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现象二、光的直线传播课文ppt课件
展开1.(新课标·科学推理)(2024江苏溧阳期中)学习“光的直线传 播”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 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 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 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解析 从①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由现象②可得, 光在水和海波的不均匀混合物中,传播路径发生弯曲;现象③ 中,经搅拌后,介质又变得均匀,光在水和海波的均匀混合物 中又沿直线传播。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 直线传播。
2.(新考法·设计实验)(2023江苏南京栖霞期中)小明看到闪电 后12.3 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 s传播的距离约为1 000 m,光速约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这种估算方法 ( )A.是正确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B.是正确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C.是错误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D.是错误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
解析 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由 于在空气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 计,所以,这种估算方法是正确的。
3.(跨学科·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023江苏无锡锡山期中)人们 利用激光测距来测算地月距离,从地面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 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激光发出后,经过2.4 s反射回地球 (光速c=3×108 m/s),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 km。光在各种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 (选填 “快”或“慢”)。
解析 激光从地球到月球所用的时间为 ×2.4 s=1.2 s,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3×108 m/s×1.2 s=3.6×108 m=3.6×105 km。光
从真空进入各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速度都会变慢。
4.(2023江苏南京联合体期中)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 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 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每条光线通过小洞都是沿 直线传播的,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室内电灯的位 置。
5.(跨学科·历史)(新独家原创)《史记》中记载,汉朝初期的 齐少翁用剪纸做的人、物在幕后表演,用光照射,相应的人、 物的“影”就放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 皮影戏表演。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如图所示,将一个光源放在O点照亮一个不透明 的物体AB,右侧的墙壁上会出现AB的影子。如果将光源向 上移动,影子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如果使光源靠近AB,影子的范围将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时,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光不能直接照射到的黑暗区域,这个黑暗区域被称为物体的影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如果将光源向上移动,图中AB的影子将向下移动;如果使光源靠近AB,影子的范围将会变大。
6.(跨学科·地理)(2024江苏徐州期中)下图表示日全食时太 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日全食”的原理是 ;图中的A处是 球,B处是 球。
解析 日全食的形成原理是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 时,恰好挡住了太阳,使太阳的光芒无法照射到地球上,从而 形成了“日全食”的现象,月球能挡住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是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发生“日全食”时月球在地 球和太阳中间,所以图中的A处是月球,B处是地球。
7.(教材变式)(2024江苏扬州邗江期中)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 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 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解析 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是因为光 的直线传播。B纸片相当于光屏,可以看到烛焰经A纸片上 的小孔成的倒立实像。
8.(新考向·创新实验)(2024江苏仪征期中,12,★★☆)如图所 示,在一个纸板上打若干个小孔,组成一个心形。在室内让这 个纸板在烛焰和白墙之间移动,在墙上能看到的图案是 ( )
解析 由于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烛焰的光通过纸板 上很小的小孔,在白墙上将观察到一个心形图案,心形图案的 每个亮点为烛焰倒立的实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江苏江阴澄西片期中,10,★★☆) “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该模型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判断时间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如果阴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下午
解析 “日晷”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判断时间的,杆影的形 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一天之中,正午的 杆影最短,若杆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上午,再由短变长, 表示时间为下午。
10.(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2江苏泗洪期中,10,★★☆)如图所示,某人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 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一直在变短
C.一直在变长 D.先变短后变长
解析 人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在路灯 正下方时,影子最短,故他的影子长度先变短后变长。
11.(跨学科·历史)(2023江苏镇江中考,17,★☆☆)《墨经》中 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该现象由光的 形成。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要让室内墙壁上的像看得更清楚,房间的亮度应较 。当室外的人靠近小孔时,他在墙壁上所成像的大小将变 。
解析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要让室内墙壁上 的像看得更清楚,房间的亮度应较暗;室外的人靠近小孔,光 线发散程度更大,像距不变,所以像将变大。
12.(跨学科·语文)[2023湖南郴州中考,17(1),★★☆]“井底之 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M点表示青蛙。请根据光 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解析 过井的边缘和青蛙的眼睛画出进入青蛙眼睛最边缘 的两条光线,两条光线间的范围为青蛙所能看到的范围。
13.(新考法·设计实验)(2024江苏宿迁期末,17,★★☆)如图所 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 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 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 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 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C.蜡焰的正立像 D.蜡焰的倒立像(3)为了增大蜡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之一是:减小 的距离。
(4)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则应选择下列 所示 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 大小进行实验。
解析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蜡烛的光沿直线 传播通过小孔时,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实际光会聚成的,是 实像。(2)光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本 身有关,而直线传播时,落在薄膜上面的光是蜡焰下面的光通 过小孔传播的,薄膜下面的光是蜡焰上面的光通过小孔传播 的,所以成的是蜡焰倒立的实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 合题意。(3)由于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屏位 置不变时,为了增大蜡焰所成的像,可减小蜡烛到小孔的距离。
(4)为了探究孔的大小与小孔所成的像的关系,应只改变孔的大小,孔的形状不能改变,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时,孔的形状会发生改变的是A、C和D,当卡片由下往上移动时,B孔的形状保持不变,所以应选择B孔进行实验。
14.(新考法·分析论证)如图所示,为探究小孔成像,小明用同 一个蜡烛做实验,且保持烛焰到小孔的距离为8 cm不变,多次 改变小孔到薄膜之间的距离,测出了像的高度填入表格内(见 表)。
(1)实验时,应将图中圆筒的 (选填“A”或“B”)处 蒙上薄膜作光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烛焰的正立像D.烛焰的倒立像
(3)若只将三角形小孔改为小圆孔,则像的形状 (选 填“改变”或“不变”)。(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烛焰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薄 膜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 (选填“大”或“小”); 由表格可知当薄膜距小孔12.0 cm时,像的高度是 cm。(5)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薄膜上的像向 (选 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只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烛焰 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晴天正午,小华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 小、形状不同的光斑。经与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形状不规则 的光斑和较小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原理是 (选填“相 同”或“不同”)的。其中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A.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B.树叶缝隙到太阳的距离不同C.树叶缝隙的大小不同
解析 (1)薄膜相当于光屏,为了使成的像更清晰,且便于观 察,薄膜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2)(3)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 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烛焰在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倒立的 像,若只将三角形小孔改为小圆孔,像的形状不变。(4)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烛焰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小孔 到薄膜的距离是像的高度的二倍,且薄膜离小孔越远,所成的 像越大,当薄膜距小孔12.0 cm时,像的高度是6.0 cm。
八年级上册二、光的直线传播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光的直线传播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22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课件pptx、22光的直线传播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22光的直线传播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二、光的直线传播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光的直线传播多媒体教学课件ppt</a>,共27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二、光的直线传播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光的直线传播评课ppt课件</a>,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为什么会有影子呢,知识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释疑影子的形成,×108米秒,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约为空气中的34,约为空气中的23,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生活物理社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