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汇编】5年(2020-2024)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专题02声与光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36492/0-17227612739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好题汇编】5年(2020-2024)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专题02声与光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36492/0-17227612740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好题汇编】5年(2020-2024)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专题02声与光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36492/0-17227612740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好题汇编】5年(2020-2024)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专题02声与光
展开【跨学科古典文化】(2024·上海)
1.如下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物理王兴趣的同学在敲打小棍时,发现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研究可得:如表一所示是同一铁棍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
(2)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 re mi fa s la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 10cm(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024·上海)
2.有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平静的水面时,若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
A.0°B.40°C.60°D.90°
(2023·上海市)
3.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022·上海市)
4.“请勿大声喧哗”是指控制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频
(2021·上海)
5.光的三原色为( )
A.黄色B.紫色C.红色D.橙色
(2020·上海)
6.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
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
(2022·上海市)
7.我们知道温度越 (选填“高”或“低”),分子运动越剧烈。我们能够看到山上的石头,这是因为光线照到石头上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太阳光是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021·上海)
8.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时 高,观众听到的声音程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 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 不同。
(2020·上海)
9.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的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 如图所示的开瓶器,是 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
一、单选题
(2022·上海宝山·二模)
10.上海迪斯尼园的人工湖,“一池碧波映出一个奇幻世界”属于( )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
(2024·上海崇明·二模)
11.区分不同老师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音量
(2024·上海崇明·二模)
12.下列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橙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2024·上海长宁·二模)
13.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说话声,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2024·上海嘉定·二模)
14.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量
(2024·上海松江·二模)
15.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黄光B.绿光C.橙光D.紫光
(2024·上海金山·二模)
16.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024·上海青浦·二模)
17.常说的“镜中花、水中月”是由于( )
A.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B.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C.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D.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2024·上海奉贤·二模)
18.同学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声速B.响度C.音调D.音色
(2024·上海闵行·二模)
19.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024·上海虹口·二模)
20.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 )
A.小于30°B.大于30°C.等于30°D.0°
(2024·上海普陀·二模)
21.清澈湖面上方的鱼鹰在向下俯冲捕食过程中,关于鱼鹰在湖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像变大B.实像,像变大
C.虚像,像大小不变D.实像,像大小不变
(2024·上海黄浦·二模)
22.如图的编钟展现了我国灿烂的文化,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2024·上海黄浦·二模)
23.以下属于光的三原色的是( )
A.黄光B.白光C.紫光D.绿光
(2024·上海杨浦·二模)
24.吹奏“鸟笛”时,能发出鸟叫声,这主要是模仿鸟叫声的( )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
二、填空题
(2024·上海崇明·二模)
25.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述了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 形成的像;若水深4米,当白鹭距离水面6米时,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米;拍完特写照片后,需要拍摄全景照片,游客应该把相机 (选填“靠近”或“远离”)被拍摄对象。
(2024·上海松江·二模)
26.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人停止划桨后,“轻舟”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诗人能分辨出“猿声”是根据声音的 。
(2024·上海松江·二模)
27.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伏;功率为1千瓦的电热锅工作 0.5 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度;锅内注满水后,锅底看上去比实际深度要浅些,这是由于光的 产生的错觉(选填“反射”或“折射”)。
(2024·上海金山·二模)
28.水池底部看上去比实际深度要浅一些,这是由于光的 产生的错觉(选填“反射”或“折射”);光的三原色光是指红光、 光、蓝光;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024·上海青浦·二模)
29.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选填“恒星”“行星”或“卫星”);“听音能辨人”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带 电(选填“正”或“负”)。
(2024·上海闵行·二模)
30.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主要是指声音的 大。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的同时火箭向上加速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 的。
(2024·上海虹口·二模)
31.如图所示,小猫晒太阳取暖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它的内能。小猫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像(选填“虚”或“实”)。
(2024·上海黄浦·二模)
32.“池水映明月”,水中的明月是光的 现象形成的(选填“反射”或“折射”);“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而形成的(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飞流直下三千尺”,水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4·上海浦东新·二模)
33.“鸦雀无声”主要是对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一特征进行形容。“酒香不怕巷子深”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如图所示,“杯弓蛇影”所描述的情景中,在水杯中看到的“蛇影”,实际上是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像。
(2024·上海杨浦·二模)
34.大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航天员须穿上舱外航天服出舱作业,航天服上的照明灯与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由于航天员无法低头辨认胸前航天服的照明灯开关,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图所示部件,这主要利用“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 ”的特点。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L(cm)
5
10
15
20
25
F0(Hz)
700
500
400
300
200
参考答案:
1. L越长音调越低(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频率小即音调低) 大于
【详解】(1)[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铁棒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当铁棒的长度越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铁棒的长度为10cm时,振动的频率为500Hz,当铁棒的长度小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大于500Hz,音调高于re;当铁棒的长度大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小于500Hz,音调低于re;所以,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 re mi fa s la 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该乐器的长度应大于10cm。
2.B
【详解】A.当光垂直入射时,光沿直线传播进入水中,折射角等于0°,故A不符合题意;
BCD.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6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角小于60°,故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响度表示音量的大小,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人的说话声.所以改变音量就是改变响度的大小.
4.A
【详解】A.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或者强弱,而大声喧哗,指的是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
B.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性与品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振频指的是声音的振动的频率,影响音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因为光的三原色包括的是红、绿、蓝,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频率是指振动的快慢,可以影响到音调的高低。轻声是指声音小,而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 高 反射 复色光
【详解】[1]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所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石头本身不发光,我们能够看到是山上的石头,这是因为光线照到石头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3]由光的色散现象知,太阳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中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8. 音调 响度 音色
【详解】[1]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2]观众听到的声音程度不同,是因为观众到声源的距离不同,导致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
[3]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音色不同。
9. 等大 做功 省力
【详解】[1]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2]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燃料在缸内燃烧,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如图所示的开瓶器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它是一个省力杠杆。
10.A
【详解】“一池碧波映出一个奇幻世界”是景物在湖面成像的现象,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详解】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不同老师的声音。
故选B。
12.C
【详解】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详解】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而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振幅是指振动的幅度,所以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详解】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由于震动频率不同导致的,震动频率影响的是音调,所以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选A。
15.B
【详解】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故绿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故选B。
16.B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详解】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这里的“高”“低”指声音的音调不同,是物体振动快慢不同所致.故选B.
17.C
【详解】看到镜中的花朵和水中的月亮,都是物体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常说的“镜中花、水中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D
【详解】每种乐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特性,同学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9.B
【详解】响度表示音量的大小,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人的说话声.所以改变音量就是改变响度的大小.
20.A
【详解】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入射角是30°,则折射角会小于30°,大于0°。故B、C、D错误,不符合题意;A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21.C
【详解】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来自鱼鹰的光通过湖面后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就形成了像,由于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该像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鱼鹰在向下俯冲过程中,其像的大小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B
【详解】物体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大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选B。
23.D
【详解】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的光是红、绿、蓝。
故选D。
24.D
【详解】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吹奏“鸟笛”时,能发出鸟叫声,这主要是模仿鸟叫声的音色,故D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 反射 6 远离
【详解】[1]水中的“白鹭”是白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虚像。
[2]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当白鹭距离水面6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6m。
[3]拍完特写照片后,需要拍摄全景照片,所成的像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需要增大物距减小像距才能使像变小,故游客应该把相机远离被拍对象。
26. 运动 惯性 音色
【详解】[1]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轻舟相对山峰是运动的。
[2]人停止划桨后,“轻舟”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运动。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诗人能分辨出“猿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27. 220 0.5 折射
【详解】[1]生活中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2]由得,功率为1千瓦的电热锅工作 0.5 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3]锅内注满水后,锅底看上去比实际深度要浅些,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而人眼以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产生的错觉。
28. 折射 绿 运动
【详解】[1]水池底部看上去比实际深度要浅一些,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在岸上看到的水池底部是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的虚像,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因为这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
[3]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29. 行星 音色 负
【详解】[1]太阳系中,地球绕着恒星转,属于行星。
[2]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听音能辨人”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3]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带负电,为负电荷。
30. 响度 相互 运动
【详解】[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所以,火箭加速离开地面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是响度大。
[2]火箭发射时,尾部向下高速喷气,对空气向下的力,空气对火箭一个向上的力,火箭腾空而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载人飞船随火箭加速升空,在此过程中,若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宇航员相对发射塔的位置不断在变化,故宇航员是运动的。
31. 热传递 反射 虚
【详解】[1]小猫晒太阳取暖,小猫吸热,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
[2][3]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32. 反射 大于 减小
【详解】[1]“池水映明月”说的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光从水中折射入空气中,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导致。
[3]水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
33. 响度 无规则 反射
【详解】[1]“鸦雀无声”指的是声音很轻,主要是对声音的响度这一特征进行形容。
[2]“酒香不怕巷子深”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杯弓蛇影”所描述的情景中,在水杯中看到的“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实际上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34. 减小 串联 对称
【详解】[1]大气压强是大气层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故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航天服上的照明灯与开关之间是串联的,这样才可以控制照明灯。
[3]由图可知,该部件用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可以通过平面镜来进行观察。
2024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分类汇编--作图题汇编: 这是一份2024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分类汇编--作图题汇编,共5页。
2024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分类汇编--情景题(填空)专题: 这是一份2024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分类汇编--情景题(填空)专题,共11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7:压强: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7:压强,共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