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歌唱》第3单元《合唱艺术的种类》(4)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6/16039764/0-17228367925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歌唱》第3单元《合唱艺术的种类》(4)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6/16039764/0-17228367926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歌唱》第3单元《合唱艺术的种类》(4)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6/16039764/0-17228367926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知识合唱艺术的种类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年选修模块为《歌唱》第二、三单元。
合唱的定义:
合唱是指一群歌唱者分成高低两个以上的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歌唱表现形式。
2.合唱艺术的种类:
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
(1)童声合唱: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2)女声合唱:由变声后的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3)男声合唱:由变声后的男同学组织的合唱。
(4)混声合唱: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
3.《踏雪寻梅》
歌曲《踏雪寻梅》由刘雪庵作词,黄自谱曲。是3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
流行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授课学生为高二年级学生,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思想情感日趋成熟,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储备,综合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本班学生文化素养较高,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领悟和分析能力,与教师课堂沟通良好,表达能力较强。
2.本班学生从高一年级开始接受“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训练,在音乐感觉、节奏、音准训练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熟练应用柯尔文手势。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合唱训练,不了解合唱与独唱的声音区别及合唱的呼吸方法、声音位置,歌唱能力参差不齐。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音乐参加校合唱团,有一定的合唱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优势,以点带面,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课堂教学以鉴赏、实践为基本方式。主要过程是:导入阶段,实践导入后直接呈现课题; 新授课阶段通过回顾已有知识经验和鉴赏,掌握合唱的基础知识。如影片《修女也疯狂》片段的欣赏和分析,了解合唱队形的排列及合唱注意要素;实践拓展阶段以学生实践的方式,通过演唱交流体会和声美,感受合唱美。
(四)技术准备
1.搜集合唱的相关文字资料。
2.搜集影片资料,制作教学演示文稿。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学习合唱,感受合唱的和谐美,产生对合唱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多声部合唱训练,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模唱、聆听、教师指导、示范、学生体验、合唱实践,提高学生合唱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识:了解合唱的分类,掌握同声三部合唱、混声四部合唱的合唱团编制及队形排列。
2.能力:进行合唱训练, 能带有情感的演唱二声部合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合唱及合唱的主要特征,感受、体验合唱。
2.带有情感完整演唱《踏雪寻梅》二声部合唱歌谱。
(二)教学难点
1.注意视唱歌曲《踏雪寻梅》歌谱时空拍的把握。
2.演唱二声部合唱时声部之间的均衡,体会声部间的和谐。
四.教学流程图
导入
单音模唱
音程模唱
播放视频 新授课 观看视频
并提问 思考总结
合 唱
合唱分类
合唱队形
注意事项
学
生
教
师
体会 实践
声音训练
指 导 体 验
四声部七和弦练习
气息训练
歌唱状态
进一步 实践感受
视唱《踏雪寻梅》
排 练 合唱实践
完整演唱
视唱二声部旋律
视唱单声部主旋律
学习成 果展示
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
指 挥 展 示
总结、提升
总 结 感 受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两组音高模唱并提问。(提示歌唱状态)
用唱名演唱,师生一起做柯尔文手势。
第一组: 单音模唱 d,m,s,l
md
sm
ls
dl
第二组:音程模唱
教师提问:什么是合唱?
合唱:集体歌唱形式,歌唱者分成高低两个以上的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歌唱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有知识经验,唤起学生的共鸣,并引导总结合唱概念。
走进合唱艺术
介绍合唱艺术的种类
童声合唱
同声合唱 女生合唱
音色 男生合唱
混声合唱
2. 播放影片《修女也疯狂》片段,并提问
问题:(1)影片中唱诗班队形是怎样排列的?
(2)影片中唱诗班的演唱存在哪些问题?
合唱是均衡、统一、和谐于一体歌唱艺术形式。
设计意图:学习合唱的基础知识。通过影片观赏,把唱诗班存在的问题直观的呈现出来专业知识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提高趣味性,把合唱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艺术实践
歌唱训练
歌唱状态
气息训练
和声练习
2.出示谱例,教唱歌曲《踏雪寻梅》旋律;教师示范演唱。
(1)仔细聆听,观察乐谱中的节奏型。
(2)学唱主旋律,试唱曲谱。
①提示学生手打节拍,轻声随琴试唱。
②空拍分别用跺脚和拍手来代替。
(3)学唱乐谱二声部旋律
(4)合唱二声部,带有音乐情感完整演唱乐谱
①演唱时注意各声部之间的均衡,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
②注意咬字时音色统一, 体会和声之美。
设计意图:掌握合唱队形的排列和合唱的注意事项后,循序渐进的把合唱知识融入到排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感受、实践合唱艺术。
(四)课后。
六.板书设计
男高 男低
女高 女低
合唱 声音的和谐
声部之间均衡;
指挥
指挥、伴奏与合唱的配合统一。
七.《走进合唱艺术》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合唱、学习合唱,体会合唱和声美、丰富审美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模块,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真正的把欣赏合唱作品、感受合唱作为兴趣爱好,是我一直在备课时思考的重心。下面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合唱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反感教师在课堂上长篇冗述,缺乏学习兴趣。
2.合唱观念的错误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多声部是其主要特点,而大多数学生往往将生活群众性歌咏活动中常见的单声部齐唱误认为合唱。
3.基本能力的不足
学生的歌唱水平相对较弱。例如对于“低音sl-d”“d-高音d”这类大跳音程音准把握不准确;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读谱节奏上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歌唱水平上,由于没有学习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就容易出现“大嗓门”嘶喊的现象。
4.合唱时声部间的不会相互配合
学生演唱的作品多为二声部、三声部合唱,歌曲的第一声部通常为旋律声部,曲调比较流畅,学生易听易唱。而其他声部往往是和声声部,旋律不易学唱,容易跟着旋律声部跑调,或者为了不被其他声部带跑就大声唱,声部间配合困难。
(二)根据以上问题,我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1.通过观看电影经典片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结合电影《修女也疯狂》的片段,将冗长、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情感上容易接受,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2.建立正确的合唱观念
本课运用实践导入,以两组音高的对比模唱,让学生直接明了的感受合唱和齐唱不同的音响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合唱的理解。
3.循序渐进,由简入繁
在课堂排练时,我不急于要学生开口唱,首先从歌唱状态和气息训练入手,做好歌唱的准备工作。其次,让学生在试唱乐谱前听教师范唱,观察乐谱,找出主要节奏型进行练习。第三,《踏雪寻梅》这首歌曲的旋律空拍比较多,在试唱乐谱时加入跺脚、拍手来替补空拍。这样既解决了教学难点问题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4.学唱两个声部旋律
让全体学生学唱两个声部旋律,对比感受两个声部的异同,在合唱时学生就会注意倾听感受另一个声部的旋律,注意声部之间的配合,让学生愉悦地感受到合唱声音的美妙、和声效果的神奇。
(三)不足之处:
1.本节课对于合唱作品的欣赏不足。在讲合唱分类的时候可给学生观看经典合唱曲目,更直观的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
2.课堂教学语言应更简练。
3.合唱训练方法及手段还应该尝试更加灵活多样。
以上几点需要我在教学中不断深入学习与实践,积累教学经验以提高合唱教学,完善教学效果。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走进合唱艺术
学科
音乐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中二年级
高中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友谊地久天长教案,共3页。
音乐选修《歌唱》歌唱与合唱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选修《歌唱》歌唱与合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唱前的准备练习,合排《天空之城》,拓展——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