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配套PPT+教师版+学生版+练习】
202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第五课时 实验十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讲义+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第五课时 实验十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第十章第5课时实验十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pptx、第十章第5课时实验十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师版docx、第十章第5课时实验十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学生版docx、第十章第5练实验十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十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___________、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3.实验步骤(1)电流表用____ A的量程,电压表用__ V的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阻值最____的一端。(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的方法再测量几组I、U值,填入表格中。(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4.用实验数据求E、r的处理方法
(2)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如图所示。①图线与纵轴交点为____;②图线与横轴交点为I短=____;③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r=_____。
5.误差分析(1)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U-I图像时描点不准确。
(2)系统误差:①如图甲所示方法a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误差,电压值越大,电压表分流越多,对应的I真与I测的差越大,IV= 。其中U-I图像如图乙所示。结论:E测____E真,r测____r真。
②如图丙所示方法a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误差,电流越大,电流表分压越多,对应U真与U测的差越大,UA=I·RA。其中U-I图像如图丁所示。结论:E测____E真,r测____r真。方法b 等效电源法如图丙所示,E测=E真,r测=r+RA>r真。
(3)电路选择:①电源内阻一般较小,选图甲电路误差较小。②当 内阻已知时选图丙电路,此时r=|k|-RA,没有系统误差。
6.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电压表、电流表量程。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电压表选3 V量程,电流表选0.6 A量程,滑动变阻器选0~10 Ω。(2)应使用内阻大些(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在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每次读完I和U的数据后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E和r明显变化。(3)在作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忽略个别偏离直线较远的点,以减小偶然误差。
(4)干电池内阻较小时,U的变化较慢,此时,坐标轴中数据点将呈现如图甲所示的状况,为此,可使纵坐标不从零开始,如图乙所示,把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结果的误差减小些,此时图线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路电流。另外,计算内阻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r= 算出电池的内阻r。
例1 (2023·浙江6月选考·16Ⅱ)在“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1)部分连线如图甲所示,导线a端应连接到_____(选填“A”“B”“C”或“D”)接线柱上。正确连接后,某次测量中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 V。
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应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开关应能控制电路,所以导线a端应连接到B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电压表选择0~3 V量程,分度值为0.1 V,题图乙中电压表读数为1.20 V;
(2)测得的7组数据已标在如图丙所示U-I坐标系上,用作图法求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 V和内阻r=_____ 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可知U-I图像纵轴截距为干电池的电动势,可得E=1.50 VU-I图像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干电池的内阻
例2 某同学要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下列仪器:A.待测“水果电池”(电动势E约为4 V,内阻r约为200 Ω)B.毫安表A(量程5 mA,内阻为RA=60 Ω)C.电压表V(量程4 V,内阻约5 kΩ) D.电阻箱R1(0~999.9 Ω)E.滑动变阻器R(0~1 000 Ω)F.开关、导线若干。
(1)由于毫安表的量程太小,该同学用电阻箱R1与毫安表A并联,可使其量程扩大,取R1= ,则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毫安表满偏电流的__倍;
设毫安表电流为IA,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可得IARA=(I-IA)R1,解得I=5IA,因此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毫安表满偏电流的5倍;
(2)用改装后的电流表完成实验,应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中的____(选填“甲”或“乙”);
由于电流表内阻已知,因此采用题图乙电路可以避免系统误差,故选乙电路;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U-I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得,“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_____ V,内电阻r=_____ Ω。(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由U-I图像可得b=E=3.80 V,
解得E=3.80 V,r≈175 Ω。
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__________,电路图如图所示。2.实验器材电源、_______、_______、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解方程组可求得E和r。
4.误差分析(1)误差来源:电压表有内阻,干路电流表达式不准确,导致电动势测量不准确;(2)结论:E测____E真,r测____r真。(均选填“>”“E测;对比②与④,可知r真>r测
(4)另一位同学将图甲电压表的导线改接在R0的c、d端,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出多组电压表的数据U,若用图像法测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了使得到的图线是一条直线,则该同学应描绘_____。
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___________,电路图如图所示。2.实验器材电源、_______、_______、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2)图像法:由E=I(R+r)可得
4.误差分析(1)误差来源:电流表有内阻,导致电源内阻测量不准确;(2)结论:E测____E真,r测____r真(r测=r真+rA)。(均选填“>”“7.5 Ω因此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选15.0 Ω。
(2)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下阻值R和电压表的相应读数U;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5)通过图(b)可得E=_____V(保留2位小数),r=____Ω(保留1位小数);
代入可得E≈1.55 V,r≈1.0 Ω。
如果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可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第四课时 实验十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第十章第4课时实验十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pptx、第十章第4课时实验十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师版docx、第十章第4课时实验十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学生版docx、第十章第4练实验十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第三课时 电学实验基础(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第十章第3课时电学实验基础pptx、第十章第3课时电学实验基础教师版docx、第十章第3课时电学实验基础学生版docx、第十章第3练电学实验基础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 第五课时 实验二与实验三(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第二章第5课时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pptx、第二章第5课时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师版docx、第二章第5课时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教师版docx、第二章第5练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