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备课课件ppt
展开愁有很多种,年少的时候故作愁苦,后来才知道人生的愁有更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词,体会他的愁苦。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2.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①·书博山②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③不识④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⑤说愁。而今识尽⑥愁滋味,欲说还休⑦。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①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②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西南。③少年:指年轻的时候。④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不明白。⑤强(qiǎng):竭力、极力。⑥识尽:尝够,深深懂得。⑦休:想说终于没有说。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人年少时不明白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吟赋新词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这首词主要围绕哪个字来写的?都写了哪些内容呢?
这首词主要围绕“愁”字来写的。上阕写自己少年时期不懂什么是愁,登高寻愁,为了写出新的词,无愁找愁。下阙写如今终于对愁有了理解,却想说而不能说,只能感叹一句“天凉好个秋”!
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上下阕都在登高说愁,登高的目的有何不同呢?
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欲说还休的感情。
辛弃疾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少年时登楼“强说”的愁,是什么愁?
少年时期的辛弃疾正生活在金人统治区内,看到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苦不堪言,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辛弃疾一直坚定着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这时也的确有愁,只不过区别于后来的愁。此时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一腔报国热血,涉世未深,不懂无法言说的愁,不懂壮志难酬的愁,因此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A.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 B.一生抱负不能如愿。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
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天凉好个秋”是句闲淡的话,骨子里包含着忧郁和愤激之情。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淡之中,耐人寻味。但“天凉”和“秋”却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有力地衬托了作者无限的愁情。
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两个“爱上层楼”和两个“欲说还休”,上阕中的“爱上层楼 ”,前一个为上句的果,后一个是下一句的因,避开了一般的泛泛陈述,还把上下两句巧妙地联系了起来。而下阕的“欲说还休”同样有此作用,不但和上阕的“爱上层楼”巧妙呼应,而且“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总结了上句中的“识尽愁滋味”,更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愁绪之深。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首句是上片的核心。连用两个“爱上层楼”,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了因果复句。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尽”字极有概括力,它包含着词人复杂的感受。词人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却道‘天凉好个秋’”,生动地表现了尝遍辛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了词人之“愁”的深沉博大。
本词通篇言愁,上阕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阕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词中,辛弃疾将少年不识愁和而今识尽愁作对比,突出渲染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穿全词的线索,高度概括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痛苦和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
拓展延伸——辛弃疾的爱情诗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宋] 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少年 不识愁滋味
如今 识尽愁滋味
1.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 (2)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回答问题。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 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而今识尽”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阕“欲说还休”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1.背诵四首古诗。 2.课后搜集李商隐的《无题》系列诗作,小组赏析交流。
人教部编版行香子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4671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行香子教课内容ppt课件</a>,文件包含行香子pptx、行香子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14671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图文课件ppt</a>,文件包含〈无题〉同步课件pptx、无题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咸阳城东楼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71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咸阳城东楼说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咸阳城东楼》同步课件pptx、咸阳城东楼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