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二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二鉴赏诗歌形象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任务点一 景物形象命题角度一 意象 1.意象内涵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基本含义是固定的,熟悉这些意象的含义,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
2.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六类意象
1.请根据理解填写下表。
【答案】 ①高洁坚贞,不慕名利 ②时光流逝
【答案】 ③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④思家的象征
【答案】 ⑤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⑥凄凉哀伤
1.(2020·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赠别郑炼赴襄阳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②春。为于耆旧③内,试觅姓庞人④。【注】 ①把:握,执。②岘首:即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解题提示]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颈联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一、如何准确把握意象特点(内涵)1.抓住重点词语,把握其外在特点重点词语主要指该意象前面的修饰限制语及后面的描述语,抓住这两类词语,就可以清楚其特点了。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风”“天”“猿”后面的形容词、动词就点明了意象的外在特点。另外,要注意意象所处的地域(环境)特征、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尤其是后两者,不同季节、不同色调,传达出的情调是不同的。
2.找准“物”与“情”“志”的契合点,把握其思想情感内涵(1)依据具体语境。所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就是指意象与内容、情感的联系。要找出联系,需要依据具体语境。这里说的语境,不仅包括诗歌内容及作者的情感,还包括诗中出现的其他相关意象。
(2)借助背景知识。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注释内容。运用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分析与揭示意象特点及其内涵、情思。(3)参照意象固定内涵。诗中不少意象由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以及民族特殊的审美习惯,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如“柳”“月”“红豆”等。分析时可以联系作者当时的具体处境和特定心境,结合固定内涵和具体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如何准确分析意象作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1.营造意境意象的作用之一是造境,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某种氛围,奠定了某种感情基调。思考的着力点在于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如冷清的意象营造的是凄清的氛围,奠定的是伤感的情调。
2.表情达意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作者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或作者一腔的爱国情。但一般情况下,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体诗歌而定。3.衬托人物一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二是衬托人物品质或性格。4.结构作用或为前后照应,或为全诗线索,等等。
命题角度二 意境 1.意境内涵意境,通俗地讲,就是诗歌中所有意象的叠加所构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是具体可感的个体,意境是由多个意象组成的抽象的整体。“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凄凉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画面,就是意境。
2.意境的组成意境由意象组成,其构成要素为时、地、人、景、物及其特征;意象要从形、色、声、味四个角度去观察,然后判断基调,如温暖、喜悦、悲凉、清新、明丽、灰暗等;再具体说明意境的构成。意境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构成,要辨析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确定“景”因“人”生、“景”缘“情”生、“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等构成方式。
3.常用的意境特点术语
2.请结合前面所讲的知识,概括下列诗(词)句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特点。(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冷寂寥廓 (2)雄浑开阔 (3)清冷萧条 (4)远离尘嚣
2.(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纪 村 事韦 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①归。【注】 ①饷田:到田间送饭。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解题提示] “酿酒迎新社”,写农人为准备社日的祭祀活动而忙于酿造美酒,这句呈现出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遥砧送暮晖”,写远处传来的捣衣声送走了落日余晖,显现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任务点二 事物形象古诗中的事物形象,指在以某些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歌中,具有人格化的事物形象。作者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某些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事物形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3.联系教材中所学诗句,请根据特征写出事物名称,或根据事物名称写出其象征含义。①__________: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②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有节或虚心。④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松 ②惜别怀远、离愁别绪 ③竹 ④高洁傲岸、坚贞不屈。 ⑤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
3.(2020·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苦 笋陆 游藜藿①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解题提示] 一、二句写诗人见到苦笋的感受,这里突出苦笋的洁白;三、四句将苦笋人格化,写它的“耿介”“苦节”。第五句写“我”对魏征的赞美——“殊媚妩”,根据注释可知,这里是对魏征抗颜直谏的称赞。苦笋的“苦”与魏征的直言进谏带给人的感觉是相通的,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而魏征直言进谏的耿直性格又与“笋”与生俱来的“耿介”是一样的,这里又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1.鉴赏事物形象“三角度”
2.鉴赏事物形象“三步骤”
任务点三 人物形象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一是自我形象(主观形象),即作者自己;二是他人形象(客观形象),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它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寄托。每首诗都有自我形象,但不一定有他人形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4.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答以下问题。(1)标题中的“怀古”暗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暗示了词人怀古伤今之情。(2)词中的“一片神鸦社鼓”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人通过对敌占区民众祭祀佛狸祠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敌占区民众人心麻木、安于现状的担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急迫心情。
(3)词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表现了怎样的词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仰慕英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词人形象。
(4)词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现了怎样的词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渴望报国,但又感叹英雄迟暮、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因而情感悲愤的词人形象。规律总结:鉴赏人物形象,需要结合题目、注释、关键语句、手法等角度思考。
4.(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第一人: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高考真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2)(改编)从本诗颔联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是一个重视亲情、有家国情怀的形象。对子由的担心表现了他重视亲情;鼓励子由要不辱使命,不失大国风范,则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大爱。
(3)(改编)本诗除了塑造诗人自身形象外,还塑造了另外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解题提示] 首联点题,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那种乐观豁达的胸怀。我们仅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有着旷达的性格。颔联劝勉。上句勉励子由要不辞辛苦,“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子由要不辱使命,要让契丹国王感觉到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的风度,不要失掉大国风范。颈联思念。上句设想身居沙漠的子由,时时回望故国的月亮,不忘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之景。尾联嘱托与担忧。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了苏轼对弟弟子由出使契丹的复杂心理,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还塑造了一个与自己兄弟情深、不畏艰辛、富有才华、热爱国家、堪当大任的使者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1)看标题注释。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2)赏景物意象。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意象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3)抓住人物描写。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4)析典故来源。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探寻典故中人的形象特点,来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任务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点二赏析诗眼,方法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任务2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点二鉴赏景物形象,赏析景物形象的方法,漂泊思归,隐士之所,送别之所,时光流逝,生命易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二常考题型篇第3讲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答案C,答案B,③用典抒情,答案A,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染烘托,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