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一年级下册牧童谣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教师
王亚梅
教学内容
《牧童短笛》《牧童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歌曲学习中感受“牧童”的可爱形象,体会“音诗乐画”综合艺术形式带来的美好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牧童”音乐文化为主线,融合其他相关艺术形式,营造“诗情画意”情境氛围,学生在感受、体验、游戏、编创、合作、表现等过程中获得音乐体验;借助旋律图谱、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音高概念;模拟情景,声音不同力度的处理,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三、知识与技能:
了解问答式对歌,旋律线图谱,巩固mi sl la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能用问答的形式,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教唱第三乐句
教具、学具准备
钢琴、PPT
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法,听唱法、分组表演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抛球游戏,温故知新
1、问好歌
抛球游戏
mi sl la 三个动画小朋友邀请你一起玩游戏
①请你听一听:抛球听音
②请你唱一唱:抛球唱谱
55 55 6 —|55 55 3 —||
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营造情境:mi sl la三个小朋友继续带领你们去山谷春游踏青。听,山谷里传来悠扬的笛声,原来是来了一位放牛的小牧童,他还唱着歌呢!
2、揭示主题:咱们听一听,他在唱什么?教师范唱,带领律动,寻找答案,导入主题《牧童谣》
(三)视听感知,歌曲学唱
1、初听音乐,整体感知:引出“问答式对歌”。
2、复听音乐,感受情绪:随乐律动,加强印象。
3、再听音乐,图谱展示:感受旋律高低,寻找难句。
4、指谱画线,难句解决:
①教师范唱②画线唱谱
③画线唱词④问句对唱
钢琴伴奏,完整表现:师生用“问答方式”合作演唱。
拓展编创,情感表现
1、空谷传音,情感表现:模拟山歌对唱情景,用f、p表现歌曲。
2、歌词编创,音画意境:请你编创问答乐句。
教师根据学生编创的内容,共同创作一副“剪纸牧童”画卷。
音诗乐画,主题升华
从古至今,“牧童”的形象出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除了今天学习的歌曲,还有器乐、剪纸绘画、诗词书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会与你们一起继续探索,希望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后一首《牧童》音乐诗歌,送给你们。再见
身坐直、腿放平、口张开、要微笑,学生能跟随动画听音唱谱。
学生沉浸情境之中,跟随教师身势律动,认真聆听教师范唱。
学生跟随教师引导,分步聆听歌曲-随乐律动-指谱画线-完整表现,学会一问一答演唱歌曲。
学生与教师合作演绎“空谷传音”,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学生自主编创问答式歌词。
学生观赏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牧童”,为之感叹!
教学反思
《牧童谣》是一首简单易学的歌曲,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创造性的挖掘“牧童”这一人文主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音、诗、乐、画”,将单纯的歌曲演唱体验升华到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审美感知体验,这是设计中最大的亮点。无论是课件制作的整体风格、细节把握,教学资源、素材的选择与运用,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体验,都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本课教学设计还体现了:
1、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无论是营造学习情境氛围,还是新媒体平台交流与分享,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贴近现代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情感体验,低段音乐学习重在感受与体验,将知识与技能也融入到游戏体验中,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3、强调听觉为先,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本节课从“抛球游戏,听音识谱”——“情境导入,揭示主题”——“歌曲学唱,视听感知”,每一个环节都遵循以听为先,在听觉基础上完成,并在过程中培养听觉习惯。
4、运用素材合理,虽然本节课是唱歌课,但素材不能单一,容易枯燥乏味。将音乐与“牧童”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既是与歌唱内容相联系,更是为学生塑造一个的丰富立体的“牧童”形象。
《放牛歌》 教学设计
课时
第 2 课时
授课教师
王亚梅
教学内容
《牧童》《放牛歌》
教学目标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表达歌曲的意境。
3、通过《放牛歌》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民歌风谣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 1 6 1 3 │ 2 1 6 | 5 5 6 │
教具、学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律动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春天来了,春姑娘把草儿染绿了,把花儿吹开了,春日暖阳阳的,你们快来瞧,山坡上谁来了?(出示图片)
2、有一个小男孩骑在牛背上,手里握着小笛子,向我们走来了。
3、孩子们,我们把放牛或放羊的儿童叫做牧童。今天老师请来的这个小牧童不但笛子吹得悠扬动听,他的歌声也是十分的清脆悦耳,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多媒体播放《放牛歌》)
听完了小牧童的歌声,老师来问你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小牧童放牧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表达的真准确)
小牧童放牧时的心情十分的开心快乐,这首歌曲的旋律也十分的轻快活泼。孩子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放牛歌》
二、新授《放牛歌》
1、复听歌曲:
孩子们,《放牛歌》是我国湖南省的一首民歌,它描绘了小牧童日出而牧,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下面魏老师再交给你个简单的小任务,听一听这首歌曲它是几拍子的?
2、再听歌曲
一首好听的歌曲不但需要动听的旋律,更需要好听的歌词。下面魏老师加大小难度来考考你们,再来仔细听歌曲,听完以后跟大家分享一下,你都记住了哪些歌词?(播放《放牛歌》)
出示歌词: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把歌词听出来了。下面我们一起把歌词请出来,跟着老师的节奏读一读。“笛儿悠悠吹”、“云儿轻轻飞”“骑着牛儿趟着水”、“赶着夕阳把家回把家回”。
5、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你们能试着自己读一读吗?像老师一样,有节奏的读歌词。
6、单独小朋友读歌词展示
谁有勇气来挑战一下,自己有节奏的读一读。
7、学唱歌曲,出示大歌片
先跟老师模唱,加旋律线演唱,边
画旋律线边演唱
7、解决重点与难点
A:小朋友,牛儿在趟水的时候,走的特别小心,这一句歌词要这样唱“骑着牛儿趟着水”让我们把这一句唱一 遍,连起来唱一遍。(播范唱)
B:小朋友这儿有两座房子,从这儿一直唱到一房子(师范唱)再从头开始唱到这儿,不进一房子直接到二房子!让我们完整的唱一遍。(播范唱)
C:小朋友,老师把没有歌词的地方去掉,把他唱一遍,你们听!这是第一遍。
第二遍老师把没有歌词的地方加进去唱一唱,你们听!你喜欢老师唱的哪一遍?为什么?
8、加节奏
那怎样使这首歌曲听起来更欢快热闹一点呢?
好让我们在没有歌词的地方加上节奏(小手拍节奏)。
请小朋友用拍手的形式为这首《放牛歌》伴奏。(播范唱)
三:拓展
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到了我国美丽的湖南省,学习了湖南省的民歌《放牛歌》。下面老师带你们去捷克斯洛伐克瞧一瞧,看看那里的小牧童是如何放牧的呢?播放《牧童》
四、结束:
小朋友玩的高兴吗?无论是中国的小牧童还是外国的小牧童,他们身上都有一种难得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希望每个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做一位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好少年,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欣赏
学生回答
学生聆听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自己认真都歌词
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学生跟老师模唱
学生聆听老师范唱
学生思考
学生拍手演唱
教学反思
《放牛歌》是一首短小的创作歌曲,歌曲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生动而有趣的描绘了小牧童吹着笛子,骑着牛儿兴致勃勃的把家回的有趣情景。歌曲短小但有一个特点,就是作曲家采用了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间奏),使歌曲听起来很丰满,很有趣,而且减小了歌曲的难度。 在教授《放牛山歌》时,我遵循了情景想结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短笛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完整欣赏乐曲,分乐段欣赏,完整欣赏,课外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音版(五线谱)牧童谣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拓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牧童短笛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欣赏乐曲,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