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面与选文不符的选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
    (一)
    ①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里欣然启航,欣赏一路的鸟语花香。我们的知识变得更丰富,我们的眼界变得更开阔,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变得更绚丽多彩。现在,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过往却历历在目,让我们一起回忆曾经走过的路程吧!
    ②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为同学们展现了多幅美丽的画卷。我们去到了壶口瀑布,领略了丰水、枯水不同季节的景色,耳边一直回荡着震耳欲聋的涛声;不顾身体的疲惫,去探索长江的源头,虔诚地膜拜神秘的各拉丹东;沿着山路拾( )级而上,登上雄伟的勃朗峰,认识那位“车夫之王”;更愿化成一滴水,流过美丽的玉龙雪山,为丽江而歌。还可以漫步于佳作如林的古诗苑,含英咀华,可以走近大自然,探究北雁南飞、各种昆虫销声匿迹的奥秘……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fù( )其实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二)
    以书为友,看大千世界。畅游其中,书籍是贮存人类智慧的宝库。人类之所以能够永不停歇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读书。今天的我们必须读书,才能汲取前人的智慧,发扬和继承他们的精神。
    (三)
    读书,是回报最高的投入。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以获得知识,引领我们打开广阔的天地;它带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助我们攀登知识的高峰。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在文墨书香里,认识世界,成就自己!
    1. 阅读材料(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拾( )级 (2)名 fù( )其实
    2. 上述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3. 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虔诚: (2)销声匿迹:
    4. 请根据语段(二)(三)的提示,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符合“读书”主题的对联,按照上下联的顺序将相应的序号填写到横线上。
    ①春风大雅能容物。 ②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③秋水文章不染尘。
    ④品美文如饮甘露。 ⑤赏名画如沐春风。 ⑥读好书塑造精彩人生。
    上联:______ 下联:_______
    5. 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 我们的知识变得更丰富,我们的眼界变得更开阔,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变得更绚丽多彩。
    B. 我们去到了壶口瀑布,领略了丰水、枯水不同季节的景色,耳边一直回荡着震耳欲聋的涛声。
    C. 今天的我们必须读书,才能汲取前人的智慧,发扬和继承他们的精神。
    D. 我们捧起书,在文墨书香里,认识世界,成就自己!
    【答案】1. ①. shè ②. 副
    2. 草长莺飞 鸟语花香 绚丽多彩 历历在目 震耳欲聋 含英咀华 销声匿迹 名副其实等(写出三个即可)
    3.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4. ①. ② ②. ⑥ 5.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拾级——shè,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2)名fù其实——副,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积累。上述文字中出现的成语较多,写出三个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绚丽多彩:形容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含义。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结合下文的“膜拜神秘的各拉丹东”可知,在这里指态度恭敬,诚意满满;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结合上文的“各种昆虫”可知,在这里指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即消失不见。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
    阅读题干,和“读书”相关的是:②③④⑥;文中强调的是读好书、读经典,所以②⑥恰当;根据“上仄下平”的特点,上联是②,下联是⑥。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修改病句。
    C.语序不当,“发扬”和“继承”应该互换位置;
    故选C。
    6.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答案】 ①. 挑兮达兮 ②. 黄发垂髫 ③. 并怡然自乐 ④. 万籁此都寂 ⑤. 但余钟磬音 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 陆游 ⑧.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⑨.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⑩. 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挑、兮、髫、怡、籁、磬、碾、贱”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7分)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遗忘的传统家书】
    ①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几乎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②曾有记者在500名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制成的图表:
    大学生与家人联系方式统计表
    大学生对传统家书的看法
    【家书何以“抵万金”】
    ①李蓝(中科院教授):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了2000余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②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③张丁(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之所以抢救家书,是因为家书是不说谎的历史。家书是第一手资料,写的时候不是为发表,它是不会说谎的。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以后,现在又被打捞上来,可以用来补充和证实历史。
    ④傅敏(傅雷之子,《傅雷家书》选编者):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
    【传统家书将何去何从】
    ①2019年3月20日北京青年报:北京宏志中学举办了“十八而志不负韶华”的高三成人礼,为高三年级224名同学带来属于他们独特的18岁纪念。最令人感动的是“一封家书”的环节,学生和家长互相交换提前准备好的写给彼此的一封信,这封信里诉说了家长和同学们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心里话。
    ②张海鹰(“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实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之间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③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实际上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让人在家书和E-mail之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④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⑤蔡锐(山东大学生):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7. 下面与选文不符的选项是( )
    A. 家书是第一手资料,写的时候不是为发表,它是不会说谎的。经过了岁月的沉淀以后,现在又被打捞上来,可以用来补充和证实历史。
    B. 记者在500名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与家人联系方式以语音通话和微信为主。
    C.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
    D. 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实的确让人感到遗憾。
    8. 下面对文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了2000余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列数据,举例子)
    B. 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下定义)
    C. 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举例子)
    D. 让人在家书和E-mail之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打比方)
    9. 根据材料,分点概括传统家书所具有的功能或价值。
    【答案】7. C 8. B
    9. (1)家书传递亲人间的情感,表达思念和牵挂(交流情感、温暖心灵);(2)家书兼具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家书把人生经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3)家书具有收藏价值,可以看出写信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可以考证当时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4)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5)家书可以用来补充和证实历史 (6)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
    C. 与选文不符。结合【被遗忘传统家书】第①段“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几乎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可知,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几乎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是“几乎瞬间击垮”,而选项中“瞬间击垮”过于绝对,与选文不符。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B. 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结合“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分析,句子对家书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是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不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材料内容。
    结合【被遗忘的传统家书】第①段“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可知,家书曾经是是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让人感到温暖;
    结合【家书何以“抵万金”】第①段“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了2000余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情感”可知,家书兼具家教的功能,长辈可以通过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
    结合【家书何以“抵万金”】第②段“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可知,家长具有收藏价值,通过家书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
    结合【家书何以“抵万金”】第②段“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可知,家书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结合【家书何以“抵万金”】第③段“家书是不说谎的历史。家书是第一手资料,写的时候不是为发表,它是不会说谎的……可以用来补充和证实历史”可知,家书可以用来补充和证实历史;
    结合【家书何以“抵万金”】第④段“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可知,通过家书可以了解文化和艺术,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风景
    ①镇中学门口有棵老槐树,树上挂着“梧桐镇中学”白底红字的牌子,从里面传出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这书声,被秋风吹得一时高一时低,显得这小镇更加宁静、安详和可爱了。
    ②老人的补鞋摊在老槐树下有些年头了,好像自打有了这所中学就有了。老人矮小、瘦弱,他的背稍有一点驼、蜷曲在小凳上,活像一只硕大的虾米,一双粗壮的大手长得像蟹钳一样有力,一丛稀疏而干枯的头发,像小鸭的绒毛点缀在头顶上,颈间褐色的皮肤上横着几条皱纹,清晰地暴露出条条青筋。老人面前摆放着补鞋用的一应工具,锤呀锥子呀什么的。老人的手艺是附近出了名的。校园的师生和附近的街坊邻居都常去他那儿修鞋。有人来到跟前,他也不言语、就搬出小马扎。递上拖鞋、然后戴上老花镜,接过鞋子、找到破损处,似乎不用研究,便拿起工具修补起来、手势和速度还是挺灵巧和利索的。没生意时,老人就摩挲着老眼,目不转睛地凝望着学校门口,好像在期待或憧憬着什么。
    ③老人的儿子在这所学校里读书。
    ④儿子却不愿看到老人,甚至是讨厌。当他从学校里出来时、想躲开又没地方躲、想打招呼又没勇气,头半低半扬,心且慌且跳。有时老人叫他,他充耳不闻、只当没听见、把脸扭向一边就匆匆地走开了。儿子觉得老人所从事的职业不光彩,认为补鞋这个职业是很低下卑微的。在学校里、听到同学们背后悄悄说话,就耳根发热,脸一下子红了,觉得似乎在影射他,浑身不自在、好像周身有很多芒刺。回到家里,儿子就不给老人好脸色看,无缘无故地冲老人发脾气。老人虽没文化,但听出儿子的话里有骨头,就讪笑着问儿子有啥不顺心的事。儿子就恶声忍气地对老人说,以后你就别在校门口补鞋了。
    ⑤老人谦卑地笑了笑,低声下气地说,那儿生意好……都是些老顾客了,再说劳动最光荣嘛。
    ⑥儿子再没言语。
    ⑦老人依旧坐在学校门口的老槐树下,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⑧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
    ⑨老人变得爱说爱笑了,一旦谈起他的儿子来,他就像醉了酒的初恋者向人们谈起他的情人来一样,不管人家愿不愿听,只顾滔滔不绝地说着,谈到动情处,会放下手中的鞋,挥舞着手臂。尽管他双颊塌陷,额头上印着深深的皱纹。这时候,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的脸上荡漾着一种美梦一样的光辉。
    ⑩儿子上了大学后,老人就收摊不干了。老人思谋着,有了大学文凭的儿子不愁找不到工作,有了工作就能养活得了他。再说,儿子是大学生了,自己再上街去补鞋,就真给他丢脸了。
    ⑪花开花落了四个年头。毕业后儿子没找到工作。他权衡利弊,思虑再三,就勇敢地挑起父亲的挑子来到老槐树下,开始了补鞋的营生。
    ⑫老人始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夜之间,老人的头发竟变白了不少。老人不愿上街,不愿看到任何人,他觉得自己没脸见人。到了晚上,老人迟疑半天,哑着声音说,你就不能不去补鞋?儿子淡淡一笑,说:不是说劳动最光荣?补鞋咋了?您不是补了一辈子的鞋?
    ⑬老人张了张嘴,叹了口气、没说出别的什么来。
    ⑭后来有一天,老人悄然出了门。他远远地瞅着老槐树下的儿子,似乎担心儿子吃不了那个苦,受不了那个罪。
    ⑮出乎老人的预料,儿子坐在他当年坐过的地方,嘴里打着呼哨,很潇洒地悠着腿……
    ⑯老人就捂着脸,泪水哗哗而下,心里一阵莫名的感慨。
    ⑰又一个春天款款到来了。梧桐镇中学也被一道米黄色的砌花围墙圈起来,院内有鲜花盛开的花圃,绿草如茵的小足球场,喷珠吐玉般的喷水池,修整得很好看的花木……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里飞出来,像动人的大合唱,音符满天。
    ⑱那棵老槐树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溜房子。儿子租用了两间门面房,招聘了五六个人,成立了一间擦鞋公司,生意非常火爆,俨然成为学校外一道亮丽的风景。
    (有删改)
    10. 文章围绕“补鞋”,写了老人在儿子不同人生阶段的表现,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11.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有人来到跟前,他也不言语、就搬出小马扎。递上拖鞋、然后戴上老花镜,接过鞋子、找到破损处,似乎不用研究,便拿起工具修补起来、手势和速度还是挺灵巧和利索的。
    12. 本文反复提到“老槐树”,有何用意?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13. 本文中的“风景”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
    【答案】10. ①老人的儿子没有找到工作,开始补鞋;②讪笑、谦卑;③流泪、感慨。
    11.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用“搬”“递”“接”“拿”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写出了老人补鞋动作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突出了老人手艺的娴熟和高超。
    12. ①老槐树是故事发生地点,老人和儿子先后在老槐树下摆摊补鞋;②老槐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花开花落的老槐树见证了父子两代人的劳动、择业观念的变化过程;③老槐树最后被儿子的擦鞋公司取代,代表着“劳动不分贵贱”的择业观念的转变,再次点明主旨。
    13. 当年老人精湛的手艺远近闻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后来儿子成立擦鞋公司,是校门口的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儿子由当年的不理解父亲到务实地选择补鞋作为自己的职业,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劳动最光荣”,儿子职业观念的转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风景”一词包含着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与概括。
    ①第⑪段“花开花落了四个年头。毕业后儿子没找到工作。他权衡利弊,思虑再三,就勇敢地挑起父亲的挑子来到老槐树下,开始了补鞋的营生”写儿子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勇敢地挑起父亲的挑子来到老槐树下,开始了补鞋的营生。可概括出:老人的儿子没有找到工作,开始补鞋;
    ②结合文章第④段中“老人虽没文化,但听出儿子的话里有骨头,就讪笑着问儿子有啥不顺心的事”,第⑤段“老人谦卑地笑了笑,低声下气地说,那儿生意好”可知,老人对儿子是讪笑且谦卑的;
    ③结合文章第⑭段“后来有一天,老人悄然出了门。他远远地瞅着老槐树下的儿子,似乎担心儿子吃不了那个苦,受不了那个罪”,第⑮段“出乎老人的预料,儿子坐在他当年坐过的地方,嘴里打着呼哨,很潇洒地悠着腿……”,第⑯段中“老人就捂着脸,泪水哗哗而下,心里一阵莫名的感慨”可知,老人看到儿子十分坦然地修鞋,他流下眼泪,产生感慨。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从“搬”“递”“戴上”“接过”“找到”“修补”等一系列动词可知,属于动作描写,“搬出小马扎”“递上拖鞋”“戴上老花镜”“接过鞋子、找到破损处”“修补起来”,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老人修鞋的流畅过程,动作毫不滞涩,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突出了他的技艺精湛。表现了老人修鞋技术的动作十分娴熟,技术十分高超。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现场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老人补鞋时的专注和敬业。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
    ①根据第①段“镇中学门口有棵老槐树,树上挂着‘梧桐镇中学’白底红字的牌子”,第②段“老人的补鞋摊在老槐树下有些年头了,好像自打有了这所中学就有了”,第⑦段“老人依旧坐在学校门口的老槐树下”和第⑪段儿子“勇敢地挑起父亲的挑子来到老槐树下”可知,老槐树是父子两代人工作的地点,也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根据第⑪段“花开花落了四个年头”,第⑱段“那棵老槐树没有了”可知,老槐树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它见证了老人补鞋的艰辛和坚持,也见证了儿子对父亲职业的从嫌弃到接受、再到继承的转变过程。老槐树作为故事的背景,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宁静、安详的氛围,也寄托了作者对父子情感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老槐树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串联起故事,是文章线索;
    ③根据第⑫段“不是说劳动最光荣?补鞋咋了?您不是补了一辈子的鞋”,第⑱段“那棵老槐树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溜房子。儿子租用了两间门面房,招聘了五六个人,成立了一间擦鞋公司,生意非常火爆”可知,儿子改变观念,曾经认为父亲修鞋丢人,如今自己大学毕业,开始修鞋,理解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这个转变,点明了主旨,而儿子工作的发展,老槐树到儿子的擦鞋公司,这代表只要努力,那么劳动不分贵贱,即使是普通的工作,也会获得成功。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找到文章中“风景”一词出现的位置,即文末第⑱段“俨然成为学校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结合“儿子租用了两间门面房,招聘了五六个人,成立了一间擦鞋公司,生意非常火爆”可知,“风景”一词的表层含义是儿子大学毕业后成立擦鞋公司,且生意火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根据第②段“校园的师生和附近的街坊邻居都常去他那儿修鞋”,第⑦段“老人依旧坐在学校门口的老槐树下,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可知,父亲的手艺精湛,远近闻名,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根据第⑫段“不是说劳动最光荣?补鞋咋了?您不是补了一辈子的鞋”,第⑱段“那棵老槐树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溜房子。儿子租用了两间门面房,招聘了五六个人,成立了一间擦鞋公司,生意非常火爆”可知,儿子后来子承父业从事补鞋的职业以及认可父亲所说的“劳动最光荣”,可以看出“风景”还指的是儿子大学毕业后成立擦鞋公司这一行为本身,它不仅体现了儿子对父亲职业的认同和继承,也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对劳动和职业的尊重和理解。父亲的形象不知不觉间也成为儿子心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风景”一词的深层含义是对儿子这种务实择业观念的赞扬,结合主旨上升到社会层面则是对“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正确价值观的推崇。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以七言为主,辅以二言、九言,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体现了“行”的动感;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B.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 “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 本诗语言既朴实准确,又形象生动,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倚杖”一词,准确生动地描摹出诗人年迈、无奈的形象。
    1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是本诗的精彩之处,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示例一:“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一种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示例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
    示例三:“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阵阵寒意,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词句理解和语言特点分析。
    C.“娇儿恶卧踏里裂”的意思是,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的里面都踏裂了。诗人并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表示厌烦,而是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孩子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难以安睡,进一步突出了生活的艰难和困苦;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意思是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风怒号”三字,音响 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 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风怒号”,以比拟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意思是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这一 句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 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意思是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这两句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阵阵寒意,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乙】
    俄而希有鸟①见谓之曰: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纲②。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鸚③之辈,空见笑于藩篱④。
    (节选自李白《大鹏赋》)
    [注]①希有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异鸟。②跨蹑地络,周旋天纲: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③斥鸚(yàn):亦作“斥鵎”,即鸚雀。④藩篱:指认识事物的局限。
    16. 选出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俄而希有鸟见谓之曰
    B. 其名为鲲/其如土石何
    C. 我呼尔游,尔同我翔/尔安敢轻吾射
    D. 是鸟也/斯是陋室
    17.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鲲鹏身躯之大、飞离北海时的壮观场面及磅礴的气势,意境壮阔雄浑。
    B. 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C. 乙文以“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侧面写出希有鸟之大,以“伟哉鹏乎”正面写出大鹏之“伟”,以同登“寥廓”突出“二禽”为同类的特点。
    D. 甲乙两文都意境开阔,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8.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我呼尔游,尔同我翔。
    19. 【甲】【乙】两文中鹏的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
    20. 请你试着分析甲乙两文作者写“大鹏”用意有何不同。
    【答案】16. C 17. C
    18. (1)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2)我呼唤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飞翔吧。
    19. 甲文的大鹏形象特点: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乙文的大鹏形象:自谦平和、顺应时宜、翱翔天地、从容安逸(意思对即可)
    20. 甲文中,庄子借大鹏有远大理想,对自由有执着追求的形象,阐述自己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乙文中李白则是以大鹏自比,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的/代词,指大鹏;
    B.代词,它的/表疑问语气;
    C.人称代词,你/人称代词,你;
    D.代词,这/表判断,是;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C.有误,“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是写鸟的翅膀大,是正面写出希有鸟之大;选项中“侧面写出希有鸟之大”错误;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重点词语:其,代大鹏;亦,也;若,像;是,这样;矣,语气词,罢了。
    (2)重点词语:尔,第二人称代词,你;翔,飞翔。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根据【甲】“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鹏鸟硕大无比,翅膀像垂天之云;根据“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鸟力大无穷,它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鹏鸟善借长风,它能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总结可得:大鹏形象特点,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根据【乙】文“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可知,大鹏体积硕大;根据“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可知,大鹏自由地翱翔于天地、从容安逸;根据“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可知,大鹏谦逊平和,顺应时宜;总结可得:乙文的大鹏形象,自谦平和、顺应时宜、翱翔天地、从容安逸。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庄子:“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运用了夸张手法。大鹏之大与野马尘埃之小形成了对比。联系“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知,庄子认为万物的运动都有所凭依,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庄子借大鹏有远大理想,对自由有执着追求的形象,阐述自己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
    李白:乙文运用对比手法,大鹏“登于寥廓”与斥鷃之辈的“空见笑于藩篱”形成了对比。李白自比大鹏,表达自己高远的理想和抱负,以大鹏“登于寥廓”,表现了他追求自由的理想,李白则是以大鹏自比,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
    【点睛】参考译文:
    【甲】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有生命的万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乙】不久,希有鸟看见了大鹏,它对大鹏说:“大鹏你真伟大啊,这真是让我高兴的事。我右边的翅膀能覆盖西方极远之处,我的左翼能遮挡东方极远之处。跨越疆域的界限,盘桓上天的纲维。以恍惚作为巢穴,把虚无当成场地。我呼唤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飞翔吧。”大鹏于是答应了它的要求,高兴地随它飞去。这两只鸟都已经飞上了辽阔的天空,而那些斥鷃一类的小鸟,因囿于自己的见识,而徒自对他们发出嘲笑。
    三、综合(10分)
    21. 你的班级开展“钢铁铸魂、保尔育人”主题读书交流会,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任务一: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阅读经典名著,学校开展“读名著,荐经典”活动。你正在为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制作读书卡,请完善你的卡片。
    (2)任务二: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请你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帮助小钢完成劝说。
    小铁:近来,面对升学压力,成绩下降,我真的很沮丧,都想放弃了。
    小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铁:谢谢你!我现在信心大增了!不过,你刚才说成就更好的自我,难道保尔只注重自我奋斗吗?
    小钢:当然不是!保尔的每一段成长经历都在告诉我们:②_____________
    小铁:听君一席话,胜读一本书。我真的要③____________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3)任务三:
    在活动结束总结陈词时,班长小宁说:“青春就是这样,在迷茫中成长,在明媚中前行。”请你围绕“挫折”与“成长”的关系展开论述,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并阐述理由,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答案】(1) ①. 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②. 不惧生死 ③. 重伤著书(四字词语,意对即可)
    (2) ①. 示例:你要相信自己,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在病榻上,还奋力完成小说创作,我真心希望你能像保尔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决不向挫折低头。 ②. 示例: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奇迹,才会成为钢铁战士。 ③. 示例:我要努力践行保尔伟大的奉献精神 (每点意思相近即可)
    (3)示例一:挫折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为青少年在经历挫折中既可以锻炼坚强的意志,又可以积累解决困难的方法,增长才干。因此,青少年应勇敢面对生活挫折。
    示例二:挫折是青少年成长的助推剂。因为青少年在挫折中学会坚持,培养坚强的意志;如果他们的成长都是顺境,不容易珍惜获得的成就。因此,青少年要正确对待挫折,成长才能更好。
    示例三:挫折有利于青少年成长。自古挫折挡不住奋斗者的脚步,卧薪尝胆、凿壁偷光便是如此;任何一项事业都不可能唾手可得,经历挫折、战胜困难才能有所作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情节和人物识记。
    第一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结合题干可知,情节概括和人物性格都用四字词语表达。
    第二空,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奋勇杀敌,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由此可知,保尔具有不惧生死的性格特点;
    第三空,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邻居家女孩加莉亚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据此可概括为:文学创作或病榻著书(四字词语,意对即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劝说词。
    ①根据“近来,面对升学压力,成绩下降,我真的很沮丧,都想放弃了”可知,小铁遇到压力和困难时想要放弃,针对此可结合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在病榻上还奋力完成小说创作的经历展开劝说;结合下文“不过,你刚才说成就更好的自我”可知,该句劝说词中应包括保尔成就了更好的自己的阐述,注意表达得体。
    示例:小铁,别沮丧呀!你知道保尔吗?他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在战场上受伤,在建设中患病,甚至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未放弃,最终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你也一定可以的!
    ②根据“难道保尔只注重自我奋斗吗”的具体问题,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他并非只靠自我奋斗,他还有坚定的信念、他人的影响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自觉地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表现来分析作答。
    示例:保尔不是只注重自我奋斗,他心中有坚定的信仰和对人民的热爱,在为集体和国家的奋斗中成就更好的自我。
    ③结合小铁表示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体现了小铁受到保尔的影响后思想的转变和升华。小铁面对升学压力和成绩下降曾感到沮丧,但在小钢的劝说下重拾信心。现在他决定向保尔学习,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这是他从个人困境中走出来,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的体现。
    示例:以保尔为榜样,学习他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开放型题目,首先要明确表明自己对“挫折”与“成长”关系的态度和观点。例如,可以提出“挫折是成长的助推器”等观点;可以结合保尔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各种挫折,如战场上的受伤、建设中的病痛等,说明他正是在这些挫折中不断磨练自己,最终实现了成长;也可以阐述挫折可以让人更加坚强、勇敢和成熟,挫折能激发人的潜能,促使人们去思考、去改变、去进步等;还可以从青春时期本身就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性,而挫折是青春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来阐述。只有经历挫折,才能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明媚中坚定前行。要紧扣“挫折”与“成长”的关系,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同时注意语言简洁(80字以内)、逻辑清晰。
    示例: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青春难免遇挫折,挫折能磨砺意志,让我们在迷茫中奋起。青春因挫折而精彩,成长因挫折而坚实。让我们勇敢面对挫折,在青春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四、写作(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教师相伴的日子,倍受鼓舞,健康成长;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你相伴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答案】例文:
    与你相伴的日子
    青春岁月,犹如白驹过隙,恍然之间,我已经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位翩翩少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除了有亲人与朋友的关爱与呵护,最幸运的是还有你——阅读,你不离不弃,始终伴我左右。
    青春岁月,你陪我与李太白同销万古愁。儒雅之风的太白,因为仕途的坎坷,小人的谗言和对家乡的思念,才有了饮酒放豪言和斗酒诗百篇。谁能忘得了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柔情?又有谁能忘得了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幻玄妙?他与月共饮,与影共舞,他潇洒不羁,他高吟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长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蜀道之上,他踽踽前行;滚滚江边,他遗世独立。
    是阅读让我认识到了一生坎坷不平却豁达乐观的李太白,让我明白了遇到苦难要不退缩,遭遇坎坷要不言弃。
    青春岁月,你陪我领悟陶渊明的孤傲风骨。一弯新月如钩,朦胧的月色下陶翁荷锄而归,只留下了一道佝偻的剪影。“晨兴理荒秽”的辛苦劳作,压弯了他的脊梁,却仍不能改变其志向。看那东篱灿烂的菊花,不正是他的孤傲风骨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不正是他隐居不仕的宣言吗?沉醉在这悠然闲适的意境中,我仿佛又听到了这位五柳先生爽朗的笑声。
    是阅读,让我遇到了这位隐居乡野,忘情于田园的五柳先生,让我在迷茫时,能放下浮躁之心,是他让我闲暇时不忘梳理心灵园地,让我在喧嚣的尘世间,能享受到片刻的宁静。
    我的青春,必定与阅读相依相伴。在阅读的世界里,思想时刻经受着先贤文化的洗礼,灵魂变得更加充实和丰盈。我喜欢沉醉在诗词墨香间,我愿沐浴在文字的细流里,我更愿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
    1、审题立意:题目“与你相伴的日子”充满了温情与回忆的色彩,它要求写作者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对象(如挚友、父母、教师、书籍、爱等),围绕与这个(些)对象相伴的日常,展现这些日子对自我成长、情感丰富、知识积累或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文章应体现出时间的流逝中,与特定对象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经历的价值。立意:(1)成长与陪伴:强调在对方陪伴下,自己如何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实现了成长和蜕变。(2)感恩与珍惜:表达对这段陪伴时光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其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珍惜。(3)美好回忆:通过具体事例,勾勒出与对方相伴时的温馨、快乐或挑战,构成难忘的记忆。
    2、选材构思:选材可以有如下几个角度:(1)挚友篇:可以选择一次共同克服困难、共享喜悦的经历,如一起准备考试、旅行探险等,展现友谊的力量和温暖。(2)父母篇:描写与父母共度的家庭时光,如节假日的团聚、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体现亲情的温馨和无私。(3)教师篇:通过老师的一次耐心指导、鼓励或批评,展现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4)书籍篇:选取几本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书籍,讲述阅读这些书籍时的感悟和收获,展现书籍如何拓宽视野、丰富心灵。(5)爱篇(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等):讲述一段爱的故事,无论是默默付出还是相互扶持,都让人感受到爱的力量和美好。开头简短引入,点明主题,如“在那些与你相伴的日子里,我学会了……”或“每当回想起与你共度的时光,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中间具体展开,通过几个典型事例或场景,详细描述与对方相伴的经历,每个事例或场景后都应有相应的感悟或收获,体现文章的主题和立意。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表达对未来继续相伴的期待或对已逝时光的深深怀念。可以引用名言、诗句或自创语句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作者(出处)
    题目
    批注
    诗文
    《诗经》
    《子衿》
    动作描写,徘徊城头,盼望心上人出现。
    ①_____,在城阙兮。
    陶渊明
    《桃花源记》
    描写了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安逸。
    ②____,③______。
    常 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以钟磬轻轻回荡反衬出破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④______,⑤ __________ 。
    王 勃
    ⑥______
    不朽名句,朋友情谊深厚,不受时空阻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⑦______
    《卜算子·咏梅》
    有一种品格,任凭摧折,坚持操守
    ⑧____,只有香如故。
    白居易
    《卖炭翁》
    描绘了卖炭老人当时矛盾的复杂心理。
    ⑨______,⑩______
    时间
    儿子上中学时
    儿子考上大学后
    儿子大学毕业后
    去偷看儿子工作时
    故事情节
    老人在儿子学校门口补鞋,遭到儿子的嫌弃
    老人为儿子能考上大学感到自豪,为了不给儿子丢脸收摊不干

    老人的儿子坦然地对待工作
    老人表现

    脸上荡漾着光辉
    没脸见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作者:①___
    读书卡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关键情节
    人物性格
    饭店工作
    吃苦耐劳
    救朱赫来
    勇敢机智
    奋勇杀敌
    ②___
    工地铲雪
    热情坚韧
    ③___
    身残志坚

    相关试卷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