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单元总结探究课课件+学案
展开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不均衡
②稀疏区
③胡焕庸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⑤社会消费
⑥经济因素
[学思心得]
人口问题、人口迁移、人口分布、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1.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同,进而影响了人口迁移的方向与规模,影响了人口的分布
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条件优越,对人口产生了强大的拉力作用,而且老龄化使社会劳动力短缺,客观上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条件。因此,目前世界上人口迁移的总方向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从而也加剧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人口自然增长过快,加上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也形成了许多人口密集区。
总之,人口分布是自然、经济、社会诸多因素对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2.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的基本状况受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的地区,往往是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同样对人口具有吸引作用,但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人地矛盾加剧,又阻碍了人口的迁入。
3.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阶段。
(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问题成因复杂,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我国人口的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此外,由于现代医学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诸多因素导致我国新生儿逐渐减少,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造成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分析
①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猛。
②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
③高龄化趋势加剧。
④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3)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
①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②人口老龄化使家庭养老问题突出。
③人口老龄化加重了我国经济负担。
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⑤人口老龄化对文化的影响。
(4)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①施行与人口协调发展的经济战略(如利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延迟退休,壮大实体经济提升企业的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②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年龄平等文化。
③转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观念,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
④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对老年人医学人文关怀(如农村医保、药价优惠等)。
⑤多方面筹集养老保障资金,实行新型养老保障制度(比如全面两孩、生育多个小孩的减税措施)。
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倡老年人自养。
1.年龄中位数是将区域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年龄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据此完成(1)~(2)题。
区域 | 年龄中位数(岁) |
全世界 | 28.4 |
日本 | 44.7 |
法国 | 39.9 |
美国 | 36.9 |
中国 | 34.5 |
巴西 | 29.1 |
印度 | 25.1 |
(1)年龄中位数不断增大,反映人口总体逐渐老龄化。上表列出了世界和部分国家的年龄中位数(2010年),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美国的年龄中位数居世界第三
B.中国的年龄中位数明显高于印度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快
C.吸纳发展中国家移民能增大发达国家的年龄中位数
D.年龄中位数与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密切相关
(2)我国各地区的年龄中位数不同,年龄中位数东部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 )
A.自然环境优越 B.大量人口的迁入
C.自然增长率高 D.经济发展水平高
(1)D (2)D [第(1)题,表中只列出了世界部分国家年龄中位数,无法判断美国年龄中位数在世界的排位;中国年龄中位数明显高于印度,说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较印度突出,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以青壮年为主,因此吸纳移民将降低发达国家的年龄中位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人口增长速度越慢,年龄中位数越大。第(2)题,我国年龄中位数东部大于西部,说明东部地区老龄化现象更加突出,这主要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关。]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
类型 | 特点 | 例图 | 判读方法 | ||
具体判读方法 | 通用判读方法 | ||||
坐标类图 | 柱状图 | 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适用于表示相互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用柱状的长短或高低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差异 | 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短柱对应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短柱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 ||
曲线图 (或折 线图) | 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分配规律。能直观反映同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 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量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的转折点 | |||
三角形 统计图 | 由三个坐标轴组成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 判读时应首先明确三边就是三个方向的坐标轴。每一点所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判读时可用“逆右顺左”四字口诀来进行:三角坐标图数据沿逆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作平行于各底边(3条)向右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数据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作平行于各底边向左的平行线,再读出数据 | |||
结构类图 | 扇形图 | 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 | 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判其性质。判读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 | ||
饼状图 | 由扇形统计图派生出来的三维图形。除了反映某些地理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外,还反映总体的绝对量 |
如何阅读坐标图
一般分三步:第一,读清图中的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例如人口增长坐标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人口数。第二,判读图形的变化特征。例如人口变化曲线的坡度陡缓和起伏大小等特征,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如:人口增长曲线坡度的陡缓、起伏的大小能反映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曲线起伏越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第三,思考几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特别注意曲线起伏转折点所表示的含义、形成原因。
2.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据此完成(1)~(2)题。
天津市人口罗伦斯曲线图
(1)图中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人口密度很大
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
(2)天津市的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
①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 ②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 ③加快了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 ④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⑤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B (2)C [第(1)题,由图可知,天津市人口总量的40%集中在很小的土地面积上,而60%的人口分布在天津市其他更大土地面积上,说明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大,B对,A、D错。此图无法得出天津市的人口密度,C错。第(2)题,由上题并结合常识可知,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天津市人口总量的40%集中在市区,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加快了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①③④对。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主要受人口数量的影响,②错误。人口集中分布在市区,使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大,所以不会减少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⑤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