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选修歌唱 踏雪寻梅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6/124817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 选修歌唱 踏雪寻梅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6/124817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 选修歌唱 踏雪寻梅 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6/124817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歌唱第三单元《芳菲田野》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第一课时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于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第三单元。本单元内容有欣赏《乌苏里船歌》《春之声圆舞曲》《踏雪寻梅》以及三首推荐的歌曲《放马山歌》《在银色的月光下》《野玫瑰》本单元内容较多我准备用三课时完成。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学习内容1、欣赏《乌苏里船歌》让学生了解歌曲从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视角描绘出大自然的一派大好风光,感受作品的情绪。掌握合唱艺术的种类。2、合唱实践活动《踏雪寻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和合唱演唱能力。三、学生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为高二学生,经过了近半学期的歌唱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人声的分类以及各类人声音色的特点;了解了声乐的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等。并初步掌握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领唱与合唱《乌苏里船歌》,感受赫哲族民歌的风格及渔民们在江上捕鱼丰收而归的情景,认识合唱艺术的种类。提升学生的审美与感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唱实践《踏雪寻梅》引子和第一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和合唱演唱能力。通过合唱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各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来自于团队的协作。【知识与技能】了解合唱的分类,并在歌唱中正确的运用共鸣,清晰地咬字、吐字,从中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价值。五、 教学重点 (1)欣赏领唱与合唱《乌苏里船歌》认识合唱艺术的种类。(2)合唱实践《踏雪寻梅》引子和第一部分,在分声部训练中提高声部的和声意识。六、 教学难点 (1)在歌唱中可以初步的运用共鸣,并清晰地咬字吐字。(2)学生分声部时各声部旋律音准、节奏的把握。七、 教学课时 1课时八、 教学工具 多媒体 钢琴九、教学过程1、导入,由一组田野风景的图片引入。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优美的风景图片,这组图片都表现了一个主题,那么请同学们告诉我,图片中的主角是什么?生:回答。师:对,正是美丽的“田野”,通过图片,我们好像闻到了阵阵花香。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亲近大自然,走进“芳菲田野”感受祖国的一派大好风光。2、授新课 (1)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图片来感受田野风光,从视觉上去体验大自然,接下来我们通过耳朵,从听觉上来感受一下不一样的自然风光,通过聆听,在你的脑海中将出现怎样美丽的景色呢?听完之后,我们大家就来分享一下彼此脑海中的美丽图画。播放郭颂老师独唱《乌苏里船歌》师:通过刚才的聆听,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回答。(2)介绍作品并且聆听混声合唱《乌苏里船歌》师:刚才我们欣赏的合唱曲目是《乌苏里船歌》由赫哲族民歌改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东北民歌 ,反映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欢快、甜美、心情格外开朗的歌曲。20世纪60年代,郭颂老师以其高亢悠扬的 旋律唱响了神州大地,奠定了郭颂老师作为民歌演唱家的地位。国内的听众只要听到《乌苏里船歌》,就知道这是赫哲族民歌,谈起赫哲族就会提到《乌苏里船歌》这首歌已成为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标志。乌苏里为一条江的名字,位于我国的东北黑龙江省境内,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界河,分隔着中国和俄罗斯,赫哲族就生活在乌苏里江流域的平原。此曲开始由男高音领唱,并用“回音”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呼唤,与其它声部的哼鸣相附和,使我们仿佛看到,在烟波浩淼的水面上,渔民们愉快的劳动的生动场面。本首合唱曲由男声和女声两种音色来演绎,三段歌词的主旋律,时而由男声承担,时而有女声接唱,在合唱中,这种音色的组合被称为“混声合唱”。(3)师:介绍合唱艺术的种类(4)实践活动:师: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同声合唱曲《踏雪寻梅》引子和第一部分。我们的脑海里还留着《乌苏里船歌》为我们所描绘的美丽图画,可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丽景色不仅仅局限于田野上遍地的小黄花和烟波浩淼的江面,还有那银装素裹中的点点绽放。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 “踏雪寻梅”更成为许多人冬日的乐趣。“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表达了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同声合唱曲《踏雪寻梅》。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踏雪寻梅》,接下来我们就学唱一下这首合唱曲引子和第一部分,首先做发声练习。2/4 3 2 | 1 — ‖ u 4/4 5 4 3 2∣1 — — — ‖ u (lu lou) 师:刚才的发声过程中,我们除了运用好气息,还要注意我们的共鸣,歌唱中的共鸣是指声音的传播能力,它也决定着我们的音质。人嗓音的共鸣器官是一些位于声带以上及以下的充满空气的腔体,声波可以进入这些腔体,并在通往外界的过程中通过这些腔体的和振得到加强。生:在发声练习中体会共鸣。进行多声部练习师:同学们在合唱作品中声部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下面我们将要通过作品中的乐句来感受、练习声部间的和谐均衡,①发声练习一高声部2/4 i - ︱7 · 5 ︱3 6 ︱ 5 - ‖中声部 2/4 01 35︱6 5·5︱33 30︱ 5 12 34︱3 3‖ 低声部 2/4 01 76︱5 3·3︱11 10︱3 12 34︱1 1‖ 生:在发声练习中感受各声部之间的均衡和谐。师:上节课布置了各声部的预习作业,我们现在就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成果。咱们分声部来唱一唱。在学生演唱中注意音准节奏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正。生:分声部进行展示,出现问题的地方找原因进行改正。师:刚才每个声部都将本声部的旋律演唱了,效果不错。下面我们加歌词来试一试。生:学生填歌词演唱。师:在刚才的演唱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觉得我们唱的很准确但有点不整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生:学生分析问题。师:我小结一下同学们的说法,其实产生这种不整齐的感觉是因为大家没有正确的咬字吐字的方法。咬字吐字:声乐理论中,将一分成字、字腹和字尾。前面所说的声母,便是字的头, 韵母就是字的腹,而收音(归韵)便旬字的尾。咬字吐字的过程是出声、引腹、归韵,其要领便是咬紧字头,延长字腹,收准字尾,也即字正腔圆。一个汉字可以分解成字头、字腹和字尾。如“娘”字的字头为“ni’‘,字腹为“a”,字尾应归韵收声到鼻音“ng”音上。在具体歌唱中,我们应该做到:(1)字头咬准要有力。(2)字腹延长不变形。字腹能发出响亮的母音并不多,有a、e、i、0、u等。(3)字尾收声归韵到位。 生:再次演唱,做到规范咬字吐字,感受统一后演唱的效果。(5)师生总结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师:这节课我通过欣赏混声合唱《乌苏里江船歌》了解到少数民族优美的音乐作品和别样的文化色彩。同时通过合唱作品《踏雪寻梅》的实践活动了解到了歌唱中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如共鸣、吐字咬字,并且通过演唱合唱作品,领略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加强了团队意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6)拓展作业课后自己欣赏并学唱下列歌唱中的一首,并在演唱中良好的运用共鸣,清晰地咬字吐字,下节课分别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演出。《在银色的月光下》 云南民歌 钟维国改编《野 玫 瑰》 歌德诗 舒伯特曲 邓映易译《放 马 山 歌》 新疆塔塔尔族民歌 洛宾译词 黎英海改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三单元 芳菲田野欣赏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友谊地久天长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音乐选修《歌唱》歌唱与合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唱前的准备练习,合排《天空之城》,拓展——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