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7 酸碱盐(第02期)(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7 酸碱盐(第02期)(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关于蛋雕制作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1 常见酸、碱的性质及用途
考点02 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03 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04 化肥的分类、作用和鉴别
考点05 酸碱盐反应的探究
考点01 常见酸、碱的性质及用途
1.(2024·甘肃兰州)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
B.《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
C.(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
D.《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为盐酸
【答案】D
【解析】A、湖泊池沼中腐烂的植物能产生沼气,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则《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其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银、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因此金、银、铜均不能与盐酸反应,则该强水不是盐酸,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山东菏泽)探究氢氧化钠性质时,涉及到的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B.加水溶解
C.测酸碱性D.滴加盐酸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用手拿取,要用药匙取用,错误;
B、加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在烧杯中进行,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溶解,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壁和底,正确;
C、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这样会污染试剂,错误;
D、滴加盐酸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正上方,错误。
故选:B。
3.(2024·甘肃兰州)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B.0-50s时段有中和反应发生
C.100s时溶液的pH>7D.200s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变质实际上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则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0-50s时段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说明此时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属于碱,稀盐酸属于酸,酸与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100s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还在增加,说明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正在进行中,则此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100s时溶液的pH>7,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200s前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且不再变化,说明碳酸钠完全反应,由于加入的稀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盐酸,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4·天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
A.AB.BC.CD.D
【答案】BC
【解析】A、硝酸铵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铁锈,所以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以防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NaOH和油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解于水的物质,所以可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擦拭灶具,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发生了中和反应;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此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5.(2024·山东菏泽)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和溶液是否反应”进行数字化实验再探究。实验1:在盛满的烧瓶中滴加80mL蒸馏水;实验2:在同样的烧瓶中滴加溶液。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1得到的图像是A曲线
B.A曲线中ab段上升是因为加液体使烧瓶内分子数增多
C.该实验能证明与溶液发生了反应
D.通过此实验说明,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压强减少,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小,所以压强变化不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减少的更多,压强变化更大,所以曲线A表示实验1的变化,故A正确;
B、A曲线中ab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用注射器注入液体,压缩了烧瓶内的气体,使压强增大,故B错误;
C、曲线B二氧化碳减少更多,且二氧化碳与水的实验可排除二氧化碳溶于水对实验造成影响,上述实验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故C正确;
D、通过此实验说明,由压强的变化量对比可得出化学反应的发生,故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故D正确。
故选:B。
6.(2024·湖南长沙)盐酸(溶质为)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盐酸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盐酸常用于除铁锈,但铁制品不宜在盐酸中长时间浸泡,这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混合物
【解析】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由氯化氢和水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考点02 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7.(2024·广西)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是指
A.NaOHB.Ca(OH)2C.Na2CO3D.CaCO3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A错误;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B错误;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故C正确;
D、碳酸钙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
故选C。
8.(2024·广东)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关于Ca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可作补钙剂C.高温不分解D.属于有机物
【答案】B
【解析】A、CaCO3基本上不溶于水,A选项错误;
B、CaCO3含有钙元素,可作补钙剂,B选项正确;
C、CaCO3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选项错误;
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碳酸钙属于无机物,D选项错误;
故选:B;
9.(2024·广东)关于蛋雕制作说法正确的是
A.石蜡熔化属于化学变化B.盐酸有腐蚀性,要做好防护
C.石蜡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D.盐酸滴到蛋壳上有氢气生成
【答案】B
【解析】A、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错误;
B、盐酸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做好防护,B选项正确;
C、石蜡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C选项错误;
D、盐酸滴到蛋壳上,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D选项错误;
故选:B。
10.(2024·黑龙江龙江地区)下列各组离子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
C.、、、D.、、、
【答案】D
【分析】pH=10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解析】A、亚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B、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钠离子、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大量共存,且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4·贵州)下列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量取B.溶解
C.过滤D.蒸发
【答案】B
【解析】A、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D、禁止用手去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防止烫伤,应用坩埚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4·四川广元)通过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较纯净NaCl晶体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是 。在操作Y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2)甲、乙、丙分别是①Na2CO3、②NaOH、③BaCl2三种试剂中的一种。请你写出一组合理的试剂添加顺序 (填序号)。
(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填化学式)。
【答案】(1) 过滤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②③①/③②①/③①②
(3)NaOH、Na2CO3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1)操作X能将沉淀和滤液分离,是过滤操作;操作Y是蒸发操作,在操作Y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③①②。
(3)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OH、Na2CO3。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虑除杂的顺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
13.(2024·吉林省吉林市)化学活动小组对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食物和药物进行了分类整理。
(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轻度胃酸过多时,可用馒头、皮蛋等食物调理;
(2)使用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时,有些药物与胃酸反应时有气体生成,容易导致胃内压强变 ,引起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换成上表中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是 。
【答案】(1)盐酸或HCl
(2) 大 氢氧化镁或氧化镁或或MgO
【解析】(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或HCl)
(2)使用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时,有些药物与胃酸反应时有气体生成,容易导致胃内压强变大; 碳酸镁与胃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导致胃内压强变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换成上表中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是氢氧化镁或氧化镁。因为氢氧化镁和氧化镁与胃酸反应时,不会产生气体。
考点04 化肥的分类、作用和鉴别
14.(2024·贵州)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A.B.C.D.
【答案】D
【分析】含有钾元素的化肥是钾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含有两种的化肥是复合肥。
【解析】A. 属于氮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不属于磷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属于钾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属于磷肥,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4·广西)某研学小组进入柑橘园劳动。农技人员介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肥效和土壤酸碱性等因素的影响。回答问题:
(1)柑橘富含维生素C(C6H8O6),维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 (填“佝偻病”或“坏血病”)。
(2)研学小组给柑橘树苗施肥时,对碳铵(NH4HCO3)、尿素[CO(NH2)2]的肥效进行比较,相同质量的两种氮肥中,含氮量较高的是 。
(3)研学小组测得某处土壤pH=4,说明该土壤呈 性,不利于果树的生长。某钾肥既可以解决此问题,又可以增强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该钾肥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 B.氢氧化钙 C.碳酸钾
【答案】(1) 3:4:3 坏血病
(2)尿素
(3) 酸 C
【解析】(1)分子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维生素C(C6H8O6)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6:8:6=3:4:3;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儿童缺钙会引起佝偻病;
(2)碳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相同质量的两种氮肥中,含氮量较高的是尿素;
(3)pH=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2021年广东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酸碱盐,共32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盐和化肥(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2盐和化肥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2盐和化肥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酸碱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