图甲 图乙 图丙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3)析变化①正常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转变。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②特殊变化: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②特殊变化: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②特殊变化: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下图为我国某省市区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7~8题。7.前后10年间,该地区( )A.人口出生率逐年增大 B.性别比逐渐失调C.劳动力就业压力凸显 D.人口快速老龄化8.甲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是因为( )A.流动人口增加 B.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C.环境质量改变 D.20世纪60和70年代高出生率跟踪训练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图,表示了我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沿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9~10题。9.2000—2010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是A.部分地区下降 B.全国各地升髙C.南北差异扩大 D.东西差异缩小10.该时期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政策的调整,人口出生率增加B.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C.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的人口增加D.产业结构的升级,外来的人口减少读2010年和2014年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11~12题。11.与2010年相比,2014年( )A.人口总数减少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人口性别比下降 D.少儿人口比重下降12.2014年安徽省开始“单独二孩”政策以来,“出生堆积、生育率大幅反弹”并未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A.生育观念的转变 B.人口政策的调整C.环保意识的增强 D.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课程结束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整合提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及其特点我国的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迁移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政治、政策、战争、宗教、婚姻家庭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矿产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政府政策、历史、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消费水平、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因素知识体系考点链接考点一: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密度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经济发展水平2.该区域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有( )A.居住条件差 B.就业困难C.饥饿贫困 D.劳动力短缺读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对点题组一: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分析:1.图示地区为北美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从图中看河流影响较小,选择B。2.该区域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达不存在饥饿贫困,选择C。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 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4.该国最可能位于( )A.北美 B.西亚C.西欧 D.南美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3~4题。对点题组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第3题,由图可知,0~4岁、5~9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比例相当,说明人口性别比失衡几乎不受生育观念影响。青壮年年龄段,男性人口比例大大超过女性人口比例,主要是受产业结构影响,该国需要的男性人口劳动力较多。政局动荡和自然灾害对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第4题,由图可知,青壮年年龄段,男性人口比例大大超过女性人口比例。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北美、西欧属于发达地区,人口性别比较均衡。南美属于欠发达地区,人口以迁出为主。因此,该国最可能位于西亚。考点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考点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三、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5. 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D.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对点题组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第5题,读图,横坐标代表迁入人口比重,纵坐标代表迁出人口比重,迁出、迁入人口总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广东、四川在我国人口总数大,贵州相对较少,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少于四川,故A错;同理,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少于广东,故B错;题干中信息没有体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故C错;浙江与江苏迁出人口比重相当,而迁入人口比重浙江明显高于江苏,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正确。6.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对点题组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第6题,皖、赣、黔等省的人口迁出比重较大,迁出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加剧老龄化水平,故A错;沪、京、津的迁入人口比重较大,迁入大量青壮年,缓解了人口老龄化,故B正确;皖、赣、黔等省的人口迁出主要是农村人口,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相对提高,故C错;沪、京、津的迁入人口比重较大,人口主要进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D错,故选B。考点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7.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完成7~8题。对点题组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分析:第7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完成7~8题。对点题组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分析:第8题,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的增长是受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影响的,而目前来说全球大部分的地区人口增长主要是受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知识拓展二、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增长模式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完成1~2题。1.下列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符合甲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老年人口比重小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人口增长快跟踪训练三、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4、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5、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3. 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4. 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6.以上四国中( )A.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B.乙国可接纳海外移民,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C.计划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D.丁国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2).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1、曲线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判读(3).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4).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左右,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1、曲线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如下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4%,65岁及以上为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图: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读书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Ⅰ处的虚线。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过渡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三低”模式。 图甲 图乙 图丙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3)析变化①正常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转变。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②特殊变化: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②特殊变化: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②特殊变化: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下图为我国某省市区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7~8题。7.前后10年间,该地区( )A.人口出生率逐年增大 B.性别比逐渐失调C.劳动力就业压力凸显 D.人口快速老龄化8.甲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是因为( )A.流动人口增加 B.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C.环境质量改变 D.20世纪60和70年代高出生率跟踪训练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图,表示了我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沿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9~10题。9.2000—2010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是A.部分地区下降 B.全国各地升髙C.南北差异扩大 D.东西差异缩小10.该时期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政策的调整,人口出生率增加B.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C.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的人口增加D.产业结构的升级,外来的人口减少读2010年和2014年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11~12题。11.与2010年相比,2014年( )A.人口总数减少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人口性别比下降 D.少儿人口比重下降12.2014年安徽省开始“单独二孩”政策以来,“出生堆积、生育率大幅反弹”并未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A.生育观念的转变 B.人口政策的调整C.环保意识的增强 D.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课程结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