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78420/0-17240410336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78420/0-17240410336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78420/0-17240410337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78420/0-17240410337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78420/0-172404103379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78420/0-172404103384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78420/0-172404103388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章末综合提升课件,共14页。
章末综合提升第3章 相互作用巩固层·知识整合主题1 弹力与摩擦力的分析1.弹力和摩擦力的比较提升层·题型探究2.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2)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判断。(3)效果法。【典例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撤去F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三个力作用 √A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A正确,B错误;当撤去F时,木块与墙之间不再挤压,它们间没有弹力,当然也就不存在摩擦力,C、D错误。]一语通关 (1)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根据物体的状态进行判断。(2)无弹力,就无摩擦力;有弹力,未必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主题2 物体的受力分析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弹力、摩擦力存在的判断。判断力存在与否的方法:(1)条件判断: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是否满足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2)效果判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得以体现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 (3)相互作用判断: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一个物体是否受到的某个力的作用来判断另一个物体是否受到相应的力的作用。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典例2】 如图所示,一人通过滑轮组用绳拉起了一个质量比较大的摩托车,且人和摩托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B.人可能不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C.人可能不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D.人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A [因为绳作用在人上的力不为零,所以绳对人的拉力在水平方向向右的分力不为零,而人又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地面对人一定有向左的静摩擦力。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地面对人一定有支持力,综上所述:人一定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绳子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选项B、C、D错误,A正确。] 一语通关 (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2)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3)如果一个力的有无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或转换研究对象分析。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