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三模]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4年中考三模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三模]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4年中考三模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 漂白粉投入水进行杀菌消毒
C. 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D. 石墨经高温加压变成金刚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漂白粉投入水进行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墨和金刚石不是同一种物质,石墨经高温加压变成金刚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这里的“锌”是指( )
A. 元素B. 分子C. 原子D. 离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这里“锌”是指元素,而不是该元素的具体存在形式。
故选A。
3. 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河水B. 食盐C. 水银D. 生铁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河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故C符合题意;
D、生铁属于铁合金一种,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K2SO4B. NH4ClC. KNO3 D. Ca3(P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K2SO4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不符合题意;
B、NH4Cl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KNO3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符合题意;
D、Ca3(PO4)2中含有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CO2、NO2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B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NO2等,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6. 下列植物适宜在弱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是( )
A. 茶树B. 小麦C. 棉花D. 甘草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详解】A、茶树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范围是5.0~5.5,小于7,呈酸性,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种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麦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范围是6.0~7.0,小于7,呈酸性,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种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棉花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范围是6.0~6.8,小于7,呈酸性,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种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甘草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范围是7.2~8.5,大于7,呈碱性,适宜在弱碱性土壤中种植,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列物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熟石灰用于食品干燥剂B. 火碱用于制取炉具清洁剂
C. 氯化钠用作食品调味剂D. 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熟石灰((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制取炉具清洁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无毒,有咸味,可用作食品调味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钙可以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被广泛用于做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其中所含的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C. 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D. 钛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故A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内右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内右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C正确;
D.钛元素名称“钛”字带有“钅”字旁,所以钛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A。
9. 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或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烧碱:NaOH具有可燃性
B. 纯碱:Na2CO3溶液呈碱性
C. 水银:汞(Hg)是液态的银(Ag)
D. 干冰:干净无杂质的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选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Na2CO3溶液呈碱性,选项正确;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常温下唯一的呈液态的金属,选项错误;
D、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的俗称,不是水,选项错误,故选B。
10. 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a中混有少量b物质,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提纯
B. 在温度高于80℃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C. 在37℃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3.1%
D. 分别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至37℃,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较多的是a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则物质a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温度高于80℃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37℃时a的溶解度为30g,此温度下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则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别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至37℃,由于不明确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比较a、b两物质析出晶体的质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
11.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熟知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规范是进行有效实验的前提。
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环境消毒以及食品消毒,是家庭常备品。利用双氧水可以“自制吸氧仪”,如图1所示;也可以进行其它的气体制备以及性质实验,如图1、图2所示。
资料信息:
I.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II.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固体。
一、制氧气(图1)
(1)三颈瓶中加入洗净的“铁锈”或“小石子”可以加快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速率,“铁锈”或“小石子”所起的作用类似于MnO2,写出三颈瓶中制取氧气的方程式_______;“铁锈”或“小石子”是该反应的_______;采用图1装置还可以制取_______气体,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填一种即可)
(2)通过“流速观测仪”观测流速,借助“流速调节器”调节液体的流速,它类似于医用注射器的功效,也类似于实验室常用的______(填“仪器名称”)。
(3)“药液净化器”的作用是除去药液中的难溶性杂质,该装置类似于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
二、制氨气(图2)
(4)试剂瓶中装浓氨水,三颈瓶中放入“氢氧化钠粉末”可以用于制取氨气,该原理中可以理解为氢氧化钠粉末遇水放热,促进了浓氨水的挥发。氢氧化钠粉末遇水放热是______(填“化学”或者“物理”)变化。
(5)实验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燃着的蜡烛,发现蜡烛逐渐熄灭了,由于不能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所以不能说明氨气不可燃也不助燃,要想排除干扰,需要在储气袋与止气夹间添加盛放_______(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三、燃烧(图3)
(6)若将储气袋2中气体从B管通入和储气袋4中气体从A管通入,发现储气袋4中的气体能够被点燃,由此你对燃烧条件新的认识是_______。
【答案】(1)①. ②. 催化剂 ③. 二氧化碳 ④. 向上排空气法
(2)分液漏斗
(3)①. 过滤 ②. 引流
(4)物理
(5)碱石灰
(6)氧气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
【解析】(1)三颈瓶中加入洗净的“铁锈”或“小石子”可以加快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速率,“铁锈”或“小石子”所起的作用类似于MnO2,则三颈瓶中制取氧气的原理是过氧化氢在铁锈或小石子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铁锈”或“小石子”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图1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则采用图1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2)借助“流速调节器”调节液体的流速,分液漏斗也可以通过活塞调节液体滴加速度,所以相当于分液漏斗;
(3)“药液净化器”的作用是除去药液中的难溶性杂质,该装置类似于过滤;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4)氢氧化钠粉末遇水放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5)实验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燃着的蜡烛,发现蜡烛逐渐熄灭了,由于不能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所以不能说明氨气不可燃也不助燃,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因此要想排除水蒸气的干扰,可以在储气袋与止气夹间添加盛放碱石灰的干燥装置,浓硫酸也具有吸水性,但是不能选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
(6)储气袋2中的气体是氧气,储气袋4中的气体是氨气,氨气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氨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通入纯氧环境下,氨气可以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的浓度。
12. 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物质,并用好物质。
(1)已知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写出高铁酸钠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______。
②标出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③消毒后生成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④根据高铁酸钠的化学式,写出高铁酸钙的化学式______。
(2)认真观察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一: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如果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②实验二: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U形管左侧液面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不变”)。
③实验三:向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后,气球变大,小亮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
④实验四:某气体X(CO2)通入如图所示装置,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浑浊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①. Na##Fe ②. ③. Fe3+ ④. CaFeO4
(2)①. 红磷的量不足 ②. ③. 减小 ④. 降低 ⑤. NaOH溶于水也放热 ⑥.
【解析】(1)①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Na2FeO4,Na2FeO4由钠元素、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中钠元素、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a、Fe;
②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好该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为数字表示,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当化合价为+1或-1时,“1”不可以省略;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Na2FeO4,Na2FeO4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解得,则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表示为;
③铁离子的符号为Fe3+;
④在化合物中钙元素常显+2价,高铁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高铁酸钙的化学式为CaFeO4;
(2)①实验一: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红磷的量不足,则红磷完全燃烧后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则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体积少于,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②实验二: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水的质量减小,则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减小;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则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
③实验三:向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该实验不足以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是因为NaOH溶于水也放热;
④将二氧化碳通入如图所示装置,碳酸钠溶液被压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13. 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Ca(OH)2的制备、性质、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资料一】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
【资料二】CaCl2溶液显中性。
任务一 了解Ca(OH)2的制备
(1)Ca(OH)2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此反应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任务二 检验Ca(OH)2的性质
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2)甲中Ca(OH)2溶液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______。
(3)同学们观察到乙中固体几乎不溶解,丙中固体完全消失。对比乙、丙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在图丁所示实验中:
步骤一: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A中,软塑料瓶变瘪。小新认为此现象可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刚认为小新的说法不正确,小刚的理由是______。
步骤二:打开弹簧夹K后,B中液体流入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丁中的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得到白色固体和红色溶液。请你写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______。
任务三 了解Ca(OH)2的用途
(6)Ca(OH)2具有广泛应用。下列属于Ca(OH)2用途的是______。
A.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B. 用作食品干燥剂
C.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 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1)放热
(2)二氧化碳
(3)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
(4)①.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②. 产生白色沉淀 ③. Na2CO3+Ca(OH)2=CaCO3↓+2NaOH
(5)加入适量稀硫酸
(6)ACD
【解析】(1)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水,此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中Ca(OH)2溶液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3)乙中固体几乎不溶解,丙中固体完全消失,说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
(4)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A中,软塑料瓶变瘪,小新认为此现象可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刚认为小新的说法不正确,小刚的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打开弹簧夹K后,B中液体流入A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丁中的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得到白色固体和红色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该废液显碱性,故处理该废液的方法加入适量稀硫酸;
(6)A、用石灰浆粉刷墙壁会发生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符合题意;
B、用作食品干燥剂的为氧化钙而不是氢氧化钙,故不符合题意;
C、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农业上可用石灰乳和硫酸铜等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CD。
14. “固体酒精”是餐饮行业中常用的燃料。同学们对用“乙醇、硬脂酸、NaOH ”混合制备“固体酒精”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在液态乙醇中加入适当固化剂可得到“固体酒精”,硬脂酸钠为最常见的固化剂。②在标准大气压下,乙醇的沸点为78℃。③制备“固体酒精”的操作:取乙醇,加入硬脂酸、NaOH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趁热倒入模具中,待自然冷却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
【分析与解释】
(1)硬脂酸与NaOH混合后生成硬脂酸钠,发生如下化学反应,补全化学方程式:C17H35COOH+NaOH=C17H35COONa+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2)在较高温度下,上述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均匀地分散在乙醇中,冷却后形成“固体酒精”。由此可知,“固体酒精”______(填“是”或“不是”)固态乙醇。
(3)“固体酒精”与液态乙醇相比,具有的优势有______(写出两点)。
实验Ⅰ:探究加料方式对制备“固体酒精”的影响
一定温度下,乙醇、硬脂酸、NaOH 用量相同时,用不同的加料方式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4)③为最佳加料方式的依据是______。
实验Ⅱ:探究制备“固体酒精”的最佳温度
在不同温度下,乙醇、硬脂酸、NaOH 用量相同时,用最佳加料方式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5)制备“固体酒精”的最佳温度是______。
(6)不选择70℃ 以上的温度做对比实验,原因是______。
实验Ⅲ:探究硬脂酸的含量对“固体酒精”燃烧时凝固性能的影响
在最佳温度下,用最佳加料方式进行实验制备“固体酒精”并点燃,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7)实验⑨,X=______。
(8)对比实验⑦~⑨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9)评价“固体酒精”的优劣,还可以参考哪些因素______(写出一点)。
【答案】(1)①. H2O ②. 复分解
(2)不是
(3)便于运输、便于携带、提高了其使用时的安全性等合理即可
(4)一定温度下,乙醇、硬脂酸、氢氧化钠用量相同时,③完全溶解所需时间最短
(5)60℃
(6)该温度接近酒精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
(7)7
(8)氢氧化钠质量一定时,硬脂酸的质量越大,“固体酒精”燃烧时凝固性能越大
(9)燃烧时长、热值、是否产生黑烟、异味等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Na的个数分别是18、37、3、1,生成物中含C、H、O、Na的个数分别是18、35、2、1,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1个O,故应补充H2O;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在较高温度下,上述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均匀地分散在乙醇中,冷却后形成“固体酒精”,而固态乙醇由乙醇一种物质组成,故“固体酒精”不是固态乙醇;
(3)与液态乙醇相比,“固体酒精”是固体,便于运输、便于携带,且提高了其使用时的安全性;
(4)由表可知,一定温度下,乙醇、硬脂酸、NaOH 用量相同时,③完全溶解所需时间最短,故③为最佳加料方式;
(5)由表可知,在不同温度下,乙醇、硬脂酸、NaOH 用量相同时,用最佳加料方式进行实验,60℃时,混合后不立刻生成“固体酒精”,可以混合均匀,故最佳温度是60℃;
(6)在标准大气压下,乙醇的沸点为78℃,70℃接近酒精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
(7)分析实验⑦、⑧数据可知,氢氧化钠的质量一定,且乙醇、硬脂酸、氢氧化钠的质量和为100g,则X=100-92-1=7;
(8)由实验⑦~⑨可知,氢氧化钠质量一定时,硬脂酸的质量越大,“固体酒精”燃烧时凝固性能越大;
(9)酒精中含有碳,评价“固体酒精”的优劣需考虑燃烧时是否产生黑烟、异味,“固体酒精”是燃料,故需要考虑燃烧时长、热值等。
植物
茶树
小麦
棉花
甘草
适宜种植的土壤的pH
5.0~5.5
6.0~7.0
6.0~6.8
7.2~8.5
阳离子阴离子
OH﹣
Cl﹣
Na+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不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加料方式
硬脂酸和NaOH同时加入乙醇
先将硬脂酸溶于乙醇,再加入NaOH
将硬脂酸和NaOH分别充分溶于2份乙醇后,再混合
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60min
45min
30min
实验序号
温度/℃
现象
④
30
混合后立即生成“固体酒精”,产品不能混合均匀
⑤
40
混合后立即生成少量“固体酒精”,产品局部混合不均匀
⑥
60
混合后不立刻生成“固体酒精”,可以混合均匀
实验序号
乙醇/g
硬脂酸/g
氢氧化钠/g
燃烧现象
⑦
96
3
1
熔化流淌
⑧
93
6
1
少量熔化流淌
⑨
92
X
1
不熔化流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化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辽宁省辽阳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