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展开单元内容总述及思维导图
本单元以“说明性文章”为主题,包括《太阳》《松鼠》两篇精读课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每篇课文的说明对象特点明晰,使用的说明方法非常典型,对认识说明文、学习使用说明方法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通过比较,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习性等。
精读课文
习作
习作例文
交流平台
如何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表达。
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
尝试把散文《白鹭》的部分段落改写成说明性文章。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初试身手
习作
说明性文章
太阳
松鼠
基础知识
一、你读对了吗?
二、你写对了吗?
炭:上小下大,“山”要写扁。
摄:左窄右宽。右下部的第一个“又”的捺要变成点。
殖:左右结构,左部是“歹”,不是“夕”。
菌:上小下大,下面部分是“口”里面一个“禾”字。
歇:左下角是“匈”。
鼠:上面是“臼”,下面笔画较多,写紧凑。
秀:下面的“乃”字要写得小一些。
滑:左窄右宽,注意“骨”字的结构。
狭:左部的反犬旁与右部的“夹”字注意穿插。
勉:半包围结构,“力”要包住。
三、词语积累
1.新字组词
摄(shè):摄像 摄影 摄取 摄氏
氏(shì):氏族姓氏 神农氏 太史氏 摄氏度
殖(zhí):繁殖养殖 生殖 殖民主义
粮(liáng):粮食粮店 杂粮 干粮 弹尽粮绝
炭(tàn):木炭煤炭 挖炭 炭火 雪中送炭
区(qū):山区区别 区分 办公区 开发区
杀(shā):杀菌杀敌 搏杀 杀价 杀鸡吓猴
菌(jūn):细菌菌落 杀菌 菌种 真菌 霉菌
疗(liá):疗伤治疗 疗效 疗程 刮骨疗毒
鼠(shǔ):松鼠 老鼠 田鼠 鼠目寸光 胆小如鼠
秀(xiù):清秀 秀丽 优秀 眉清目秀 山明水秀
玲(líng):小巧玲珑 玲玲盈耳
珑(lóng):玲珑活泼 玲珑剔透
歇(xiē):歇息 歇脚 停歇 歇业 歇斯底里
窝(wō):鸡窝 狼窝 窝藏 窝火 酒窝 安乐窝
滑(huá):光滑 滑雪 滑冰 圆滑 油腔滑调
拾(shí):拾取 拾物 捡拾 拾荒 拾金不昧
狭(xiá):狭窄 狭隘 狭小 狭义 狭路相逢
勉(miǎn):勉强 勉励 勤勉 共勉 勉为其难
梳(shū):梳理 梳头 梳子 梳妆 木梳 梳辫子
2.必须掌握的词
繁殖 脱落 粮食 煤炭 飘浮 地区
杀菌 治疗 松鼠 乖巧 清秀 玲珑
歇凉 追逐 警觉 触动 光滑 狭窄
勉强 梳理 摄氏度
3.成语:寸草不生
4.AABC式词语:
闪闪发光 津津有味 孜孜不倦 窃窃私语 欣欣向荣
栩栩如生 默默无闻
5AABB式词语:
光光溜溜 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 轻轻松松 风风火火 冷冷清清 纷纷扬扬 浩浩荡荡
6“连×带×”式词语:
连蹦带跑 连说带笑 连吃带喝 连打带骂 连哄带骗
7量词:一条尾巴 一块树皮 一棵高树 一种叫声
8动词:凝成小水滴 吸收热量 预防疾病 治疗疾病
9修饰词:无数的小水滴 美丽可爱的世界 灰褐色的毛 圆锥形的盖
四、多音字。
系xì(联系)jì(系紧) 结jiē(结果)jié(结合) 待dāi(待会儿)dài(等待)
缝féng(缝合)fèng(缝隙) 扎zā(包扎)zhā(扎针)zhá(挣扎) 塞sāi(塞住)sè(闭塞)sài(塞外)
五、近义词
生存—生活 飘浮—悬浮 密切—紧密 繁殖—繁育
敏捷—敏锐 锐利—锋利 警觉—警惕 光滑—平滑
驯良—温顺 寸草不生—不毛之地
六、反义词
光明—黑暗 温暖—寒冷 密切—疏远 生存—死亡
驯良—顽劣 轻快—沉重 敏捷—迟缓 错杂—整齐
坚实—松软 光滑—粗糙 寸草不生—郁郁葱葱
七、句子积累。
1.反问句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是一个反问句,可改为陈述句:这么远,箭根本射不到。这句话强调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之远。
2.精彩句
(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
(2)“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地球和太阳相比,说明太阳的体积很大。
(3)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列数字、作比较)
(4)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举例子)
(5)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打比方)
(6)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打比方)
课文部分
一、单元复习要点
1.掌握《太阳》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2.理解《松鼠》中体现松鼠特点的语句。
3.会写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二、课文回顾。
16.《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让我们懂得了它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7.《松鼠》本文作者是法国的布封,全文准确而简练地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乖巧的行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出了松鼠聪明、灵巧、讨人喜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三、“1+X”阅读
推荐篇目:《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推荐理由:《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是篇关于环保话题的说明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地球上的资源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能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和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文章层次清楚,说理透彻,发人深思。
阅读方法:这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阅读时要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连起来想一想整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情感升华
1.《太阳》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并激起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松鼠》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松鼠机灵、乖巧、嬉闹、蹦跳、惹人喜爱的特点。
3.《习作例文》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说说课文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说明事物要做到层次清楚,条理清晰,恰当的运用说明方法。
《习作》学习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
五、课文概述
第16课:《太阳》
1.课题解读
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假设、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2.课文重点解读
(1)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理解: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
(2)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理解: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人们熟知的地球与太阳作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巨大。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放出的能量大。
(4)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理解:这里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从正面说明太阳发挥的作用。太阳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是因为太阳具有发光发热的特点。第二句是从反面说明地球上需要阳光。地球上的“黑暗”“寒冷”都与太阳的发光、发热有关。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太阳,如果没有动植物,人也不能生存。第三句话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又是对全文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太阳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3.主题概括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让我们懂得了它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学有所得
太阳造就了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有了太阳,植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太阳,动物才能繁衍生息;有了太阳,才有地球的光明和温暖…让我们在享受这么多美好的同时,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理解: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就没有动植物。
没有太阳,我们就没有吃的、穿的,也没有煤炭。
云、雨、雪、风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结合生活经验或相关书籍,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解: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四季的变化,氧气的产生,太阳能发电等。
(3)用作比较或者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事物。
例: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我们看到月亮,觉得它光滑得像一面镜子,实际上它坑坑洼洼的布满陨坑,有些陨坑直径甚至有十公里之大。
7.课外拓展
(1)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2)《太阳》的说明技巧
①说明趣味化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太阳“远”的特点,作者先用有关太阳的传说开头,使文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接着指出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了说明“三万万里究竟有多远,”作者进一步运用了两个大胆新奇的假设,一是步行到太阳上去需要三千五百年,二是坐飞机到太阳上去需要二十几年,这样既给人留下了比较清楚的印象,又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②说明具体化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太阳“大”的特点,太阳到底有多大,作者都没有运用抽象的数字说明,而是拿地球和太阳相比,指出“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我们对地球之大多少有些认识,太阳相当于一百三十万个地球那么大,太阳之大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对比,给读者的印象比之准确的数字更加具体。
③说明形象化
课文在介绍太阳“热”的特点时,先用“大火球”作比喻,形象地反映出了太阳的形状及发光、发热的特点;接着指出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六千度,六千度该有多热?作者通过“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加以说明,引起了读者强烈的联想,从而使“六千度”变得生动形象、炙手可热。
(3)煤的形成
煤是黑色固体矿物,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氮。它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煤是由古代的植物体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情况下受到地下的高温和高压而变质形成的。按形成阶段和炭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种。煤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4)太阳为何能变色
烈日当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太阳是金光闪闪的,早晨观看到的太阳,却红得可爱。但有时候,太阳还会变成绿色或蓝色。
红太阳为什么突然变绿了呢?这是由于大气和烟雾造成的异常现象。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的,此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当太阳的光线辐射到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层像一个三棱镜,会把太阳光的七色光线分解开来。通常情况下,日落和日出时太阳光在地平线上所透过的大气层厚度,比白天太阳当头时的大气层厚35倍。太阳光被大气中的大量空气分子散射,波长较短的紫光和蓝光剩下的极少。余下的只是波长较长的红、橙、黄色光线,这些光线经地平线上的空气分子、水汽、尘埃等散射,看起来更加火红。然而,如果大气中有大量的烟雾和尘埃,情况就不同了。烟尘会把太阳光线中波长较长的红、橙、黄光先散射掉,而让波长较短的绿、青、蓝光透过,这些光线被反射到大气低层。在蓝色天空和蓝色海水的背景下,青蓝色光线显示不出来,剩下的只有绿光没有被吸收,这时就会看到绿色的太阳。
蓝色的太阳也极为罕见。1950年9月,英国上空太阳突然变蓝,第二天丹麦上空也出现了蓝色的太阳。原来1950年加拿大西部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森林大火,弥漫的烟尘随气流到英国和丹麦上空。烟尘和沙土把太阳光中的红光、橙光、黄光散射掉,而把蓝光反射到地面上,于是人们看见了蓝色的太阳。
第17课:松鼠
1.课题解读
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主要运用抓特点进行具体细致描写的写法,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和具体描述的方法,以形象化的语言,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活动、行为动作、窝和生育等方面。
2.课文重点解读
(1)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 很讨人喜欢。
理解:这句话在文中是一句总起句,作用是统领全文。
(2)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理解:这是对松鼠的外形描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不用看图,也能想象出松鼠小巧可爱的模样。作者还抓住松鼠尾巴与其他小动物尾巴截然不同的特点来对松鼠进行描写,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
(3)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理解:作者用了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潜在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其“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机警”,读起来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4)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5)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理解:课文用词准确,表达有序。如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松鼠搭窝的过程。
3.主题概括
本文作者是法国的布封,全文准确而简练地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乖巧的行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出了松鼠聪明、灵巧、讨人喜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4.学有所得
随着作者的介绍了解了可爱的小松鼠,动物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上的成员,我们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珍爱自然,保护自然。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
理解:外形特点、活动范围和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其他习性。
外形特点:漂亮、乖巧、驯良;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美丽;直竖着身子坐,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活动范围和规律:常在高处活动;在夜间活动。
行为特征:警觉;敏捷;秋天储藏冬天的食物。
搭窝:
选址:树枝分杈的地方。
搭窝过程:搬木片,干苔藓编扎,挤紧、踏平
窝的特点:干净、暖和、舒适、安全
窝口的特点:朝上、端正、狭窄,有圆锥形的盖
其他习性:胎生,每胎三四个;小松鼠过冬会换毛;用爪子和牙齿梳理毛。
(2)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理解:总括特点具体介绍补充说明
由总到分
(3)本文和《太阳》都是说明性文章,在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理解:《太阳》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4)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动物的特点。
理解: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表现出动物各方面的特点,使其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常见的描写方法有外形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那么,可以抓住哪些特点来描写动物呢?
①抓住动物外貌的形体特点来写。②抓住动物外貌的色彩特点来写。3.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来写。
7.课外拓展
(1)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后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这部著作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并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2)文艺性说明文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其特点是擅于运用文学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联合。这种融合与记叙文的描写有明显区别。记叙文运用描写,目的是再现事物形象,把人物与事件刻画得具体生动,从而表现文章的主题;而说明文运用描写,目的是为了进行生动说明,它只是在介绍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借助某些形象化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对事物的特点作一些形象化描写,从而起到具体说明事物的作用。文艺性说明文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象化描写手段,都要以准确性为前提,本文就是一篇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完美结合的范例。
(3)松鼠
松鼠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类,松鼠科。小型兽类,体重约38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2窝,每产4—6仔。经济价值很高,冬季的皮毛可制皮衣,尾巴可以制笔。
交流平台
(1)交流中心
两篇文章都详细、清楚地介绍了一种事物。
(2)交流指导
本次交流平台交流的内容是说明性文章的表达特点。我们可以从说明方法、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说明性文章的认识,共同探讨说明性文章的特点,弄清说明性文章是如何将事物说清楚、讲明白的。
(3)交流示例
说明文通过对具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如《太阳》一文中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有关的知识。
我还发现,《松鼠》和一般的说明文不一样,语言很生动,我觉得这样更能让读者感兴趣。
是的,说明文还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有趣。
(4)怎样恰当地使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列数字的话,要保证数字的准确性。
②作比较的时候,对比的事物要通俗易懂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5)总结
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初试身手
(1)生活中,有些事物是我们熟悉的,有些事是让我们感兴趣的。如果让你选择一种事物介绍给别人,你会选什么?
(2)图中的塔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是怎样介绍它的?
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理解:图中塔的特点是高。这段文字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把塔的外形特点介绍得很清楚。
(3)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选择的事物呢?
理解: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而且要符合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不能简单地罗列数字,或是单纯地写比喻句。
试着写一写吧!
姥姥家门前的那棵银杏树高大挺拔,长到了三层楼那么高。它的树枝向上,就像一个巨人高举着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4)如果将一篇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
理解:①抓住白鹭的特点来介绍。②把散文的语言改成说明性的语言。③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描述白鹭的外形。
我会说:《白鹭》是一篇散文诗,改写时适合直接描述,通过各种描写表现出白鹭的外形美。改写必须以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描写,使文章内容充实,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我会写:白鹭中等体形纤瘦,不像白鹤、朱鹭或苍鹭那样体形庞大。白鹭全身都很美: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全身的流线型结构…搭配在一起,十分恰当。
习作例文
鲸
问题探究
(1)例文介绍鲸,为什么开头先写象呢?
这里作者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鱼庞大。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2)第1自然段后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鲸?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四个方面具体说明鲸非常大。
(3)例文介绍鲸的种类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使人对两大类鲸的特点一目了然。
(4)作者是怎样介绍鲸的呼吸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这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5)例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例文从鲸的进食、呼吸、睡觉、生长特点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写法借鉴
(1)抓住特点描写事物。
作者描写鲸时,抓住了它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突出了鲸的与众不同之处。
(2)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鲸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3)用词的准确性。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里“近四十吨重”“约十八米长”“十几头”,用词非常准确,这样说明的事物才会清晰、准确无误。
课后探究
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特点。如,“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把列数字、作比较结合起来说明,鲸的庞大就具体可感了;“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以乌贼、鱼类为食,有的还能捕食大鱼和海兽”,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不同种类的鲸的食物;“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鲸的呼吸方式;“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六米多长,一两吨重,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用数字说明鲸的生长速度非常惊人。
风向袋的制作
问题探究
(1)制作风向袋共有哪几个步骤?课文详细写了哪一步骤?
共有准备材料、缝制口袋、绑绳、把风向袋系在竹竿上四个步骤。详细写了把风向袋系在竹竿上这一步骤。
(2)写制作过程时,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具体的数字说明,把制作过程写得十分清楚,有利于指导制作者的操作。
(3)怎样根据风向袋观测风向?
当风向袋随风飘动时,观察它飘动的方向,风向袋飘动的反方向就是风向。
写法借鉴
(1)按说明对象的自身条理性来安排结构。
本文就是根据风向袋的制作步骤,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逻辑顺序,将复杂的制作过程有条不紊地介绍清楚,使读者看了清晰明白。
(2)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时,内容具体、完整。
作者在介绍风向袋的制作步骤时,不仅列举了准备的材料和工具,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首尾呼应。
作者在开头提出用风向袋来判断风向,结尾时交代如何利用风向袋来判断风向,整体感强。
(4)语言平实。
直截了当地说明了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课后探究
说说课文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作者首先运用表示次序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等,使人对制作步骤一目了然。然后写制作过程时,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每一部分都写得很清楚,非常具有画面感。
习作
介绍一种事物
习作内容
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有顺序地生动形象地介绍一种事物。
习作指导
写之前,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
◇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
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分享。如果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相关知识,你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习作。
思维导图
【好词】
◆描写植物形态的词语
含苞欲放 蓓蕾初放 百花盛开 竞相开放
芳草萋萋 青草细柔 草木旺盛 百草丰茂
枝叶茂密 舒枝展叶 不蔓不枝 婀娜多姿
果实累累 千姿百态 翠色欲流 一碧千里
◆描写美食的词语:
清凉爽口 香飘十里 山珍海味 芳香四溢
玉液琼浆 肥而不腻 五味俱全 香甜可口
唇齿留香 别有风味 美味佳肴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爽滑酥嫩 馋涎欲滴 津津有味
◆描写动物动作的词语
彩蝶飞舞 蜻蜓点水 蚂蚁搬家 仰天长啸
螳螂舞臂 蜜蜂酿蜜 凌空飞翔 迎风展翅
百鸟争鸣 群鹰搏击 莺歌燕舞 追逐嬉戏
跃出水面 腾空跃起 齐心协力 展翅高飞
【佳句】
◆汤鲜而不膻,肉肥而不腻,泡馍细腻柔软,粉条爽滑可口。我一股脑儿吃完这些,感到全身发热,头上也冒汗了,总之就一个字:“爽!”
◆我有一个悠悠球,它是我的最爱。它的身体是黄色的,在一侧的圆面上画着一只老鹰,这只老鹰张开翅膀,像要飞翔一样,非常帅。
◆蕲艾的茎和叶都可以入药。其味苦而辛,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和消痰等功效。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蕲艾内服可做止血剂,外用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及疥癣等。用蕲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以防治皮肤病。对于产妇和婴儿,用艾叶洗澡还可以消毒强身。
◆每天,放学回来写完作业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喂大公鸡。抓起一把玉米喂它,它边啄边警觉地抬头张望,不时发出“咕咕”的叫声。接着爸爸让我切点菜叶拌玉米面喂它,不一会儿它就吃光了。妈妈又切菜叶喂它,它又“咕咕”叫了。大公鸡吃饱后更有精神了,一会儿在地上走,一会儿跳到木板上,还自由地拉起粪便来。妈妈看见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地面给弄脏了,气得大叫:“杀了它吧!”我求情说:“大公鸡这么美丽,别杀别杀,让它和咱一块过个年吧。”爸爸忙说:“咱俩腾出个苹果筐,给它安个家。”于是妈妈也就不嚷着要杀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们和大公鸡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成熟的桔子跟苹果一般大小,身上有些小“疙瘩”,有的红彤彤,有的黄澄澄。把桔子剥开,一片片月牙似的桔瓣聚在一起,活像个小灯笼。你若掰下一片,咬一个洞,一股又酸又酣的桔汁便流进了你的嘴里,冷冰冰的,吃下去心里好不痛快!
◆菊花的种类可多了。按花径大小分类,一种称为大菊,花朵直径在18厘米以上;一种称为中菊,花朵直径在6厘米至18厘米;一种称为小菊,花朵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按开花季节分类,菊花分为夏菊、秋菊、寒菊。
◆菊花的作用可大啦!它可以消除眼睛浮肿,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也有挺直的,有下垂的。花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根据花期迟早,有九月开放的早菊花,有十月至十一月开放的秋菊花,有十二月至元月开放的晚菊花。根据瓣型,花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桂瓣、畸瓣。
◆在野外,我们主要吃各种杂草和灌木;在动物园里,我们还会吃到干草、胡萝卜、苹果、饼干等食物。总之,我们吃的食物种类很多。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吗?
单元主考点
1.写出某段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考试的热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该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太阳》一课常以问答的形式考查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向我们介绍太阳的,分析某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松鼠》一课常考查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哪些信息。
4.《鲸》一文常考查某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等。
5.《风向袋的制作》一文易考查按步骤介绍制作过程的说明方法。
6.会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单元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玲珑 乖巧 驯(xún)良 B.歇凉 追逐 矫(jiā)健
C.狭窄 警觉 苔藓(xiǎn) D.勉强 触动 圆锥(zhuí)
2.看拼音,写词语。(6分)
(1)shū lǐ( )过的头发很shùn huá( )。
(2)这个药的shā jūn ( )能力比较低,就算将温度提高到一百二十shè shì( )度,效果也不理想。
(3)这里的liánɡ shi( )的产量非常高,且发现有大量的méi tàn( )。
3.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含义。
“编”字在字典中的含义有:①用细条或带子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②按一定的次序或条理来组织或排列;③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
(1)是他编写了这个故事。( )
(2)松鼠会把小木片用一些干苔薛编扎起来。( )
(3)我们这次要使用统一的编码。( )
4.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松鼠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所以它最不像四足兽了。
B.松鼠虽然有时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杏仁榛子等。
C.松鼠住在树顶上,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就到地上来。
D.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自然界)
B.只要认真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表示理所当然)
C.他虽然第一次上这么大的舞台,但表演得相当自然。(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D.你应该学习别人的优点,自然,别人也要学习你的长处。(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5.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坐飞机,( )飞二十几年。
(2)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 )到地上来。
(4)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舒适( )安全。
【答案】
1.C
2.(1)梳理 顺滑 (2)杀菌 摄氏 (3)粮食 煤炭
3.(1)③(2)①(3)②
4.(1)C (2)D
5.(1)就是……也要…… (2)虽然……但是…… (3)只有……才…… (4)既……又……
二、积累运用
1.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4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举例子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 )
(2)地球上的资源和太阳的关系密切,比如埋在地下的煤炭就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
(3)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4)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六米多长,一两吨重,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太阳, ( )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按要求改写句子,保持原句的意思不变。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改成反问句)
(3)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上面的句子是对松鼠的 的描写,抓住了 、 、 、 、 进行描写,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前三个自然段从太阳 、
、 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后五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与 、 、 等方面的关系,说明了太阳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类需要太阳,正是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我们 。
(2)《松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动物的特点。如本文从松鼠的 、 、
和 等方面来介绍松鼠。将松鼠直竖着身子吃食的动作比作
的动作,非常形象化,体现了松鼠 的特点。
5.语文实践。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为4F级国际机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拥有航站楼综合体建筑共计140万平方米,可停靠飞机的指廊展开长度超过4000米,有“三纵四横”四条跑道,拥有机位共268个。
(1)观察图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补写机场的外形特点。(2分)
俯瞰下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宛如
。
(2)阅读材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进行介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面积巨大, ,相当于 。
【答案】
1.(1) B (2)D (3)A、C (4)A
2.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3.(1)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呢?
(3)外形 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尾巴
4.(1)距离地球远 体积大 温度高 动植物生长 能源形成 自然气候变化 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外形 性格 行为 生活习性 人吃东西 乖巧
5.示例:(1)一个美丽的大海星
(2)建筑面积共计140万平方米,拥有机位268个 200个足球场的大小
三、课内阅读
(一)《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选文中画“ ”的句子是 句,意思是 。
2.选文中引用的神话传说是 ,其作用是( )(多选)
A.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说明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近。 C.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下面这句话与选文中的画“ ”的句子相比,你认为哪一句的表达效果好?你的理由是什么?
其实,太阳离我们很远。
【答案】
1.反问 这么远,箭射不到
2.后羿射日 A C
3.原句效果好。 原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距离我们很远。
(二)《松鼠》(节选)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用“ ”画出选文中描写的松鼠的窝的特点。
2.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 ,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 ,从中可以看出松鼠 的特点。
3.选文中加点的词语“通常”能否删掉?为什么?
4.课文对松鼠搭窝写得非常具体,运用了“先……再……然后……”的句式,有顺序地描述了松鼠搭窝的过程,同时也写出了松鼠搭窝的特点。请你也用“先……再……然后……”这样的句式,描述描述某个小动物活动的情景。
【答案】
1.又干浄又暖和 既舒适又安全
2.搭窝过程 窝口 聪明、勤快
3.不能。因为“通常”说明松鼠一般会选择在树枝分权的地方搭窝,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删掉,就说明松鼠只在树枝分杈的地方搭窝,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4.小狗先将食物抢到嘴边,再咧开嘴吓跑周围的鸡鸭,然后再慢慢的享受美食。
四、拓展提升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水资源的现状
【材料一】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材料二】
【材料三】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668座城市中有 400多座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每年就影响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此外,伴随着主要河流下游及干流普遍出现的断流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还引起了如沙尘暴频发等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1我国属于( )的国家。(2分)
A.轻度缺水 B.中度缺水 C.重度缺水 D.极度缺水
2.从经济效益来看,下列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好的是( )。(2分)
A.中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法国
3.综合水资源的拥有量和实际利用效益来看,你发现中国存在什么问题?(2分)
4.中国水资源如此严重缺乏,我们小学生可以为此做点什么?(2分)
【答案】
1.A 2.D
3示例: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低,每万元GDP耗水量却最高,说明我国水资源不但利用效益低,而且浪费比较严重。
4示例:(1)节约用水,不污染水源。
(2)参与宣传,号召大家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二)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阳光
清晨照进你卧室的第一缕阳光,实际已经走了大约1.5亿千米的路程。走完这些路程,只花了它们大约8.3分钟的时间。因为光总是以极高的速度在宇宙中(传递 传播)。幸运的是,阳光并没有直接照射在地球上,否则这里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存在。大气层是一层厚厚的空气,它像柔软的被子一样包裏着地球。它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层,大部分阳光都被它反射回了宇宙,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穿透大气和云层。但就是这一点ル阳光,已经足够(保护 维系)地球上的全部生命了
夜晚的黑暗过后,阳光照亮了你的房间,你又能看见所有的东西。阳光的亮度比几百万支蜡烛或者几万个电灯泡更强大,如果你直视太阳的话,它甚至会(烫伤 灼伤)你的眼睛。
我们不仅通过亮度来感知日光,也通过热量来感知它,这种热量就是大阳能。大气层只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分阳光,否则的话,所有的海水都要被煮沸了。大气层同时也保持着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让热量太快地散失到宇宙中去。这就好像一辆停在阳光下的汽车,它的里面总是比外面要暖和。
并不是所有的太阳射线都对我们有好处,相反,还有一些会伤害到我们,比如紫外线。大气中的特殊气层一一臭氧层一一过滤了绝大部分紫外线。虽然我们看不到这些射线,但当我们被晒黑时,就会注意到它们。我们的皮肤保护着身体,不让它受更大的伤害。
有时下了一场阵雨,如果与此同时阳光从云隙中穿透出来,那么你就可能看到彩虹色的阳光透过雨滴时,被折射成了多种颜色的光线。这就是彩虹的颜色:红、橙、黄白绿、蓝、旋、紫。所有的颜色都是从同样的自色阳光中变化出来的。
1.用“/”划掉括号内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短文是从 、 、 、射线对人类的影响、 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阳光的。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臭氧层对我们有伤害。 ( )
(2)彩虹的七种颜色都是从同样的白色阳光中变化出来的。( )
(3)我们可以通过亮度和热量来感知阳光。 ( )
4.大气层有什么作用?请联系短文内容说一说。
5.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选择一句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1)清晨照进你卧室的第一缕阳光,实际已经走了大约1.5亿千米的路程。( )
(2)大气层是一层厚厚的空气,像柔软的被子一样包裹着地球。( )
(3)阳光的亮度比几百万支蜡烛或者几万个电灯泡更强大。( )
6.画“ ”的句子中“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把原因写在文中的对话框中。
【答案】
1.划去的词语:传递 保护 烫伤
2.阳光的传插 阳光的亮度 阳光的热量 阳光折射成彩虹
3. (1)X (2)√ (3)√
4.大气层能反射阳光,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层;大气层同时也保持着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让热量散失太快。
5.(1)列数字 (2)打比方 (3)列数字 作比较 第(3)句。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更能突出阳光的亮度大。
6.不能。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一个概数,因此所用的时间也是一个概数,去掉之后就变成具体的时间了,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三)课外阅读
微塑料
2016年,目本九州大学与东家海洋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南板海城浮着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罗响的“微塑料”,这被认为是首次在南板海城发现微料。试调查于当年1月至2月,在奥大利亚与大陆间的五个点实施。经接算,每平方千米有14万至29万个,与北半球海洋均数量不相上下。
研究者表示,全球每年生产的料超过3亿吨,的有10%的料会进入海泽。在风、阳光和水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板小的碎,这些望料难以降解,会在海里存在数百年。另外,我们使用的带有靡砂颗粒的牙青、洗面奶、洗衣,这些颗粒的体积小,濞浮在水面上,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办法处理它们,于是它们不能被分解,最都有可能进入大海。据估计,現在的海洋中已有数十化个望料微粒在海水中沉浮,海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望料汤”。除了海鲜类正在遗受空料的污,海盐等海产品也正在受到微望料的影响,马来西科学家的一项研完表明,从全球各地取的几す个海盐样本中,不会料微粒的仅有个例。它们会叠上人类的条来,进入人体。
18年1月10日,正在执行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在南极海域首次发现望科的在,日前争来界对做复村的す没有共,包通常认为是粒径小于五老米的变料颗粒,它也被科学家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1.画“ ”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2.下列说法,与短文表述不一致的是( )。
A.在人迹罕至的南极都有微塑料的存在,说明微塑料的影响非常广远。
B.微塑料已经通过海产品,对人类产生影响。
C.牙膏、洗面奶、洗衣粉中的磨砂颗粒一定会进入大海。
D.治理塑料制品对海洋的污染迫在眉睫。
3.阅读短文,找出微塑料的危害有哪些。
4.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5.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事情的发展顺序 B.按不同方面 C.逻辑顺序 D.时间顺序
【答案】
1.列数字、作比较。 列数字准确、科学地写出了微塑料的数量,作比较突出了微塑料的数量大。
2.C
3.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使海鲜类、海盐等海产品受到影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4.不能。因为“约”说明进入海洋的塑料大约是10%,如果删去,就说明进入的刚好是10%,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5.B
(四)课外阅读
人类的挚友——蚯蚓(节选)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机物和泥土为食。凡经它吞入而排出的泥土均成团粒结构,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而且它排出的粪便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富有硝酸盐和钾盐,可改变酸性或碱性土壤,使其变成中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因此,自古以来,蚯蚓就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吃粪肥和各种有机废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属外,其他垃圾它都“吃”,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惊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蚯蚓养殖工厂,养殖了5亿条蚯蚓,每天吃掉垃圾200吨,并获得大量的优质肥料。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转而将蚯蚓粪便卖给附近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所以,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蚯蚓还能吸收土壤中镉、汞、铅等金属元素。蚯蚓的药用价值很高,其正式药名叫地龙,自古以来作为一味中药用于治病。
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由于蚯蚓神通广大,又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管理简易等特点,很适合大规模养殖利用,让它为人类造福。
1.解释词语。
津津有味:
神通广大:
2.题目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的转移 C.表示语意的跳跃
3.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可多选)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4.为什么说蚯蚓是人类的挚友?请你将作者列出的理由一一写出来。
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答案】
1.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
2.A
3.B C
4.蚯蚓是“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能吸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还可入药。
5.总结全文治疗(liá)
繁殖(zhí)
粮(liánɡ)食
摄(shè)氏度
煤炭(tàn)
杀菌(jūn)
矫(jiǎ)健
苔藓(xiǎn)
歇(xiē)凉
光滑(huá)
勉(miǎn)强
圆锥(zhuī)形
掌舵(duò)
编扎(zā)
驯良(xùn)
水蒸气(zhēng)
动作敏捷(jié)
估计(gǔ)
狭窄(xiá)
互相追逐(zhú)
2024-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 这是一份2024-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共4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你读对了吗?,你写对了吗?,词语积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句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这是一份2024-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共5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你读对了吗?,你写对了吗?,词语积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句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这是一份2024-2025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共5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你读对了吗?,你写对了吗?,词语积累,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句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