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10章 §10.6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6093709/0-17244227375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10章 §10.6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6093709/0-17244227375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10章 §10.6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6093709/0-17244227376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含解析)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10章 §10.6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 第10章 §10.6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含解析),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条件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1)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和B,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B|A)来表示,其公式为P(B|A)=eq \f(PAB,PA)(P(A)>0).
在古典概型中,若用n(A)和n(AB)分别表示事件A和事件A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则P(B|A)=eq \f(nAB,nA).
(2)条件概率具有的性质
①0≤P(B|A)≤1.
②如果B和C是两个互斥事件,
则P(B∪C|A)=P(B|A)+P(C|A).
2.相互独立事件
(1)对于事件A,B,若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事件A,B是相互独立事件.
(2)若A与B相互独立,则P(B|A)=P(B).
(3)若A与B相互独立,则A与eq \x\t(B),eq \x\t(A)与B,eq \x\t(A)与eq \x\t(B)也都相互独立.
(4)P(AB)=P(A)P(B)⇔A与B相互独立.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1)独立重复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在这种试验中每一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即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且任何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2)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用X表示事件A发生的次数,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则P(X=k)=Ceq \\al(k,n)pk(1-p)n-k(k=0,1,2,…,n),此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为X~B(n,p),并称p为成功概率.
4.两点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均值、方差
(1)若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则E(X)=p,D(X)=p(1-p).
(2)若X~B(n,p),则E(X)=np,D(X)=np(1-p).
5.正态分布
(1)正态曲线:函数φμ,σ(x)=eq \f(1,\r(2π)σ) SKIPIF 1 < 0 ,x∈(-∞,+∞),其中实数μ和σ为参数(σ>0,μ∈R).我们称函数φμ,σ(x)的图象为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简称正态曲线.
(2)正态曲线的特点
①曲线位于x轴上方,与x轴不相交.
②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x=μ对称.
③曲线在x=μ处达到峰值eq \f(1,σ\r(2π)).
④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为1.
⑤当σ一定时,曲线的位置由μ确定,曲线随着μ的变化而沿x轴平移,如图甲所示.
⑥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如图乙所示.
(3)正态分布的定义及表示
一般地,如果对于任何实数a,b(a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复习第6节 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与正态分布(讲义),共27页。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9章第7课时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与正态分布学案,共27页。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第7节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与正态分布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